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295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95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样了。

  “这是他父亲应该得到的,他父亲既然死了,就让他来承受,徐磊的抚恤金足够你们生活,孩子大一点之后,送去书院或者讲武堂都行,日后汝有何困难,也可上东侯府寻找某!”

  孙权看着孤儿寡母,轻声道。

  如今,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算是报答徐磊的忠义吧。

  ……

  从徐家出来之后,孙权的心依旧有些低沉,徐磊的死,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子瑜。”

  在娄县的海岸边,孙权背负双手,目光看着波澜壮阔的大海,衣袍猎猎作响。

  “君侯!”

  诸葛瑾一直跟在孙权的身后,听到孙权的叫声,第一时间走了上来。

  “某家在汜水关的时候,曾经挑选的第一批锦衣探子,然后让他们潜入各方的阵型之中,六年的时间,他们有些死了,有的背叛的,有些却还是死死的坚持着!”

  孙权仿佛自言自语,言语之中有些缅怀,有些悲伤:“这些年,某的心中,对他们,终究有一份愧疚。”

  “君侯,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有牺牲!”诸葛瑾沉吟的半天,说出了这么一句有些残酷的话。

  “也许吧!”孙权闻言,微微有些嘲笑。

  来到这个世界越就,感觉自己仿佛越来越冷血了起来,他曾经试图去改变这一个时代,最后却被时代给同化了。

  这是乱世,必须要冷酷的心,冷冽的手段,才能结束它。

  “子瑜,汝可知道昔日某为什么要建立锦衣卫吗?”孙权突然问道。

  “请君侯明示!”

  诸葛瑾闻言,连忙摇摇头。

  “是因为,某在董卓携带的无数百姓迁都长安的路上看到的那一幕幕,血流成河,白骨于野,伏尸百里……那样的凄惨,让某发誓,无论如何,某一定要还给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孙权目光湛然,道:“这些年,某都向这个目标在一步步的前进,即使东海一战,数万将士埋骨其中,某都没有动摇,但是如今,徐磊的死,却某的念头有些动摇了,为了这个太平盛世,太多人牺牲的。”

  “君侯,想要还给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就必要有人付出生命,如若有一日,牺牲的那一个是某,某也心甘情愿!”

  诸葛瑾看着孙权的背影,目光坚定,突然低声的道。

  “呵呵!”

  孙权回过头,看着诸葛瑾,笑了,笑的很灿烂,道:“子瑜,你可真够伟大,和你比。某就有些小气了,某比较想要活着!”

  ——————————————————————————

  既然来的吴郡,孙权即使不太愿意,还是选择颠屁颠屁的去看一看老丈人。

  过门不入,天打雷劈。

  “孙仲谋。你来做什么?”

  江东书院之中,对于突然出现,已经成为的自家女婿的孙权,蔡邕还是那一副老学究的嘴脸,依旧冷言冷语的。

  “某刚好经过吴县,所以来看看你好人家!”

  孙权微微一笑。坦然的道。

  “老夫如今吃好住好,身体也好,不用你来操心!”

  蔡邕冷冷的道。

  “身体还真的挺好的!”孙权打量了蔡邕,他的确身体不错,年纪虽然不小。但是十分的硬朗,精神头也不错,在支撑个十年,没有问题。

  “有话说话!”

  蔡邕明显有些不耐烦了。

  “老爹,你最近咋就那么狂躁啊,是不是去年的招生不理想?”孙权疑惑了一下,这老头对自己的态度是越来越不妥了。

  老丈人,叫一声爹。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你还有脸说!”

  说起这个,蔡邕就来气,去年的招生。江东书院可谓是差一点名声不保,和钟山书院的招生人数相比,仅仅以两人之差。

  这其中还有少不了孙权的功劳。

  不是孙权,钟山书院没有这么大的名气,居然不到两年的光景,就可以和江东书院媲美了。

  “这也怪我?”孙权一听。立刻叫冤了,道:“你们招生的时候。我还在东海打生打死的,关我什么事情啊?”

  “不怪你?哼。你最好去翻一翻去年八月的江东日报。”蔡邕冷笑的道:“某家问了,这主意就是汝出的!”

  “江东日报?”

  孙权猛然收缩的脑袋,想起来了,赶紧的赔笑的道:“大家都是各凭手段而已,你们也可以通过这中方式来宣传啊!”

  他的确和郑玄支了招,利用江东日报,大肆宣传,提高名气。

  “老夫还不需要如此做作!”

  蔡邕摇摇头,江东书院虽然招生之上不理想,但是没有这个必要。

  他突然想去了什么,目光看着孙权,然后冷声的道:“汝今日来的正好,辽东书院和广州书院的事情,汝可知道?”

  “辽东书院?广州书院?”

  孙权闻言,眯着起眼睛,目光明显有些疑惑:“我咋不知道有这两所书院啊?”

  吴国只有两所高等学府,但是这些年教育的发展不错,一些私立,县衙公立的小书院到处都是。

  “这是由江东几大世家,然后联合辽东商会,广州商户,在平襄和南海建立的两所书院!”蔡邕看孙权这神情,便解析的道:“辽东书院的祭酒是顾元叹的父亲,顾鸿,顾公,而广州书院的祭酒是陆康,陆公,他们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从江东请去了!”

  “这是好事啊!”

  孙权一听,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无非就是通过这一所书院,江东世家和辽东商会和江东商会合作而已。

  广州本来是交州的一部分,但是广州商户和交州商户不一样,如今的广州商户依旧在江东商会的掌控之下,而交州的商户却另起炉灶,成立的交州商会。

  能出现这种状况,就等于江东世家阶层已经开始认同了吴国商贾的地位,如果不是把对方放在同一个地位的人,很难形成一个合作的。

  这倒是一件好事,多出的两所高等的学府,能让吴国的教育力量增强。

  “这的确是好事,可是……他们居然在某的书院挖人!”蔡邕一双眸子锐利起来,恨恨的道:“老夫舍去了这一张老脸,才组建这书院,招收的不少老师,可是前后几次,你来挖人,康成兄也来挖人,如今轮到他们来挖人,真当老夫好欺负的啊!”

  “爹,不要太生气了!”

  孙权微微一笑,倒是了解蔡邕的怒火,道:“人怕出名猪怕壮,江东书院就是太出名,太有名气的,人人都觉得这里好,所以才从这里挖人,这是一种荣耀!”

  如今的江东书院已经进入了正常的人才储备流程,前年毕业的只有三百,去年也就一千人左右,而且今天有望毕业的学子将近数千。

  有进有出,才算是完整书院的一个流程,如今江东书院是唯一能有毕业学子的书院。

  “汝别给老夫带高帽子,总之这一次,人你要给老夫保住。”蔡邕平静的下来,目光看着孙权,淡淡的道。

  “这关我什么事情啊?”

  孙权闻言,神情一愣,急忙问道。

  “汝是老夫的女婿,老夫的闺女都让汝娶回家了,为老夫做点事情,过分吗?”

  “不过分!”

  孙权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对了,有一件事情某有些疑惑的!”

  蔡邕突然又想起的一件事情,这事情还和朝堂有不少关系的,他的面容变的凝重起来,道:“江东书院有一个很出色的学子,他家中比较穷,但是学习不错,某一直关注他,去年的时候他一个兄长战死沙场,最后却没有得到抚恤金,最后好吵上的县衙,但是却不了了之,这个学子也没有再出现,某想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战死的吴国战士的抚恤金在过年的前三天,已经全部发下去,为了就是能让他们过一个好年,不可能没有的啊!”

  孙权闻言,面色急剧的一变,道。

  “这个事情,汝关注一下,某不希望没有一个好学生!”蔡邕也是官场上下来的,自然明白这其中有些猫腻。

  “某知道了!”

  孙权双眸闪烁着一抹如同寒冰般的冷芒,重重的点头,道:“那一个学子的资料汝给某,某会给汝一个交代!”,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

  ead微信公众号!)

  ps:四月份,拾一一定能保持每天三更!

第三百八十四章 幽州之战,前奏!


 !三月,大地回春,天气回暖,北地冰雪融化,绿树春草,生机勃勃,春意绵绵。

  冀州,邺城。

  晋国王宫,修筑于战国元年,战国二年六月完工,位于邺城之北,占地广阔,宫阙华丽,亭阁楼宇,一座座的庭院相连,奢华而富丽。

  袁绍出身于世家,好礼仪,性格之中也有些好大喜功,再加上如今的晋国统领三州,冀州的富裕,晋国的王宫的修建自然恢弘无比。

  虽然规模之上比不上金陵城之中的吴国王城,但是作为一王宫,也算是有模有样的,最少比魏国,楚国,燕国的王宫好多了。

  王宫的一座百花绽放的庭院之中,人工湖泊之上,一座凉亭,凉亭被浓浓的花香包围着,显得春意氤氲。

  晋王袁绍高大的身躯四平八稳的坐在石凳之上,一袭华丽的锦袍,头戴玉冠,散发着威严气息,一双平静的眸光之中不时之间划过一抹凌冽的光芒。

  凉亭之中,还有两人,一人是晋国丞相沮授,一人是晋国的太尉田丰,两人面容沉静,目光有些激奋,静静的站在袁绍的面前。

  “公与,此战粮草可够?”

  袁绍抬头,目光看了一眼沮授,问道。

  去年和燕国打了大半年,可是始终无法夺取幽州。最后还因为粮草不足,被迫退兵。

  如今他卷土重来,下定的决心,要和燕国公孙瓒决一死战,他已经动用的大部分的晋国兵力。此战不能有一丝的疏漏。

  如今晋国兵精粮广,国力旺盛,袁绍一统天下的野望越来越旺盛,但是他知道,只有夺取的幽州,稳坐北地。无后顾之忧,他才有能力率兵南下,一统天下。

  公孙瓒在他心中不过只是秋后的蚂蚁,收拾了他,自己才有能力和曹操孙坚等人一较高下。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来阻止这一战。

  “大王请放心!”

  沮授站出来,目光微微一动,有一抹果决的光芒流淌,恭敬的道:“去年冀州大丰收,如今晋国粮仓饱满,臣保证,此战之粮草绝对充裕!”

  “好,元皓。我们的兵马准备的如何了?”袁绍闻言,满意的点点头,双眸之中流淌着一抹清冷的战意。问道。

  “大王!”

  作为晋国的太尉,田丰的权利尚在大将军鞠义之上,是晋国名副其实的兵马大元帅,他上前一步,恭敬的拱手的,道:“大将军鞠义率领的主力兵马已行至界桥。十日可入燕国,骠骑大将军颜良已经率兵三万。抵挡广昌,十日之内。也可兵入代郡,车骑大将军将军也率兵三万,从渤海进入涿郡,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大王一声令下!”

  “好,做的好,此次孤要亲自出征,亲自击败公孙瓒,然后一举夺得幽州!”

  袁绍目光爆发浓浓的战意,浑身激昂,整个意气风发,朗声的道。

  “大王,在这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麻烦,必须要先解决!”

  田丰突然低声的提醒道。

  “张燕吗?”

  袁绍闻言,双眸绽放的出一抹冷冽的寒芒。

  去年,他攻取幽州,虽然最后粮草不足,可是打到那个份上他,他也硬撑着,可是即将率兵要攻下幽州之时,张燕居然起尽麾下之兵马,兵出黑山,兵锋居然直指晋国邺城,让他最后不得不从幽州退兵。

  黑山黄巾军,盘旋已经黑山将近十年,根深蒂固,凭着地形,很难对付,如果想要动用大军来剿灭他们,他们直接往深山一钻,也奈何不了他们。

  “大王,张燕固守黑山,易守难攻,一时之间,我们是在很难奈何他,如今幽州战役为重心,我们唯有先安抚一下他们,等吾等夺取的幽州,在回头收拾他,也不迟!”

  田丰沉吟了一下,献计的道。

  “元皓,张燕此人,精明的很,汝可有把握能稳定他?”袁绍闻言,心中有些动心,但是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张燕麾下兵马不少,如果出来捣乱,会给他征战幽州的计划带来变数。

  “大王,此人左右不过是要点粮食而已,只要用粮食,应该就能稳定他!”田丰低声的道:“冀州到处都是城高墙厚,他们没逼到绝境,也不敢出来转悠!”

  “公与,汝让子远亲自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