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过关 >

第71章

过关-第71章

小说: 过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说吃早餐有些晚了,午饭。却似乎还有些早,但是乔本昌的到来让方千秋十分的吃惊,同时,也感受到了梅山县县委和县政府的诚意。

    乔本昌今早受到方旭的委派,让他将省法制报的方千秋招待好,方旭还明确的指出,方千秋要了解什么,尽管让他去了解,想去哪里采访,也尽量的满足。宣传bu那里,一定要为方千秋提供方便,肚量要大些,不要以防贼的心态对待记者,只有一条,请省里的记者不要抹黑,也不需要过度赞誉梅山,有一说一就可。

    乔本昌昨夜接到了裘樟清的电话,心里想了很多,对于刘奇才接待岭南晚报的记者却没有给自己汇报一事。还是有些想法的,等早上方旭和他谈话之后,乔本昌心里有数,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乔本昌身为梅山宣传bubu长。深谙应对记者之法,加上书记和县长前后的态度,他变被动为主动,自己亲自到了半间房,去见方千秋。

    到了下午,乔本昌回到了县里。对方旭和裘樟清分别进行了汇报,方千秋质疑的问题有两点,一个是梅山县文化节鼓励让单位和农民以集体和个人的名义参加,有没有强行摊派的问题?

    第二,半间房镇前一段出了一死一失踪的事故,究其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人在中间徇私枉法,或者渎职,梅山县县政府对此有没有进行隐瞒不报?

    方千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问梅山县政府对开采矿业的管理,有没有漏洞,有人反映半间房经常的有械斗行为,还有许多违法犯罪的情况,一些矿主本身就良莠不齐,是不是存在着隐患?

    对于第一个问题,乔本昌的解决之道是,让方千秋自己随机的找一个村,去问问那里的村民对县里的这次文化节到底有什么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裘樟清是有信心的,因为早在文化节汇演节目面向全县遴选的时候,她就让冯喆带着市场办的人到下面了解情况,而冯喆的汇报几乎都是正面的,有些基层也提出过一些问题,比如说县里能不能在文化节准备之初,拨一些款给乡镇,让乡镇组织所属的各村先进行一次初选,获得名次的,先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如何奖励,乡镇基层怎么操作,这个问题,县里还在商榷之中。

    关于第二个问题,乔本昌自己当场就做了回答,说明了在当时的塌方事故之后,武陵市委翟副书记到了现场指挥搜救工作,梅山县显然不会存在什么“瞒上”,而且早在事故发生之前,半间房镇就派出了有关人员动员村民们撤退,可是灾难来的很突然,事故发生了,但是政府是不存在什么舞弊问题的,这个可以到事故发生地后店子村进行调查。

    于此同时,乔本昌让刘依然将后店子村的村支书胡德全叫来了,让胡德全当面给方千秋说说当时的情况。

    方千秋一见到胡德全,心里就明白了很多,但是他并没有点出胡德全昨天傍晚的时候在后店子村都和自己说了什么,只询问了老炮台塌方的事情。

    当着县委常委的面,当着镇委书记和镇里有关领导的面,胡德全有些懵,昨天在村头见到的这人真是个记者,他以为自己说的一些事情被县里领导知道,这是要来对质,但是幸好这个记者没说什么,胡德全这会哪还敢胡编乱造,只有机械的回答,往日在村里的那种一言九鼎自信满满早就灰飞烟灭,等离开了领导云集的房间,胡德全觉得自己的棉衣已经被汗水湿透,全身乏力,一屁股就坐在了外面的椅子上。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乔本昌没法回答方千秋,无论正面还是迂回的论述良莠不齐的事情,都是会陷入一个悖论,因此,他只能笑而不答。

    方千秋没有在梅山县继续停留,到了下午,在乔本昌的陪同下吃了一顿饭,就坐车离开了梅山,乔本昌觉得,自己完成了县委方书记和裘县长交待的任务,方千秋只要不傻,他就不会乱写,至于刘奇才那里,似乎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刘奇才昨天下午接待的是岭南晚报的记者,这两名记者一个搞文字,一个是搞图片的,一顿饭下来,刘奇才知道了,这两人是岭南晚报文化专栏的记者,知道梅山搞全民艺术活动,特地来组稿的。

    刘奇才在宣传bu门干了许多年,接待的大大小小记者没有一百,也有几十,知道这些所谓的无冕之王就是打着组稿的幌子满世界的乱跑,其实还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搞钱。要是下面接待的好,能够满足他们的条件,就互惠互利,在报上给个豆腐干大的地方来篇文字,正面歌颂一下,如果不,就臭你,挑你毛病让你恶心。

    乔本昌昨晚打电话那会,刘奇才刚刚的回到家,他并不是有意要隐瞒岭南晚报记者到县里的事情,想第二天给乔本昌汇报的,可是接了乔本昌的电话后,刘奇才心里倒是有了主意。

    第二天,乔本昌对着刘奇才吩咐了一通,自己去了半间房镇,刘奇才晃晃悠悠的,到了中午时候才见到了晚报的那两个记者,连饭都不管了。但是说话归说话,不管这两人再怎么暗示,刘奇才都装作不懂,最后这两个记者终于烦了,直接问岭南晚报要给梅山做一个专题,版面很大,但是经费上县里能不能给资助一些?

    刘奇才干咳几声,说声他还有事,出门后再也没有见人。然后,知道这两个记者离开了梅山,刘奇才才将事情给乔本昌做了汇报。

    乔本昌听到刘奇才的说辞,就将情况给方旭和裘樟清汇报了,冯喆就是乔本昌在裘樟清办公室里汇报的时候,被裘樟清叫道他办公室里去的。

    “法制日报那个方千秋提出的问题,第一条,小冯就可以回答的很清楚,他这一段一直在下面协调文化节的筹备事宜;第二条,小冯之前就是在半间房工作,他自己就是后店子村老炮台事件的当事人,整个事件他自己亲身经历过,这个也能说得清,至于第三条,也由小冯来说一下具体情况。”

    乔本昌是宣传bu门的领导,也是冯喆的上司,对于冯喆的来历他十分了解,等冯喆解释了胡德全为什么会给方千秋说半间房矿业很乱,矿主身负刑责,乔本昌就说:“在半间房,我感觉到胡德全有些异样,但是没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听小冯这样一说,我全明白了。”

    冯喆觉得裘樟清作为县长,有些事情是没法张口的,只能点到为止,这就是领导的艺术,话里的意味需要属下自己去领悟,但是自己不同,自己是副主任科员一个,就是当官不带长,放屁也不响,所以应该少一些顾忌,于是张口说:“县长,乔bu长,我在半间房那里工作过,我听方记者昨晚下榻的宾馆服务员说,方记者的司机,还有他们乘坐的车,是属于省里的万邦娱乐公司的。”

    “我们今年没有和万邦达成演出协议,这个时候,法制报的记者坐着万邦公司的车来到我们县采访,还是秘密行动的,我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再有,岭南晚报的记者,和法制报的记者一起到咱们县来,这难道仅仅就只是一个巧合?”
………………………………

第97章连环陷阱(二)

乔本昌沉默了一下,觉得自己是时候应该离开裘樟清这里了,就说:“县长,我去找一下刘奇才同志,具体再了解一下岭南晚报记者的一些情况。”

    裘樟清看看乔本昌说:“好,乔bu长了解情况后,给方书记汇报。”

    乔本昌是知道刘奇才这次从省里回来对裘樟清有意见的,这会裘樟清说让自己给方旭汇报工作,那不是说要是刘奇才有什么处理不当的地方,要让方旭去过问?

    乔本昌走了,冯喆说:“县长,刚才我有个问题没有想清楚,刘副bu长说岭南晚报的记者要求我们县里出钱买版块,刘副bu长在记者提出要经费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就这个问题,请示过乔bu长?或者,请示过哪位领导?还是直接的拒绝了?”

    裘樟清明白了冯喆的意思,他哪里是刚刚没想清楚,他就是不想在乔本昌面前说刘奇才的不是,这件事,他只想给自己说。

    如果刘奇才故意的想造成县政府和岭南晚报的矛盾,他以粗暴简单的工作方法对待那两个要赞助费的记者,可就是其心可诛了:厌恶那两个记者,完全可以采取缓和一点的手段,没必要将人得罪的狠了。

    在裘樟清看来,事情到了现在,方千秋那里似乎没有事,就算是方千秋是受万邦公司所托来梅山挑找茬的,但是经过了乔本昌这样的高接远送,他似乎没有再歪曲梅山的可能,就是有,梅山政府也可以不在乎,因为乔本昌和方千秋的接触全程有人录音,所谈的问题都可以敞开了说,如果方千秋真的要胡言乱语,自己是梅山县代县长,对方千秋这个省法制报的记者似乎是鞭长莫及,可是方千秋所在的法制报总是有人能管得着的。

    麻烦的就是岭南晚报那儿了。虽然不怕事,可是没有必要惹事,晚报的那两人不知是不是万邦公司找来的,但不管是不是。刘奇才都将人家给得罪了。

    这个刘奇才,做事真的这样“嫉恶如仇?”

    至于万邦公司……裘樟清看着冯喆说:“看来,你那会去半间房工作,的确是去了一个好地方,那里的环境很好。”

    环境好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看来方千秋昨晚并没有做冯喆担心的那件事情,也不知高建民昨晚调动了谁到半间房去监控方千秋和那个司机。

    “明天,省报将会来一个人,你陪同一下。”

    省报?冯喆点头,心说裘樟清果然有准备,法制日报也好,岭南晚报也行,省报要是给梅山做了报道,和一锤定音就没什么区别了,在省报的黄钟大吕面前。其他的什么报纸都是呢喃细语、蚊蝇之声。

    裘樟清说了省报的人在第二天来梅山县,但是省报的人还没到,梅山就出了事。

    冯喆觉得,有时候生活里遇到一些事情,处理起来似乎都很正常,可是太正常了,反而会让他心里不安宁,这种顺利的正常往往隐藏着极不正常。

    万邦公司能请得动法制日报的方千秋到梅山做暗访,阴差阳错的被何林达、被自己几个识破了,然后事情终于消散于无形。可是岭南晚报的那两个记者,真的就是碰巧就到了梅山?

    可是有些话没法给裘樟清说,何况,裘樟清还说了省报要来人的事情。冯喆只有但愿所有的阴谋诡计在裘樟清那里都是阳春白雪,不堪一击。

    第二天冯喆原本没有打算到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去,因为裘樟清昨天的吩咐,他今天就静候着省报的来人,一会到高速路口接车就行,因此可以偷一下懒。可是到了八点多一点,裘樟清让卢万帅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到县里去一趟。

    到了县府三楼,卢万帅一脸笑意的对冯喆说:“冯主任来了,县长正在等你,哦,乔bu长,刘局长也在。”

    卢万帅忽然的对自己态度这样好?县长正在等自己?这话听着让人觉得舒服,但县长是不可能会专程的“等”自己的,冯喆有自知之明:自己还没那个资格。

    冯喆经常提醒自己,认不清自己身处的环境、不知道自己应该在这个环境里所扮演角色该怎么说话行事,这才真的是悲剧。

    冯喆点头说谢谢,卢万帅像是有些亲密的和冯喆并肩往裘樟清办公室那里走,说:“冯主任到了县里这么久,我前几天事多,咱们找机会坐坐?”

    冯喆点头说:“卢科长说的是,一定。”

    卢万帅又对着冯喆笑了一下,推开了门。

    进到屋里,裘樟清坐在办公桌后,乔本昌坐在裘樟清的对面,刘奇才坐在一边的沙发上,卢万帅说了一句:“县长,冯主任来了。”

    卢万帅出去之后,裘樟清说:“小冯,你看一下这个。”

    冯喆走到裘樟清面前,伸手接过了裘樟清手里的报纸。

    这是一份岭南商报,在第二版的位置醒目的有一个题目:摊派何时了?副标题上写的是:梅山县见闻。

    冯喆正在看,刘奇才就说:“小冯,你怎么回事!”

    冯喆抬头看看刘奇才,刘奇才皱眉说:“你不是说乡镇农户都很踊跃的参加并且支持县里的文化节吗?为什么会有这篇报道?”

    冯喆看看刘奇才,没有说话,继续看报纸,刘奇才这才不吭声了。

    这份商报上关于梅山的报道,大意说的是说梅山县搞摊派,让农民不能生息,民不聊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逼迫农民参加所谓的全民文艺节,致使农田荒芜,甚至还逼的农民上吊自杀云云。

    “刘副bu长,法制报和岭南晚报的人,也是昨天刚刚离开我们县,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