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253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53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得意的大笑:“孤终于看到的这么一天,昔日他们兄弟把孤追的天上地下皆然无路可走,如何看到他们自相残杀,孤十分高兴,孙策孙权两子,乃是他吴王孙坚自傲的双儿,如何合该他孙坚头疼了!”

  “大王,你高兴的太早了!”

  戏志才眉头一动,突然一盆冷水冲天而泼下来,把曹操浇的心头凉。

  “额!”

  曹操闻言,笑声一下搁置,像一个被突然捏住的脖子的大公鸡,神色有些扫兴,目光看了戏志才一眼,埋怨的道:“志才,你就不能先让孤好好的高兴一下吗?”

  “大王,臣实话实说!”

  戏志才淡淡道,曹操如今贵为魏国大王,威严更盛,阿谀奉承之辈多的是也,能在他面前说老实话的,已经没有几个。

  但是戏志才依旧如故,是错就说,没有一点的婉转,这也就是曹操对他一直无保留的信任的缘故。

  “好吧,汝就说说你的老实话吧!”

  曹操耸耸肩,有些无奈,不过面容倒是瞬间的凝重了起来。

  “孙权这个人太聪明了,当他明白到了退无可退的时候,他会选择以进为退,大王认为这是孙权的宣战,而某恰恰好相反,这是孙权的策略!”

  戏志才眯着眼睛,目光划过一抹异色,轻声的道。

  “孙权的策略?”

  曹操闻言,神情有些疑惑,嘴角抽搐的一下,不解问道:“他如此大张旗鼓,为了太子之位,宣战长兄,兄弟相争之事已经不仅仅是吴国说流传,天下皆知,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猫腻?”

  “臣只能说,孙权的心中依旧没有下定决心,要与孙策相争!”

  戏志才沉吟了一下,道:“当然,形势不由人,这一步他孙权既然已经走出来的,我们就绝对不容的退缩,臣不介意给他添上一把火!”

  “如何添?”

  曹操目光一亮,急忙问道。

  “孙仲谋大婚在即,大王该略表心意。”戏志才若有所思的道:“魏国和吴国虽然未交好,但是孙权大婚,为表魏国愿意交好吴国之心,大王子亲临恭贺,说的过去!”

  “哈哈哈!”

  曹操一拍大腿,哈哈哈大笑,他也是一个聪明人,立刻的明白的戏志才的想法,朗声的道:“此计妙也,若是天下人若是只认孙仲谋而不认孙伯符,孙伯符这一头霸王无双的狂狮也该暴怒了,孤看他孙仲谋如何是好?”

  这叫捧杀,属于明谋,光明正大的挑拨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

  “大王,王室之事,臣本不该多言,只不过大王在算计孙家兄弟的时候,也有人会算计曹家兄弟,大王子很出色,二王子也长大了,大王可要看紧后院了!”

  戏志才看着欢喜之中的曹操,也能想象到无奈之中的孙坚,心中微微一动,突然道。

  这话一般人说出来,就是曹操不亲自砍他了头也会十分愤怒,但是戏志才说出来却让曹操面色微微一变。

  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戏志才不会这么说。

  “志才,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话明言!”

  曹操面色清冷起来,目光有一抹阴霾。

  戏志才摇摇头,道:“此事不该为臣所言,当大王亲自清查,方合魏国王室之统,臣只是劝告大王一句,曹家乃是魏国王族,家宅不宁,国事不安!”

  曹操闻言,一下子明白的,应该不是曹昂和曹丕两大王子有什么争执,而是他的后宫有人想要为曹丕打算。

  曹丕今年不足十岁而已,南阳一战,第一次随着兄长曹昂上战场,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勇猛三军,但是也没有半点胆怯。

  “此事孤会亲查!”

  曹操点头,然后问道:“对了,志才,贾文和此人,孤如何处理是好?”

  贾诩,张绣的谋士,他一手策划的偷袭差一点就让他在南阳栽了一个大跟头,幸好郭嘉发现的早,现在这个人已经被他带回的许都。

  但是如何处置,让曹操有些费心,他想用,但是又有些怕。

  每一个绝顶的谋士,如果归心,自然是一大助力,如果不同心,用起来就是一柄能把自己伤到的剑。

  “大王之心,可容得此人?”

  戏志才问道。

  “若他能为孤所用,孤何以容不得!”曹操双眸之中迸射出一抹炎热的光芒,有一股大气魄的气度散发,朗朗的道。

  “张绣已经投降,南阳有曹仁将军,他是无法作乱,贾诩此人,可用,若是主公愿意,那就让他去鬼卒吧!”

  戏志才眯着眼,目光闪烁这一抹锐利的光芒,低声的道:“某观此人之经历,行事方式,喜欢剑走偏锋,他不动则已,动起来犹如雷霆,绝不留情,杀伐果断,手段很老辣,他比奉孝更合适鬼卒。”

  “鬼卒?”

  曹操眯眼,有些犹豫不决,这可是魏国的一大利器,必须慎重。

  “大王,鬼卒一直以来都不如吴国锦衣卫,数次交锋,都让锦衣卫压着打,而且这一次楚国鬼卒的据点,几乎让锦衣卫一窝端了。”

  戏志才补充的了一句,道:“虽然锦衣卫比鬼卒建立早几年,但是为什么鬼卒一直跟不上锦衣卫的脚步,说到底,不是我们鬼卒不如他们锦衣卫,而是奉孝不如李涅!”

  “奉孝才能非凡,智慧独到,岂能不如一个辽东子李涅?”

  曹操目光瞪大,十分不明。

  戏志才和郭嘉都是他能绝对信任的心腹,郭嘉才学和谋略绝对不在戏志才之下。

  “非奉孝智慧不如他,而是……不如他心狠!”

  戏志才轻飘飘的道:“两国交锋,所涉及乃是万千兵马,数百万之百姓之性命,只为输赢,不择手段,所以才会有鬼卒,锦衣卫的存在,奉孝之智慧谋略,皆然绝顶,不在任何人之下,但是执掌鬼卒,他心不如也!”

  “此李涅,何人也?”曹操闻言,沉默了一会,算是默认了戏志才的说法,有些叹息的道。

  “某如今也在探查他的根底。”

  戏志才眯着眼,双眸始终有一抹冷冽的光芒,李涅这个人仿佛横空而出,即使辽东也没有太多关于他的消息,这让他很不解。

  此人才华横溢,智谋过人,而且心狠手辣,绝非等闲之辈,不可能一直寂寂无闻。

  “刘备此人,汝如何看?”既然有戏志才顶上了李涅,曹操也不再担心了,他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大王在新野一战,应该是特意相助他一臂之力吧!”戏志才笑了笑,道。

  “孤只是认为,有他在楚国,孤对楚国不用调取麾下的精兵去防备!”曹操淡然的道。

  “臣认为,可以稍微的给他一点帮助!”

  戏志才认同曹操的想法,轻声的道:“有他在楚国捣乱,刘表绝对无力北上,我们可以全心全意的准备对鲁国的战役!”

  “吴国也盯上了鲁国,此战不好打!”曹操微微眯眼,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a

  a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婚 上


  五月初七。

  金陵城,当朝阳的光芒撕裂的黑暗,倾洒在这一座巍峨的城池之上,这一头匍匐在长江旁边的巨兽,仿佛从沉睡之中苏醒的过来。

  整座城在这一瞬间,都沸腾了。

  作为吴国的王都,金陵城从来没有宵禁的说法,十三道城门,长年大开,日夜无休,从不关闭,这就是吴国的自信和吴王孙坚的傲气。

  他不认为有人能打到吴国都城来。

  今天,天气晴朗,天高气爽,温度不高不低,十分的和熙,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每一道城门就已经出现了长长的长龙队伍,十分拥挤的情况。

  孙权大婚,吴国振奋,天下大贺。

  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一个个贺客,用一辆辆的马车装着一份份沉重的贺礼,组成一支支贺亲队伍,走进了这一座巍峨的城池。

  ……

  “钟叔,金陵城之恢弘,大气,此乃我许都始终比不上也!”正阳门之下,一个青年,带着贺礼,骑着马,做过的城门的关隘,走进了这一座城池,他的目光流连在这一座雄伟的城池之上,光芒振奋,有些感叹的道。

  “子修!”

  钟繇骑着一匹普通的骏马,走在曹昂的身后,淡淡一笑,目光微微眯眼,审视着这一座城池,眸子之中有一抹蔑视的光芒划过。

  他淡然的道:“此金陵城,规模可堪比长安雒阳,不足三年而成,其花费之钱财,可想而知,如此大干戈,耗损吴国之国库,此为十分不智,吴国把百姓的赋税浪费在门面功夫而已,汝不必太过在意!”

  昔日的秣陵城,他也曾经来过,不过是一座小城,如今的金陵城,规模之庞大,的确已经超乎的他的想象之外,他用脚趾头也能想象出来其中需要的钱财。

  在他看到,吴国居然为了这么一座都城,大动国库,耗损税赋,实为不智,如今天下混乱,各国皆然练兵为主,有此财力,还不如多训练几个精兵,一统天下。

  可惜,他并不知道,这座城,吴国的国库一毛钱都没有出过,孙坚乃是坐享其成的,自然乐意。

  ……

  “荀太常,此金陵城,超乎某之意料之外,太奢华,太雄伟的。”

  这时候,朝阳门之下,同样是一个锦袍青年,他骑着高头大门,带着一车车晋国的贺礼,足足十几车,走进的这一座巍峨的城池,意气风发的道:“他日父王若能平定吴国,某定当让父王把金陵赏赐于某!”

  “显思,慎言!”

  荀湛抬头,双眸微微眯起,目光划过站在城墙之下,一个个精锐的吴国兵卒,低声的道:“此乃吴国,莫可失礼!”

  “荀太常,昔日孙权辱我晋国,父王为什么还要派某来恭贺起大婚?”袁谭也知道自己的有些失言了,急忙转换话题,有些不解的问道。

  孙权,把袁熙的未过门的侧室给抢了,对于袁家,可为的夺妻之恨,如今明媒正娶之中就甄宓,他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袁绍要来恭贺。

  “大王此举,必有其用意。”

  荀湛微微一笑,看了看迷茫的袁谭,双眸有一抹复杂的光芒流淌。

  吴国孙策孙权兄弟,皆然是人杰,魏国的曹昂也算是不错的继承人,可是在晋国,袁谭袁熙兄弟,资质平庸,只会内斗而不会拓疆,有些让晋国人失望了。

  ……

  一艘大船,从秦淮河的一个码头上岸了。

  一个青年走下的船只,公孙续的目光凝视着金陵城的繁华,他的心中不由得想起了燕国北地的荒凉。

  即使有吴国为盟友,大开港口,以兴隆经济,但是燕国和吴国相比,查的太远了。

  他的双眸之中有一抹落寞,看着身边的一个中年,低声的:“刘太常,此行恭贺,吴国会帮助我们吗?”

  “王子,如今晋国兵锋有意北上,燕国的兵力难以抵挡,我们必须要依靠吴国的支持,大王让你此刻前来,必然有其考虑。”

  刘墨,燕国的九卿之一。

  “可恨我燕国,居然落于如此境地!”公孙续抬头,看了看秦淮河两侧繁华的状况,微微叹息。

  ……

  ……

  正午时分,四面八方的贺亲队伍开始陆陆续续的到底了东侯府。

  东侯府。

  今日,这里就是整个金陵城的中心,侯府很庞大,但是也装不下不断来贺的客人,幸好侯府的位置靠近南城直通宫闱的宽敞驰道,所以宴席从侯府延伸到驰道之上,十里摆宴,人山人海。

  庞统和鲁肃作为东侯府的长史和主簿,忙出忙入,接待一个个非富即贵的客人,吴国从朝堂,大半都出现了,包括三公九卿。

  热闹的府邸之中,两个媳妇孙权已经迎接进门了,如今只要拜托这群客人,就能入洞房了。

  侯府的一个宽敞的庭院,孙权一袭大红袍,意气风发,笑容满面。

  今日可是他娶媳妇的大日子,当然高兴了,他看着着十里摆大宴,吴国上下,皆然来贺,人山人海的场面,自己都有些惊骇了。

  他感觉自己的在秦淮河的宣战,多此一举。就如今这么派头,他还需要他直接面对孙策来扬威吗?

  “大王有旨!”

  这时候,大门口之上,一个宦官的声音突然尖锐的响了起来,让整个侯府的人都安静的下来。

  “儿臣孙权接旨!”

  孙权大步流星的走出来,双膝跪下,恭敬的道。

  “东侯孙权,年至十六,成家当立业,今日大婚,乃是喜庆之日,当双喜临门,方为吉兆,孤之贺礼,当封赐为征鲁大将军。”

  中年宦官,双手供着一副明黄色的圣旨,尖锐的声音响彻整个府邸。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