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052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052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孝,这话就过了,朕要治理这关中,不是打下来便可,需要安抚民心,需要提升经济,需要加深大吴影响力,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了,朕如若强行把您们关中世家打掉,终究影响是关中繁荣,说到底,如今的关中世家也只是大吴朝之下的世家,是朕的子民,不能因为你们是世家就区别对待,这也不好!”

  孙权微微一笑,郭嘉主动唱了黑脸,他自然也得唱一唱白脸,

  “陛下英明!”

  司马朗微微一喜。

  “话虽如此,但是伯达,你也不要太高兴了!”

  孙权知道司马朗的心态终究是家在国之上,他并没有生气,一个世家子出身的读书人,有些执着很正常,只要做到双赢的局面,关中世家的存在未必就是坏事。

  一棵大树,想要繁荣,就需要无数的枝叶衬托。

  大吴朝如今就是一颗擎天大树,而关中世家不过也就是依附在这一颗擎天大树之下的一个枝叶而已。

  这些枝叶能让大吴这一刻大树更加的繁荣。

  当然,孙权也不会让司马朗把世家放在大吴的利益之上,敲打敲打还是要的。

  孙权看着司马朗,面容有一丝丝厉色,道:“伯达,朕可以用关中世家的人才,朕知道你们一直都积累下来不少人才,大吴来者不拒,但是如果关中世家想要把对曹魏的那一套用在大吴身上,那就莫怪朕心狠手辣,朕能把辅助大吴崛起的江东世家打沉,也能把你们关中世家连根拔起!”

  “你司马朗是朕一直很看好的人才,朕不介意你为关中世家谋利,毕竟你也是关中世家的一员,让你忘本,那就太过了,但是你如今乃是大吴之官吏,朕不希望你把关中世家的利益凌驾在大吴朝的利益之上!”

  “还有一点,大吴之法,谁也没有特权,你们关中世家在关中之地嚣张跋扈,欺压普通百姓,打压寒门世子的手段,朕多少也略有耳闻,以前是以前,朕也懒得去翻旧账,但是日后你们要是想要凌驾大吴之法,做出违法之事,就得想想后果,朕可不会手软!”

  孙权的每一句话都让司马朗有些寒意丛生。

  “臣一定谨记陛下之忠告,绝不辜负陛下之期望。”

  司马朗浑身冷汗,背脊的小衣都已经湿透了,丝毫不敢对视孙权那一双锋锐的能把他撕裂的眼神。

  “治理关中,朕心中已经了腹案!”

  孙权看着司马朗战战兢兢的样子,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他摊开了关中地图,道:“朕打算把关中一分为二,以弘农为界,以长安为中心,关西之地立雍州,设总督府,以雒阳为中心,河内河东河南,立洛州,设总督府!”

  “陛下的意思是把关中分割两州之地?”

  司马朗看着地图,心中考虑的一番,孙权重规划关中之地,恐怕不是一时之间心血来潮,而是早有决断。

  “没错!”

  孙权和声问道:“两州总督的位置至关重要,用对的人,事半功倍,用错了人,事倍功半,你可有什么建议!”

  “陛下,臣乃是曹魏降将,而且出身锦衣卫,此事非臣可议!”司马朗虽然很想争夺一州总督的位置,但是他还是谨慎保守,尽量避免让孙权过于怀疑。

  “李涅向朕提议,把洛州总督的位置留给……”孙权悠悠然的道。

  司马朗闻言,心中一暖,但是很快就被一盆冷水扑灭了。

  “但是朕拒绝了,你可知道为什么吗?”

  “臣的能力不足,不能让陛下放心而用,此非陛下之过,乃是臣之无能,请陛下责罚!”司马朗咬着牙,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平和不露出一丝情绪。

  “呵呵!”

  孙权看着他强行忍住那失落心情的表情,嘴角不经意之间勾勒了一抹笑容:“伯达,你现在很不爽就是不爽,所以不必忍住,你还是年轻,得和朝廷内阁那些老家伙夺取取经,他们才叫荣辱不惊,千年僵尸脸,朕有时候把他们骂的底朝天,他们都能笑盈盈,你这养气的功力不足啊!”

  “陛下教训的是!”

  司马朗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被孙权这个年轻的帝王说自己年轻,总有些感觉怪怪的。

  郭嘉也斜睨了一眼孙权,这个年轻的帝王甚至让他也忘怀了他如今的年龄。

  孙权如今乃是天下一统之后的九五之尊,天子之主,天下共尊之,帝王之威日益壮大,无人敢和他媲美,他的年龄已经渐渐的被人可以的忘怀了。

  “洛州总督这个位置,朕是不能给你的,因为你在河内河南的根基太深了,朕虽然相信你,但是内阁需要考虑你反叛带来的结果。”

  孙权面容正色,对着司马朗解析了一番之后,道:“不过雍州总督,朕认为非你莫属,你可有信心,为朕治理关西之地!”

  这是郭嘉提议的。

  孙权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雍州是长安为中心,那是皇甫家韦家还有杨氏一族的地盘,虽然如今关中拧成一线,但是只要利益不和,很快就分道扬镳。

  想要不冲突,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关中世家分裂,最高兴的还是朝廷,郭嘉这一招叫以夷制夷。

  “陛下之信任,臣没齿难忘!”

  司马朗目光一亮,这时候他可不是胆怯的时候,他明白孙权的意图,但是他更加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至于关中世家分裂,他不是很介意。

  他拱手说道:“臣愿效仿军中大将,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雍州必然成为朝廷之臂膀,反哺朝廷!”

  “好!”

  孙权满意的点头:“有你这句话就行了,雒阳城的政务你交接给内阁蒯良的人,十一月之前,你必须赶赴长安,组建雍州总督府,稳住关西秩序!”

  “臣,领命!”

  司马朗双膝跪下,毕恭毕敬的领过皇命。8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禅?


  “奉孝,你怎么看司马朗?”孙权四平八稳的坐在位置上,微微眯眼,眸光直勾勾的看着司马朗兴奋的离开,突然问道。

  “人才!”郭嘉回答。

  “我知道他是人才,你回答的太笼统了!”

  孙权摇摇头。

  “一个有野心的人才!”郭嘉想了想,加上了一个形容词。

  “哈哈,说的好,不过朕不怕他司马朗有野心,就怕他连这点上进心都没有!”

  孙权嘴角勾勒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不过他脸庞很快就有些冷冽:“大吴这个舞台很大,足够他司马朗肆意发挥了,不过朕如今倒是有些担心关中世家的反应,朕要用他们是一定的,就怕他们会因为朕的重用,反而肆意张狂起来,倒是关中不利,他们毕竟已经立足关中多年,对关中百姓和民心的影响力很大,最重要的一点,司马防和杨彪这些老东西,食古不化,重权利而且不顾朝廷利益,他们要是站出来,朕到时候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朕虽然想尊老爱幼,但是绝不容他们在关中指手画脚!”

  “那陛下的意思是……”

  郭嘉闻言,想了想,目光不禁看了孙权的眼眸,他在孙权的眼眸之中感受道了一抹寒意。

  “这事情还是需要你亲自出马!”

  孙权斜睨了一眼他,淡淡的说道:“司马朗,杨修,卫觊,皇甫坚寿,这些年轻一辈的关中人才,乃是治理关中的根基,朕要用,而且必须重用用,但是司马防杨彪那些过时的老东西,你得让他们知道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必须自动退下来,该放手就放手!”

  “是!”

  郭嘉微微苦笑,看来他又要成靶子了,这一次关中世家恐怕站在他的对立面了。

  孙权还真的打算把他当成一个孤臣来用。

  不给他一丝一毫拉拢盟友的机会。

  “对了,雍州总督是定下来你了,但是洛州总督呢,朕不能在雒阳待太久,朝中会人心不稳的,此事要早日解决,你心中可有提议?”孙权看着郭嘉问道。

  “陛下,洛州之地乃是以雒阳为核心,这是曹魏之中心,曹魏虽然灭了,但是多少还有不少影响力,一时三刻陛下如果想要抹去曹魏留在百姓心中的烙印,这是做不到了,魏人想要变成吴人,需要时间缓和!”

  郭嘉斟酌了一番,才道:“所以这个洛州总督的人选需要很谨慎,第一,他不能是魏朝的降臣,因为这里魏朝的根基很深,如果此人有异心,必然导致洛州大乱,第二,他不能是敌视魏人的人,如果洛州总督有敌视魏人的情绪,就会引发吴人魏人之间的融合不利,这对朝廷也不利,第三,他必须要是内阁重臣,洛州不同雍州,雒阳可是曹魏都城,如果没有一个身居高位的朝廷大臣,是压不住下面各县的官吏,自然就治理不好洛州!”

  “你说的很好,所有的条件都让你考虑进去了,让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到了一个人!”

  孙权听着郭嘉所言,脑海之中有的人算。

  在内阁大臣之中,有一个人比较闲置的,吴景,孙权的亲舅舅,当初因为他反对孙权变法,差点被孙权打落凡尘,后来虽然进入了内阁,但是一直以来不上不下。

  这时候让他出山,来治理洛州之地,是一个不二的人选。

  吴景的能力足够治理洛州。

  如此一来,洛州雍州的总督府便定来了,至于并州凉州的事情倒是不用孙权来抉择,这是内阁的事情,等到内阁商量出来一个大概之后,在提上来让孙权审核便可。

  这倒是让孙权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孙权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军中。

  这一场大战,东吴将领受伤的很多,孙策,雷定,张绣等人皆然重伤,战死了也不少,而且如今重兵都压在关中,这也很不利。

  不过退兵事宜还需要商议一番。

  灭了曹魏,天下归一,除了西北大草原的匈奴之外,和东北角的扶余人之外,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布置重兵了,几大军团的驻地就需要重新布置一番了。

  这也是繁重的工作。

  孙权,周瑜,吕布,贺齐,黄忠,还有从长安赶来的诸葛亮,鞠义,徐盛,陈到等主将,连续商议的好几天时间,并没有一个结果。

  他们在商议,远在金陵城的军机处也在商议。

  大战之后,已经将近太平的中原,上百万以上的将领,很多事情都要重新推翻,重新布置,这让孙权累的好像一条狗一眼。

  ……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雒阳入冬的时节可比金陵城要早,十月末开始,温度已经开始很冷了。

  这一日,天下飘起了小雪花。

  宫城之中,孙权所在的大殿,几个青铜鼎点燃的火炭,一缕一缕的热气蒸腾之下,倒是不感觉多少冷意,他懒洋洋的坐在位置上,听着蒯良的汇报。

  这些天他把时间都放在军务处理上,地方政务上也积累了不少事情。

  “陛下,羌人已经归降,凉州情况需要把羌人的疆域也覆盖进来,规划起来需要时间,还有西域都护府方面我们本来就已经拿下了,连接凉州,打通昔日的丝绸之路迫在眉睫!”

  “并州方面,河套平原的计划已经被内阁重新提上日程,但是我们和匈奴之间,是战是和,军机处尚未决定!”

  “曹魏降臣方面,内阁有意把钟繇吸纳进入内阁,提名内阁大臣,不过我们也提出了意见,魏国公曹冲必须长居金陵城!”

  “……”

  蒯良站在孙权面前,细细的禀报他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魏朝疆域想要融进大吴朝,终究还需要过度,事情太多了。

  孙权的听着听着,打开了一副中原地图,目光落在了如今大吴朝的全部地图之上,突然开口,道:“蒯良,内阁方面有没有重新规划地域的计划!”

  “陛下,其实在战国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来过重新规划天下郡域的分配,但是当时的天下未定,各地很乱,内阁也就放弃了!”

  蒯良闻言,愣了愣,停下了汇报工作,回答说道。

  “那你立刻传朕一句话,让张昭他们着手准备,重新规划如今天下的各地疆域!”

  孙权斩钉截铁的道:“如今的天下太乱了,州,郡,县,不能统一,有些州管理郡,有些郡直接受朝廷管理,上下不对称,这对我们的治理会起到很大的反作用力!”

  “那陛下对于新的地方规划制度心中可有什么要求?”

  蒯良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朕的要求?这方面朕倒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如同当年的秦始皇一样,书同文,车同轨,这才好管理,想要天下太平,那就不惜规划出一个统一而明朗的疆域划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