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74章

汉骑-第74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皇上?”张春神情一动,最后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皇上最爱少年英才,李信此人有大才,只要皇上喜欢,一句话足以让他升到足够高的层次,足以偿还这次功劳了。”

“既然如此,老夫这就上奏天子。”孙承宗也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还请老大人去劝劝献之才好,他心中可是有股气呢?”

“哈哈,好好,老者就去。”张春点了点头,也出了大厅。而半响之后,就见数骑冲出锦州城,朝远方的京师飞奔而去。

西山大营之中,此刻已经成了一个硕大的练兵场,蒋毅、句突、杨雄、高猛等人纷纷将这一万人组织在一起,进行精编训练。按照李信的吩咐,这一万人当中,将组建两只大军,一只为近三千人的骑兵,另一只为七千人的步兵,骑兵为李信亲自统领,步兵分为三部,择其精锐五百人,为中军护卫营,由高猛统帅,剩下的大军,句突领一千五百长弓手,蒋毅和杨雄各领两千步兵,分别为磐石、青龙二营,还有一千人为辎重兵。听从张翼辅的吩咐。

“主公,大凌河城传来的消息。”石元直和张翼辅联袂而至,只见那张翼辅脸上尽是愤怒之色。

“怎么了?”李信抬起头来望着二人说道。

“主公,探子传来的消息说,刚刚从锦州城运来五百大车粮草,运到了大凌河城中。”张翼辅冷哼道:“属下还听里面的朋友说,这五百大车粮草尽数为大凌河城所有,根本就没有供给我们西山军的。”

“祖大寿怎么说?”李信皱了皱眉头,他不曾想到明军上下居然如此短见,连李信这个一万大军的友军都不待见。

“祖军门到现在还没有消息。”石元直摇摇头,轻轻的说道:“主公,属下倒是认为此事与孙承宗大人没有关系,恐怕与吴襄等辽东将领有关系。主公还记得那个阿济格吗?”

“被我斩杀的那个家伙?”李信好奇的问道。

“不错,正是此人,不过此人并非为主公所杀,而是被吴三桂所杀。”石元直冷笑道:“吴三桂可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了,听说,他就是凭借这个功劳升为游击将军的。”

“就他也能当游击将军?”李信闻言一愣,最后哈哈大笑道:“这些人打建奴不行,自己人对付自己人倒是厉害的可以。看样子,我们的那些功劳恐怕就要被这些家伙抹杀掉了。”

“他们这不但是在抹杀主公的功劳,更是像消灭我们这支军队。”石元直冷笑道:“主公一没有大义,二没有粮草,低下的那些士兵们又如何能统领他们呢?”

“真是笑话,我西山军全军上下都受主公活命大恩,岂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大义而放弃主公的。我看朝廷中人都是无脑子的。”张翼辅冷哼道。

“不管怎么样,这粮草还是要解决的。”李信皱着眉头说道:“以前我军不过两千人,从建奴那里抢粮草还是够用了,如今我军有一万多人,专门靠抢粮草是绝对不够的。”

“主公,门外何彬少将军来,还送来了一百车粮草。”这个时候,高猛闯了进来。

“如此看来,这个祖大寿还没有愚蠢到家。还知道我们的作用。”石元直脸色大喜。

“靠别人的救济还是不行。我们得要得到我们自己。”李信却是摇摇头,说道:“传令下去,以后每三天,本将都会亲自率领我们得骑兵和步兵一部出击建奴。从他们手中抢夺粮草来。”

“哎,这朝廷实在是太过分了。”张翼辅冷笑道:“若非是主公,这大凌河城早就被建奴所攻破了,若非主公,他祖大寿早就被建奴所杀了,还能会支撑到现在。”

“算了,不说了,我李信从来就没有想过能从朝廷那里得到什么援助。我李信能有今天就是靠我自己。”李信冷哼哼的说道:“但愿这些家伙莫要惹急了我,否则的话,我就找建奴要些粮草,然后遁入草原之中。”

“主公真要如此?”张翼辅闻言神情一愣,赶紧阻止道:“主公若是如此,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唾骂。”

“唾骂?既然他们都不怕天下人唾骂,更何况是我了。”李信摆了摆手。

“主公,此事倒是可以办,嘿嘿,恐怕到时候主公不要求,那建奴肯定会要求的。”石元直闻言一愣,紧接着说道:“大凌河城既然已经解围,这就说明朝廷的大军很快就会北上,与建奴决战了,主公有一万大军,无论是哪一方,都会小心翼翼,建奴肯定是不希望主公出现在这里,也许会派人礼送出境,嘿嘿,主公,若是两军交战之时。嘿嘿。”石元直眼中冒出一丝奸诈来。

“若是如此,倒是不错。”李信想了想,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这几日就给建奴制造一些麻烦,让他们恨不得立刻将我们这个麻烦送出去。”

“主公,你们?”张翼辅这下糊涂了,望着石元直和李信一眼,他是商贾出身,本身就极为聪慧的,但是此刻他发现自己还是愚蠢,平时的奸猾,若是对上这二人恐怕也是被卖的命运了,什么叫做无耻,什么叫做背信弃义大概就是这样了。

“好了,这也是以后的事情,眼下要做的就是多准备一些粮食,训练精锐兵马,我想,我们留在西山的日子也不多了。”李信轻轻的说道。

“主公放心,属下这就去办。”石元直和张翼辅二人相互望了一眼,这才退了下去。

数日过去,李信真是率领着他的骑兵和步兵,两者相互配合,沿途袭扰建奴大军粮道,一时间从盛京沈阳,一直到大凌河前线处处烽烟,李信的大军所到之处,无论是建奴的田庄、府衙,只要有便宜可占的地方李信绝对不放过,虽然皇太极也命重兵护送粮草,但是随着张春所率领的四万大军的到来,皇太极无奈之下只得集中兵力对付张春,又命人从盛京调遣了八千精锐骑兵护卫粮道,又命人建起了汉八旗,将从中原俘获过来的汉人,选择精锐,组建汉八旗,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如此勉强能保证粮道通畅,但是被李信截获粮道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

就在李信、张春、皇太极三方在大凌河城这个方圆数十里的地方进行博弈的时候,远在明朝京师,上至崇祯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被孙承宗的一封奏疏给震惊了,大凌河边,祖大寿率领李信等将军击败了建奴洪太数万大军,大凌河之围解了。这李信又是何人?一时间就引起了众人的纷纷猜疑。

很快,京师之中,又传来消息,将李信的生平总总,尽数列了出来,其中包括他的来历,乃是淮安前知府李固之子,清流之后,甚至包括其以三百兵力冲过建奴八道拦截,又以阵斩阿济格,用近两千人马冲击四万建奴大军,与祖大寿里应外合,击败了洪太,解了大凌河之围等等,这些都被一一披露,有的说书人甚至将李信的故事编成了段子,传之四方,总的就一句话,那就是李信火了,而且是绝对的大火,火到深宫之中了。

“王承恩,你知道李固吗?”御书房内,一个面色刚毅年轻人,身着道袍,轻轻的问道。只见这个中年人面色英俊,但是双目中露出一丝疲惫,他如今不过二十刚出头,到现在的他额头上隐隐可见皱纹。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明主人崇祯皇帝。

“回皇爷的话,此人乃是前任淮安知府,只是与当初的魏逆有些关系,后来刑部追查天下官员,才下旨将其斩杀,是陛下亲自批红的。”王承恩乃是崇祯心腹宦官,当年崇祯为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跟随在崇祯左右,不离不弃,深的崇祯的信任,实际上,这个王承恩也是一个忠臣。自始至终,他都是跟随崇祯一人,忠于崇祯一人,直到后来,崇祯在煤山上吊,王承恩也是追随在崇祯身边。只是他是宦官,宦官爱钱好像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王承恩也喜欢钱。

“他有个儿子叫做李信,你知道吗?”崇祯又翻着奏章说道:“锦州孙承宗送来奏疏,褒奖了李信的大功,想让朕给他一个前程。”

“军国大事老奴岂敢多言。”王承恩眼珠转动,实际上,这些奏章递送到崇祯面前,王承恩都会亲自打开过,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他是不能隐瞒的。只是此刻让他来决定李信的未来,王承恩自然是不敢说话。

“以罪人之身统领大军,这本身就是违背朝廷法典,但是孙承宗说的有道理,这样的功劳不能不奖赏。”崇祯皇帝望着孙承宗的奏疏,,只见上面写着:“其罪难恕,其功不得不奖。”原来孙承宗还是在吴襄等人的话上做了文章,崇祯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但是也让崇祯吃了一惊。这个李信是何等的能耐,居然能将孙承宗折服。当下又仔细看了起来,越看到后来就越加吃惊了,敢情这李信还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人物,居然打的洪太狼狈而逃,差点都被他所杀。

“李信真的只是率领了两千人?”崇祯又怀疑的问道,如此战果,恐怕就是两万人也达不到吧!这战报莫非是假的?崇祯双目中露出一丝疑惑来?

“回皇爷的话,这封战报不但是真的,而且还有许多遗漏的地方。”王承恩见状,只能是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实际上,李信还曾经斩杀过阿济格。”

“那阿济格不是吴三桂所杀吗?”崇祯这下震惊了,吴三桂阵斩阿济格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而且他还亲自褒奖,只是如今没有想到的是,阿济格不是吴三桂所杀,而是李信所杀,这让他崇祯皇帝极为愤怒。

第87章来自朝廷的消息

“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吴三桂所杀,当初李信将斩杀阿济格之后,要追击洪太,将阿济格尸体丢在战场之上,故此最后被吴三桂得了一个便宜。想来无吴三桂以为这阿济格乃是在乱军中误杀,无人领其功劳,所以才会将阿济格的首级取来当做自己的功劳。”王承恩思索了片刻,方说道。也亏得此人,如此解释倒也能勉强说的通。

“这么说,这个吴三桂倒是好运气了。”崇祯皇帝淡淡的说道。他双目中闪烁着金光,就算是王承恩此刻也看不出崇祯皇帝心里到底是在想着什么。

“就算是运气,那也是皇爷给的。”王承恩眼珠转动,忽然说道:“皇爷乃是天子,说这样的功劳是谁的,那就是谁的,说给了吴三桂的运气,那就是吴三桂的云去了。”

崇祯皇帝闻言一愣,沉吟了好半响,才点了点头,说道:“只是这样对李信就难免有些不公平了。呵呵,这次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的赏赐他一番吧!他立下了如此功劳,还救了祖大寿和关宁铁骑,这样的功劳若是不赏赐恐怕也说不过啊。”

“皇爷,只是此事还要商讨一番的好。”王承恩迟疑道:“皇爷,这个李信首先是一个罪人,这样的人虽然立下了大功,可是皇爷,您不要忘记了,按照朝廷的规矩,领军两千人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罪人可以做的,就算是普通人,领军两千,也是谋逆大罪啊!”

“这此一时彼一时啊!”崇祯皇帝闻言一愣,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若非李信,祖大寿岂能生存,朕的关宁铁骑恐怕早就被建奴所灭了。”

“皇爷慧眼如电自然是好的。”王承恩迟疑了片刻,方说道:“皇爷,此事恐怕周大人会反对的。”

“周先生?这与李信有什么关系?”崇祯皇帝一愣,有些好奇的问道,他口中的周先生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时候的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少时聪明,有文名。二十岁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授修撰。天启年间迁右中允,掌司经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祯帝即位,召为礼部右侍郎。崇祯二年十二月,特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时年三十六岁,次年九月拜为首辅。崇祯二年十二月,京师有警,特旨拜延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机务。明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六月,体仁亦入。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遂为首辅。寻加少保,改武英殿。可以说,周延儒是明朝难得一见的才子,而崇祯皇帝为了对这些内阁大学士的尊敬,都称呼他们为先生。

“这个,听说前淮安知府李固之死,与周先生有点关系。”王承恩想了想,终于不敢欺瞒崇祯皇帝,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半真半假的透漏给崇祯皇帝。

“你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周先生乃是我大明的首辅大臣,岂会与你所说的这样无耻?”崇祯皇帝微微有些不满的训斥道。不过,不管怎么样,王承恩的话还是让崇祯听进去一点点。

“皇爷,不管怎样,李信乃是以罪人之身领军击败建奴,虽然立了大功,可是同样的,也是违背了朝廷的旨意。若是真的说起来,就是治他一个谋反之罪都是可以的。”王承恩想了想还是劝道。

“那难道就让这样的勇猛之士留在朝廷之外吗?”崇祯皇帝长叹道。这些年他治理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