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379章

大明武夫-第37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边有什么可查的?于上于下都是清楚明白,方方面面都在咱们徐州的钱粮减免上得了好处,不会和大人相关!”

“本官若是称病,下面各处会不会乱说?”

“请大人放心,六房各处都明白得很,他们绝不会乱讲的,大人得了消息一直在书房中,或许有些事情不知道,咱们官署里,有品级的几位大人都已经称病了!”

听到这话,知州童怀祖低声骂了几句。

“事情没牵扯到大人,大人只管称病不出,至于其他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王师爷说完这句话告辞离开。

出门来到院子里,天色已经黑了,一名丫鬟打着灯笼引童夫人进来,双方碰上,王师爷连忙低头站在一边。

“妾身谢过王先生了!“童夫人万福谢道。

“夫人客气,学生和大人这边荣辱一体,自当尽心尽力。“王师爷朗声回了句,作揖行礼,然后离开了后宅。

王师爷走出这边没多远,立刻有七八个人围了上来,都是六房的书吏,这些人在衙门里都是有头脸的角色,往往是书办们的心腹亲信。

“王先生,大人那边怎么说?”

“按照规矩,那几个番子搞不好明天要来衙门,咱们怎么应对?”

每个人都在询问,七嘴八舌的,但问话的时候,每个人都借着灯火观察王师爷的表情变化,生怕漏过了一点。

王师爷露出个笑容,朗声说道:“各位,童大人感染风寒,要在内宅养病,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顾不上官府衙门里的政务,这段时间就要拜托各位费心了。”

众人都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笑着抱拳说道:“既然如此,王先生也辛苦了,以后的事情,咱们都要找王先生拿主意的。”

童知州的养病已经足够说明风向和态度,心照不宣中,大家都得到了答案,各自告辞回返,六房做主的人还在等他们的消息。

众人刚转身,王师爷在那里迟疑了下还是朗声说道:“诸位,这番子离咱们天高地远的,可有人就在身边,大家可要知道轻重啊!”

他这番话说出,大家脸上的神情都多了几分亲近,笑着说道:“大家都省得,明白怎么做。”

现在通汇客栈里里外外已经有不少人了,眼力好,熟人多的若在这边,就会发现此处当真是龙蛇混杂,衙门里最精明的差人和徐州市井中的老混混们分在各处,装作不认识的模样,或者住店,或者喝茶。

门外时不时的走过更夫,这些更夫都是青壮汉子,带刀拿枪的,杀气森森,客栈周围的大街小巷,凡是路口拐角这样的位置都有“闲人。”蹲守,眼神锐利的盯着来来往往的的人。

第526章公事公办

通汇客栈周围本来是徐州第一等繁华的地方,可如今冷清得很,那几个锦衣卫番子一住下,再朝着这边来,想要住店或者进入客栈的都会被严加盘查,徐州百姓也不是傻子,这时候谁还敢凑过来,若是被认为别有用心,恐怕连命都没了。

路上这么冷清,那些“闲人。”也不离开,只在那里闲聊。

“里面住着的可是番子,这伙人说拿什么人就拿什么人。”

“他们在里面有酒有肉有娘们,咱们却在外面喝风。”

“你听说没有,尤老大今天安排人过来,还发了大脾气,听说城西老关不想出人,被他大骂了一顿。”

“这可是番子,连知州都能拿的……”

“嘘,小声些,来人了!”

两个议论的人很是小心,等看到那脚步匆匆的人靠近后,才松了口气,一人禁不住笑骂说道:“急火火的作甚,吓煞个人,你脸色怎么这么白?出什么事了?”

新来这个人满脸煞白,全是惊惧神情,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老关死了,他两个要好的兄弟也死了。”

刚才这边正议论到老关,猛听到这个消息,两个人浑身汗毛都要炸起,一人开口已经带了颤音,压低声音问道:“老关不是官差吗?怎么就死了?”

“听说中午回家歇息,然后邻居听着那边有人叫,也不敢出来看,等安静了才敢去报官,捕房的人一去,发现满屋子是血,老关脑袋都被砍下来了,他那两个兄弟身上也是血窟窿,惨啊!”

“那你过来干什么?”

“尤老大已经发话了,说老关手底下的人归他直管,谁也别乱了做事的规矩,让我来知会一声。”

说完这番话要走,却被一人抓住,小声说道:“老关好歹也有个衙役的身份,这件事官家怎么说?”

“陈老太爷和赵老太爷都发话了,现在忙番子的事情,老关这边押后再说,我还要去别处,你们看仔细点。“这人说了几句,急忙忙去了。

这传信的人一走,方才议论的两人彼此看看,都是没什么话说,一人打了个激灵,干笑着说道:“天怎么这么冷呢!”

或明或暗的消息在城内各处传递,六房书办这等吏目的头领,消息自然灵通的很。

刑房李书办此时正在家中,他的侄子站在边上伺候,这吏目的身份是代代传承的,不过李书办只有几个女儿,这位置以后是要交给侄儿的,所以前年就把侄儿安排进了衙门刑房这边,跟在身边历练学习,人精明懂做,风评很是不错。

“老关这是假精明真糊涂,在这时候居然还想着观望,被收拾也怪不得别人。”

自有亲信把消息传过来,李书办不屑的点评说道,抿了口茶水又说道:“就算番子真要对付赵家,他也扯不上什么关系,一个街面上的混混,他以为自己是谁。”

边上的李家侄儿跟着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叔,何家庄那边的营生咱们挨不着,这城内商行酒坊的产业也不少,咱们家要不要做个准备。”

“准备个毬,就这么几个番子,你以为能翻了天,且不说能不能抓,就算他们抓了,咱们徐州地面上也要大乱,到那个时候,不长眼的都活不了,你以为赵进进不了这城吗?”李书办厉声质问说道。

李家侄儿干笑着低头,李书办把手里茶杯重重放在桌面上,厉声说道:“这等念头想都不要想,现在咱家要做的就是一门心思的帮着赵家,不要留力,不要换人情,能帮得上的要帮,不能帮的也要说话,你明白吗?”

“叔,番子都来了,真要查他们赵家,谁还敢沾边?”

“糊涂!糊涂!你以为老赵就只是个捕房的班头,这城内千把拿刀的给他卖命,咱们稍显出点不对来,全家都活不成,老赵家现在肯定防着有人报信!”

赵振堂晚上没有在家休息,而是去了货场那边,何翠花由赵三夫妇还有孟家兄妹陪着,却去了西门附近的一处宅院居住,明天天一亮就要出城。

赵字营的家丁,衙门里的差役,城内市井江湖的人马,骨干头目都集中在在这边,不断的得了命令调配,急忙的出去忙碌。

衙门那边也有人坐镇,总捕头陈武就在捕房那边带着,现在衙门里进进出出的消息都要过他那边。

赵振堂在货场正屋的大堂中,手边放着鬼头刀,赵字营在城内的连正背手站在他身后,正跟着赵振堂学砍头的年轻人站在一边,这人也是赵家族里的男丁,算起来是赵振堂的侄孙,年纪却比赵进大两岁,人称赵十一的,又是亲戚又是赵振堂的徒弟,也低头站在一边。

在赵振堂的面前,尤振荣脸色铁青,不住的骂道:“这帮狼心狗肺的孬货,平时好处拿的这么多年,到见真章的时候居然缩头,我是瞎了眼。”

“你也不用这么生气,老关的脑袋能让他们想明白,咱们也不用担心太多,客栈里那四个喝了那么多酒,又搂着粉头折腾,事情是办不了的,但要小心几件事,看看城内有没有探子,防备有什么不长眼的过去兜搭!”赵振堂沉声说道。

尤振荣点点头,闷声说道:“老太爷放心,咱们的人里里外外都盯紧了,就算一只蚊子想要飞进去咱们也能知道。”

赵振堂缓缓点头说道:“今晚大伙劳累些,明天二奎他们进城帮忙,大伙也就不用这么累了。”

尤振荣连忙笑着说道:“那敢情好,现在城内可不嫌人多,老太爷你先歇着,我去客栈那边压阵,总要盯住那帮小的。”

招呼了声出门,来到货场院子外,尤振荣的两个亲信急忙跟上去,压低了声音询问,尤振荣回头看了眼,有几个汉子不远不近的跟着,尤振荣咬牙说道:“还能怎么办,老赵说什么就是什么,明天齐二奎那伙厮杀汉就进城了,谁要有什么小心思,肯定是死路一条。”

听到“齐二奎。”的名号,大家都不出声了,连带脚步都加快不少。

城内的三教九流还算良民,可城外的盐枭触犯王法,做得是亡命勾当,杀人不见血的,这齐二奎当年就有凶名,跟了赵进之后更是了不得,几次火并都是大获全胜,杀的人头滚滚,城内这伙地痞混混打斗上还可以,能见血出人命的就是狠人了,哪能和齐二奎这帮私盐贩子比。

而且别人可以考虑做良民,私盐贩子却和官府是死敌,这伙人肯定和赵家一条心,想想老关的下场,再想想第二天的齐二奎进城,大家都觉得浑身发凉。

张建亭等四个番子都起来的很晚,把粉头们打发出去,洗漱完毕之后,店家急忙送进来了烙饼和羊汤。

“这酒还真是不错,喝了那么多也不头疼。”有人念叨着说道。

“他娘的,这徐州地方上果然不对劲,昨天一下午,今天太阳老高,居然就没有人上门来找,是不把咱们兄弟当事,还是怕那个赵进?”有人骂了一句。

张建亭把饼撕碎了泡在汤里,笑着说道:“管他的,在咱们锦衣卫跟前,哪有别人扬暴的,今天咱们直接去知州衙门,既然给脸不要,咱们直接过去敲,砸碎了骨头还怕不出血吗?”

众人哄笑,等一切收拾停当,已经是快午饭了,他们行李和马匹都寄放在客栈里,四人问清了路,直接奔着衙门去了。

这四个锦衣卫倒是不知道,他们一出客栈,立刻有人进了他们的屋子,还有人去了马厩,把他们的行李和坐骑仔仔细细翻检,然后再恢复原状,看看能不能从这些东西上看出他们来意或者找到什么线索。

选在午饭的时间过去,这也是官场上的规矩,接待的一方总得留饭,而锦衣卫这样吓人的上差登门,更要山珍海味的招待,少不得还要请院子里的女人出个堂会,或者直接去行院里面招待,这个便宜总是要占的。

徐州贫苦,州城街面上也冷清的很,行人来来往往,看到穿着官袍的锦衣卫都闪躲在一边。

张建亭等四人对这样的敬畏早就是习以为常,丝毫不在意,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些“行人。”彼此交换眼神的模样。

“南京锦衣卫左千户四百户小旗张建亭,会同校尉三人,特来徐州查案,麻烦通传知州大人。”在知州衙门的大门前,对门房差役,张建亭朗声说明自己的身份。

小旗品级低微,可锦衣卫横行惯了,直接就是找正堂官打交道,听到这锦衣卫的名号,门房差役吓得身子一缩,左右看看才干巴巴的说道:“几位上差,知州太爷正在养病,不见外客。”

养病?张建亭眉头一皱,沉声问道:“既然知州大人不在,同知大人可在?”

“真是不巧,同知大人也病了。”

“判官呢?”

“咳咳,判官大人也病了,说是不能在城内嘈杂之处,已经去了城外山上……”

四名番子脸色都是阴沉下来,一个人病了还好,一下子三个人都病了,还特意去城外养病,他们自然明白这是为什么。

第527章欺负徐州没人吗

张建亭低声骂了句,摆摆手说道:“几位大人都不在,六房可有人?你们这衙门总不至于不开了吧!”

门房差役回头看了眼,低头说道:“六房几位大爷都在的,上差们要找那一位?”

“去刑房,身份低贱的货色也敢叫大爷,要是在南京城内,老子几个耳光叫醒了他!“有人不屑的骂道。

门房自然不敢接话,只是干笑着在前面带路,衙门官署之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修缮,徐州知州这穷苦地方更不必说,破败凋敝让人看得直皱眉头。

不过来到六房所在,这里是吏目们办公的地方,总算整齐干净了些,虽说六房对应六部,可刑房在六房里的地位却比刑部在六部里的高很多,差不多是第二号的位置。

四名锦衣卫番子大咧咧的走了进去,刑房中或坐或站的书吏和差役都连忙站起,中间一位富态的中年人抱拳微笑着说道:“在下姓李,在这里做个书办,几位上差来到,有失远迎,实在是怠慢了!”

“装什么读书人!”一名番子不耐烦的斥责说道,对方说是有失远迎,可没有上前,连躬身的幅度都不大,更让这几名锦衣卫不舒服的是,一个偏僻之地衙门的刑房,居然和南京城内那些勋贵大佬的宅门一样,一帮身份低贱的吏目差役都有些不卑不亢的意思。

怎么说也要惶恐惊惧些,怎么没有人询问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