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060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060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幼平,你倒是很大胃口,但是你吃得下吗?”

  孙权斜睨了他一眼,冷冷的道:“你如今的兵力已经很吃紧了,你能派出一个团,还是派出一个师去登6新大6啊?”

  “这个?”

  周泰也知道,他现在兵力很吃惊,而且等到攻打贵霜的战役打响之后,他的兵力会更加紧张,肯定抽不出兵来,但是他还是不甘心。

  “周幼平,朕说你是猪脑袋,还真的没有说错你!”

  孙权看着他的样子,顿时怒斥的道:“新大6是你们海鹰军团的航海队现的,头功少不了你们,而且贺齐想要进入新大6,是不是要你们的航行队带路,你就不会和贺齐商议一下啊,而且烈焰军团进入大海那是早晚的事情,海上的功劳你想要全部揽在海鹰军团的手中,你不怕砸死自己啊,这么大片的大海,你一个海鹰军团,顾得过来吗?”

  “陛下,末将知错了!”

  周泰闻言,浑身一场,连忙拱手道。

  孙权的话让他犹如醍醐灌顶。

  这一次军方整编之后,烈焰军团会为第二个兵种为全海军将士的军团,在大海上海鹰军团想要独揽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不大方一点,那接下来只会是两个军团的内斗,如何斗,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让6地军团看笑话而已。

  “滚吧!”

  孙权没好气的道。

  “是!”

  周泰和太史慈灰溜溜的走出了御书房。

  ……

  御书房之中,孙权冷静下来,他走出御案,走到了前厅的桌面上:“奉孝,元直,给我摊开一份大地图!”

  “是!”

  两人摊开了一份大地图在桌面上。

  “这下完整了!”

  孙权提笔,在这一份自己谱写的世界地图上再加上了重重的一笔,这一笔就是在太平洋过去的美洲大6。

  远东加西欧,在加上一个美洲大6,这一幅世界地图算是完整了。

  “陛下,我们以中原为核心,东西扩张,西面是罗马,而东面是新大6,大海无穷无尽,东西两面,我们都那根本看不到尽头啊!”

  徐庶目光看着地图,心中不禁有些震撼。

  他从来不知道,这世界这么大,这么广阔。

  “这世界到底多大啊?”

  郭嘉的目光也有一抹不可思议之色,他进入大吴核心之后,越的有些被大吴朝的机密给撼动了心灵,有些情绪他感觉越来越淡了。

  “呵呵!”

  孙权闻言,突然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放下手中的笔,幽幽的说道:“其实天下的疆域没有你们想的这么复杂,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也许有一天,我们在东面的兵马和西面兵马就莫名其妙的碰上了,这也说不准啊!”

  他们现在的震撼,只是从地图上看着东西向着两个不可能接触的方向扩张。

  其实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

  地球始终圆的,只要走上了一圈,东面和西面终究会碰上的!8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地方制度的编制 上


  十里秦淮,载歌载舞。

  秦淮河已经成为了金陵城这一座大吴帝都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特点,南来北往的商旅和游历天下的士子游侠,进入这一座帝都,若是不去秦淮河走一遭,都不敢说来过帝都。

  这条秦淮河同时也成为了如今朝廷户部不可放弃了一处税收重地。

  当夜色彻底的降临的时候,秦淮河上的气氛便开始被瞬间的点燃了起来,一阵阵悠远的歌舞声音伴随着的浓浓的叫嚣声,络绎不绝的人流,让人十分向往。

  这一夜,秦淮依旧喧嚣繁闹。

  不过在一个不起眼的河流角落,一艘普通的画舫之上,大吴朝廷之上的几大巨头却齐聚一堂,在一阵阵的歌舞之中,品酒作乐,然而他们一个个笑容之下却蕴涵着不少的阴郁之气。

  酒过三巡之后,张昭亲自屏退了歌姬舞女,在画舫之中就剩下一双双眼眸对视了一下。

  今天悄无声息的聚在这里的基本上是江东老臣,以张昭为,潘凤,程普,张纮,孙静……这些都是先帝留下来的朝廷顶梁柱。

  他们也是如今朝廷之中职位最高,权利最大的一群人。

  “孙宗正,东宫悬空,陛下到底何意?”

  半响之后,张昭开口了,他直接看着孙静,没有一丝丝的拐弯抹角,很直接的问:“之前也就算了,但是如今中原已经统一,若是不立太子之位,如何安民心啊!”

  “文国公,如今陛下还年轻,皇子年幼,太子之位也不急在这一时啊!”

  孙静闻言,面容有些苦涩。

  他也知道今夜是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但是这个他却不得不赴宴。

  毕竟他孙静如今也算是江东老臣一派的人。

  大吴朝之中派系林立,降臣嫡系之间,对碰是难免的,谁也不能做孤胆英雄,他们虽然手握最大的权利,但是如果不抱成团,早就被年轻一派的人压下去了。

  权力之争,可没有尊老爱幼的说服。

  中原一统之后,不少官吏都少了一重负担,对权利的渴望也表现的明显很多,朝廷的争锋就已经开始逐渐放在的明面。

  “孙宗正,我还不了解你吗,你别跟我打哈哈,我知道,你在泰山的时候肯定已经和陛下商议过,而且陛下应该给了你一个说法,安定了你的心,不然这事情你应该比我更着急!”

  张昭微微眯眼,看了孙静一眼,目光有一丝深冷:“你要是心中没底的话,孙氏一族不会这么平静,储君之位至关重要,是会影响朝廷如今的格局,你也应该和我交底!”

  在朝廷之争,从来没有对错之说。

  只有党同伐异。

  中原统一,朝廷局势已经稳定了,但是朝廷的斗争是永远不可避免的,新老臣子之间的权利交替,还曾经交锋过的敌我同朝为臣,这里面有太多揉不开的矛盾了。

  “孙宗正,文国公所言甚至,此事你的确应该和我们交交底,让我们也安心一下!”

  程普低声的道。

  “按道理陛下比我们年轻这么多,我们谁也活不过陛下,所以我们掌权也不会太长时间,但是我们如今还能掌控权利,总得为子孙考虑一下!”

  “就怕看不准这时局,到时候我们要是站出错队了,恐怕就祸延九族!”

  “孙宗正应该给我们点消息,最少让我们安安心!”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一双双的目光盯紧了孙静。

  “我知道的不多,不过是顺应了陛下的计划,我能说的是,在短时间之内,陛下没有立储君的意思,在未来四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这储君的位置恐怕都要空着!”

  面对几人的渗人的眼神,孙静沉默了很久,有些苦笑,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啊?”

  张昭微微皱眉。

  他能不能熬过十年都难说。

  朱治从冀州回来之后,在内阁之中表现的越来越强势,已经开始过度他的影响力,后面还有一个顾雍虎视眈眈,他这个辅位置,能坐多久,说不准。

  “陛下说,大吴的江山必须要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大吴的江山是孙氏一族打下来的,他要亲自从孙氏子孙之中,挑选一个出色的储君!”

  孙静全盘托出,道:“所以他决定,在孙氏一族中,无论嫡庶,谁能表现出最出色,谁就最有能继承他的皇位!”

  “什么?”

  “这不是乱弹琴!”

  “我一直认为储君之位肯定是三位皇子的,如今看来,情况复杂了!”

  “这么一来,储君挑选的范围就大了!”

  众人闻言,微微色变。

  “我想要知道陛下的心意!”

  张纮抬头,目光看着的孙静,低声的道。

  “呵呵,我也想知道,但是陛下的心意太深沉了,他到底看好谁,别说我了,就算如今跟在他身边的徐庶和郭嘉两个人也摸不透!”

  孙静面容有些苦涩的抱怨了一句,想了想,才补充说道:“但是据我所了解,陛下目前所看好的人选的倒是有几个,第一个先帝之子,孙栋,陛下的亲弟弟,他本来就是陛下一手教育长大的,行事作风之中很有陛下风格,第二个,江国公之子孙绍,此人年幼入宫,常伴于陛下之左右,深的陛下其中,而且他父亲江国公在朝中的势力不弱,第三个便是我大兄之子孙辅,此人年纪最大,但是颇有勇气魄力,年轻及轻轻,已经统领了黑山军,还有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如今他也开始渐渐长大,我试探过,略有野心,大皇子身后有蔡氏门生在支持,二皇子身后有商界在依靠,虽然年纪不大,而且在宫学之中名声狼藉,贪玩好乐,但是据我所知道,他们两个小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众人听的很仔细,越听心中就心中有些沉重。

  自古以来,朝廷之争,最怕的就是站错队。

  这一次如何去站队,对他们日后能不能保住手中的权利,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这种状况,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张昭沉思了一番,他的政治智慧反应很快,道:“陛下想要孙家的子孙去争去夺,然后选出一个好的储君,继承这大吴庞大的江山,说得过去,而且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文国公的意思……”

  潘凤马上就要临行去西域,但是东宫悬空的事情他也很关注,毕竟储君关乎日后朝廷的格局。

  “武国公,你想想,这消息如果散播出去,相信朝中很多派系的人都会心动的!”张纮斜睨了张昭老家伙,淡淡的补充了一句:“不怕他们不动,只要他们动起来,我们的安全了!”

  他们这些老家伙,最怕的就是年轻人拧成一股,把他们赶下位置。

  要是其他派系的人先一步斗起来,他们就稳了。

  “到时候恐怕没有人坐得住!”

  潘凤目光顿时明亮起来了。

  “他们去冲锋陷阵,打上几场之后,有利明确的局势,我们在出手,我们只要稳坐钓鱼台,边然坐收渔人之利?辅这个主意好。”

  众人反应过来了,顿时露出了一抹笑容。

  “当年我们随着先帝南征北战,兢兢业业,历经两朝,见证了大吴朝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之中崛起,如今我们老的,还要算计小辈,羞愧也!”

  张昭不禁的叹了一口气。

  他也不想要这样,但是手中的权利很沉重,让他就这么放下了,他始终又不甘心,有些东西拿起来容易,放下就难了。

  “我们本来就是陛下一柄磨刀石!”

  张纮淡然的道:“陛下如今纵容我们争权夺利,甚至向着我们,不就是让我们使劲的磨砺如今朝堂之上,尚未成气候的小辈吗?”

  “虽然朝廷文武现在是以我们为,但是后起之秀可不少,吕布鞠义为的降将一派,诸葛亮陈到的西川公派系,周瑜孙策为的江国公派系,顾雍6逊为的世家一派,年轻一辈之中还有苏门步子山,他们如今身在高位,皆然出身书院,拉起了自己的派系,吕蒙他们讲武堂派系也渐渐在军中站稳脚步!”

  有人不禁唏嘘的说道:“现在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坐在这里,实属不易啊,用点手段对付他们,也说得过去!”

  “此事到此为止!”

  张昭目光一扫而过,对着众人,平静的道:“我们目前要做的是能稳,要是做的太过了,恐怕陛下就会出手收拾我们了,诸位,我们虽然抱成团在朝廷生存,但是最好还是低调一点,一旦被盯成结党营私,可不是一件好事!”

  “嗯!”

  “是应该低调一点!”

  “各司其职,能不见,还是不要见!”

  众人点点头,一个个面容正色,神色凛然。

  但是他们恐怕想不到,仅仅不用一夜的时间,他们几个人之间聚在一起的小型会议的内容已经传到了紫禁宫里面去。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孙权闻言,嘴角不禁扬起了一抹冷笑:“这些老家伙,精力是越来越旺盛了,看来在中原统一之后,他们是看到的危机感,所以对储君之事,越的上心啊!”

  “陛下,立储君的事情关乎整个朝廷未来的局势,也关乎他们每一个人自身的利益,朝廷之中的大臣,谁敢对这事情不上心啊!”

  李儒毕恭毕敬的站在旁边,低声的回答。

  锦衣卫的重心虽然准备放在西域,但是从曹魏撤出来的力量,却用在了大吴朝的臣子身上。

  监控降臣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毕竟曹魏虽然投降了,可还是有不少臣子心中对大吴朝廷是有些抵触心理的,让曹魏降臣融入大吴朝廷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