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256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256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因为他在西部海域吃过亏。

  西部也有海盗团,但是这些海盗基本上都是罗马帝国之中的各大贵族暗中培植的,很多都是曾经退役的军人,战斗力很强,平日里面为家族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也为这些罗马贵族在海上夺取一块立足之地。

  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个道理,相对来说,罗马的贵族应该也明白。

  如果吴军杀入,那么他们就会团结起来,一旦他们团结起来,兵力绝对越整个骷髅军团。

  “可是你必须要杀进去!”

  赵云道:“我们主力向东没问题,虽然这几个行省已经做好的抵抗我们的准备,但是以我们军力,只要能保证粮道,就能长驱直入,但是从毛里塔尼亚北上,需要渡过海峡,如果没有海上舰队的支持,我们渡海的危险太大的,必须要骷髅军团护航!”

  “末将明白!”

  吕蒙点点头,然后站起来,道:“总司令,给我一点时间,我和军团的大将们商议出一个合适的进兵方案,在你们主力攻克毛里塔尼亚之前,进驻西部海域!”

  “拜托了!”赵云说的很沉重。

  “这是末将分内的事情!”

  吕蒙率领部将离去,从马上上船,返回主楼船船仓,立刻召集部下将领,商议进兵的事宜。

  迫在眉睫的进兵让吕蒙压力很大,这是骷髅军团建立以来的秀,他不能弄砸了。

  毕竟他年纪不大,属于青年才俊的阶梯,军中是讲究资历,很多从江东军走出来的老将对他都多少有些不满,盯着他的位置的人多不胜数,他必须要更好的成绩,才能稳住地位。

  ******************

  就在第四战区商讨提前进兵的时候,在罗马帝国不列颠行省的第三战区也开启了一场军事议会。

  第三战区自从打赢了哈德良长城战役之后,步步为营,占据了整个不列颠行省,前线兵马甚至已经推向了罗马帝国高卢行省的西北海岸。

  但是第三战区一直没有动对高卢的战役。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第三战区在哈德良长城战役之中伤亡比较大,需要足够的时间休整,再加上跨过太平洋大西洋两大海域的航道过于长远,导致第三战区的补给困难,所以恢复的很慢。

  第二,高卢之罗马帝国的重要疆域。

  自从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开启,这一座行省就一直成为了罗马帝国防御北方蛮族最坚固的堡垒。

  一旦吴军进驻高卢,必然会遭遇高卢的强势反扑,如果没有罗马帝国东部战场的吸引力,以第三战区的兵力,根本无法攻进去,甚至会遭遇围堵。

  当然,这半年时间,第三战区也不是什么也不做。

  最少在不列颠行省之中的所有蛮族部落,都让贺齐清扫了一遍,熟悉山地战游击战的贺齐,对付这些蛮族,可谓手到擒来。

  当初哈德良长城一战,导致第三战区未能歼灭高卢军团的罪魁祸凯尔特部落让贺齐杀了一个底朝天。

  在不列颠行省,吴军已经完全控制好了。

  这里将会成为第三战区跳入罗马腹地高卢行省的跳板,第三战区统帅的烈焰军团,江东军团,海鲨军团,已经养精蓄锐的很久,就等待这一战的爆。

  “陛下已决议,今年的三月三从东部进兵,主力集中,长驱直入,突袭万里,拿下罗马城!”

  “同时,军机处给我们下令,让我们配合陛下的进兵,汇合第四战区的兵力,从罗马帝国的西部,拖住他们的主力,孤立意大利行省!”

  哈德良长城的一个城堡之中,第三战区总司令贺齐召集第三战区三大军团的高层大将,开始布置任务:“在这之前,我们的主力需要渡海而过,然后进入高卢行省,迅的拿下高卢行省,打通罗马帝国的西南,和第四战区会师,全面夺取罗马帝国的西部疆域。”8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前奏

  天权八年,正月。

  拜占庭城邦。

  新的一年来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总有一些喜庆的气氛,不过如今的拜占庭城邦,百姓们面对帝国的失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可没有这个气氛,

  而城中这种过年的气氛,基本上都是城外囤积的吴军带来的的气氛。

  大吴朝在这些年对于新年的气氛,一直营造的很成功,兵丁们哪怕如今是远在前线的西部,在这个过年的时候,也举办了不少军中活动,用于打发时间和思念故乡。

  不过当这个年过下来之后,城邦之中的罗马百姓也变得安心了不少,毕竟吴军进驻拜占庭城邦多日,却始终没有大开杀戒,反而是安抚居多,只是杀了一些想要在动荡的时候掠夺的暴徒,对于百姓,可谓是秋毫不犯。

  所以对于城中百姓来说,不过只是变的一套统治秩序而已,对于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在这种悄无声息的变故之下,百姓们自然减少了对于所谓恶魔的恐惧感,人始终要生活的,在这种气氛之下,他们或许感觉没有这么危险了,所以开始提起胆子,走出家门。

  求实他们的心中对于谁统治这一方大地,没有太过于执着的信念,作为普通百姓,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在统治者的羽翼之下,好好的生活下去。

  所以哪怕他们对吴军怀着一些说不出的敌意,在吴军强势和颇有秩序的统治之下,也只能忍气吞声。

  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之下,大街小巷倒是开始恢复了热闹。

  而孙权在走入东欧大地渡过的第一个年就这么渐渐的走过,接下来的时间他在筹备,而吴军就已经开始进入紧张的筹备工作之中。

  这一战无陆军对于孙权,还是对于大吴军队的意义,都是非同一般。

  上百万大军,长途奔袭数万里,其中的风险是很高的,当然,得到的利益也是很大的,正所谓,高风险,高收入,一旦这一战能攻城,最少节省了孙权十年的光阴。

  胜,则一劳永逸。

  败,则元气大伤。

  孙权从来不认为他这辈子会拿不下一个罗马帝国。

  作为一个富有超前时代意识的穿越者,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开头,当他开了一个好头,当他坐拥江东,当他消灭曹魏,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无敌了。

  吴军无论在排兵布阵,士气,兵力,装备,武器,都远远超越罗马帝国的兵马,长驱直入之下,更是气势如虹,拿下罗马帝国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如果早一些拿下这个雄霸地球西部的疆域,那么相对来说就会少一些战争,如果维持十年八年大战,恐怕吴军要死在这一片大地上的儿郎,就犹如天文数字。

  说到底,孙权也不愿意十年一日的让大吴将士那宝贵的生命消逝在的这场战争之下。

  早点结束战争,是一件好事。

  征服罗马帝国之后,他还有很多事情,他还要领导这个世界的潮流,他可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战争之上。

  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的主力经过这几个月的调整,朝廷的新兵补充虽然在十二月底,但是在这之前,安息军团已经腾出数万精锐老兵补充两个军团的缺口,所以大军已经多多少少都恢复了不少实力,只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补充完整的实力。

  当养精蓄锐之后,这一场已经在孙权决定下来破釜沉舟的一战,就差最后一个环节。

  粮草。

  从这里赶赴罗马成,何止万里之遥,在这种情况之下的长途奔袭,军方必须要预计好一个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在接下来的战役之中,他们在罗马帝国的疆域之中,无法夺取一颗粮食。

  毕竟在罗马疆域之中,如果罗马帝国有心狠手辣的话,坚壁清野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粮草的储备,必须要足够。

  如果失去粮草的支持,哪怕兵力在庞大,他们也会一败涂地。

  而这一次西征大战之中,负责押送后勤粮草军备还有新兵的负责大将是孙策和程普两大悍将。

  把这两大悍将放在后勤运输之上是军机处的决定,也是吕布一手主持得来的结果。

  一方面是吕布的确担心后勤的问题造成这一次西征大战的影响,而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吕布本人的担心,他就是有心要压制一下程普和孙策的势头。

  在他看来,他宁愿让赵云诸葛亮得势,也不太愿意让孙策这个带着皇族血脉的大将出头。

  对于吕布如今的地位,在政治上来说,程普是大敌,毕竟程普是前任军机首尊,而孙伯符终究是一个大患,哪怕孙伯符当初是支持他上位的,那也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而已。

  如今吕布掌控军机大权,凭借着他的进攻论,表现出他勇猛的进攻之势,所以军中无论是高层将领还是中下层的将领,支持者甚多,很得人心,毕竟如今人人都有心征战罗马,顺大势者,得风得势。

  所以当军机处的命令下达,哪怕作为朝廷十三朝臣位列其中之二的两人也只能遵命。

  正月二十七,孙策亲自押送,第二批储备粮草已经运入拜占庭城邦之中。

  在安条克战争结束之后,程普已经从丝绸之路运送出了第一批粮草进入安条克,这一批粮草是敦煌仓的大部分,足足能维持大军三个月的人马消耗。

  同时在安条克战役结束之后,孙策也从海路运送来了一批批的新兵赶赴战场。

  而这第二批用海路运送的是粮草,是南海仓的粮草。

  吴军在开战之前,已经做好的数年征战的筹备,不说长安仓和金陵仓的准备,就单单只是说敦煌仓和南海仓的储备,已经足够让数百万吴军在西部维持整整三年的交战。

  这是吴军最大的一块后盾。

  孙策运粮进入军营,交接之后,并没有立刻去赵吕布交差,反而直接赶赴城中,拜见皇帝孙权。

  “末将孙策,拜见我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城堡大殿之上,孙策迈步进入,独臂的身躯对着殿堂之上的九五之尊微微弯下行礼。

  “兄长无需多礼!”

  孙权抬头,看了看英武的孙策,微微一笑,虚扶了一下,然后才站起来,上前一步,目光若有所思的看着孙策,道:“兄长今日才押送粮草赶赴拜占庭城邦,如今尚未喘一口气,就来面见朕,恐怕不是为了向朕请安的吧!”

  孙策的心中可没有这么尊敬他。

  臣服在他麾下倒是一件确确实实的事情,但是在他的心中,向自己的弟弟臣服,终究是一件不太开心的事情,平日之中,他能避则避,怎么会如此迫不及待的来请安呢?

  “陛下明察秋毫!”

  孙策丝毫没有避讳自己的意图,他气势磅礴,声音如雷:“末将乃是来请战的,末将愿为先锋,还请陛下恩准!”

  “看到一个个大臣都开始封地封爵了,有些坐不住了?”孙权眯眼。

  “末将吃五谷杂粮,自然少不了七情六欲,我自为大吴浴血奋战,鞠躬谨慎,死而后已,但是我也想凭借胯下马,手中枪,为我这一脉儿孙争取一方领地!”

  孙策点头,沉声说道。

  “有上进心是好事!”

  孙权拉着他,向着城堡的高处走去,走到一个城墙的最高处,他向着远方眺望,然后道:“兄长,你可知道过了这片海峡,我军将会面临的情况吗?”

  “末将知道!”

  孙策点头,作为一个名将,他自然有一份和他名气相符的能耐,哪怕在后勤之中,他既然敢来请战,早已经摸透了前线的情况,才有这个胆子:“一旦我军迈过了这道海峡,我军将要面临的就不会是罗马军百万兵马而已,而是整个罗马帝国数千万的子民,我们将会寸步难行!”

  “你说的很对!”

  孙权双手背负,碧绿通透的眸子散发幽幽的光芒,高深莫测的神情凝聚一抹凌厉:“所以我们只能一往无前,如果这是一张网,我们就要做一柄破网的刀,但是一柄刀,有刀锋,刀身,同时也有刀柄,不说第三第四战区的事情,就朕现在亲自统帅的两大战区主力,一百多万的将士,远征数万里,如果没有一个朕信任的过,又有能力的部将稳住后翼,朕岂能放心冲锋陷阵!”

  “陛下的意思,末将明白,但是末将认为,冲锋陷阵之事,当为我等作为部下之责,陛下乃是大吴之尊,八千万大吴子民的精神,万万不可如此冒险!”

  孙策硬邦邦的说道。

  “兄长,你不会明白,征服罗马,对朕来说的意思,这一战,朕必须亲自兵临城下!”孙权身上散发这一股凌厉的战意:“这天下,即将完全臣服在大吴的旗帜,而朕,必须要亲自见证这一幕,方不遗憾朕这一生!”

  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