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48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48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蛇出洞,以逸待劳?”

  周瑜闻言,目光瞬间闪亮起来,看着李固的目光也变的有些灼热起来了,朗声的问道:“李固,你确定能把他引出来吗?”

  “引出来我应该有些信心,但是能引出多少兵力,这个就难说的,平郭很重要,公孙度在平郭设立港口,通往青州,所以平郭长年都囤积着不少的东西。”

  李固沉吟了一下,才小心翼翼的道。

  “这就行了,只要你能做到,就是大功一件。”

  孙策魁梧的身躯战力的起来,嘴角一抹自信的笑容,大声的道:“你只要引出一半,我们就有办法攻陷平郭城。”

  “李固,既然你已经投诚江东,你就是我们江东自己人,只要你不出卖江东的利益,某绝对不会亏待你,现在你立刻派自己的心腹,向着平郭县求援。”

  孙权眯眼,目光有些冷冽,淡淡的道:“还有,沓氏县不能长期封锁,如果我们江东军解开的封锁线,你能安定沓氏县人心吗?”

  “没问题!”

  李固闻言,大冷天的感觉有些寒颤,赶紧点头,目光一动,才低声的问道:“我在这里已经做的十几年的县长,这里的人都相信我,不过……公子是想要直接竖起江东的旗帜,还是公孙度的名义安抚人心呢?”

  “在拿下平郭之前,江东不宜竖旗!”孙权闻言,沉吟片刻,才悠悠的道:“所以尽量不要让江东军的身份暴露。”

  “明白,那属下就先下去安抚人心了!”

  李固闻言,连忙点头表示明白的孙权的意思,然后行礼,才一步步的退出了大堂。

  “仲谋,他这么直接就能投诚了,他能相信吗?”

  周瑜的目光看着李固的背影,有些拿捏不住,问答。

  “一半一半吧,投诚的太快,不真实,但是从态度之上,他很真诚,的确有心想要投靠我们,所以我选择相信他一次,我感觉他有一定的野心,不过是一个被辽东遗忘的人才,所以才懂得把握机会。”

  孙权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道:“公瑾大哥,就算你不放心他,也不要另外派人盯着他,任由他自己发挥,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自己小心点就行了,防备一手就是了。”

  “为什么?”众人一听,顿时有些不明白了。

  “仲谋,你是看上他的,所以想要用他。”周瑜目光微微一动,道出的孙权的心思。

  “这个人要是能过的了这一次的考验,他会给我们在占据辽东带来很大的作用。”孙权碧幽幽的眸子之中一抹锐利的光芒。

  “我明白了。”

  周瑜点头,然后指着地图,道:“好了,我们来说说平郭吧,如果他真的能把平郭的兵马引出来,拿下平郭,对我们来说不难。”

  “公瑾,你的意思呢?”孙策说起打仗就兴奋了,目光尖锐问道。

  这种小战役的事情,孙权懒得插手,有孙策和周瑜两人一武一文的搭配,再加上一个李固配合,拿下平郭,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很简单,先伏击出城的队伍,然后趁着一个夜色的晚上,假扮这些平郭兵马,返回平郭,一举拿下平郭。”

  周瑜的面容之中一抹煞气,朗声的道。

  “要海军配合吗?”

  孙权冷的有些抖索的身躯尽可能的靠着火盆,听着两人的商量,突然插了一句进来,问道。

  “要,必须要,拿下平郭我们才有立足辽东的本钱,所以这一战必须要速战速决,不能出现一丝的意外,平郭城内应该有不少的青壮,要是让他们缓过气来,我们拿不下,反而惊动的公孙度,我们不能让平郭有一丝的反抗之力,所以立刻我会传令薛州,让他率领一直舰队,兵临平郭。”周瑜沉吟的片刻,还是谨慎的道。

  “行,这一战如何打,你们来决定,徐盛车下虎士就交给你了,我想出去走走,潘璋,随我去走一走。”

  孙权站起来,他的目光看着外面的已经是临近傍晚的,依旧下着鹅毛般的大雪花,眸子之中不由得有些憧憬的光芒了。

  前世今生,他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很少看到这么美丽的雪景。

  a

  a

  

第两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


  沓氏县在汉高祖十二年立县,本来也算是一个很旺盛的县城,还有一个小港口——沓津。在西汉年间辽东就是通过沓津这个港口和青州有来往,算是海上的一条丝绸之路。

  不过到了东汉年间,辽东的郡守认为沓氏距离襄平太远了,其中陆地的道路崎岖,运货艰难,就把港口设在的平郭,沓氏县就开始的一步步衰落。

  在孙权的记忆之中,沓氏应该是在后来的东吴政权和辽东公孙渊的政权联系之中,才开发出来,成为一个中转站,到了隋唐年纪才算是真正的繁荣起来。

  如今孙权必然提前把它开发出来,尽可能的利用这里的地理位置,建立后世的旅顺港口,成为北地的一个标志性地域。

  此地三面靠海,城门向北,不过城墙不高,看上去很残破,一片残垣断壁的,必然是长年没有修筑了,城内只有七千多户人家,不足三万人,分布的也很广,典型的地大人稀。

  孙权裹着好几件的棉袄,带着特制的手套,耳套,依旧有一股冷意,手中举着一柄油纸伞,在天空之上的片片雪花之中散落之下,一步步的走在地面上的积雪之上。

  他走过一条条的街道,这几天沓氏县戒严,刚刚解除禁令不到一个时辰,大街小巷都没有什么人,孙权的的目光凝视着城中四周,看到的明显都是有些老旧的房屋。

  呼啸的冷风,寒冷的冰雪,孙权有些难以想象,沓氏县的人到底是如何度过这么一个漫长的冬天,谁不是会被冻死?

  沓氏,实在是在太荒凉的,比江东的任何一个城池都要荒凉,已经有些超出他的意料之外。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他的目光自然不会像现代人那么看这个时代的生活,但是他在江东居住这么就,面对如斯的荒凉,还是有些意外。

  “公子,救救我,给我一口吃的。”

  “给我一点吃的吧!”

  孙权吓了一惊,他出来走走,虽然仅仅带着潘璋,但是有这员猛将自然不惧危险,李固还给他配的一个县丞,帮助他,让他能彻底的了解沓氏。

  几人走着过一条街,转过一个街口,突然冒出来几个邋邋遢遢的孩子,衣服单薄,破烂,在大雪之中不断战抖,拉着孙权华丽的衣服,几双目光可怜兮兮的叫道。

  “走走走……快走。”

  沓氏县是李固的天下,县丞也是李固的人,叫徐斌,三十来岁,一看着情况,立刻大步的走上来,伸手把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推开。

  “等等。”

  孙权目光微微一动,伸出手来,制止了他,他的目光凝视着面前的五六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三,最少的也就八九岁,一个个面黄肌瘦,虚弱的样子,齐码有两三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公子。”徐斌面对孙权,态度很恭敬,面容有些畏惧,赶紧的解析的道:“他们没有恶意的,他们都是城中的一些没有冬粮的孩子,吃不上饭,才出来乞讨,你不要生气,我马上把他们赶走。”

  徐斌是个仁心的人,他知道孙权江东贵胄,肯定会烦恼这些邋邋遢遢的乞丐,自然想要赶紧把这些人赶走,免得孙权发飙,丢了小命。

  “呵呵,我没有这么可怕,徐斌,你老实的和我说,沓氏的冬天,是不是会饿死很多人吗?”孙权深呼吸的一口气,看着这些孩子,突然问道。

  “公子,北地粮食本来就不多,整个辽东的冬天本来就难熬,每年冬天,不管是辽东,还是沓氏,都会饿死,冻死不少人。”

  徐斌看孙权的态度不像是要生气的样子,才放下心来,低声的回到道:“特别是我们沓氏,公孙度不管我们,而且要求的赋税也太高,让我们过冬的粮食少的很,每年的寒冬都是很难熬的!”

  “饿死?冻死?”

  孙权的目光之中一抹很复杂的光芒闪闪,不说现代,就说这些年,江东也不会出现饿死的这种情况,即使是水灾的时候都没有。

  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徐斌,城中有多少像他们这样,好几天都吃不上饭的?”孙权沉吟的很久,才低声的问道。

  “不算是那些青壮可以捕鱼上山,勉强填饱肚子,就他们这些孩子,没有能力,应该有上千人吧!”徐斌目光一动,道。

  “全部集中起来。”

  沓氏已经算是江东的地盘的,江东的人如果连饭也吃不上,那就有些太悲剧了,孙权这一点是绝对不容许。

  “公子,你的意思是?”徐斌有些不明白。

  “我江东有粮食,江东既然已经进驻沓氏,就不允许任何一个人饿死,立刻去集中,然后在城东开辟一个棚区,我会派江东的人发粮,必须要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

  “诺!”

  徐斌大喜,急匆匆的去办了。

  “你们几个过来。”孙权看着这几个孩子,招招手,道。

  “公子,我们真的有东西吃?”

  这些几人孩子都是听到了孙权的话,一个算是比较高的少年走上来,有些畏惧,不过还是鼓起勇气,怯生生的问道。

  “粮食我们有,但是我们不会给你们白吃的,你们能干活吗?”孙权有些冷漠,问道。

  “能!”

  几个孩子急忙的道。

  “很好,只要能干活,我保证你们每天都能吃饱,现在就去城东吧,县衙会在那里设立一个让你们避难的地方。”孙权把身上的一件棉袄脱下来,给来这群孩子之中唯一的一个小女孩,道:“披着,没有这么冷。”

  “谢谢公子!”

  几个孩子有些激动,一听到这话,很瘦而且有些虚弱的身躯,如同一道旋风的向着城东走去,对他们来说,有多东西吃,就能活下去。

  “潘璋,明天你去给我办一件事情,我们江东出粮食,然后收拢城内的所有吃不上饭的人,男的,女的,都行,有多少收要多少。”

  孙权抬头,看着远处残破的城墙,道:“然后让他们去扩充和修筑城墙,这里未来是江东通往辽东的重地,必须要重新修筑过一番。”

  “诺!”

  潘璋点点头,不过有些迟疑了一下,问道:“公子,如果收拢的人太多,我们的粮食都是军粮,如果消耗过多,我们的军队会不会支持不到下一批粮食到来啊。”

  “不会,我们马上要拿下平郭的,平郭有粮食。”孙权道:“况且我们的舰队已经出发江东的,从江东一个来回,不用太多的时间。”

  “我明白了。”

  潘璋点点头。

  两人继续在沓氏县的城中转悠,天越来越黑了,两人开始返回县衙,就在返回县衙的路上,突然,孙权看着远处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很熟悉。

  “是他吗?”

  虽然仅仅是一个背影,但是孙权对这个背影感觉很像见过的一个人。

  a

  a

  

第二百零三章 睡不着的冷夜


  沓氏县,夜色沉寂,这座静静的城池之中,除了不时的打更声音,就只有一阵阵从海边传回来的浪拍声。

  白天的那种风雨飘零的鹅毛般大雪已经渐渐停止,到的晚上,虽然雪依旧在下,但是只有片片小雪花在飘洒,闪亮的雪花映照幽幽的夜色,让人感觉到更加的萧索。

  在县衙的一个厢房,孙权的身躯躬着,躺在在榻上,床下垫着两层被子,上面还盖着两层被子,但是他依旧还是感觉到一股冷意在心中流淌。

  他是南方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所以到了晚上,就会冷的睡不着,登陆沓氏已经好几天了,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今夜,他依旧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几次睡过去之后,几次都被冷醒了,白天虽然冷,但是人有生气,血液循环,身体是热的,只要多穿衣服,勉强还能接受,一到的晚上,躺下来之后,身体不动,就更加的冷了。

  “呼呼,真冷,汉朝还没有热炕这个东西,冬天的晚上,东北人真难受,睡着的还能冷醒,我这算是有棉被的,还真么冷,哪一些连棉被都盖不上的人……”

  孙权感觉自己还是睡不着,无奈,只能裹着一床棉被,在榻上坐了起来,面容有些苦笑,喃喃的道:“难怪以前就听说,一到冬天,古代的东北就有不少的人会被冻死。”

  “呼,不行,明天要把这个热炕弄出来,不然以后不要想睡一个安乐觉。”孙权的目光看着窗外,长长的吐出了一口热腾腾的气流。

  东北所谓的炕床,就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