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过关 >

第199章

过关-第199章

小说: 过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里最近为这事可谓是东奔西走,小冯不是外人,坦而言之,之前,我们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找过方方面面的领导,当然也找过赵副市长,你的同学赵枫林,我们也见过,可是涉及两个县之间的竞争,市里的领导不便表态,赵枫林同志也表示自己作为市政策研究室人,不好对下面具体哪个县的工作表达意见,不过他倒是指明了小冯你和发改委的一个人熟悉,而这个人可能在水库这件事上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一点,小冯同志也予以认可了。”

    李开来的话前半段是对冯喆说的,后半段是给刘玉顺和刘奋斗说的,冯喆一听心说果然,你们都将我摸得一清二楚了,还来问我干嘛?审贼呢!

    冯喆这会有些恼火,他有些生赵枫林的气,怪不得县里放着副市长的儿子不去用,却拐弯抹角的找到了自己这个已经不在水利系统工作的闲杂人等,原来都是赵枫林多的嘴——赵枫林不办事,却将我扯进去干嘛?这不是喝凉水剔牙缝,没事找事?

    刘玉顺和李开来说到自己省发改委的同学,除了柴可静还有谁?

    我和柴可静熟悉?这话从何说起?赵枫林那会在学校是学生会的,倒是和柴可静走的很近,起码比自己近,可赵枫林都不去找柴可静,我这个没和柴可静说话超过五句的人,凭什么去?

    做人怎么可以这样?

    事情不是这样办的!

    不对!

    ——赵枫林到底是不想给梅山办事,还是故意或者无意将自己推到刘玉顺和李开来面前去的?

    如果赵枫林是无意是搪塞,那虽然是不可原谅的,也能理解,也许就是无意之失,可要是故意为之,那赵枫林这家伙不是其心可诛、用心歹毒,也是自私自利,说话不负责任。

    赵枫林应该不知道自己和柴可静互发短信的事情,也就是说其实在外人眼里、在老同学们的眼里,自己和柴可静根本不可能搭上关系,绝对不可能有来往,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很容易发生点什么事情的学校两人就没有交集,出了学门,到了纷纷攘攘的社会上,离得又这么远,两人的关系怎么可能比学校时还熟络?

    那不合情理。

    再说那天在武陵市街头和柴可静偶遇——真的是偶遇,冯喆没有想到,柴可静估计也没想到,因此赵枫林不可能知道这一点(不过事后柴可静有没有给赵枫林说起这个,冯喆不能确定)。

    这样一想,冯喆觉得赵枫林给李开来和刘玉顺说与自己是同学,和发改委里的柴可静是同学,就是想让刘玉顺和李开来找自己,让自己去完成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不是让走投无路的梅山县县委县府领导今后彻底的将自己这个成事不足的家伙打进升迁的冷宫!

    要是这样,赵枫林也太岂有此理了。
………………………………

第250章坑(九)

    冯喆到医院,李博谷正在做核磁共振,冯喆就让焦一恩回镇上休息。

    焦一恩心里想了想,觉得冯喆留在县里,必有深意,就说:“我给李校长说了冯书记指挥将他送到县医院的事情,李校长大约还要四十分钟才能出来,那我就先回去。冯书记看还需要我做什么?”

    “没有了,回去休息吧。”

    焦一恩离开,冯喆看看时间,对中心小学的苗老师说:“苗老师,你今天下午到现在一直没休息,很辛苦,现在已经二十一点了,李校长做这个核磁共振还需要多半个小时,我在这里看着就行。这样吧,医院外面有旅馆,你在外面登记间房子好好睡一会,到明天早上四点来医院换我。”

    苗老师人高马大的,听冯喆说的客气,很不好意思:“这怎么好?其实下午我到这里什么也没做……冯书记,你工作忙,刘校长让我来就是陪护李副校长的,我哪能让你在这,这不合适呀……”

    “苗老师,今天让你来的忽然,你也没准备,肯定休息不好,以后这一段,李校长就靠你了,今晚我在这里,你抓紧时间休息、调整,改天,我想来顶替你,恐怕也来不了了。”

    “去吧。”

    苗老师一听,冯喆说的也对,自己的确有些想睡觉,迟疑着说:“那我就去了?”

    “嗯,哦,你身上有钱吧?”

    “有,下午刘校长给我钱了。”

    等苗老师离开,冯喆在核磁共振室外坐着,闭着眼想了很多事情。

    李博谷做着核磁共振竟然睡着了,护士将他推出来送到了病房也没醒来,冯喆看看时间,掂了暖壶去开水处打水,准备泡茶提神,在他的身后,有个女子停伫了脚步,心说他在这干嘛?然后迅速的往李博谷的病房里看了一眼,匆匆的走了。

    这个人是严然的蜜友,如今在县医院工作的护士李玉。

    没过一会,刘奋斗的电话打了过来,问冯喆这会在哪?

    冯喆不想给刘奋斗说的太多,就说自己在县里有点事,刘奋斗说:“你下午问我的关于李副校长是落水还是自己投水的话,是胡德铨的司机和司机班的几个人聊天时说出来的。”

    “胡德铨的司机?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他就说是看到李副校长在河边,结果掉水里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没提李副校长救孩子的事情。”

    看到李博谷掉水里却没见李博谷救人?

    能看到李博谷掉水里,就是说当时距离李博谷也不远,起码能很清楚的辨认出李博谷的相貌,那他当时有没有去救落水的李博谷的意思?还是说他当时看到那两个路过的村民已经下河去救李博谷了?

    胡德铨的司机当时在学校门前做什么?

    司机在,胡德铨这个镇上的副书记,当时又在哪?

    冯喆记得很清楚,自己和高志邦三个今天下午到南莫村去慰问褒奖那两个村民的时候,他们口中并没有说当时看到河边还有其他人,只是说在救上了李博谷之后,有几个上体育课的孩子跑过来看热闹的。

    半间房中心小学的体育课并不像别的地方那样丰富多彩,体育器械十分有限,体育课基本都是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而且,很多时候这些课时都被语文、数学这些主要学科将体育课的时间给占用了,体育课其实有些名存实亡,体育老师每日很多时候无所事事,非常清闲,这也就是刘福禄校长之所以能让教体育的苗老师来陪护李博谷的原因。

    “他当时在学校门前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刘奋斗咳嗽一身说:“这个,我还不清楚,我再了解一下。”

    李玉今晚并不当值,她只是临时顶替别人一会,在她离开医院的时候,已经弄清楚了冯喆看护的那个病房里的人叫李博谷,是半间房上的一个老师,但是她并不清楚李博谷是另一个李玉的父亲,而另外一和自己同名的李玉还是县wei书ji的秘书。

    李玉来到了病房已经是零点一刻了,病房内并没有开灯,她从病房的窗户中朦朦胧胧的看到父亲闭眼睡在那里,头上并没有被包扎,也就是说头部没流血,看来情况的确无大碍,(李玉不知道李博谷在镇医院是满头被包扎了白纱布的)而冯喆靠在椅子上正在假眯,外面灯光辉映着月光映射在他的脸上,有着斑斑驳驳的影迹,立体感很强。

    李玉站了一会,伸手轻轻的推开门进去,冯喆就睁开了眼,没有说话,注视李玉在李博谷的病床前站着。

    停了一会,冯喆说:“李校长做了几个透视,医生说脑部没问题,主要还是身体机能不太好,平时饮食和休息要注意,要在医院观察几天。”

    “谢谢你!……裘书记休息了,我才过来。”

    “喝水吗?”

    李玉摇头:“不了,你下午吃饭了没?”

    “吃过了,我不会让自己饿着的。”

    冯喆说着轻轻一笑,意思是让李玉不要操心自己,指着外面的阳台说:“我们去那说话。”

    两人到了阳台,关了后面的门,环境相对的封闭了些,医院外面婆娑的树枝灯影摇曳着投射过来,让两人的脸盘都明明灭灭的。

    “我一直很钦佩李校长的为人。”

    “谢谢,”李玉说着,低了下头,叹了口气。

    “怎么?”

    李玉没有回答冯喆的话,良久又叹了一口气,幽幽的说:“好人往往是没好报的,这世界的规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李玉在冯喆面前不需要隐藏自己,她心里想到什么,就袒露了出来。

    “当时村里救李校长的两个人给你打电话,原话怎么说的?”冯喆没有继续李玉的话题。

    “他们就是说,我爸落水了,问我在哪,我就问我爸在哪落的水,怎么回事,他们回答说,就在学校门前,好像是因为我爸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但是他们并没有亲眼见那个过程,只是远远的看到那个孩子浑身滴水的从河边往村里去了,所以就猜测是那样,因为当时河边除了我爸,也没别的人,至于我爸为什么救了人却没离开河边,又掉进河里,他们并不知情,我就让他们将我爸送到镇上医院,接着,就给你打了电话。”

    “李校长的确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我今天和高志邦已经核实过了,我想,李校长之所以没有当时就离开,是因为身上沾了河泥,不方便拿教材,因此在河边想洗干净的,结果就眩晕了。”

    冯喆自己下午的经历大致说了一下,还说了一些人诋毁李博谷的传言,李玉登时皱眉:“这些人真恶心!就不能见别人好!我爸也是,浑身湿透了不想着赶紧回家换衣服,管什么教材!回家不能慢慢的洗啊!那教材放在河边除了捡破烂卖废品的,谁会要?哪个重要都搞不清。”

    有些东西对别人是破烂,可是对李博谷就是很重要的,冯喆也叹了一口气:“是啊,这世上其实真的没几个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除了少数有限的几个最亲近的人,比如说家人,或者朋友,而有时候家人也未必对你是全心全意的,至于朋友,对脾气的,终其我们一生能碰到几个?岳飞不是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吗?”

    “是,你说的对!”李玉得到了共鸣:“很多人见你有了事,假惺惺的来探望你,他们是关心你?其实最多也就是问问,问的目的其实是想详细了解一下你究竟发生了什么,好向别人谈论多爆料罢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希望你过的好、过的幸福,甚至更有甚者,他们只是来确认一下,看你是不是过得不如意、是不是很倒霉,是不是比他们还差,如果你是倒霉了,他们就觉得你没有威胁,那么他们就放心了!”

    “特别是,有些你曾经过的比他好,你抢过他们的风头的那些人,你要是这会过的差劲了,他们心里就有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快感!巴不得你永远落魄下去,但是如果你要告诉他们你过得不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算什么,你积极向上,人生难免坎坷,你会汲取教训继续轻装前进,你就立即成了他们的挖苦对象甚至是今后借钱对象!因为什么,因为你过的比他们好啊,他们会想凭什么你比他们过的好,你过得好,你就有错,你就应该将你得到的好处给别人分享,否则你就是自私自利的人!”

    冯喆等李玉情绪稳定,说:“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想,这次镇上出面,表彰一下李校长的这种行为、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为人师表就要言传身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半间房人的机会。物质重要,精神更加要饱满。那两个救助李校长的人,我下午已经去拜访过了,他们救李校长,这没有丝毫的争议,而对于李校长救那个孩子,这一点很多人并不清楚,我认为镇党委有义务、有责任让每个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能让某些心怀叵测的人兴风作浪,胡作非为。”

    冯喆说着,李玉问:“那你不让我告诉裘书记的意思是……”

    “不是不让你说,而是不让你当时说,”冯喆顿了顿,看着李玉说:“领导都希望从下属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或者意见,不管这个肯定的答复和意见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但是要不含糊、不模棱两可,如果那样,他会觉得你没有认真的在办事,将问题只是单纯的反映给了他而已。”

    “你是说,不想让裘书记知道我爸可能是因为救人落水,也可能不是因为救人而落水的?这很重要?”

    “李玉,在这件事里,你首先要意识到你是跟在裘书记身边的人,如果你的父亲在道德上有瑕疵,会不会影响到裘书记对你的看法?”

    李玉哦了一声:“我没想那么多,不过你说的是。你提醒了我。”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裘书记那里,而在于李校长。”

    “我爸?我爸怎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