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过关 >

第448章

过关-第448章

小说: 过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在她那种情形之下,要保持冷静是有些困难。

    很快,冯喆就到了西城门外,满眼都是乱哄哄的场面——陈为满还真是会给自己压担子。

    ……

    赵观海体型偏瘦,而今天接待的日盛公司代表渡边小野也是个瘦子,而且个头还很矮,目测就是一米五多一点,赵观海惊讶这个鬼子的中国话说的倒是很地道,显然一个中国通,说话还非常客气,一句一个感谢,一句一个不好意思,一句一个麻烦了,还不停的鞠躬。

    接洽了一会后,赵观海了解到这个渡边小野的父亲当年作为“皇军”就驻扎在武陵,现在的市政府建筑就是渡边的父亲监督修建的,心里先骂了一句你爹八嘎呀路的,然后看着这个渡边,觉得表面越是谦恭内心就越是狂妄,这个头不高的老龟蛋表里不一,不好打交道。

    不过郭中州发了话,自己不得不执行,这事关郭中州的大事。

    吃着饭喝着酒,赵观海的视线就往渡边小野左右那两个皮肤粉嫩的女人身上滑过。

    这俩女人一个是日盛公司驻岭南的代表,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另一个年纪不大,胸却着实不小!渡边介绍那个叫麻友的大胸女人是自己的女儿,但是赵观海心里存在着犹疑,渡边一米五,这个麻友个头有一米七了,谁知道这一老一少到底是什么关系?岛国人在性方面名声是开放的,渡边家族的遗传基因是不是被别的种姓给“雅蠛蝶”了,怎么能耕种的出这样变异的后代……

    林怀斌接了个电话,趁着喝酒吃饭的间隙给赵观海汇报,说西城门的问题基本算是解决了。

    赵观海脸上带着应酬的微笑环视着周围,林怀斌知道领导要听自己具体汇报,说:“冯副市长去了之后,一边安抚群众,一边让便衣从外围抓了十几个带头捣乱寻隙滋事的,再让西城门外的百姓辨认,结果群众说这十几个人不是自己村里的,不认识,在场的教师们也说不认识。这十几个人被带走之后,现场就变得有秩序了,然后,冯副市长要群众选了代表出来洽谈,这样,大多数的老百姓就散了,田副市长也从楼房里出来了。”

    赵观海看看时间,从刚刚陈为满打电话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冯喆就办成了陈为满交待的事情,而且,办的还算是圆满。

    冯喆办事的解决速度很快,这不由让赵观海想起了当年冯喆解决梅山群众卖香菇的那次事件,当时易本初和严守一以及梅山的一干人都被困束手无策,结果冯喆临危受命,可以说是剑走偏锋,出人意料的将事情办的十分漂亮,即便是郭中州,在事后说冯喆这人就像是曹操。

    曹操怎么了?许劭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林怀斌觉得赵观海恐怕不想听自己刚刚说的,揣测了一下说:“群众是要向田副市长提建议,现在,田副市长在和西城门的农户接洽,冯副市长也还在,那些教师推翻了之前的论调,拒绝搬迁,冯副市长和教师职工代表在谈话,暂时,就这些。”

    拒绝搬迁?赵观海轻轻的皱了一下眉。

    ……

    市里要修环城公路,涉及到了西城门外的一些农民的土地和一中教师的家属楼,对于农民而言他们要求的是增加失地补偿款,还有被征地农民按办理养老保险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商量。

    商量商量,有商有量,就能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但这些教师职工不同,他们根本不愿意搬迁,态度很坚决,而且教师们都是有文化的,事情说起来条理清楚头头是道,很难做工作,加上冯喆去一中解决了一部分工资问题,名声已经在老师们中间传出去了,他们觉得冯喆比田小蓉更容易沟通,见面后缠着不让他走。

    这下田小蓉相对倒是轻松了,和西城门农民代表的话很快谈完,听着那些人离去下楼的脚步声,冯喆觉得自己才出泥潭,又进漩涡。

    冯喆还是让教师们推选出几个代表,免得人多嘴杂听不清也说不到重点,这样很快的基本归纳出几点:市里没钱,拆来拆去,财政的窟窿越来越大;教育局因为盖新的办公楼和宿舍楼挪用了教师们的工资,老师们普遍对局里存在不信任态度;西城门这里的教师住宅本来就新盖的没几年,大家刚刚住习惯舒服了,而且这一块风景不错,前有河水流淌后有山丘起伏,换了地方环境不如这里。

    再有,环城路离教师楼尚有距离,农民只涉及田地,拆迁教师楼房就有些牵强,规划很不合理,为什么非得让老师们走?

    搬离其实就是任凭财富从教师手里流逝,今后这里的地价可以说只会升不会降,开发商肯定还会在这里搞房地产,无非就是想炒地皮,因此市里的目的动机就让人怀疑。

    说着话,郑志东从门外进来了,他见冯喆在认真的听取意见,站在一边没吭声,等谈话结束,其他人都离开,郑志东留了下来,冯喆觉得他有话说,但不宜在这里谈,借着和郑志东说教师工资的问题,和他到了外面。

    眼看附近无人,郑志东才说:“冯副市长,大家的意见你也知道了,主要还是都知道这一块地价将来会上涨。人都需要钱,老师们也要生活的。”

    冯喆嗯了一声,郑志东咳嗽一声:“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教师们都相信,这里是个风水宝地。”

    “嗯?”

    听到冯喆的质疑,郑志东的脸色又像是便秘了:“这里叫西城门,听老人们说,其实咱们站的这个地方是以前巡抚衙门所在的地方,地方志里面也有记载。”

    “哦。”

    “冯副市长你也知道,以前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确定了及格的名单后张榜于巡抚衙门前,此榜也叫做桂榜。中了举人也意味着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就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一中的教学质量虽然不是太好,但在省里也算是能挂的上号的,尤其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全国几个知名大学也考了不少,而且这些被录取的考生,大多竟然是咱们教师家的孩子,这也是住到西城门之后的事情……”

    冯喆的目光有些质疑,但他没有发问,郑志东被审视的有些不好意思:“说起来是有些搞封建迷信,但有些事情不信不行、不能以常理去揣测,有很多地方考生在考试前拜孔圣人的……老师们就这个心理,这里既然以前是帖桂榜的地方,别人都在烧香磕头求考个好学校,咱们身处宝山,占着风水宝地却要拱手让人,心里自然不乐意。”

    “教师们已经甘守清贫,上班让钱累死,下班没钱穷死,如果这点希望都被剥夺了,其心哀哉。”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学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也不例外,原来这才是他们不愿意搬迁的真正原因。

    看来郑志东也不能免俗,作为校长更要为教师们谋求福利,不然就不会说“其心哀哉”,冯喆问:“要按照你这样说,这里岂不是修建个学校才好,那上这所学校的学生人人都能考上知名的大学,校长就当得更荣光?”


………………………………

第534章太累不想说人话(二)

    冯喆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了,林晓全就让胡端带着给冯喆先安排了住的地方,胡端在路上给冯喆解释,本来所里就没有独立办公的场所,至于住宿,原来的成员包括他自己四个人都成了家,除了李雪琴外全在半间房镇落了户,而李雪琴虽然嫁到了梅山县城里,可她娘家就是半间房的,因此,按照司法所的传统,冯喆这个单身贵族就得,也只有住到老镇政府的院子里。

    胡端就是半间房镇土生土长的人,他开着一辆面包车,很快的将冯喆带到了半间房以前老镇政府大院里。

    这老镇政府主体建筑看上去果然有些年月了,两层的砖瓦结构房屋,一顺溜的有二十多间,屋顶的泥瓦上长了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还隐隐约约有一个奇形怪状的高音喇叭,也不知是哪年的的东西,还能不能用。

    由于早就知道冯喆来,房间是预备好的,靠东第三间,胡端拿了钥匙一边开门一边说住东边好,这叫紫气东来。

    冯喆进到屋里一看,条件比五陵市差远了,屋里自然是没有洗手间的,就一个二十平左右的单间,地面水泥铺的,墙角的地方略微有些发潮,房顶的角落还挂着一张破碎的蜘蛛网,蜘蛛倒是不知哪里去了,一面墙壁上贴着一张浓妆艳抹的女人头像画,好像是以前的哪位女电影明星,不过年代久远,冯喆叫不上她的名字。

    屋里面的床和桌椅用品倒是齐全,胡端推开窗说先换换气,冯喆就从窗户看到后面一只母鸡蹲在后墙角的草窝里咯哒咯哒的叫,想来是刚下了蛋在向主人邀功请赏,还有一只锦毛大公鸡在墙头丛生的仙人掌中间展翅欲飞。

    “咱们镇新办公楼建成了后,这里就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居住地,这院子你看见了,也不小,那边那个大操场就是一个对外临时的停车场,看门的老刘就是停车场收费员,他负责院子的清洁卫生和安保工作,所以,收的钱也就归他了。”

    这屋里也没什么好看的,胡端看冯喆放下了东西就和他往外走:“你看要是没别的事,咱们还是去所里,所长都安排好了,今天到百家乐,为你洗尘,咱们乐百家,大伙借你的东风都乐。”

    冯喆初来乍到,自然一切听胡端的安排,锁了门到了院子里,冯喆就看到东边一小片菜地里有个白发老人正在拔草,胡端看了低声说:“那是你邻居,就住在东边那两件间房里,从咱们梅山县县长位置上退下来的。”

    冯喆听了就看着胡端,两人上了车,胡端才说:“老爷子脾气怪着呢,舞刀弄枪的,不常和人说话,一说话就骂娘,咱们惹不起,躲得起,你说对吧。”

    “今天为冯老弟接驾,咱哥俩要好好的搁摸搁摸。”

    冯喆以为胡端说的搁摸是隔膜,到了百家乐饭店,才知道这个“搁摸”就是好好谈话,多多交流的意思。

    这接风宴由司法所长林晓全主持,冯喆自然坐最末的位置,五个人两杯齐碰下肚,喝了开场见面酒,林晓全就说:“我代表司法所全体人员,热烈欢饮冯喆同志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在座的几个人稀稀拉拉的鼓了掌,冯喆站起来对大家说谢谢,林晓全让冯喆坐下,嘴一撇说:“毬,掌声不激烈,你们是不是对小冯有意见?”

    赵曼就说了话:“我和学琴对小冯没意见,是你们俩对小冯有意见。”

    胡端急忙说:“没有,赵副统领,我下午还用私家车带着小冯同志去了他的官邸,算是私车公用吧?可汽油钱都没问所里要,你说我得有多冤,我鞍前马后的,怎么对小冯兄弟有意见,你是老二,这样说,我比得上窦娥吧?”

    李雪琴立即说:“我明白了,胡端这是想要汽油钱,所以对小冯有意见,你想,要是小冯不来,他不就省了下午的汽油吗?”

    胡端瞪眼看着李雪琴:“妹子,你可不能因为自己漂亮就胡乱的拿别人对你的好感任意消耗,要知道感情分用一次少一次,用完了,你就短了,就没了。”

    李雪琴反驳说:“我才不怕短,我又用不着,你倒是要小心,一直短下去的话,回去怕你媳妇让你三更半夜买黄瓜。”

    冯喆一听心里立即对李雪琴刮目相看,这说话都直来直去又云里雾里的,要是没有点生活常识和男女之间的经验,还真是有些听不懂几个人都在打什么哑谜。

    怎么着,他们是在试探自己?还是平时说话就这样?

    赵曼这时也看着胡端问:“谁是老二?你说谁是老二?”

    在本地话里老二有****的意思,胡端就解释:“老大,你是老大,你是我在司法所的亲大姐,我是老二,我全身都是老二!”

    林晓全插话说:“你们瞎掰什么?一曼同志,你说,我们怎么对小冯有意见了?今天说不出子丑卯寅来,我就要行驶所长的权力了!”

    林晓全叫赵曼为赵一曼?冯喆又涨了见识。

    赵曼圆圆的大眼看了一下林晓全,又瞧瞧一脸平静的冯喆,嘻嘻一笑,说:“我可不想当烈士,我说可以,不过司法所今后的天,可就不是男女各一半了。”

    “什么跟什么啊,就一句话,妇女就不顶半边天了,改成妇女称霸全司法所了,你们也真狠。”

    “要不,我说出来你和胡端就自干三杯?”

    林晓全看看胡端,胡端点头:“所长,今天我这一百多斤,就卖给你了,今后,初一十五的,你多去家里瞧瞧弟妹。”

    “去你的,胡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