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96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96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后来呢?”蔡邕心中一突。

  “后来?江东军就来了,孙家孙坚的确算是一代雄主,此人不仅仅算是勇武过人,而且还是文武双全,懂得善用人才,也算是勤政爱民,自从江东军入驻吴郡以来,这两年,吴郡大变,麾下几十万的百姓倒是安定了不少。

  而且自从去年开始,会稽丹阳也被孙坚收入麾下,虽然有些战乱后的凌乱,不过江东军人才不少,吴景程普皆然开仓振民,民生开始渐渐的安定下来,孙坚此人的确能镇压江东,这也就是这些年,为什么他能得江东民心的根本。”

  “江东民心?”

  蔡邕眯着眼,他的心中百味丛生,当今天子不得民心,朝廷不得人心,为什么孙坚能得江东的民心呢?

  ………………………………

  一顿壮怀激烈言语之后,孙权有些狼狈的离开了蔡家的府邸,虽然他认为他的话是对了,但是刚刚把未来老丈人骂的狗血淋头,也不好意思去见蔡琰佳人。

  “算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本公子躲几天吧!”

  回头看了一眼蔡府,孙权的小脸苦涩,心中有些郁闷:你大爷的,这老丈人和毛脚女婿难道就不能和平相处吗?

  “也不知道这个蔡老头子这口气要气多久,这老头可有大作用,不要坏我的事才好啊!”孙权一边离开蔡府,一边喃喃自语。

  他冒险把蔡邕带回江东,可不仅仅是因为蔡琰,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蔡邕的名声,才学和知识,蔡邕这种人,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教育界的巨擘人物。

  吴县有一座江东书院,由郡守府出资建立,收拢江东的人才入读,昔日的吴郡太守盛宪担任祭酒,盛宪虽然有才能,在江东的名望不小,但是相对蔡邕这种等级的大儒,差了可不是一点不点。

  江东书院要扩大规模,成为以后的将军府的人才摇篮,就必须要有一个蔡邕等级的人来镇压,才有名望,才能吸引天下人才。

  比如荆州的鹿门山,豫州的颍川书院,这些才是如今东汉最大学府,比朝廷落幕的太学还要有名望,江东书院才刚刚起步,差的太远了。

  离开蔡府之后,孙权沉吟的片刻,想到的自己的身份,立刻马不停蹄的去了锦衣卫衙门,离开江东一段时间,他这个锦衣卫大都督自然要看看锦衣卫发展的如何了。

  “小涛,你这是咋了?”

  孙权大步流星的走进卫衙大堂,迎面上来的是一个瘦弱少年,眼眶黑黑,精神不佳,明显的操练过度,连续熬夜的反应。

  “大都督,你终于回来了。”韩涛抬起头,一看,目光之中露出一抹激动的欢喜,然后抓住孙权的手臂,哭丧着脸,大声的道:“你要是再不回来,涛就要崩溃了。”

  锦衣卫已经上了轨道,孙权不过离开江东几个月,锦衣卫之中有三大百户,还有一个昔日孙权的心腹,比任何人都熟悉锦衣卫吴县县令朱治在盯着,当然不会有什么变故。

  不过韩涛这个临时顶替孙权处理平时锦衣卫的一些繁琐要务的少年就变得难过起来了。

  虽然处理事情和平日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不过他毕竟年纪小,平日依靠孙权,处理的也算顺手,但是孙权不在,一下子没了依靠,他的心七上八下,为了稳妥,每一个小小的决定都要斟酌个八九次,才敢下决定,自然就差点累死在案桌之上。

  “小涛,我不过是让你积累一些独当一面的经验,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幅样子了。”孙权看着韩涛的两个熊猫眼,苍白的一丝血色都的脸色,苦笑道。

  韩涛是昔日冀州牧韩馥的儿子,天生聪颖,自小得名师教育,恰逢大难,心志经过磨砺,算是一块璞玉,孙权一直在培养他。

  “大都督,涛年纪尚小,独挡一面还有些不足,言之尚早,以后我还是跟在你身后吧。”韩涛走出来垂着头,低声的道。

  “没出息!”

  孙权斜睨一眼,笑骂了一句,才问道:“对了,如今锦衣卫之中的莫从,廖莫,王池三大百户何在?”

  “哦,他们已经是第一时间就接到了大都督归来的消息,所以一早就来了吴县,现在就等大都督召见。”韩涛回答道。

  “很好,我现在要处理一些锦衣卫积累的公文,让他们三人,在傍晚的时候,来见我。”

  孙权倒是不意外,锦衣卫本来就是吃消息这门饭的,他们要是没有这点本事,就太让自己失望了。

  “诺!”韩涛点点头。

  a

  a

  

第一百三十七章 论资历,你们不够格!


  旁晚,日落西山,夕阳普照,吴县的天空之上洒满金灿灿的夕阳光芒,锦衣卫衙门,屹立城南,显得肃严而萧杀,让人不敢靠近。

  大堂之上,孙权一袭普通的锦衣,跪坐在首位,少年韩涛安静的站在他背后,在他前面站着五人,莫从,王池,廖莫,这三人都穿着锦衣卫百户官袍,腰佩绣春刀,还有两个穿着普通衣服的,是从长安归来的王锋,赵兵。soudu@org

  “本都督刚才翻了翻你们这几个月递交上来重要公文,某不在一段时间,你们还算是没有偷懒,来,和我说说,当初我布置的任务,你们三个完成的如何?”

  孙权沉吟片刻,没有寒暄半句,直接看着莫从三人,开始问道:“王池,你先来说。”

  “大都督,目前会稽两个百户所完全建立起来了,其中的人员配置已经就位,不过百户这一职位还要大都督亲自来考核过才能上任,至于百户所对会稽郡各县地方的渗透也已经开始了,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对地方豪强埋雷盯梢,还有就是山越。”

  王池站出来,整理了一下语言,才道:“至于豫章郡那里,我的进度不大,据点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廖莫!”孙权面色漠然,点了点头,继续点名。

  “大都督,在丹阳郡,我建立了三个百户所,丹阳的情况比较复杂,和豫章庐江都是交接,而且对上长江对面的九江,徐州,那些本地豪强倒算是安分,不过山越的情况比会稽要严重,经常会扰民,乃是郡守府最**烦,一旦出兵剿灭,他们就会钻入大山里面,这方面,我们锦衣卫的消息也不灵通。”

  “山越的情况,你们一定要盯好,消息,最重要的是提前埋下眼线,盯着这些山越出入的情况,山越对于江东来说,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了,也不是锦衣卫能解决的,这个可以慢慢来。”孙权沉默了一下,道。

  “诺!”廖莫点点头,继续道:“豫章的发展,我和王百户联手的,不过正如王百户所说,因为在敌人的眼皮下,进展不大。”

  “莫从,你呢?”孙权伸手,敲了敲案桌,沉默的一小会,才眯着眼,看着莫从,道。

  “大都督,我负责的是庐江,不过在敌人的地盘上发展锦衣卫,某的经验不足,害怕暴露,所以,我和他们两个一样,进展不大,虽然立下了一些基础,不过消息的覆盖层面不足。”莫从苦笑的道。

  “行,你们说的我都知道了,这不是你们的错,是我考虑不足,在敌人的地盘发展你们的确经验不足,这事情还要专业的人去做,小涛。”

  孙权回过头,叫道。

  “大都督。”韩涛点点头,走上来,手中一个端盘,端盘上摆着五套表面看上去款式是一样的蓝色飞鱼服,衣服上面是印绶和崭新的绣春刀,还有一块玄铁令牌。

  五人看着韩涛手上的端盘,顿时目光闪亮,一个个面色又有些欢喜。

  “已经拖了半年,锦衣卫的摊子也大了,所以我们锦衣卫千户所也该建立了。”

  孙权站起来,目光凝视着五人,淡淡的道:“不过和我之前的计划有点变,这一次,江东五个郡,每一个郡都建立一个千户所。”

  “每郡一个?”几人目光一瞪,特别是莫从,眸子之中露出一抹喜意。

  “王池。”

  “到!”王池神色一动,立刻跪下。

  “某以锦衣卫大都督的身份,任命你为会稽千户所千户一职,秩六百石,忘你尽忠职守,为江东的太平而努力!”孙权把千户的衣袍印绶佩刀令牌亲手交到他手中。

  “诺!”王池把这些千户佩戴全部接过,坚定的道。

  “廖莫,你为丹阳千户所千户,同样秩六百石。”

  “诺!”

  “莫从,某家吴郡建立的一个千户所,管辖吴县百户所,吴郡南部百户所,吴郡北部百户所,你为千户。”

  “诺!”

  “王锋,赵兵。”孙权眯着眼,看着最后的两人。

  “在!”

  “王锋是庐江千户,赵兵是豫章千户,敌后运动,你们有经验,他们三个这半年虽然进展不大,不过应该已经在两郡立下的不少基础,他们会帮助你们,一个月之内,必须把千户所给我搭起来,能做到吗?”

  “大都督,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赵兵王锋对视了一眼,立刻坚定的道。

  莫从三人一听,立刻转过头,冷眼的看着这个两个明显是刚刚才加入锦衣卫的家伙,死死的顶着他们。

  “莫从,廖莫,王池,你们三个的眼神有些不甘心啊,是不是想要问我,为什么他们两个不过是刚刚才进入锦衣卫新人,凭什么就能立刻上升为千户是吗?”

  孙权转过头来,看了看莫从三人,他们看着王锋和赵兵两人的眼神,明显有些嫉妒和不服的神色,便明白了他们心中所想,冷声的问道。

  “属下不敢!”

  莫从三人的确有些不服,自己拼了这么久才得到的位置,两个刚刚进入锦衣卫的新丁就能上位,不过孙权的冷漠声音让他们浑身一颤。

  莫从急忙道:“我们相信,大都督选人,必有所长。”

  “你们不用讽刺我,有什么就直接问,锦衣卫不是我的一言堂,你们都是锦衣卫的骨干高层,有不爽就直接说,只要你们不是在我背后弄小动作,我还不至于这点话都听不进去。”孙权淡淡一笑,坐下来,道。

  “这个?大都督,我们的确有些不明白,锦衣卫建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麾下有资历,有功劳的兄弟不少,他们两个不过是刚刚进入锦衣卫而已,为什么……”

  王池咬咬牙,还是问了出来。

  “论资历是吗?在锦衣卫之中,你们三人还不够格和我们论资历!”王锋和赵兵闻言,顿时神色之中有一抹骄傲,冷声的喝到。

  “什么!”

  三人一瞪眼,有些烦恼,莫从阴森森的道:“我们可是第一批锦衣卫!”

  “他们没有说错,锦衣卫规矩你们懂,不能让你们知道的最好不要打探,这样比较长命一点,我能说的只有一个,你们听好了,在锦衣卫之中,论资历,他们两个比你们三个都要老,论功劳,他们两个也不逊也你们三个,论能力,我相信也不会比你们差!”孙权微微一笑,淡淡的道。

  赵兵和王锋听了,心中微微有些感动,他们现在丝毫不后悔当初服从孙权的安排,进入锦衣卫,这就是一种资历。

  而在孙权的心中,第一批锦衣卫始终是在汜水关之中,那二十个人,虽然现在他也不知道,这十二个人到底还有多少,长安城之中就有一个背叛,其他难免也会有。

  “啊!什么?不可能!”

  莫从三人闻言,微微一惊,有些骇然的凝视着神色明显有些骄傲的赵兵和王锋,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他们知道,孙权没有必要和他们说谎,但是如果说这两人能力和功劳也就罢了,但是资历比他们要老,不太可能吧,当初他们可是孙权在江东组建的第一批锦衣卫。

  廖莫心中突然微微一动,他相信了,反而有了一个猜想,自己的兄长,是不是也和这两个人一样,是最老资格锦衣卫呢?

  不过孙权既然这么说了,锦衣卫的规矩他们也懂,有些事情的确不该他们问的。

  “好了,日后你们都是同僚,他们两个对豫章和庐江的情况不熟悉,你们三人做好本职工作之后,协助他们,把豫章和庐江的锦衣卫千户所搭建起来,这两个郡不出今年,必然是我江东军麾下的地盘。”

  孙权摆摆手,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谈论下去,看着五人,目光有些尖锐,声音低沉而阴冷,道:“在这里,我再一次重新的提醒你们一次,我并不介意锦衣卫之中有竞争,但是绝对不能有内讧,这两个词的区别,你们应该懂的,我不希望,有一天你们让我亲自动锦衣卫家法。”

  “属下必定同心协力,捍卫锦衣。”

  五人闻言,皆然不由在的浑身一颤,连忙点头,应声道。

  “还有,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