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72章

汉骑-第72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大军缓缓而行,很快就没入深山之中。

“可惜了一员虎将,却不愿意留在我关宁军中。”而此刻大凌河城城头上,祖大寿满脸的惋惜之色。

“如此桀骜不驯之人岂能为父帅所用,他留在我关宁军中,必定是我军的大患。”祖泽润满脸的忌惮之色,说道:“父帅,此人不能久留,以一罪犯之身,居然敢收拢兵马,有造反的嫌疑,待督师大军到来之时,孩儿愿意领一只兵马将其剿灭。免的日后祸患天下。”

“少将军,不要忘记了,若非李信前来,恐怕少将军连脑袋都保不住了。”何可纲闻言冷哼道。

“住口,为父刚才和李信击掌为誓,岂会转眼就忘?”祖大寿怒斥道:“李信此人虽然不为我所用,但是他说的对,那就是同是汉家子民,就应该为汉家效命。他虽然不为我所用,但是却愿意深入草原,甘冒风险,扫清草原,以断绝建奴从草原进攻我中原的计划,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我祖大寿不如此人。”

“父帅准备保奏此人?”祖泽润惊讶的说道。

“自然是这样,他送给我一份大功劳,我若是不表示,日后将士们如何看待我祖大寿,又如何会为我祖大寿而卖命。”祖大寿正容说道:“此刻建奴虽然败退,但是其主力未损,仍然屯兵在城下,若是此刻建奴知道我与李信之间有了误会,必定会强攻我大凌河城,到时候,我们仍然与以前一样,被困死在此。就是想逃也逃不了。”祖大寿指着北方说道:“唯独我与李信联合在一起,形成犄角之势,才能让建奴忌惮。”

“大帅英明。”何可纲也点了点头。

“可纲,这次报捷的文书,你来写,一份送督师处,一份直接上奏朝廷。哼哼,我现在已经不相信锦州城的那些文官们了。”祖大寿冷哼道:“平日里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倒是可以,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就是什么也做不了。而且只有将此事夸大,才能引起天子的注意,否则的话,我的奏章还没有送到皇上面前,弄不好就被人扣下来了。那李信的仇家可不简单啊!”

“父帅知道李信的仇家是谁?”祖泽润有些好奇的问道。

“有人既然做了,就不怕别人不知道的。”祖大寿不屑的说道:“哎,可惜了,若非有此人在,李信焉能不为朝廷所用,可惜了可惜了。”

“哼,依照孩儿来看,李信此人就是一个胆大妄为者,此人野心甚大,父帅实在不应该保举此人。”祖泽洪在一边也冷哼哼的说道。

“好了,不管怎样,他李信对我们可是有活命之恩的,这点是不能忘记的。你没看见那些青壮,就算李信暂时没有什么官职,可是那些青壮还不是心甘情愿的跟随李信离开?一些贱民都知道报恩,难道我祖大寿还不如这些贱民吗?”祖大寿摆了摆手说道。实际上他心中明白,这些贱民不光是为了报恩,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等人为了活命,在大凌河城中的做法,让这些青壮们只能选择李信。至于祖泽洪等人说的李信有野心,他也是认同的,只是有野心又如何,那祖大寿就没有野心吗?在辽东,实际上他祖大寿就是辽东王,只是没有自立旗号而已。在他看来,李信也只是会与自己一样,做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将军罢了,也许现在卖了李信一个好处,日后也能接个善缘不是,就说眼下,若是李信撤军,祖大寿相信,那些并没有伤筋动骨的建奴立刻挥军前来,重新将大凌河城围困的严严实实,连一只飞鸟都飞不进来,到那个时候,还真是没有人敢来营救他祖大寿了。所以不管怎么样,他祖大寿都得帮助李信这一回,好让李信甘愿将这次大功分一半给他祖大寿,免的朝廷借着这次机会对付祖大寿。这一点他也相信在锦州城的孙承宗等人也明白这个道理,除非孙承宗能亲自领大军前来,然后击败建奴,他才能光明正大的吞并李信,可是孙承宗有能耐击败建奴吗?他祖大寿心中没底。

“皇上,探子传来消息了。”

城北建奴中军大帐内,皇太极躺在榻上,范文程等人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明军是何人领军?”皇太极睁开双眼问道。却见范文程等人低着头,不敢说话。

“说吧,朕能承受的住。”皇太极见状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来,但还是问道。

“根据探子传来的消息,祖大寿领着残军退守大凌河城,李信领着兵马屯驻西山之下,有探子说,李信押解这数千精壮进入西山大营了。”范文程小心翼翼的说道。

“那孙承宗等人呢?难道也退回了锦州吗?”皇太极神情一愣,显然是发现少了什么,赶紧问道。

“回皇上的话,探子根本就没有发现孙承宗等人的踪迹,想来,想来是李信故意诈我们的,好让我们以为是孙承宗大军到此。”宁完我低着头咬着牙齿说道。

“李信!”皇太极双眼圆睁,捏紧着拳头,大声怒吼道:“李信,你欺吾太甚。噗!”只见那皇太极一口鲜血喷出,一下子就沾染了锦被。

“皇上,快,快传太医。”范文程等人吓的面色苍白,不由的大声呼道。瞬间整个建奴大营中一片混乱。不时的有太医进出中军大帐之中。而多尔衮等人也都赶了过来,脸上尽是忧色,但是更多的却是愤怒。显然探子传来的消息,这些人都已经知道了,数万大军,就这样被李信以千余兵力所唬住了,放弃了绝对优势,变成如今这幅模样,这让多尔衮等人如何安心。

“这个李信实在是可恶,我一定要他的好看。”豪格面色阴沉,冷哼哼的扫了一边的范文程等人一眼,冷笑道:“两位先生号称诸葛在世,跟随在皇阿玛身边,怎么就没有发现这种事情呢?”一句话说的两人面色羞的通红,却又无可奈何。

第84章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祖大寿既然重新占据了大凌河城,这就说明我们短时间不能将对方如何,加上李信与祖大寿成犄角之势,更是不能打破眼前的这种局势。”多尔衮扫了众人一眼,分析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虽然昨夜小败一场,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兵马并没有损失多少,主力仍然存在,这祖大寿和李信虽然形成犄角之势,但是仍然不是我们的对手,他们必定会请孙承宗亲自领军前来,哼哼,若是与明军对阵大凌河城下,我们的胜算还是有不少的。”

“一个李信是救不了明朝的。”阿巴泰也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大清的骑兵纵横天下,无人能敌,所以我们与孙承宗野战,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哈哈,他的关宁铁骑如今还剩下多少人呢?还有那个机会与我们决战与城外吗?”

“不错,他们若是依仗大凌河城,那么我们就用红衣大炮将他们轰出来。”豪格也恶狠狠的说道。他双目中露出一丝狡诈来,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让这个大清皇长子成长起来了。

“那李信当如何是好?”多尔衮又皱着眉头说道。

“李信不用我们去对付,他们的皇帝,他们的朝廷会帮助我们对付他的。”范文程冷哼哼的说道:“陛下早就有算计,专门对付李信的。现在只要我们认真对付孙承宗就可以了。”

“李信?”多尔衮面色一愣,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其余的众多贝勒们更是不再说话,既然皇太极已经有了决断,这些人自然就不反对了。

而此刻的锦州城内,仍然是一片乌云压顶,昨夜的大战声震四野,距离大凌河城几十里远的锦州城自然是知道,众人也都能猜到或许是建奴等不下去了,准备强行攻打大凌河城,包括孙承宗在内的辽东上下官员,都早就做好了大凌河城失陷的准备。锦州城内的百姓们也都各个面色凝重,失去了大凌河城不要紧,关键是屯兵在大凌河城中的关宁铁骑,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年来,关宁铁骑在辽东上下,早就是视为定海神针的存在,所谓的城池可以丢失,但是关宁铁骑不能丢失。

“捷报,捷报,大凌河城大捷。”

“捷报,捷报,灭建奴两万余。”

正午时分,锦州城下的城门士兵正垂头丧气的站起那里,对过往行人,连盘问都懒的盘问的,忽然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却见数个身着鸳鸯战袄,头戴红缨毡帽的士兵骑着快马闯了进来,口中喊着“捷报”不提。

“捷报?”

“大凌河城大捷?是真的还是假的啊?”那些士兵们却是不敢阻拦,纷纷驱赶行人,但是却阻拦不了这些人的怀疑。就是他们自己也都是很怀疑的,进军大凌河城的关宁铁骑多少人,别人不知道,并不能代表着这些八卦们不知道,一万多兵力居然说击败了建奴,那建奴多少人,漫山遍野的,听说有十万之众,祖大寿就算再怎么勇猛,也不可能击败这么多人吧!这些人对这捷报也是嗤之以鼻。

而在锦州督师府内,孙承宗一大早就将锦州城内的文臣武将都召集过来,显然是讨论大凌河城的善后问题。

在他们看来,大凌河城是失守了,在建奴无数雄兵之下,祖大寿和他的关宁铁骑也是不会幸免的,这些年,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这次大凌河城也是不例外,可是不管怎样,都是要善后的,同样也要有人要为这件事情负责任的。

何人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义务为此事负责呢?坐在上手的孙承宗扫了众人一眼,只见无论是左边的邱禾嘉、张春,或者是坐在右边的吴襄、宋伟等人,各个都是沉默不语,或是低着头望着脚尖,或是坐打坐状,却是无一人开口说话,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已经有两个时辰了,那孙承宗也更衣了三次。此刻他真的很佩服这些人,两个时辰内,却是无人站起身来更衣。

“此次大战乃是我锦州估计不足。乃是我孙承宗的罪过,愧对皇上信任。”无奈之下,孙承宗只得开口说话了。这种事情总得有人来承担结果的,他孙承宗两度出山,最后却是落的一个如此下场,这让老将孙承宗心中一阵凄凉。可以想象,就算当今天子还记得自己的功劳,但是这次恐怕也保不住自己了。自己也只能落的一个告老还乡的下场了。

“我等有罪,请督师责罚。”众人一听见孙承宗开口说话,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是脸上还是露出一丝惭愧之色来,纷纷弯腰说道。

“呵呵!”孙承宗满脸的苦笑,忽然皱了皱眉头,朝外望去。

“捷报,捷报,大凌河城捷报。”众人这个时候不再惊讶了,而是改为惊恐,也都纷纷望着外面。

“怎么回事?怎么会有捷报传来?”孙承宗一下子站起身来,几个跨步就到了滴水檐下,丝毫没有任何的别扭来,根本看不出孙承宗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者了。

“恐怕是大凌河城那边的消息来了吧!”邱禾嘉神情一愣,很快就摸着脑袋说道,这件事情他还真不好说什么。捷报,真是见鬼的捷报,事实就摆在那里,大凌河城在建奴的进攻下已经失陷,祖大寿连带着剩余的关宁铁骑被杀。甚至邱禾嘉连请罪的奏疏都已经写好了,就等着孙承宗承担责任之后,送往崇祯面前。他也相信,这种事情不光他一个人在做,就是其他人也在做。

“不会是哪个疯子在戏弄我们吧!”吴襄扫了周围一眼,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以万余兵力居然能击败数万的建奴大军,就算关宁铁骑极为神勇,可是不要忘记了,那关宁铁骑可是饿了好几个月,哪里还有多少的战斗力而言,垂死挣扎,或许可能。可是能击败建奴吗?打死吴襄也不相信。

“督师,还是进去吧!”张春叹了口气,说道:“恐怕是街上那个失心疯在那里胡言乱语。督师不必放在心上。”

“哎!”孙承宗点了点头,又摇摇头。他朝张春点了点头,就想着回去继续开会。

“捷报,捷报。”这个时候,喊捷报的声音越来越近,接着就见仪门大开,几位骑士闯了进来,看他们的装着正是关宁铁骑。

“末将张存仁拜见督师大人。”为首之人大声的说道。

“还真是张存仁。”吴襄双眼一亮,看了半响说道:“你们怎么突出了大凌河城了?督师大人,此人正是关宁军游击将军张存仁。”

“你就是张存仁?”孙承宗闻言神情一愣,望着那名将领,说道:“你怎么会来这里?”

“回督师大人的话,昨夜我军大破建奴洪太,军门怕督师大人担忧,故此让末将前来报捷。”那张存仁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你,你不会是投降了建奴,这次来晃点我们的吧!”邱禾嘉还是不相信的问道。众人闻言一愣,也都用防备的眼神望着张存仁,甚至下面的官兵也都抽出腰间长刀,一旦发现张存仁有什么不轨之处,立刻将其刺死。

“军机大事,末将岂敢胡言乱语,更何况末将身为汉家子民,岂会投降建奴。”那张存仁苦笑的摇摇头,又从怀里摸出奏章来,呈送到孙承宗面前,说道:“这是军门亲笔所书,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