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504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504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昭坐下来。喝了一口清茶,才斜睨了一眼孙权,讽刺的道。

  “呵呵!”

  孙权闻言,讪讪一笑,只好低头喝茶。这事情还真的是他的错,就他这个大王,三天两头弄出点事情来,张昭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几乎都愁白头了。

  “大王,少府的事情如何解决?”张昭直入正题。

  “他们找上你了?”孙权闻言,微微一愕然。

  “嗯!”

  张昭点头,低声的道:“顾陆两家估计是猜不透你的心思,所以想来老臣这里探探风气,诚意不错,你也给一个答案吧!”

  孙权伸手捏捏鼻梁,舒展一下有些疲惫的精神,沉吟了半响,才回答:“既然顾雍这么沉不住气,孤可以松口,吏部尚书!”

  “大王就这么相信江东世家,要知道,变法可会让江东世家仅存的力量被打掉最少一半,他们会这么容易的大吴的变法顺利吗?”张昭补充了一句。

  “孤根本就不在乎江东世家!”

  孙权面色漠然,目光平静,耸耸肩膀,淡淡的道:“孤担心的从来只是两个人而已,一个顾雍,一个是陆逊,只要他们同意了,很多事情水到渠成了!”

  江东世家早已经江河日落,被朝堂的几次重击,即使是陆家和顾家,损伤不少,加上这两年江东书院的成功,直接补充读书人的缺口,世家最大优势已经被打掉,他们仅存的力量不过是苟延残喘。

  张昭闻言,神情微微一愕然,最后想了想,也却是如此,孙权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和江东世家打了好几次对台,基本上都没有吃过亏,如今的江东世家,已经没有力量能威胁他了。

  “既然这样,那老臣可就答应下来了!”张昭道。

  “嗯!”

  孙权点点头,他站起来,面容变的刚毅决绝了起来,道:“既然少府这里已经打开的缺口,有吏部和户部稳住朝堂,那孤的速度就要快一点了,丞相,汝可以以丞相府组建内阁了,刑部,礼部,工部,兵部也开始建立,九卿之中,除了保留宗人府之外,其他的全部砍掉!”

  “组建内阁?大王,凡事要慢慢来,这一下,脚步垮了有些大了,会不会适得其反啊!”张昭提醒的道。

  内阁将会取代丞相府,但是编制可比丞相府复杂的多了。

  “之前就是太慢了,不温不火的,反应不够,所以孤要加一把火,剩下的事情,你亲自来牵头,内阁的组建,重重之中,内阁十二大臣,包裹六部尚书的位置,你可要小心斟酌!”

  孙权淡淡的道:“朝堂的改制应该走在军方之前,如今的荆州已经动起来,所以,我们自然也要加大力度,至于说阻碍的力量,那是一定有人走出来反对的。这方面,你交给周瑜和顾雍!”

  赵云西行,他和吕布已经着手了荆州军方改革的事情,金陵城一动,相比荆州也快有消息回来了。

  “他们两个扛得住吗?”张昭叹了一口:“要知道,这变法必须会有巨大的压力。朝中反对变法的,比比皆是,各地郡守,上奏朝堂的奏书,已经对堆积如山,很快就会有大风暴!”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他们两个都年轻,该压一压。不然未来如何抗住吴国的朝堂,至于能不能抗住,这就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大王,不要说的老气横秋的,你也年轻,你必周瑜顾雍要年轻的多了!”张昭道。

  “呵呵!”

  孙权闻言,只是笑了笑,对张昭道:“我的丞相大人。汝千万不要小看他们两个,周公瑾和顾元叹都非一般人。况且,他们如今现在也没选择,周瑜是变法先锋,整个朝堂都知道了,顾元叹一旦接下了吏部尚书,他就是和周瑜一丘之貉。他们如果不想因为变法失败而扛锅了话,只能拼命。”

  他是大王,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千错万错,大王是绝对没错。如果变法是对了,大王英明神武,千古圣君,变法是错的,扛锅了也不会是他,日后只会说周公瑾顾元叹妖言惑君。

  ————————————————————

  夜幕降临。

  孙权才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返回内廷去,今天该去洛神殿了,不过他刚刚回到洛神殿,被母亲派人叫去了慈宁殿。

  慈宁殿之中,小餐厅,摆着十几样的佳肴,孙权很随意的坐下来,直接动起筷子,因为变法的事情,最近忙的一趟糊涂,中午都没有好好吃饭。

  “你这孩子,如今都已经是大王了,还不懂得好好学学礼仪!”吴婉看着孙权这狼吞虎咽的模样,娇嗔的道。

  坐有坐礼,吃有吃礼,这时代,很多事情都讲究的。

  “在母后面前,那有什么大王啊,就只有一个儿子!”孙权笑了笑,吃饭都不能轻松一点,他还不郁闷死。

  吴婉闻言,面容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这个儿子,就是这样,一切礼法的天敌,她慈爱的拍拍他的背脊,看着他吃饭,等到他吃完之后,才把一份江东日报拿出来,放在餐桌面前,问道:“仲谋,香香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么快就上报纸了?”

  孙权看着上面的标题:吴国女将,大杀四方!

  这是报道北疆女将吕蓝的报道,这是太尉府和江东日报联合造势,为北疆战役鼓动人心的一个举动。

  一个女子都上战场,刺激的不少吴国大老爷们那一颗嗷嗷的战斗之心。

  倒是取得不少的成果。

  “你给我好好的解析一下,到底怎么一回事?”吴婉板着脸,道:“我都不敢把报纸给你琴姨娘看,她要是看到了,还不直接晕了!”

  “她自己有两条腿,我还能拦着不成!”

  孙权微微苦笑,道:“这事情还真的不关我的事情,孩儿就算再不济,也不需要一个女孩子上战场为孩儿征战,她是跟着老五偷偷的跑去的北疆!”

  “你就不能把她押回来吗?”吴婉道:“她一个娇生生的小女孩,在战场上,多危险啊!”

  “她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孙权无奈的道:“她能听我的啊!”

  “唉,她就是让你们两兄弟宠坏了,现在都有些无法无天了!”

  吴婉叹了一口气,孙策和孙权都特别宠爱孙尚香和孙伊,孙伊文静,倒是没有什么,但是孙尚香可出了名的好动。

  这一下还跑到战场上去了。

  “母后放心,孩儿已经让人去保护她了,她身边有一员女将,武力非凡,即使战场,也能安全无忧!”孙权微笑的道。

  吕蓝还真的是一员虎将,襄平战役打了有一段时间了,她可是城头杀敌,积累了不少军功。

  吕布是一头虓虎,吕布家的闺女,也不是一般人,就是不知道吕布听到自己的捧在手心的女儿跑去了北疆,会不会回来找他拼命!

  “战场哪有什么安全无忧的!”吴婉面容有些萧瑟,自嘲的道:“你父王自认为天下无敌,不也战死在战场上吗?”

  “父王只是一个意外!”孙权沉吟了一下,才道。

  孙坚的战死,还真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一代猛虎,却被一支冷箭给扼杀了,说起来真的有些的悲哀啊。

  “算了,母后今日叫你来,是想问问你,最近在弄点什么,连母后这里都有些不得安生了!”吴婉看着孙权,低声的问道。

  “是不是有人拜访母后来了?”孙权琥珀晶莹的眼眸划过一丝冷厉的寒芒。

  这才是母亲叫他来的原因吧。

  大吴变法的压力开始渐渐的加大了。

  自己这里走不通,居然有人想要通过吴婉这一张口来劝告自己的,不得不说,还真让他们找对人了。

  “不少你父亲的老旧部最近都来拜访了母后,你舅舅和叔父都来了,他们说,你最近有些胡闹!”吴婉淡淡的道。

  “母后,不用理会他们!”孙权摇摇头,道:“孩儿要变法,自然会损伤他们自身的利益!”

  “变法?”

  吴婉眸光闪烁了一下,最后叹了一口,柔声的道:“仲谋,母后是一个妇道人家,政务的事情母后不显给予你压力,你想要做什么,母后也该支持,但是他们终究是你父亲留下的老臣子,如今你父亲尸骨未寒,你可不能做出寒了人心的事情!”

  “孩儿知道了!”孙权点点头,道:“母后放心,此事孩儿会好好的处置!”(未完待续。。)

  。。。

  =〃

 

  

第六百四十六章 北疆血战之蹋顿的野心



  晚霞,夕阳如血。

  一缕缕残阳的光芒金灿灿的,映照在蓟城这一座伟岸的城池之下,仿佛铺垫了一层血色的黄金,显得异常的萧杀。

  这已经是蓟城攻防战的第五天。

  从日出到日落,维持了整整一日的血战如今刚刚停下来,无论是乌丸人还是蓟城守军都在收拾战场,寻找自己的袍泽的尸首。

  这一战打的很惨烈,蹋顿是倾巢而出,乌丸部落在右北平,辽西,辽东,渔阳,上谷,几万部落,集合了三万骑兵,三万青壮,对于蓟城志在必得。

  潘凤率兵守城,虽然兵马不多,但是死守城门,寸步不丢,双方如今都卯足了劲在坚持。

  北城门。

  这是主战场,城上城下,一片残尸断臂覆盖满地,一面面断裂的旗帜散落四方,一件件竖起的兵器零零落落,异常妖艳的鲜血已经染红了这一方地域。

  这场攻防战的惨烈,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战役。

  乌丸将士凶猛北来,不善于攻城,和中原的将士不同,在程昱建议之下,并没有选择分兵,反而集中兵力,猛攻一处的城门。

  这对乌丸将士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游牧民族,骑兵无双,来去如风,野战无敌,但是对于攻坚战,他们和中原的诸侯麾下将士相差十万八千里之远。

  他们缺乏攻城的器械。缺乏攻城的经验,如果面对一般的小城墙还算可以用实力强行碾过,。但是对上蓟城这等城高墙厚之城池,自然会大吃亏。

  整整五日的强攻,乌丸人已经在城下付出了将近上万将士的伤亡,这个伤亡数字超越了乌丸人这十年来的伤亡数字。

  而且这还是有曹操心腹谋士程昱协助攻城的成果,如果不是有程昱在相助,他们面对这一座蓟城,就算在付出一倍的伤亡。恐怕也拿不下来如今的成果。

  巨大的伤亡并没有熄灭他们的野心,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野性。

  对于北城门的强攻。他们一天比一天凶猛,甚至数次蹋顿亲自冲锋,杀上城头,几乎要把这一座城门给碾平了。

  城头。

  潘凤高大魁梧的身躯宛如一杆标枪般竖立。披风成一缕一缕的,鲜血已经染红了身上的战甲,他把手中的大斧交给了亲兵之后,摘下了头盔,目光看着城外的一面面飘扬之中的乌丸战旗,虎眸凌厉。

  “大将军,今日一战,我们主力的将士伤亡太大了,虽然说乌丸人的伤亡是我们两倍。但是如今城门上我们仅存不足五千,明天是不是应该调遣青壮上来协助守城!”

  幽州刺史孙河站在他身边,目光同样看着城外的乌丸人大营。有些忧心忡忡的问道。

  乌丸人的凶残,即使他也有些扛不住了。

  “不,现在还不是调遣他们的时候,如今时间就是胜利,能坚持一天是一天,我们还可以再坚持一日!”

  潘凤摇摇头。面容有些沉重,淡淡的道:“这些青壮虽然经过最简单的训练。但是面对如此之凌厉惨烈的攻防战,他们上到城头可能就已经站不住了,未必有用!”

  对于潘凤来说,城里面的上万青壮未必就是助力,有可能还会扯他们主力军的后退。

  在吴国,这些年军中体系渐渐完善,有明确的规定,没有经历半年以上的兵丁,是绝对不让其上战场的。

  就算经历一年半载的新兵,上战场,也不过是进入小规模的战场的练兵。

  蓟城攻防战这等惨烈无比的攻防战,即使历经生死的老兵也都有些扛不住,恐怕最多一天下来,城中招募的一万青壮存活不到六成。

  他不能冒这个危险。

  “大将军,我们再这样打下去,某家就怕主力损伤太大,到时候仅凭着这上万青壮,未必能守住城门!”

  孙河也是一个知兵的人,他自然也明白,但是蓟城如今已经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也顾不上儿郎的伤亡了。

  守住蓟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潘凤闻言,想了想,也有些道理,他沉吟半响开口,道:“这样吧,明日汝调遣三千青壮上城协防,在主力军后面熟悉战场,其他的,在等等!”

  “诺!”

  孙河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