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709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09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言重,此乃吾等职责所在!”

  众将点点头,拱手道。

  几天前的三猛战吕布。吕布表现出来的强悍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之外,如今没有人迎战倒是有些合乎情理。

  两军对战,士气很重要,但是相对如今的蜀军来说,有蒹葭关这一座雄关在手,就有底气。

  蒹葭关不丢,他们的军心就不会溃散。

  吕布的每天叫嚣之下,不仅仅压住了蒹葭关的蜀军的士气,增强了吴军将士的气势。

  这个时候,吴军的左右营盘开始拔营靠拢中军,不断的逼近蒹葭关的各个关口。

  同时孙权亲自率领的吴军中军主力也靠了上来,几十万兵马一动,蒹葭关里面的蜀军也紧张起来。

  刘备心中很清楚,这是吴军将士即将强攻蒹葭关的节奏,蜀军儿郎也开始聚精会神的备战起来。

  大战一触即发。

  ……

  这一日,清晨。

  蒹葭关郊外,吴军中营,中军大帐。

  孙权在几个亲卫的侍奉之下,吃过早饭,穿上战甲,走出了后营帐,出现在一顶宽敞的指挥大帐之中。

  此时此刻,大帐之中的吴军众将恭候已久。

  “陛下,末将请战!”

  吕布这厮在蒹葭关一战之中彻底的恢复了天下第一武将的精气神,打出火来了,一看到孙权就请战,大嗓门要把军帐都给揪翻。

  “吕布,你不去叫战,这大嗓门一大早的跑来吓唬朕不成?”孙权坐下来,看了他一样,有些不爽的道。

  “陛下,如今蒹葭关的蜀军高举免战牌,无人可敢应战!”吕布讪讪的道:“无论我如何威逼讽刺,他们就是不出,末将也没有法子了!”

  “所以你想要直接强攻?”孙权眯眼:“可想过伤亡?”

  他领着主力军抵达蒹葭关的时候,一直在想办法的削弱蜀军的优势,就是在忧心伤亡过重。

  蒹葭关是举世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孙权有信心拿下它,但是强攻的话绝对要付出的巨大的代价,这是他不忍看到的。

  “陛下,末将认为,蒹葭关这个地形我们早晚都要强攻,如今正是蜀军士气最低落的时候,时机已到,我愿身先士卒!”吕布沉声的道。

  “尔等认为呢?”孙权沉吟半响,目光扫过众将。

  “陛下,末将认为吕将军之言在理,当战!”徐庶点头表示认同,这一战早打晚打都要打,不是说有战役都有捷径,都可以想出折冲的办法。

  作为一个军略谋士,所有人都想要最小的代价去赢得最璀璨的胜利,但是这并不现实,军机处商量了一年多,也没有一个可行之法。

  时间不等人,蒹葭关就这么一条路。强攻无可避免。

  “雷定?”孙权还是有些犹豫。

  “陛下,禁卫军只负责陛下安危,除非我们主力大军完全溃败而出,不然禁卫军两个师不会出动,我也只能在陛下身边护卫安全!”

  雷定坐在孙权身边的位置,神色淡然自如。目光坚定无比,一字一言,一板一眼。

  他的任务从来都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护卫孙权。

  “好吧,你坐着看戏吧!”

  孙权有些无奈,雷某人估计是被当年孙坚战死沙场给影响了,对于孙权上战场异常紧张。

  “高顺!”孙权继续看着下一个主将。

  “北军可战!”高顺想了想,点点头:“只要陛下下令,末将愿为先锋!”

  连高顺稳定的性格都认为当一战。孙权有些意动起来,目光一转,看着西军和南军的两个统领:“韩刚,祖冬,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陛下,南军愿战!”

  “陛下,西军愿战!”

  南军和北军的两个大统领相继走出,对着孙权的拱手请战。

  “那就打吧!”

  孙权深呼吸了一口气。慈不掌兵,该打的时候还需要有打的魄力。拖下去反而有些缓冲了将士的事情。

  打仗难免死人,拿下西川刻不容缓,他的目光闪烁着一丝坚定的战意,大喝:“吕布!”

  “末将在!”

  吕布神色顿时兴奋起来,魁梧而高大的身躯猛然的站起来,铜铃般的虎眸看着孙权:“请陛下军令!”

  孙权从位置上走出。走到大帐的沙盘之上,目光凝视着蒹葭关地形:“吕布,朕命你领兵三万,打虎口关的位置,不惜一切代价。强攻,三日之内,我要全军推进二十里!”

  “虎口关?”吕布目光一动,凝视着虎口关地形。

  蒹葭关是一道重重叠叠的雄关,依靠嵩山峻岭而建立,后为一条路,前为十关口,就好像牙齿缝一样,水可以从各个牙齿缝溜进去,但是只能喉咙才能进入肚子。

  想要打过去,就要破掉那一条路,彻底的攻克蒹葭关,蒹葭关除了正关之外,还有九个关口可入关,虎口关就是其中之一。

  “陛下,这是地形狭小的很,蜀军守军不足一千,我们扔进去三千兵马都嫌多,需要三万兵马吗?”吕布不解的道。

  “徐庶!”孙权瞥了他一眼,淡淡的叫了一声。

  徐庶心神领会,走出来,解析的道:“吕将军,你乃是主将,而且刚刚把蜀军打的压不过气,只要你出兵虎口关,刘备最少在这里增兵一万!“

  “我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我为诱饵!”吕布脸色有黑乎乎的。

  “不愿意?”孙权眯眼:“要不你来主持全局?”

  “呵呵,我还是打虎口关吧!”吕布讪讪的道,这一战他可不太想蹲在大营不动。

  “吕蒙!”孙权懒得理他,目光看着吕蒙。

  “在!”

  “你领兵一万,打长方关,长方关可以进入正关,但是这里山路是栈道,对于行军很麻烦,自己当心,不要掉下去了!”

  “诺!”

  “董袭!”孙权看着这一员飞虎大营的骑兵悍将,吕布也压的他有点酒了,该让他绽放一下历史上东吴十二虎将的光芒。

  “你领兵三万,打牛头关,牛头关是三大正面关隘之一,蒹葭关正关之下最宽敞了一个关隘,也是蜀军守备力量最强的一个关隘,朕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诺!”

  董袭目光湛然而亮,神色有些兴奋。

  “……”

  半个时辰之后,孙权点将完毕,诸将各领主将的任务离开中营,擂鼓聚兵而去。

  “陛下,蒹葭正关谁来攻打?”徐庶有些担心问道。

  他担心的是孙权要亲自上战场。

  这一场西征大战,虽为孙权亲征,但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孙权是用来振奋军心的,不是冲锋的。

  “放心,朕不是父王,不会做匹夫之用!”孙权自然明白他的心态,安危了一句,然后目光看着剩下几个主将。

  “高顺,祖冬,韩刚,正面战场,北军为首,先登陷阵为先锋,南军和西军辅助之!”

  孙权沉声的道。

  “诺!”

  三将点头领命,战意勃然而起,意气风发。u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孙刘大战之攻坚难克


  白帝城,依山而靠水,以白帝山为背脊,正面俯首于长江河流之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不仅仅是蜀川的陆地,在长江水道也是一样,以白帝城为核心,附近的河流皆然九曲十八弯。

  而白帝城就是一个长江进入西川的重要关隘,没有拿下白帝城,吴军战舰无法进入蜀川。

  一城守河道,万船莫过江。

  张任高大而有些儒雅的身躯站在白帝城的城关之上,双手背负,目光看着滔滔河面上连绵无尽的一座座水寨,神色阴郁而冷冽。

  “某家不怕你来猛攻,就怕你使劲押着不敢冲锋!”张任看着平静的江面,喃喃的自言自语:“如今风平浪静之下,某家的心中反而有些不敢安宁!”

  前几日对着白帝城攻击猛烈无比的吴军将士,在这几天居然完全歇菜了,没有叫战,没有兵临城下,仿佛吴军已经退兵了一般。

  但是越是这样的安静,就是让张任的心中有些惶惶不安起来。

  孙策和甘宁到底在筹谋些什么?

  张任心中始终有些想不明白。

  但是他很清楚,吴军对于白帝城是势在必得的,所以他只能以不动而应万变。

  “斥候校尉!”

  半响之后,他低声一喝。

  “在!”一个校尉很快就从他身后的众将队列之中走出。

  “你再派出一波精锐斥候,深入吴军水寨,某要知道江面水寨上的吴军详细一举一动!”张任目光微眯,言语决绝:“他们有任何的动作,第一时间汇报与我!”

  “诺!”

  斥候校尉领命而去。

  “张将军,吴军如今一直不出击。那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不如我们主动出击,以我们如今的兵力,定可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独目大汉张飞神色有些冷漠的站在张任的身后,独目狰狞,杀气凌厉。

  白帝城在兵力之上其实并不弱,只是在战斗力之上绝对不如吴军。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最新训练出来的精锐。

  “出动出击?”

  张任闻言,心中一突,灵机一动,他的目光有些狐疑的看着张飞。

  该死,我这么忘记这厮了。

  好一个吴军,好一个孙策,原来你们打着以静制动的主意,就是想要我们这面沉不住气,主动出击。

  “三将军。我们的任务是守住白帝城,你可不要忘记了,白帝城可是蒹葭关的犄角,白帝城若是有些许闪失,蒹葭关就失去雄关的作用力,所以,你若是没有我之军令,敢擅自出击。我定斩不赦!”

  张任想明白的吴军的意图,神色反而安定下来。目光有些冷冰冰的看着张飞,提醒道。

  他心中清楚的知道刘备为什么让张飞为他副将,无非就不信任他,这很正常,但是他是张任,他可以允许张飞监视他。可在战场上他从来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他的将士,他来指挥,哪怕是张飞也不能左右的张的任军令。

  “哼,某知道,请你放心。兄长让我听你之命令,只要你不投诚孙吴,我绝不是会擅作主张,只需你一令之下,我便冲锋陷阵,在所不惜!”

  张飞闻言,只是冷哼一声,反而没有诸将心中预想那般的狂躁暴烈,却很平静回答道。

  吃一亏,长一智。

  自从培城一战之后,张飞爆发以生命力为代价的大招而逃生,身躯受创,经脉受损,留下的后遗症比他想象之中要严重很多。

  他的一身强横的武道不仅仅日后无法进步,再也无缘关羽如今的境界,甚至连练气成罡大成的境界他都无法维持下去。

  他已经跌落了练气成罡的小成境界,一个小境界的差距,战斗力是天翻地覆的。

  不过有得也有失,那一战给了他张飞一个纵身难忘的耻辱,甚至比当年在襄阳被王越刺瞎一个眼睛还要的刻骨铭心三方。

  这个教训反而让他的心性沉稳了许多,在战前刘备曾经嘱咐过他,此战让张任来打,他只是辅助和督军,不可造次,所以他压住了自己的狂躁。

  “三将军,我张任虽与玄德公的理念不一样,但是如今吾等蜀国之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蜀国,为西川,我虽九死而不降!”

  张任目光微眯,看着坦言不畏的张飞,他并不反感,心中反而有些平稳。

  一个冷静的张飞不仅不会是他的阻力,反而是他的一个大助力。

  他和刘备之间是无法解开的一个矛盾,刘备如今羽翼已成,势必要取而代之刘循,而他张任忠义的是刘璋。

  刘璋虽然有些昏脑,但是对他张任倚重有加,从未负他半点,他自当从一而终,至死不悔,刘璋已死,他无可奈何,刘循便是他如今唯一能给自己活下去了理由。

  刘循若死,他也无存在的价值,但是刘循不死,刘备无法正名,天永无二日。

  这就是他和刘备两人之间不可共存矛盾,此战之后,若还是蜀国,他们必然一战。

  但是矛盾归矛盾,这只是蜀国之内的矛盾,一致对外的大局观他还是有的,不然当年刘璋死后他也不会孤身而入成都城。

  蜀国如果没有了,所有都会失去,无论是刘备,还是他再去争,也没有任何意义,不为刘备,就算为了刘循,他也不会投诚孙吴。

  “哼,希望你张任说到做到,不然我的丈八蛇矛定会刺穿你脖子!”

  张飞闻言,铜铃般的独目闪烁一抹精芒。

  他虽然冷静了不小,但是他不信任张任,张任可是赵云的大师兄,同出一门之下,师门情谊未必不能让他投诚。

  张任闻言,沉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