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明星系统 >

第148章

大明星系统-第148章

小说: 大明星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秋白也是听着内心震动无比,这个数据确实是一个令人颤抖的数字,要知道《舌尖上的中国》不是《**情公寓》那种年轻人喜欢的情景喜剧,而是纪录片,而且是面对25岁以上观众主流大众的纪录片。

而这些观众是观众群体中最具有购买力的,也就是说《舌尖上的中国》会带来高额的广告收入,这也就是那些电视台如此急不可耐要购买的原因……

这还是第一次,楚秋白感觉到上影集团成为了业内的焦点,而他楚某人也终于被同业们巴结了一回……

在办公室里的楚秋白,不由兴奋地捏着颤抖地拳头,狠狠地吼了一声:“干的漂亮!”

而这时候顾小凡才刚刚结束完喧嚣的庆功宴,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电话就是响个不停。

“诗姐~你看了节目吗?感觉怎么样?”顾小凡接起电话笑道。

“帅~没想到你配音这么好听啊,什么时候教教我呗~”

娄艺晓则是在电话里兴奋地大叫道:“拍的太好看了,看的我馋死了啊~害得我半天起来吃了两包泡面,真是忍不住啊~”

而高媛圆则是直接在电话里开玩笑道:“哎呀呀,这节目真不错,不过我觉得他们菜都没我做的好,要不下次顾导你尝尝我的手艺,第二季你把我也拍进去好吗?”

这一晚上,顾小凡的点换响起了无数声,他基本就是没睡觉,他只能一个个对着这些认识不认识的人,机械地说着“谢谢~”“恩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吃个饭。”

而在点开小凡吧,以及各个论坛,网友们也是热烈地讨论着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内容。

“我看的这节目我肚子都叫了一集……这配音是谁啊,太有意境了。”

“这是小凡哥本人啊?”

“我的妈妈啊~他也太神了吧~这是他配的,这么好听?”

“不管是不是顾小凡配音,这片子都绝对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了!”

“没错,我从来没有看完过一部纪录片,今天这《舌尖上的中国》我一点都没跳地看完的,拍的太有水平了!”

“我是学厨艺的,这导演虽然我不认识,但是绝对是大师,对食物有敬畏之心啊。”

“啊!?总导演也是顾小凡?我滴个老天爷啊~”

“我觉得一般啊~太煽情了~”

第302章更远的目光

网络上不乏争议,但是整体上看惯了快节奏搞笑是视频的网友们,还是一片称赞的。

而那些稍微有些年纪的网友,以及新浪博客上那些知名的美食博主,几乎是一面倒的对《舌尖上的中国》表达了自己顶礼膜拜。

“神级纪录片。”“我看过关于中国美食文化最好的片子。”“绝对把央视那些纪录片瞬间秒杀。”

其实单纯的从点击率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与《**情公寓》差不太多,但是引起了人们的热情却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第二天,顾小凡与何铁军并没有功夫休息,因为上影集团进行了一场临时的高层会议,把所有的集团领导都召集在了一起。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最新点击率出来了,单集已经超越了30万的成绩,而同时,他们也收到了来自全国13个省市电视台的购买版权协议。

这个成绩已经不能拿“很好”来形容,已经是牛到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了。

金厂长几个人原本昨天还计划着怎么追究,楚秋白强行降低美术厂的标准的,可现在,他们的心情已经是开始恐慌了。

因为看目前的成绩,就算楚秋白收回成命,单单是《舌尖上的中国》就能pk掉他们的《学警出更》了。

前期的《学警出更》几乎是和《日和》系列打了个平手,现在完全是靠后续的集数来分胜负了。

要知道《舌尖上的中国》只有7集,而《学警出更》还有18集,就是在有集数优势下,却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学警出更》的平均收视率目前在30万上下浮动,按照这个结果,总点击就是540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7集的《舌尖》,只要平均单集点击率达到78万就会超过他们……

这原本在任何人听来,都是不可能的数字,但是现在看来,却并非天方夜谭了……要知道,按照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的成绩,单集50万点击几乎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现在就看《舌尖上的中国》能不能再更进一步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美术厂究竟会把这个电视版权卖给哪家电视台。

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与合作伙伴东方卫视,已经有20多家卫视台收购。

央视的价钱是最低的,单集20万就要买走,而且没有广告分红,但是影响力却是最大的。

只要在央视近期播出,那么几乎可能肯定,电视观众会反补网络点击率,《舌尖上的中国》在弹幕网上肯定能突破78万……

但是如果卖给其他卫视,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金厂长今天罕见的主动在会议上发言:

“《舌尖上的中国》能有这样的成绩,是我们整个集团上下一致努力的结果,应该趁机把利益最大化,不能给央视做嫁衣,绝对不能低价卖给央视。”

金厂长说完这话,几乎一大半人都举手附议,都表态不愿意美术厂为了争夺点击率,牺牲整个集团的利益。

这让何铁军冷笑不已,心想你们这是垂死挣扎啊。

而顾小凡却是表达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观点:

“我同意金厂长说的,我们不能低价卖给央视,我们应该找寻一家长期合作的卫视台,以广告分成的形式卖给他们,条件是要我们上影集团参与他们的节目制作。”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是有些意外,每个人都深深吸了一口气,顾小凡这个提议令所有人感觉到他的野心,当他们这些人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顾小凡目光已经看向更远的地方,他的意思是,还想通过集团控制一家卫视台?

可众人稍微一动脑子就知道,他们能察觉顾小凡的野心,那么那些卫视台一定也能发现,像是现在大红大紫的湖南卫视,以及处于上升阶段的江苏卫视,都不可能接受这种提议。

而像是东南卫视,以及燕京卫视这些全国收视排名前列的卫视,也绝不可能答应这个要求。

能答应顾小凡的卫视,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就是上影集团有有参股关系的东方卫视,第二则是那些经营状况并不好的二,三线的卫视台。

说白了,名眼人都看得出来,顾小凡的目标是东方卫视这个强大的平台。

顾小凡想趁着这次《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伸展自己的触手,让美术厂变得更加强大。

现场的李厂长,刘厂长这些人都脸色大变,他们都清楚,如果美术厂与东方卫视联手,再加上弹幕网……在上影集团中几乎就完全没有了对手……

那今后哪里还有他们的立锥之地啊……

只有金厂长阴晴不定,想了想后道:“好,我同意美术厂方面的意见。”

这个结果倒是令顾小凡有些意外了,金厂长难道投降了。

会议通过了顾小凡的提议,但是很快在联系东方卫视之后,那便却没有了答复。

这代表了什么?

无论是楚秋白,还是何铁军瞬间就意识到了,他们还是太小看了金厂长,金厂长不仅仅拥有tvb的同盟,而且东方卫视也是支持金厂长的,金厂长在上影二十年的经营,根基远远比他们想象还要雄厚。

这令顾小凡也有些诧异,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因为对于他来说失去东方卫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与其在一家已经内部强大,结构完整的电视台去争取自己的平台,不如挑选一家处于低谷的电视台来合伙,会更加容易上手。

很快的,在一堆同意美术厂要求的二,三线电视台中,顾小凡挑选到了适合的目标,收视率排名全国中下游的浙江卫视。

顾小凡选择他也是有原因的,这些年浙江卫视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极需要内容提供,而其总部杭州离上影也不远,双方各方面都有互补性。

至于点击率?这根本不是顾小凡担心的问题,他从来都是相信好的作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金厂长那些利益熏心的人无法理解的。

在他们理解,纪录片再怎么好,也不会大红大紫,因为从来没有这个先例。

但是他们不会明白,好的作品是可以超越一切既有规则的,所谓的记录,规则,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

于是顾小凡点头之后,何铁军与楚秋白通过决议,浙江卫视同意了美术厂的合作协议,并在最快的时间把《舌尖上的中国》在晚上十点时段进行播出。

而当第一集的点击率突破70万大关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同时在浙江卫视与弹幕网播出。

上影集团内部众人正在猜测这一次,究竟《舌尖上中国》能不能单集77万的标准时,谁都没有料到,这个作品引发的浪潮将远远超乎所有人的预期……

第303章民族的本味

在这天晚上,当《主食的力量》播出,无数的人在电视机前,电脑前都在看着这些真实记录的画面。

每一个镜头都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随着镜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行走参与和观看。

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是美食背后的文化积淀、自然因素和历史背景,从苍茫辽阔的蒙古草原,到温润潮湿的江南小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平原,到深幽原始的西南边陲。

大家看到看到的是不同地域文化和自然影响下的不同美食面貌;从面条到米饭,从饺子到馒头,从年糕到粽子,观者看到久远岁月在地域主食中勾勒出的不同痕迹,这让习惯生活在繁忙都市、车流人群中的人们,久违的一次俯身探寻祖国富饶疆域、多变环境以及独特历史的机会……一次无比真诚的文化探索。

顾小凡通过镜头带来的,是每个人心中对于中国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发且绵延……

不是空洞虚假的讴歌,或者传播教育式的灌输,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以一种温柔感激的冷冽镜头,追随最普通的人们,记录他们的生活。

这样的记录,因其真实而显得诚恳。没有对中国现状的粉饰,它静静记录深山、窑洞、小镇、泥土、皲裂皱纹;不在餐桌而在柴锅,它审视食物在其源头最自然的诞生和延续;没有对味觉过分的溢美,它看到的食物,诞生于普通家庭的厨房,融合在普通人的成长、生活和记忆里。

它甚至是冷酷的,翻动沉重工具的老人、渔船里枯燥生活的渔民,艰难走在路上的游商,镜头在拍摄他们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

但这正是纪录片的尊重和珍贵,镜头记录他们生活的真实面貌,对他们的勤劳与艰苦、笑容与污渍、伟大与微小一并记录。

电脑前每个人看到的,正是他们深知的中国社会真实的面目,劳动者的淳朴和勤劳在我们心中得到印证,这种认同感,远比任何宣传来得更加有力。

采摘莲藕的工人渴望卖价上涨的小小心思和满身污泥的咧嘴微笑,比多少煽情的节约粮食宣传都更加让人深深信服。

在很多时候,纪录片的都是被认为是另一重形式的形象传播和文化宣扬,很多时候这点令人厌恶。

但是我们原本就拥有最优秀文化时,为什么不去宣扬?为什么不把我们最珍贵的一面对着全世界展示出来?

每个在屏幕起看着这一切的人都不禁思考,当我们的电视里充斥着谍战片、宫廷剧和抗战片,充斥着各种噱头和亚文化的综艺节目时,难道不需要纪录片,带给我们中正平和的,严肃的思维和思考?

当这个国家,不断用大都市的高楼车船、繁华庆典做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面貌的主题时,我们只是激动与兴奋。

而只有当我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我们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对故土和故土上俯身劳动的劳动者洒下热泪,千年来我们血脉里的原始记忆仿佛都苏醒过来。

千百年来,土地上默默生活的人民,他们对生活的尊重态度,对劳动的天性热忱,他们身上的淤泥,额头的汗水,黝黑的皮肤和原始的微笑,那些渗入美食、生活、家庭和小镇的厚重文化,才是中国的本味。

中华民族的本味,远比石头森林车水马龙,更加值得尊敬,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独有的魅力,顾小凡让通过镜头让每个人都认识自己血脉与传承。

不管是在高楼大厦里打拼的白领,还是在工厂车间里奋站的小人物,亦或是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在海外漂泊的人们。

在这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看着《舌尖上的中国》那一张张勤劳的面孔,一份份熟悉的美食,都仿佛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

那是家乡的味道……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成为什么人,我们都是在那片土地上孕育而生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体内都是流淌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感动着,回忆着,流连着……

而在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