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229章

大明武夫-第122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我等已经无路可退……臣虽然无能,但是之前也曾跟随过神君四处征战,多少也学习到了一些神君带兵打仗的经验……所以臣觉得此时此刻,臣应该为将军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德川家光一瞬间睁大了自己的眼睛,而其他人也极为震动。

身为大老,井伊直孝在幕府内部的地位十分崇高,可以说是幕府将军之下的第一人,拥有这样的地位,他原本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但是在这样的危难关头,他却挺身而出,请求将军大人让他带兵去和汉寇大战,拯救西国岌岌可危的形势,这实在令人感动。

要知道以他的地位,就算打赢了幕府也给不出多大的赏赐,顶多就是感谢他匡扶幕府的功绩而已,要是打输了,那可就是一世英名尽毁了——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位大老当然是知道这个现实的,可是就算知道,他还是要这么做,这可真是赤胆忠心了。

多年来,德川家光都对井伊直孝不太满意,因为他的威望和权势实在太大,可是今天他却对这位大老的做法深为感动。

尤其是,井伊直孝所说所做的,都与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将军大人,虽然大汉军队与幕府交战以来是连战连捷,但是他们并没有和我们全面对垒,之前打的都是各地的藩军,和板仓重宗仓促召集的军队而已,这些军队本来就战力不足,就算被击败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德川家光鼓励的视线下,井伊直孝继续侃侃而谈,“而如果我们带着幕府装备最为精良,而且人数众多的关东武士前去和他们交战,一定能够让局面转危为安!之前就是因为我们行事太过于保守,所以才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以至于形势落到如今的地步。”

“之前汉寇兵锋正盛,而我们仓促之间准备不足,所以稍稍避让,也是理所当然的,并不能责备谁。”

井伊直孝这是在暗讽土井利胜之前对大汉太过于畏惧,主动避让了太多地方,德川家光当然听得出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号心腹,他当然也要为土井利胜说几句话。不过,他已经倾向于按照井伊直孝的方略形势了——毕竟作为年轻人,他心里也对现在的形势感到十分憋屈,更加不愿意一直避让汉寇。

当然,他还是有一点担心。

“如果我们举兵西向的话,你真的有信心抵挡住汉寇吗?”

如今,不光是岛津和毛利这样的大大名已经投靠了汉寇,就连朝廷在汉寇的扶持之下也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力,所以他已经不去想完全击败或者驱逐汉寇了,他只想要守卫住现在幕府的地盘,然后想办法谋求和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兵力的大汉和谈。

“汉寇火器凶猛,而且作战精熟,自从立国以来就已经四处征伐,可谓是强兵,所以……我没有信心一定能够驱除他们。另外,因为我们之前的步步退让,所以京都现在形势已经危如累卵,恐怕就算我们现在前去相救,也未必能够救下来。”井伊直孝先十分坦率地承认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并且明言自己未必一定能够力挽狂澜。

“但是……臣一定会展示出我们三河武士的决心和勇气,让汉寇流尽鲜血,只要我们奋不顾身和汉寇死拼,就一定能够让汉寇蒙受相当大的损失,到时候他们就会退缩,而其他各藩也会看到幕府的实力……只有这样,神君的基业才能够保全!”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罕见地有些慷慨激昂。“请将军大人下令吧,让我军去和汉寇决战!”

随着他的鼓动,其他人也慢慢地被感染了,然后和他一起向德川家光请命,一时间整个表殿内群情激愤,大有一起上阵把汉寇打个落花流水的劲头。

而德川家光也被这种慷慨激昂给感染了。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比他更加期待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支撑整个摇摇欲坠的形势,让祖父和父亲传给他的基业能够挺过这场风雨。

正因为如此,井伊直孝这样的表态才让他如此感动。

而且,井伊直孝也不是光唱高调而已,他说的十分务实——在现在的形势下,京都是有可能保不住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守卫关东的门户,同时和汉寇死拼,保护住三河,也让他们看到幕府的决心。

其他人说出这种话的时候,可能没有多少说服力,可是井伊直孝亲自表态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环境下,德川家光宁可去信任这位爷爷和父亲留给他的幕府大老。

“将军大人……”眼看德川家光已经有了一些动摇,土井利胜觉得很着急,慌忙就想要再进言,可是德川家光却用一个眼神阻止住了他。

“好吧,那就如同你所愿吧。”德川家光重新看向了井伊直孝,“你从关东带兵过去,去和汉寇交战吧……希望你能够武运昌隆,把汉寇阻挡在关东之外。从明天开始,所有幕府在西国的官兵都归由你来统辖!”

德川家光一发话,就如同一锤定音,原本那些还在犹豫、心里支持土井利胜的人也开始纷纷附和将军大人的话了,看来井伊直孝的方阵已经成为了幕府的共识。

在得到他的认可之后,井伊直孝将会从关东前去近畿,成为整个幕府的希望所在。

在这样的情势下,土井利胜也只好垂首,不再提出反对的意见。

“你需要再从关东带走多少兵力?”在表面上统一了意见之后,德川家光再问井伊直孝。

现在,经过幕府的拼命努力,各处征召武士和足轻兵士,现在他们已经在关东之内集结了一支二十几万人的大军。

不过,虽然看上去数量十分庞大,但是在座的人都知道,其实这里面的水分很大——这些大军里面,大部分人都只是仓促被征召起来的兵士而已,之前从未经历过战阵,而且装备更加低劣不堪,他们对作战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

真正能够作为依仗的,大概就是幕府体制下的那些旗本和他们的侍从兵。

这些旗本拥有一片封地,世代以习武为业,而且因为有家业田产,他们可以武装自己和一些侍从,学习打仗的技巧和技能,还能维持一些装备。这些人才是幕府军事实力的根基。

而这些人也是幕府军队的骨血,如果他们崩溃了,幕府就已经完全没有战力可言了。

“大人,给我五万大军吧。”井伊直孝沉吟了片刻之后,才对德川家光说,“西国现在还残存有不少忠于幕府的军队,如果我带着的军队数目太大,也会让关东难以供应,所以五万人应该够用了——不过必须是精锐之军,能够与汉寇野战。”

“五万人吗……”德川家光也沉吟了一下,这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井伊直孝明显是在要求他给自己精锐的旗本军队。

土井利胜这下再也忍不住了,他突然低声开口了。“将军大人,汉寇水军犀利,可以四处登陆,而关东三面环海,十分有利于汉寇机动。如果我军大规模向近畿调动,那么恐怕造成关东空虚……到时候关东的防御就颇为吃力啊……”

“根据现在我们得到的情报来看,汉寇主力就在西国,现在正在向京都挺进。”还没有等德川家光回答,井伊直孝就直接开口了,“如果,我们去和汉寇交战,缠住汉寇的主力,就是对关东防御的最好策应和帮助,只要在和我们交战,汉寇的主力就无法调动,关东才能够完全安全,成为我军的后方基地。若是汉寇胆敢在和我军交战的时候调走主力……那我们就直扑京都,然后平定天下,接着再班师回援,夹击汉寇!”

此言再次惹得德川家光频频点头。因为井伊直孝的话深得他的赞同,所以他也愿意去相信井伊直孝的判断。

对他来说,如果能御敌于关东之外,那么就是最好的。

眼见土井利胜还想说些什么,他微微抬起了手来,制止了对方。

“就按大老所言吧。”

犹豫了许久之后,土井利胜终于微微叹了口气,垂首表示领命。

就这样,在经过了幕府的商议之后,德川家光决定派大老井伊直孝亲自领军前往近畿和汉寇对垒,稳定局势,他将发兵五万,号称十万大军。

第1682章死战是为求和

不得不说,德川家光确实对井伊直孝寄予了厚望,不管在数量上满足了井伊直孝的要求,而且还按照他的想法,给他配属了很多旗本的精锐武力,可谓是全力支持。

在他看来,幕府如今的威望已经大大受损,周边的大名们都已经蠢蠢欲动,所以现在已经退无可退了,必须以强烈的抵抗来显示幕府的实力和意志,以便安定天下人心,避免落到被天下围攻的境地。

因为大军现在已经云集到了关东和边境,所以要重新调遣并不困难,而由于之前幕府在近畿和西国力行坚壁清野,所以积存了大量的粮食,供应起前线来也绰绰有余。

在兵员粮草齐备,又有将军大人鼎力支持的情况下,这支大军很快就集结了起来,然后在井伊直孝本人的亲自率领之下,向近畿开始进发。

这样一支大军的调动,当然不可能悄无声息,在暗中合作的豪族和豪商的帮助下,消息像雪片一样地向大汉军队这边涌了过来,也催动了大汉军队的行动。

毫无疑问,这支大军的调动,就说明大汉军队的方略已经基本上成功了——幕府已经将关东聚集的军队调了出来,寻求和大汉军队决战,那么他们在关东的实力势必会变得虚弱许多,显然会让大汉军队主力的行动面临更小的阻力。

不过,这也意味着这一路的大汉军队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周璞在得知消息之后不敢怠慢,马上召集了自己身边的参议官们商讨对策,同时加紧催促各路大军尽快完成事先拟定的作战目标。

现在大汉军队已经打入到了畿内,而且四处扩张地盘,而这些地盘也算是落入到了日本朝廷的掌控当中。但是在幕府已经派了一支大军来增援的情况下,形势肯定会变得紧张许多,所以为了守住已经占领的地盘,同时稳固日本朝廷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就必须尽力抵挡住他们的兵锋,而这就要求立花宗茂尽快拿下预定中的目标奈良和伊贺——至少让大军囤积在那里,尽全力抵抗幕府的援军。

而周璞这边,也决定尽快拿下京都,好平息畿内的局势,然后会师增援一定会面对很大压力的立花宗茂,协助他一起抵抗幕府军队,并且将这一支大军牵制在近畿。

经过一场场的胜利,周璞对自己手下的大军已经十分自信,尤其是自己手中的这支大汉军队更加是极有信心,他认为就算幕府大举增援畿内,自己也可以和他们平分秋色,所以一切的关键就是尽快拿下京都,然后和立花宗茂会师共同抵抗幕府。

在周璞的命令下,各路大军加紧调动,而且到处征调粮草物资,一时间让整个近畿都变得十分不平静。

而这个时候,京都也感受到了从大汉军队一方传来的压力。

在京都所司代的治所当中,板仓重宗一脸阴沉地听着部下的报告。

和之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样子相比,现在的他已经意境颓唐了许多,就连精神也经常陷入到恍惚当中。

在姬路城战败之后,他带着败军后撤,但是汉寇派出追击部队穷追不舍,逼得他一路往近畿逃跑,手中原本的败军也在溃退当中全军覆灭,最后成为了敌军的战功,最后他只能跟着几个亲信的武士亲随回到了京都当中。

京都虽然还剩下不少幕府军队,但是他们的士气却因为所司代大人的这一次惨败而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人人都担心自己将会成为大汉兵锋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京都附近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敌军只要深入到近畿,就能够一路来到京都的城下,而且就连姬路城那样的要塞都没办法抵挡汉寇的兵锋,现在在京都就更加难以抵挡了。

而在这一片愁云惨淡当中,板仓重宗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来挽回败局,稳定人心,所以他只好一面请求幕府调集更多援兵过来增援,一边派人来在京都布置防御。

在德川家康在世的时候,他曾几次上洛,然后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同时体现幕府在日本的地位,他决定在京都筑下一座堡垒,这座堡垒就是二条城。而筑城的费用就由西国的诸位大名来负担。

经过了数年的建造,这座位于皇居西南方向的二条城终于完工,并且成为了幕府在京都的政治中心,从从德川家康开始,每一代德川家将军上洛、拜领将军大位的时候,都住在这座二条城当中。二条城的御殿也是历代将军接见西国大名们的场所。御殿修得很大,规格极高,德川家用这种方式彰显着自己的地位。

在十几年前,德川秀忠的女儿和子,就是在这里出发,前往皇居当中,成为了天皇的女御,而当时的政仁天皇,也罕见地亲自来到了二条城当中,迎娶这位身份特殊的女子。

十几年后,当时的天皇已经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