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136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136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需要时间!”

  李儒也知道种族之间的隔阂之下,贾诩在匈奴王庭步步艰难。

  “这一次这么顺利,还多得巴根几十岁还有雄心壮志,要不然也难以斩掉呼厨泉!”贾诩道。

  “呼厨泉死了,这一战也结束了!”

  李儒道:“明天我们就放开兵力,让你们返回大草原,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战争打到这里,已经足够震慑匈奴部落的。

  绝对的力量镇压之下,接下来的手段就是柔和的同化。

  想要把匈奴这个作用千年历史和倨傲的民族彻底的同化成大吴朝的子民,这是需要时间的。

  “除掉去卑!”

  贾诩道:“一旦匈奴大军返回大草原,先要除掉去卑,然后扶持刘豹的独子上位,接任匈奴大汗的位置,这样匈奴的权利有一部分能掌控在我手中!”

  “这样的话,也有一部分掌控在巴根手中吧!”

  “是!”

  贾诩点头:“这个人在匈奴之中名气很大,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很多部落领都服他,一旦扶持刘豹的那个儿子上位,他必然会独揽大权!”

  “需要我帮你除掉他吗?”李儒问道。

  “不需要!”

  贾诩摇摇头:“我毕竟是中原人,还需要他这张皮来镇压匈奴各部,狐假虎威吗,我最擅长的了,而且巴根和曹操相差太远了,甚至不如呼厨泉,他对我成不了威胁!”

  “匈奴的主力精锐虽然几乎被我们歼灭屠尽,但是还有几百万人口。”

  李儒眯起眼眸:“如果你的计划失败,就等于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一个机会,日后朝廷就麻烦了!”

  “你不相信我?”贾诩反问道。

  “不敢相信!”这是李儒的回答。

  不相信和不敢相信是两回事。

  站在李儒的位置,他是绝对不能以私人感情来衡量一份信任的,他可是锦衣卫大都督,朝廷会议十三巨头之一,一举一动,哪怕说出一句话,都与整个朝廷息息相关。

  “我有信心!”贾诩也明白李儒的处境,他执着的说了一句。

  “三年!”

  李儒道:“你只有三年的时间,三年之后,匈奴部落必须是大吴朝的匈奴,能保留族名,但是必须无条件的臣服在朝廷之下,这片宽敞无边的大草原,也必须臣服大吴的皇旗之下!”

  “五年!”贾诩想了想,吐出了两个字。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儒道:“三年时间是陛下给你的底线,你毕竟是曹魏旧臣,而且是陛下忌惮无比的曹魏旧臣,陛下还能相信你三年,已经是仁至义尽的,如果不是因为西部战场压住我们大部分兵力,你没有这个机会,匈奴部落也会被我们百万雄狮直接横推而过!”

  “我尽力吧!”贾诩有些苦笑。

  “申屠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李儒道。

  “你们让匈奴割据申屠泽,就是为了给我一个机会!”

  “不然你以为我们在乎申屠泽啊!”

  李儒蔑视了道:“大吴地大物博,从中原到海外,我们的疆域领地就算再多十倍人口都无法完全开垦出来,一个申屠泽在我们眼中,可有可无,但是要是让匈奴人和吴人融合不分你我,这就是至关重要,我相信很多匈奴人都不愿意放弃申屠泽这一肥沃的草原,到时候这里就是最好的融合之地!”

  “我明白了!”

  贾诩点点头。

  “再给你一个消息,北匈奴组建兵力南下,已经被我们彻底打残了,现在我们的巴蜀军团的主力已经进入西域,在昔日的康居国,如今西州西北之上的草原围剿他们,但是收到消息,有一部分突围进入了弹汗山和受降城的附近,这是你最好扩充兵力最好的机会!”

  “我会把他们一口吞了!”

  贾诩目光湛然而亮。

  “祝你好运!”李儒站起来:“希望三年之后,我能在金陵城看到你!”

  “一定会!”

  贾诩自信的道。

  ————————————————————————————

  两人一番轻松愉快的聊天,在城上的一种匈奴领的俯视之下,和谈算是成功了。

  在双方和谈成功第二天,吴军兵马放开了西边和北面的防线。

  当天下午,匈奴大军迫不及待的离开九原城,北方草原离开中原之地,直接向着草原上的受降城而赶去。

  十天之后,受降城方面传来了消息,去卑强行登上匈奴汗位,被斩杀。

  再过五天时日,弹汗山方面传来消息,刘豹年仅一岁的儿子刘渊继承匈奴单于的位置,成为了匈奴大汗,巴根为左贤王,以摄政王名义,统帅匈奴根部。

  而贾诩为右贤王,兼任匈奴王军大领,权倾匈奴王庭。

  从内部分裂匈奴部落的计划彻底启动……

  六月十七日,并州鲜卑造反的领扶罗韩在幽州边境被斩杀,并州鲜卑大部分被血狼军团第二十骑兵师俘虏。

  六月二十八日,陈到在西州总督韩遂的协助之下,攻入北匈奴王庭,斩杀北匈奴单于,然后退兵西州,北匈奴自此之后,一跌不振。

  北疆这一场惨烈的战役维持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落下了帷幕。

  ……

  时间渐渐走过了六月,进入了天权二年的七月。

  九原城。

  城中一处军营,众将站立。

  “军机处命令,巴蜀军团留在西州休整,血狼军团立刻南下原州休整,飞虎军团立刻调遣敦煌州,择日西去,进入西部战场,战象军团从现在开始常驻北疆,镇守大西北,协助贾诩,完成臣服匈奴的计划!”

  宣读命令的是李儒。

  这一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征服匈奴还没有完成,所以吴军在兵力紧张的时候,留下了战象军团的兵力镇守,有这个军团的兵力镇守,匈奴不敢擅动。

  “狂狮军团的骑兵呢?”

  孙策问道。

  狂狮军团的数万骑兵现在就压在北面的草原之上,这可是一股很强悍的兵力。

  “江国公,你得返回朝廷了!”

  李儒看了看孙策,笑了笑:“狂狮军团的骑兵留在雁州,南北接应,一面可以接应战象军团,一面可以盯着蠢蠢欲动的鲜卑!”

  鲜卑叛乱的问题有些大了,虽然剿灭了,但是也悸动了不少已经安居乐业的鲜卑青壮,撩动了很多鲜卑人脱离朝廷的心思,一个不慎,很可能会造成大祸。

  “补充兵源的事情,朝廷如何说?”

  吕布眯着眼,问道。

  他最关系的是这个。

  吴军体系之中是不能对外招兵的,招兵必须是军机处统一招兵,经过新兵训练之后,在分各军团之中。

  所以补充兵源,成为了他们的第一要事。

  这一战,打赢了,可是各军团也伤亡很大。

  “在四月份,新兵军团补充了八万新兵进入西部第一战区,如今新兵军团之中的新兵不多,张燕已经说了,他只有五万新兵,如何分你们的事情!”

  李儒道:“军机处的规定,只有训练过半年的新兵,才能上战场,张燕已经尽力了!”

  张燕被马俘虏之后,一直被张辽囚牢,在吴军灭魏之后,他才算是获得自由。

  但是被俘虏的耻辱一直挂在头上,精神不是很好,所以他也绝了重新返回血狼军团上前线的心思,反而谋取了潘凤离开之后,吴军新兵入伍总教官的职务。

  吴军除了十大军团,还有一个军团,新兵军团。

  新兵军团是吴军的储备兵源。

  “我要三万!”赵云斩钉截铁。

  这一战,伤亡最惨烈的自然是血狼军团,所以赵云毫不犹豫的开口了。

  “子龙,新兵你都拿去了,我们要什么?”吕布虎眸圆瞪:“这一战不仅仅只有血狼军团受挫,我飞虎军团的第八军也是伤亡惨重。”

  “我第十六军也伤亡很大啊!”徐盛幽幽的道。

  “巴蜀军团为了攻克北匈奴,长途奔袭数千里,我们的伤亡可不小,而且我们很快就要进入西部战场,也应该使我们幽先补充兵源吧!”

  巴蜀军团返回中原参加会议的是军团参谋长法正。

  “放屁!”

  赵云大喝:“北匈奴被你们俘虏了不少青壮吧,别以为这事情瞒得过我们,军机处单独给巴蜀军团下令,组建巴蜀军团之中的匈奴军,你们还想要新兵!”

  “靠!”

  “我们俘虏的一万多匈奴军为啥就要上缴啊!”

  吕布和徐盛怒视法正。

  法正摸摸自己的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了,本想浑水摸鱼,要点新兵回去,没想到赵云的耳目这么长,居然提前知道了组建匈奴军的事情。

  巴蜀军团打的是北匈奴,和南匈奴不一样。

  北匈奴虽然实力也不弱,但是毕竟迁徒离开中原多年,影响力不大,收缴了他们的青壮,经过训练之后,就能用起来了。

  巴蜀军团这一战打的很顺利,有西州总督韩遂的协助,在北面的草原虽然路难走了一点,可伤亡不大,加上俘虏,足够补充损耗的兵力了。

  法正被排斥出去之后,吕布,赵云,徐盛,三个大司令口沫横飞的争锋之下,很快就有了一个决定。

  五万新兵,赵云得到两万五千。

  吕布和徐盛,各得一万二千五百。

  会议解决之后,各自鱼贯而出,返回各自军营,整军拔营,吕布,赵云,孙策几人联袂走出了营帐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伯符,西面要打起来了?”

  吕布突然开口。

  “应该没这么快!”

  孙策刚刚从金陵城赶上来,知道了比吕布和赵云两员北地悍将的更多:“今年应该开始休养生息了,明年下半年可能就会拉开征战罗马的大战,我们的时间不多。巴蜀军团和飞虎军团是最先增员过去了,为了熟悉那边的环境,血狼军团,和中央军团应该是第二批增援兵力,接下来几年,恐怕还是血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阻挡大吴铁骑了,唯有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

  吕布和赵云的眸光之中都散这浓浓的战意。8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徐庶北上


  天权二年,八月。

  七八月时节是梅雨季节,还没有走出梅雨季的2o江东大地到处都是阴沉的天空和倾盆大雨,大雨之下的土地都是一片泥泞的沼泽之地,就算是金陵城也不例外。

  虽然金陵建设是普天之下最先进的建设,地下水道的建设很有规格,但是如今城外周围的河流水位不断攀升,连秦淮河的水位在不断的攀升,水流不出去,大街小巷还是积累了不少水,水淹没过了脚跟。

  紫禁宫。

  孙权穿着一袭金色的龙纹锦袍,头戴玉冠,腰配玉带,站在的长廊之下,目光有些忧心的看着天空上不断落下的一颗颗犹如黄豆大小的雨点:“年年防洪,年年受灾,这老天爷就是看不惯我孙仲谋享福,非要给我找点事情做!”

  自古至今,天灾是最难挡的。

  哪怕展到了一千八百年的时代,位于长江下游的洪灾还是能让无数人死伤惨重。

  大吴皇朝哪怕每一年在投入水利建设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可想要彻底的稳住了长江水流的灾情,,减弱洪水之灾带来的伤祸,这是远远不够。

  “大运河!”

  孙权在漫天大雨之下,嘴里面喃喃的吐出了三个字。

  他一直都希望能建立大运河,贯通南北水利。

  不过这个工程太大了,堪比长城,稍有不慎,他就恐怕布上了隋炀帝的后尘,把一件好事变成的祸国殃民的坏事,所以他要谨慎。

  “大运河一定要修筑,这对未来的漕运展很有帮助,不过工部学院的研究所也不知道能不能研究出水泥,如果有水泥来建设,必然谁事半功倍!”

  孙权很早就想要研究水泥。

  水泥是土木工程的必需品。

  他知道简单的水泥制造方式,无非就是石灰石和黏土之间的比例配合,可是在这个时代想要弄出来,实在太难了。

  “陛下!”

  这时候,孙权身后,紫禁宫之内第一宦官曹阳低声的叫唤了一声。

  “什么事情?”孙权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淡然的问道。

  “内阁的蒯良大人和鲁肃大人来了!”

  “请他们进来!”

  孙权知道,他们两个在这个时候进宫,无非就是抗洪救灾的事情而已。

  “臣蒯良参见陛下!”

  不多时,曹阳带着蒯良和鲁肃走进来,两人对着孙权毕恭毕敬的行礼。

  “你们不是在救灾吗,怎么有空进宫见朕?”孙权转过头,琥珀般的目光看着两人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