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39章

汉骑-第39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会更大。”

“呵呵!我们没有没关系,只要敌人有就可以了。”李信满不在乎的说道:“我相信皇太极会送给我的。”

“那是,那皇太极连方天画戟这样的神兵都送给了主公,区区一点弓弩,也照样会送的。”句突得意洋洋的说道。

“想来此刻皇太极恐怕会气的吐血吧!”李信笑呵呵的说道。

“那大凌河城就要倒霉了。”石元直叹息道:“我军骑兵游弋在外,专门袭扰对方粮道,皇太极此人奸诈,这一点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在我军还没有对他造成威胁之前,他必须要尽快灭掉大凌河城。然后要么挥军南下,要么就来对付我们,将军这次对皇太极可是打击很深,他恐怕是不会放过将军的。”

“那就等他抓到我再说吧!”李信淡淡的说道:“蒋毅,安排一下,受伤的让辛夫子好生治疗,至于这些人,就要将他们训练成精锐的骑兵了,我们时间很短,真不行,也只能让他们在战场上熟练杀敌了。”石元直听了浑身一个颤抖,眼前这个主表面上看上去文质彬彬,好像是一个读书人,但是实际上他心中所想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心肠极为狠毒。那皇太极惹了此人也是倒霉。

“将军,实际上,表面上看,建奴好像是占据了优势,但是实际上,若是能算计得当,将军这次或许就能大破建奴。”石元直想了想,摸着胡须说道。

“你是说让祖大寿和锦州援军里应外合?”李信想了想轻轻的说道。

“不错。祖大寿此人乃是难得一见的帅才,身边的关宁铁骑又是难得一见的精锐,若是锦州援军能够拖住建奴大军,祖大寿从城中杀出,建奴就会首尾不能相顾,正是我军大破建奴的好机会啊!”石元直点了点说道。

“恐怕这种情况很难。”李信摇摇头说道:“里应外合听上去很不错,但是却没有操作性。且不说锦州援军能不能及时到达,就说那祖大寿,能不能抓住机会都很困难。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抓住了自然是好的,也能如你所说的那样,大破建奴,可是抓不住呢?你想过结果吗?那就是援军被击破,祖大寿和他的关宁铁骑遭到重创,你说这种情况,大凌河城能守的住吗?更重要的是,祖大寿此人是没有这种魄力。”

“魄力?”石元直想了想,也点了点头。祖大寿是没有这样的魄力,要是有这样的魄力,早就跟谁李信杀出来了。至于大凌河城就算被建奴夺去又能如何呢?进攻和防守不一样,建奴善于进攻,不善于防守。可惜的是,祖大寿因为担心被朝廷怪罪,担心关宁铁骑受损,所以并没有和李信一起冲杀出来,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后果。

实际上,在此刻的后金建奴大营之中,中军大帐内气氛极为凝重,皇太极躺在软榻之上,在他旁边,宁完我、范文程两大谋士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只是那范文程头上披着一件毡帽,黑色的纱巾遮住了面容。

“皇上,臣惭愧,上了李信的当了,还连累了皇上。”这是多尔衮等人离开之后,范文程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李信阴险狡诈,先生乃是实诚之人,上当也是在所难免的,此事已经过去了,就不要说了。现在关键是眼下的局势。”皇太极咳嗽了两声,叹息道:“大凌河城虽然被围住了,但是祖大寿若是拼死想突围还是有可能的,只要有祖大寿在,关宁铁骑就在。更不要说外面还有一个李信,他麾下也有数百人马,这些人马都是骑兵,来去无风,这样的人躲在暗处,随时都会来偷袭我军粮草,从沈阳到大凌河城,近千里的路程,四处都是在对方的进攻之中,朕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啊!对了,你们说那李信会不会因此而回到中原去。”

“不会。”范文程想也不想的就说道:“皇上,那李信是绝对不会回到中原去的,且不说他与崇祯小儿有杀父之仇,更为重要的是此人的野心奴才,奴才虽然与李信不过数面之交,但是也知道此人绝对不会久屈人之下,否则的话,他也就不会不声不响的将邱禾嘉的卫队据为己有。他是想着自己建立势力。此人绝对不会因此而回中原的。”

“你是说李信是想称王称霸?”皇太极有些不屑来,最后摇摇头,说道:“就凭借他的几百人能做什么?先生不会是被李信给吓着了吧!”

“皇上圣明,奴才也认为李信此刻就算是没有回锦州,但是也绝对会等着机会,救出祖大寿此人。”宁完我也出言说道:“皇上,中原自古就讲究正统之说,如今的崇祯小儿就是正统。李信阴险狡诈,如何不知道此事,只要能利用正统,他就能获取更大的利益。不过,皇上,还是要小心李信此人偷袭我们的粮道。”

“李信的志向如何倒是其次,眼下最主要的是大凌河城,两位先生说说,这大凌河城应该如何去打?”皇太极止住了二人,李信固然很阴险狡诈,可是力量实在太小,根本就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奴才以为,对付大凌河城只要用一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拖。”宁完我想也不想,就说道:“我军来的突然,而祖大寿担心城中的民夫,所以没有突围,只是如此一来,城中的数万人口,这样的消耗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想大凌河城的粮草多是从松山而来,我军困住了大凌河城,城中想必不久之后,就会陷入无粮的境界,如此情况,难道还需要我军去进攻的吗?只要时间到了,自然就能攻破大凌河城。甚至还能以重兵来对付前来救援的锦州城,这祖大寿和他的关宁铁骑是明朝在辽东的镇海神针,无论是邱禾嘉或者是孙承宗都是不会允许关宁铁骑丢在这里,所以必定会派人前来救援,到时候,皇上可以不断的消灭援军,最后,大凌河城也必定会不战而降。”

“若锦州援军从外进攻,而祖大寿从大凌河城进攻又将如何?”皇太极想了想,又问道:“你们也知道,祖大寿此人乃是一个难得的帅才,虽然这大凌河城已经被我们围困,但是你们也看到了,大凌河城的防守并没有丝毫的松懈。呵呵!朕倒是没有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凌河城居然被祖大寿建的固若精汤了。所以说,一旦锦州的援军前来,祖大寿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和援军里应外合,我军有可能在这种情况反而被明军所击破,这才是朕所担心的。”

“皇上,奴才倒是有一计,可以解开此局。”范文程皱了皱眉头,忽然双眼一亮,说道:“皇上,奴才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让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可以夺取大凌河城。”

“哦,什么办法?先生快快说来。”皇太极双眼一亮,不由的笑呵呵的问道。

“皇上,请看。”范文程看了看旁边几案上的毛笔一眼,得意的在取了纸笔写下几个字来。那皇太极和宁完我望了一眼,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

“先生真是神人也!”皇太极得意的说道:“有先生此计,想必,这大凌河城必定会为我大清所有,祖大寿和他的关宁铁骑也必定为我大清所灭,若是能取大凌河城,击败祖大寿,先生必为首功。朕不吝赏赐。”

“奴才不需要任何赏赐,奴才只需要皇上赏给奴才一个人。”范文程咬牙切齿的说道:“奴才希望皇上有朝一日抓住了李信,将他赏赐给奴才,奴才要好好的折磨于他。”

“先生放心,这点就是先生不说,朕也会将李信赏给你做个奴才。”皇太极想也不想就说道:“此人朕若不能将其擒拿,朕又有何面目君临天下,统一中原。”

第43章可悲的明朝将领

大凌河城的城墙上,士兵林立,而在敌楼之上,祖大寿和何可纲两人站在上面,两人借着月光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建奴大营。大营连绵不绝,也不知道有多少兵马掩藏其中。

“你确定李信已经闯出去了?”祖大寿叹了口气问道。

“已经闯过去了。”何可纲点了点头,说道:“李信此人神勇盖世,最起码我不是他的对手,又加上建奴刚才并没有合围,虽然有些散兵游勇,但是这些人显然不是李信的对手,所以李信必定是跑掉了。”

“你早知道李信此人有武艺?”祖大寿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错,末将虽然没有和他比试,但是也知道我的武艺不如他,他的神枪可以一下子击出九朵枪花来,军门,你说,这样的人,恐怕就是军门也得小心翼翼吧!所以说,此人说要突围,必定能突围。”何可纲毫不犹豫的说道。

“所以你让令郎前往。你对我们关宁铁骑没有信心啊!”祖大寿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军门,这个时候建奴的围困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突围还来得及。”何可纲沉吟了片刻,又说道:“军中的粮草可是支撑不了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不突围,一旦建奴的围困成功,我们就是想突围也来不及了。”

“呵呵!和熊,你知道我们现在指挥的是什么样的军队吗?”祖大寿却摇摇头,说道:“我们现在手边有一万多关宁铁骑,这支铁骑用来守城固然是差了点,但是若用来进攻的话,又将如何呢?”

“这?”何可纲面色一动。

“我祖大寿一身征战疆场,难道就一点见识都没有吗?居然连李信这样的读书人也不如吗?”祖大寿不屑的说道:“李信看到的,我也能看到,李信看不到的,我却能看到。这些年来,正因为关宁铁骑坐镇边陲,才能护住锦州、山海关,才能让京师如此太平,呵呵!这些都是关宁铁骑的功劳,我实在是想不到,一旦损失了关宁铁骑,锦州将会如何?我大明将会如何?关宁铁骑很重要,这点就是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你说,一旦让他们知道关宁铁骑被围困,这些大佬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态?”

“自然是会来救援。”何可纲双眼一亮,说道:“军门是准备和那些援军们来个里应外合,好一举击溃建奴?”

“不错。”祖大寿得意的说道:“建奴势大,兵锋正锐,我们贸然与其开战是必败无疑,所以才会避其锋芒,待援军到的时候,在从背后突袭。必定能一举击溃此人。”

“现在就是援军的问题了,不知道援军何时到来?”何可纲听了脸色好了不少,望着城外的大营叹了口气说道。

“不用担心,虽然几天前松山大营就将粮草运来,按照他们的速度,半个月才会运送一次粮草,也就是说,我们还能支撑几天,几天的时间,督师大人肯定会出兵的。”祖大寿仔细盘算了一番,然后说道:“不过这段时间,粮草也要节省着使用,还有城中那些商人身上必定还有粮草,将他们的粮草全部征收过来,一起使用,我们又能坚持一段时间。给那些民夫们少点就可以了。”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何可纲笑呵呵的说道:“别人那里有没有粮食不知道,但是我却知道有个人那里肯定是有粮食的。”

“哦!你说的是什么人?”祖大寿有些惊讶的问道。

“张翼辅。”何可纲笑呵呵的说道:“我听李信说,他曾经与张翼辅做过交易的,就是让他从锦州运来粮食,眼下李信走了,他的粮食肯定还是有的。”

“那就是最好了。”祖大寿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也不知道大凌河城被围困的消息有没有传到锦州去。”何可纲心中总是有一阵阴霾,压在自己的心头,让自己很不痛快。

“肯定会的。”祖大寿想了想说道。

实际上,在几十里之外,大凌河城被围困的消息,当天就传到锦州督师府内,整个锦州顿时慌作一团,幸亏孙承宗此人威望甚高,锦州城在经过短时间的混乱之后,很快就平静下来。可是平静之后,并不能掩藏高层的动荡。

在明朝,尤其是明朝的后期,官员之间相互倾轧,彼此之间勾心斗角,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无论是忠心为国的孙承宗也好,或者是老政客邱禾嘉也好,更或者是监军道张春也罢!都因为此事陷入了无穷无尽的争斗之中,大凌河城乃是锦州的门户所在,历年以来,明朝和后金在这里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战斗,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明朝来说,都不算伤筋动骨,因为有关宁铁骑的存在,辽东的局势都不会糜烂太多,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大凌河城被围困,作为辽东定海神针的祖大寿和他的关宁铁骑被围困其中,随时都有覆灭的威胁,这让孙承宗为首的辽东督师府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然后在恐慌的背后,彼此构陷也开始了,孙承宗等人不满邱禾嘉胡乱指挥大凌河城的建设,对工事拖沓,造成大凌河城到现在才完工,一些兵马等等还没有完全进入大凌河城,造成守备上的空虚,给建奴有了可乘之机。然而,邱禾嘉这个老政客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他也攻击祖大寿大意轻敌,造成大凌河城被围困,孙承宗识人不明,使用祖大寿,才会有如此的情况,而张春虽然为监军道,可是在两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