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196章

大明武夫-第1196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一路进军打到京都,让贵国的朝廷重新复位!而在这一战上面,你们都有机会立下功勋,只要立了功,我们就会封赏,三倍五倍的领地根本不在话下!”

他的话再度惹出了一番骚动,虽然大家都对大汉继续往北进军并不意外,但是一听到周璞亲口确认马上就要进军的时候,仍旧有些忐忑,不过这种忐忑在周璞的承诺面前,倒也不算什么了。

“你们之前的领地,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依靠你们父祖辈的拼搏,一点点打出来的基业,是用功勋换来的!你们的先祖能够换来基业,难道你们就不能吗?我们大汉最讲信用,只要你们拼杀,我们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周璞继续鼓动,“况且,这是在为匡扶贵国的社稷而战,能够百世流芳!”

周璞已经说得很明确了,现在九州岛给岛津家已经是无可挽回,要么就是丢掉领地岛津家臣甚至平民,要么就得跟着他一起去打京都,只要能够立下功勋就有封赏。

在他刻意营造的局面当中,这些藩主们都已经没有了退路,确实也只有跟着他一路走到底了。当然,‘百世流芳’什么的,也就是给他们贴金而已。

“好了,该说的我已经跟你们说了,接下来就看你们怎么表现了。”周璞也不给他们再商谈的机会,直接就挥手确认,“之前的战事,我们大汉的将军对你们的表现十分不满意,所以这阵子你们的藩军,都要留在这里接受整训,服从大汉的统一指挥,谁若是不肯听从大汉的调遣,定斩不饶!”

对大汉军队来说,进攻京都的一路算是偏师,主力当然是九州这些藩军,不过各藩军队的实力孱弱,虽然人数不少但是战斗力却不让人满意,所以周璞在赵松的建议之下,决定继续之前的做法,打散各藩的军队然后重新编制,将它们变成一支统一指挥的军队。

这支军队以周璞和他的参议官们、以及大汉部队为核心,让立花宗茂和他的部下们来协助指挥,只需要一小段时间的训练,想必就能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不过,岛津家的军队除外,作为九州岛现在存在的最大一个藩,岛津家的军队规模不小,而且战斗力也不错,在岛津忠恒的要求下,周璞决定延续之前的体制,让岛津家自己统御军队,只接受他的命令。这当然也有岛津家的私心在,他们想要维持自己一定的独立性。

在下达了命令之后,周璞让这些藩主们离开,唯独将立花宗茂和岛津忠恒两个人都留了下来。

“大人,军队最忌令出多门,哪怕莽然直进也比优柔无断要好,所以大军北上的时候,千万不能让这些藩主掣肘。”等到他们离开了之后,立花宗茂马上跟周璞建议,“这些藩主都没有什么打仗的经验,留在军中也只是大家的累赘,不如进兵的时候把他们留在九州吧。”

蒙周璞的信任,立花宗茂被任命为北上大军副将的职位,协助他统御这些藩军,不过他担心其他藩主随军的话会干扰他的命令,影响大局。

“带着他们北上,本意也不过是为了壮壮声势,体现大汉行王道而已,将军也没有指望过他们能够有什么表现,我也不会让他们干涉指挥。”周璞摇了摇头,“你且放心,他们随军只是当个看客,真正负责指挥的是我们,谁要是敢于不听从你的命令,你可以就地处决以儆效尤。”

“谢大人!”立花宗茂马上领命。对他来说,只要能够统一指挥藩军,这些藩主跟不跟着他,无关紧要,周璞给了他可以阵前处决的权力,想必也没有人敢于不听的话的。况且他也会将自己的部下作为军官掺入这支军队里面,在大汉军队的威慑下,足以驱使这支大军。

安抚完了立花宗茂之后,周璞又看向了岛津忠恒。

“藩主,接下来也有劳了,烦请贵藩之后继续奋进,切不可懈怠。”

“请大人放心,弊藩一定拼尽全力,和幕府决一死战。”岛津忠恒马上回应,“德川家光杀了犬子光久,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川家光为了惩罚岛津家,处决了岛津忠恒在江户的长子一事也传到了这里,不过岛津忠恒在举起反旗的时候,就料到了德川家光会这么做,所以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伤心,他现在跟随大汉北上,只是为了配合大汉击败幕府保全自己新得到的领地而已,而且他也不打算死拼。

“只要有两位的辅佐,我也就放心了……”周璞长出了一口气,“诸位请放心,只要战事顺利,我等就可以到京都庆功,那时候我必定会为两位说项,官位领地,一样都不会缺。”

“朝廷现在还是没有消息吗?”说起这个,岛津忠恒倒是想起了朝廷,“若是一直都没有消息的话,恐怕会有麻烦。”

“贵国的朝廷现在有了消息了。”周璞板起脸来,“他们已经和毛利家合作上了,前两天才送过消息来,说是已经昭告天下起兵倒幕。”

“毛利家?”岛津忠恒和立花宗茂两个人同时大惊。

尤其是岛津忠恒,他们跟毛利家是世代的仇敌,哪里愿意看到朝廷落入到毛利家的手里。“大人,毛利家奸猾狡诈,万不可让朝廷和毛利家勾结起来啊!否则到时候他们两边都不好控制了!”

“此事我自然知道。”周璞微笑着点了点头,“毛利家首鼠两端,我非得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可。”

接着,他下令将毛利家的使者毛利元信带了过来。

因为之前就和大汉交好,所以毛利元信这次再被家主毛利秀就派了过来和大汉接洽,因为现在形势对毛利家十分有利,所以他颇有些踌躇满志。

“拜见大人!”一看到周璞,他就跪了下来,礼数十分恭敬。

他心里在揣度在现在的情势下,大汉将会用什么条件来继续拉拢毛利家。

“使者今天看起来真是如沐春风啊……”周璞也没有让他抬起头来,只是冷笑着,态度颇为不善,“现在毛利家被三方同时拉拢,想必是春风得意吧?”

他一改平常和气的作风,脸色十分冰冷,让毛利元信吓了一跳,原本的得意顿时不见了。“大人,弊藩绝无此意!弊藩跟幕府仇深似海,一直心心念念的都是怎么报复,怎么会和他们来往!”

“既然跟幕府仇深似海,为什么现在都还没有起兵?难道真以为我们大汉好欺瞒吗?”周璞仍旧毫不客气,“我们交好贵藩,原本出于天朝仁义,是为了体谅优容贵藩,并不是有求于贵藩,结果贵藩却一直不识大体,到现在还要首鼠两端,贵藩真的以为我们只能求恳贵藩了吗?”

毛利元信只感觉浑身冰凉,再也不敢提出之前的条件了,只是跪在地上。“弊藩绝无此意。”

“好,既然你们没有这个意思,那就不要再迟疑了。”周璞毫不留情地下了命令,“我们之前给的条件,就是最终的条件,贵藩能接受最好,不能接受也没办法!告诉你吧,我们的战舰已经开始在贵藩的外海集结了,贵藩若是在五日内不肯归降,打出旗号,迎奉我军上陆,我们大汉的军队,就会将贵藩视作为敌人,那时候就不要怪我们大汉不留情面了!”

“五日……”这个时间毫不宽限,毛利元信只觉得有些晕眩,他没有想到这位使臣突然就这么强硬。

“是的,只有五日时间,而且就是从今天算起的。”周璞的脸上露出了讥讽的微笑,“我现在就在小仓城,和贵藩隔海相望,五日时间,想必是足够贵藩考虑了吧?若是贵藩一意孤行、无视我们的美意的话,那我就在小仓城指挥大军围攻贵藩,倒也算是方便!”

“大人!不要如此!”毛利元信再也顾不得许多了,连连向周璞告饶,“请大人放心,弊藩上下决心已定,绝对不会有所反复的,还请大人静待在下回去复命。”

“那你就快点回去吧,可别浪费了贵藩的宝贵时间了。”周璞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现在我跟贵藩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五日之后贵藩若不归降,那就不要怪炮火无眼,去吧!”

在他的呵斥之下,毛利元信灰溜溜地离开了小仓城,再也不见了之前的意气风发,而看到他这么失魂落魄的样子,不光是周璞,就连岛津忠恒和立花宗茂也大感快意。

“大人做得太对了!对毛利家这种反复之人,必须要强硬,要逼着他们无路可走,只能投靠大汉,再也不敢提出什么别的条件来。”岛津忠恒忍不住夸赞了周璞,“在下敢料定,三日之内,毛利家必定归降!”

“但愿就如藩主所说吧。”心情畅快之下,周璞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第1653章德川这个逆贼

对毛利家,周璞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为的就是尽快将毛利家给逼降,这也是形势之所必须。

现在,九州岛的乱事已经被渐渐地平定了,不管是幕府还是亲幕府的藩主、抑或是暴乱的天主教民,都已经被大汉军队一视同仁地击溃,他们的核心人物都已经死在了刀兵之下,而那些士兵和平民们,则被大汉打散了编制,然后强制编入到了劳役营当中。

既然九州岛的事情已经解决,那么下一步的行动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这些天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一直都在闭门研究下一步进攻九州岛的问题。

虽然在一切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大家还有一点小争议,但是大的战略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彻底贯彻天子选定的征日基调——两路进兵,一路北上进攻京都,一路直接登陆关东平原。

关东平原是幕府的根本重地,直击关东肯定会给幕府带来极大的震动,并且真正伤到他们的根基,不过德川幕府在那里经营多年,拥有的力量和根基肯定不能和九州与西国相比,所以先行进攻京都不仅可以尽快占取日本朝廷的大义名分,也可以吸引幕府去驰援京都,消耗他们在关东的实力,更加方便大汉直击关东的行动。

所以,尽管身为关东登陆的主力军和计划人,但是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都十分重视进攻京都的行动。按照之前朝廷商定的结果,进攻京都一路当由使臣周璞负责,以体现大汉匡扶藩国纲纪、讨伐不臣的正义性,不过周璞从未带过兵,所以肯定就需要有参议官来辅佐他。

另外,给他分配多少兵力也令人颇费思量,因为大家都对九州岛上的藩军的战斗力没有多少信心,除了萨摩藩和柳河藩因为都是战国将领带队而多少有些底蕴之外,其他投降他们的藩,军力都十分孱弱,完全不在赵松等人的眼中。

而大汉军队的数量却又太少,赵松和眼光都不想要分太多兵力给周璞,以至于削弱他们在关东平原上和幕府决战时所能够动用的兵力。

在这样的情势下,毛利家的地位就体现了出来——毛利家也是战国时代的豪强,虽然领地被幕府用各种手段大大削弱了一遍,但是毕竟还有当年的底蕴在,很多人甚至多次参与过战争,积累有丰富的经验。

这也是周璞一开始就刻意优待拉拢毛利家的原因。

可是事实证明,毛利家实在太过于奸猾,一味地优容笼络他们,非但不能够把他们拉入到手中,反倒还会给他们以侥幸心,让他们想要借着机会索要更高的条件。

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强硬应对,逼迫他们马上做出选择来。

现在周璞已经和他们说得很明白了,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必须投降,如果不投降则要把毛利家视作为自己的敌人,并且会直接攻打。他要让毛利家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

在当天,已经被周璞吓得惊魂未定的毛利元信再也不敢耽搁,赶回到了长州藩内,然后将周璞的强硬条件转述给了藩主毛利秀就。

毛利秀就也当即被大汉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给弄得大惊失色,他马上再度召集了藩内的重臣们商议此事。就在这时,他们也接到了大汉的炮舰已经出现在了下关的海面上,随时准备开炮进兵的消息。

虽然他们对大汉如此蛮横不留情面的举措有些心怀不满,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大家也一筹莫展,说不出除了屈从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毛利家等了多少年才碰到这样的机会,实在不甘心放过,继续对幕府臣服。

再者说来,如今他们已经是首当其冲,再不投降的话恐怕就会变成大汉进军的第一个祭品,因此人人都觉得此时除了答应大汉的条件之外也无路可走。

不少人在不期然间想起了当年小早川秀秋的故事。

小早川秀秋是战国名将,是丰臣秀吉的外甥,一度身为丰臣秀吉的养子,后来成为了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并继承了小早川家督。

他在丰臣秀吉死后表面上追随毛利家,但是老早就投靠了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的战场上,他一度踌躇犹豫,但是德川家康果断下令部下轰击他们的军阵,催促他作出倒向自己的最后决断。

就是在德川家康的威逼之下,做出了最后的决断,在西军当中反戈一击,结果给西军带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