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522章

大明武夫-第522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人物,却被他当成东宫太子看待。”

说这个的时候,徐鸿儒语气里带着些许恨意,谢明弦却在沉默,当年闻香教中,他和木吾生被认为是最出色的两个年轻人,他是徐鸿儒夹袋中人物,而木吾生忠心王家,他觉得辽东是一片沃土,去那边传经烧香定能壮大闻香教的局面,而木吾生则觉得徐州是天下枢纽地,把握住就可以辐射四方。

这么多年过去,木吾生早就横死徐州,而自家在辽东经营起来的局面也灰飞烟灭。

第734章临清城外

等回来时候,徐鸿举这等粗鲁之辈已经可以盛气凌人了,想想还真是让人唏嘘,不过,谢明弦听出了徐鸿儒话里隐藏的意思,木家老大死得早,木家老三死在徐州,木家老二在东昌府,可木家还有个庸碌无能的老四木吾家,为什么不提?

想到归想到,谢明弦却没有说破,只是微笑等待,徐鸿儒语气已经变得悠然,开口说道:“小谢你带回来的这些人都是生面孔,正好可以做件事,你快十年没有在山东了,就带队去一次吧。”

东昌府是山东六府里最小的一个,但也是最富的一个,因为小,所以田地比别处就少,辽饷的荼毒就相对轻,东昌府虽小,可临清州和府城聊城都是靠着运河的富庶大城,依靠着商贸之利,可以⊥整个东昌府都能受益,所以第一年辽饷过去,第二年辽饷又来,这边和山东其他各处比,没那么残破凋敝。

地方上能喘口气,临清州繁华依旧,但这些看是看不出的,因为大批的难民涌入,当年山东大灾的时候,来这边仅仅是山东本地的灾民,可现在,居然还有北直隶那边跑过来的,那么多随处可见的灾民乞丐,让临清的繁华都失色许多。

灾民流民大多是露宿街头,天气已经渐渐变冷了,饿殍路倒也渐渐多了,每天城内民壮都要将找到的尸体放在大车上拉出去焚烧,可百密一疏,总有顾不到的地方,尸体不经处理,疫病就要爆发。

临清州这边的士绅百姓,遇到这样的局面,除了向官府求助之外,已经习惯找闻香教的圣姑帮忙,圣姑也和往常一样,慈悲关怀,发动教众出钱出力,一方面赈济难民,一方面收拾尸体。

闻香教毕竟是教门,实事之外,还要务虚,圣女木淑兰少不得也要在城内城外开几场祈福的,为信众和百姓们消灾。

对这事,临清上下都表示赞同,邪教妖人趁着灾荒的时候煽动作乱这个是要提防,而圣姑这种,则是可以抚慰人心,让那些聚集的灾民流民少些戾气。

消息灵通的也知道圣姑这边不是她一个人说的算,东昌府闻香教这么大一摊子,主事的是圣姑的两个叔叔,木吾真和木吾家,那木吾真沉稳细致,若不是身上带着的些许江湖气,和官府中人没什么区别,而木吾家则是个混账浪荡子,贪财好色,在临清内外横行霸道,好在有家人约束,没有闹出太大的事情来。

辽饷开始,来到临清州的灾民和流民越来越多,人市也就跟着兴旺起来,在临清的人市上,木四爷可是站着好大一股。

卖儿卖女甚至自卖,说着凄惨,但真要钱货两清,双方都有好处,孩童女子的也有个活路,不过随着人越来越多,木四爷也懒得从生意里抽成了,直接安排手下们去抓人,看到好的货色之后动手强抢,反正灾民流民破产流亡,没有根底。

木吾家这无本生意做得很顺,也没什么苦主的麻烦,很多人不敢争执,争执的很快就不能争执了,每天抬出去的尸体那么多,怎么死的没人关心。

可事情做得多了也瞒不住,圣姑带着队伍巡街祈福的时候,就有被抢去子女的难民去拦阻磕头,哭诉喊冤。

听了这个的木淑兰勃然大怒,立刻安排人去了自己四叔的大宅院,圣姑的童子营忠心耿耿,悍不畏死,木吾家宅子里的那些下人根本挡不住,结果院子里圈着的二十几个孩童被救了出来。

木吾家的亲信得知消息之后,急忙赶去告诉自家主人,木吾家听了也是大怒,他在自己的侄女面前吃瘪过很多次,知道即便去找也是自寻无趣,可这些孩童都是他精选出来的好货色,要卖到济宁州那边去的,买家已经付了定金,现在鸡飞蛋打,还要自己掏银子补偿,这等境遇,如何不肉疼,如何不怒。

亲兄弟之间总要埋怨几句的,木吾家在木吾真面前就差哭出来了,以往木吾真对木淑兰不敬长辈的做法也很看不惯,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但会安抚自己的四弟,还会去找木淑兰说说,可这次却把木吾家训了一顿。

“小兰马上就要和教主成亲了,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听到这句话之后,木吾家当真心凉了,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哥哥什么样,涉及到滦州王家的事情,那就没有别的可讲,只剩下死忠愚忠了。

“你要识得大体,小兰讲过,要把你安排到河间府那那边,你也别有什么怨言。”听到这句提前打来的招呼,木吾家顿时忍无可忍了。

自从两人从京城回来,北直隶闻香教各处就和东昌府这边联系多了,教内的头面人物都知道教主王好贤要娶木家的女儿木淑兰,王好贤虽然好色庸碌,身边却还有明白人辅佐,知道木淑兰未必天姿国色,但临清州这块实地太有价值了,闻香教在山东六府做得极好,很多地方就和地下官府一般,可比见不得光的北直隶各处强太多。

这就是王家一系的人过来摘桃子,偏生木吾真对徐鸿儒极为提防,对王家一系却愚忠的很,而木淑兰只要自己这一块没有人碰,根本不于涉对方的举动,木淑兰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许配给了王好贤,她无从知道消息,木吾真也有意对她封锁,但木吾家的权势被削弱了很多,整日里跳脚。

河间府是穷苦地方,民风强悍,又有其他几个教门传教,闻香教在那边局面一向很艰难,丢下临清州这个天底下有数的好地方去那边,这就是发配。

“一定是小兰那个贱人。”木吾家直接骂了出来,却被兄长木吾生狠狠打了一个耳光,训斥说道:“教主夫人也是你能骂的吗?”

在这个时候,木吾真可丝毫不会在意什么兄弟之情,而在临清州这样的地方,木二木吾真和木淑兰不准做什么事情,那就一定做不成了。

木吾家怒气冲冲的回了自己住处,他的亲信都以为还会大闹,还有人准备语重心长的劝劝,说如今局面不对,当忍则忍,不然事情会更坏,但出人意料的是,木吾家忍下来了,居然开始安静了。

对于木吾家的安静,根本没有人理睬,别看这位木家四爷在临清横行,可在说话算数的人物眼里,他真算不上什么。

十月二十这一天,木淑兰带着大队出了临清州城,目的地是城外某处庄子。

那庄子离城五里远,主持庄子的大户却是信教烧香的,这次流民难民涌过来,庄子里的大户发了善心,出钱出粮收容了不少人,对外说是积德行善,对木家说是为教内招募些忠心的信众,当然,这些人来年就是他家的苦力劳工,还没有工钱的那种,这个就谁也不会说破了。

不管目的如何,总归是个体面事情,不但木家这边有贴补,连临清州的士绅们都给了钱粮。

这么大的善事,这么多的流民,请圣姑过去做法事祈福也是情理之中,这大户主动提出来的,他一直想给自己谋个会主的位置,能让圣姑过去一次,附近不服气的人都要闭嘴。

合情合理的要求,用心办事的信众,木家怎么也得给这个面子,木淑兰少不得要走一趟了。

圣女木淑兰的童子营一共一百七十人,但出城的时候最多只能带三十人,而木吾真和木吾家的亲信护卫则要超过五十人,其他才是两边不靠的人众,这个配置说是为了圣女的安全,可为了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这是防备木淑兰跑掉,三十个少年再怎么悍不畏死,也对付不了五十名身手不错的江湖老手。

明里暗里几次血淋淋的事情之后,木淑兰连向外传递消息的心思都没了,木家两位叔伯也不用每次外出都要跟着,甚至还给了木淑兰自己做主的权力,这次木吾真和木吾家都没有来。

官道上没有太多人,圣姑木淑兰也没有坐在步辇里巡游,只是窝在马车车厢中,避寒又舒服,一名健壮少年骑马跟在马车边上,不时的凑到车厢帘子那里说话。

熟悉圣姑的人都知道这位少年的来历,这是临清运河李巡检的独子李玉良,看这敦实健壮的样子,谁也想不到这是几年前那个白净文弱的病秧子。

说起来是木淑兰救了李玉良的命,也是木淑兰把这李玉良练成了这个模样,李巡检对木吾真和木吾家态度淡淡,却对木淑兰很亲近,对闻香教的捐献和支持也都是因为这个。

不过这李巡检知道自家的富贵来自何处,所以和闻香教之间的分寸把握的很不错,尽管独子每日里鞍前马后的跟随木淑兰,可李巡检家里却严禁烧香信教,而且和除了木淑兰之外的闻香教众,来往的也不多。

“木姐,现在城内总觉得古怪,好像有人瞒着我们什么事。”李玉良压低声音说道。

第735章行善不得善报

在车厢内的木淑兰却是笑着回答:“小良你何必为这个操心,这临清州什么事不是瞒着我们,倒是小良你被姐姐我连累了,因为害怕姐姐知道,连你都瞒。”

李玉良闷闷的摇头回答:“小弟知道不知道没干系,就怕木姐你不知道耽误了事情,有什么妨害,可恨我还得过些年才能接了巡检的位置,帮不了木姐你什么!”

“小良你一片好心,姐姐明白,不过姐姐劝你,以后少和闻香教打交道,教门里的勾当不管看着多好,都是要害人的。”

“木姐你救了我一命,又照顾我到今天,小弟我就算豁出这条命去,也不能让木姐你被人妨害。”

“怎么会妨害,他们还要借着姐姐这块招牌骗人呢!”

人前自然要摆出一副圣洁端庄的仪态,私下里的木淑兰带着一股混不吝的江湖气,李玉良则是内向,听到这话只是苦笑,却没继续。

庄子里的大户信教烧香了,下面的庄户往往也会跟从,不然就站不住脚,圣姑木淑兰专门来这边祈福做法,可不光是那位大户的事情,也是整个庄子的大事,木淑兰的队伍刚出城庄子里的人就迎上了,距离庄子五里左右的时候,全庄上下的头面人物都出来迎接,毕恭毕敬的把人接了进去。

“……庄子里的流民听说圣姑到来,都是欢欣鼓舞,还要辛苦圣姑先去慰问一二,让他们更加虔信……”

庄头很是客气的说话,木淑兰也没有异议,平时这庄子里的大户为闻香教供奉不少,做事也还用心尽力,这次来就是要做些表面文章,替这大户脸上增光添彩。

轻纱遮脸的木淑兰矜持的答应了下来,这时的木淑兰可看不出丝毫的江湖气质,谈吐举止间自然带着一股威压傲气,让周围人不敢放肆,庄子里那大户和几个头面人物,连头都不敢抬。

大户的庄园可当真不少,不然也安置不下几百流民,木淑兰带着队伍来到,贴身侍卫的童子营三十几人肯定要跟着,祈福做法的那些人也得进来,那些名为护卫的监视者自然也不能远离,五百人上下的流民,圣女随从加起来只怕有个一百五十的数目,这样的比较,自然不用担心什么安全。

在辽饷和灾荒的夹击下,原本还能艰难度日的百姓们家破人亡,剩下的人为了一条活路跑到了临清州这边,这一路上和这些日子他们担惊受怕,已经渐渐麻木漠然。

可他们看到木淑兰这队伍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被震撼到了,不少人甚至愕然抬头,惹得带路那大户一阵吆喝,让他们磕头。

李玉良百无聊赖的站在一边,他这些年就和木淑兰的跟班差不多,自然知道这做法祈福纯粹就是骗人演戏,这样的场面他不知道看过多少次,实在没什么稀罕的,想到自己父亲让他远离闻香教的训诫,想到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严厉,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正在胡思乱想,却被人碰了一下,转头看,却是木家兄弟派来的护卫头领,李玉良对这些人没一点好感,别的不说,童子营里为木淑兰办事,死在这些人手里的已经不下二十个了,没等他开口,那护卫头领却故作无意的看着远方,好像刚才不小心撞到,嘴里却在低声说道:“你去和圣姑说,这场面不对劲,下面跪着的那些流民太壮实了,看着就不像饿肚子受苦的,眼神也不对,快去,该走就走!”

李玉良一个激灵,刚才流民跪拜的时候他也扫了眼,只觉得有些人的眼神没有从前见到的那么麻木漠然,但也没有注意太多,却没想到有诡异。

想到这里,李玉良感觉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转身就要朝着木淑兰的方向走去,这庄园的大门已经关上,难不成这也是布置之一?

刚向前走了几步,跪在那里的流民有一人站起,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