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130章

汉骑-第130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这里的防守真是虚弱。只要给我一千人就能打下来。”张武扫了周围一眼,最后摇头长叹道。

“这是因为我李信还是明朝的游击将军,不会反叛朝廷,方圆数百里之内,都是我军的骑兵,没有任何马匪,也没有任何异族的人,所以他们才会如此轻松。”李信摇摇头,说道:“我上次曾与高猛一起来过张家口,防御很严,莫说给你一千人,就是给你一万人,也撼动不得分毫。走吧!咦。怎么不检查了。”李信正说间,却发现防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对自己的商队看也没看,就放行了。

“不会吧!公子,居然松懈到这种地步了?”张武失声惊呼道,他摸了摸怀里的银子,这里的银子原本是为了打点这些士兵的,好放自己等人过去。要知道李信南下中原,不但有护卫,更是有兵器随身携带。这种出入城门自然是麻烦的很。这些都是需要用银子来打点,只是没有想到,这些防守的士兵连看都不看,就让自己等人过去。

“去,将银子交给那个把总。”李信扫了周围一眼,最后目光落在那个把总身上。对张武轻轻的说道。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原因,该给的规矩还是要给的,更何况,如今的李信对那百余两银子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若是能打通一个把手城门的把总还是很值得的,小人物也是有小人物的作用,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机会用的到这种关系呢!

果然,张武将那一袋的银子装作不经意间塞给那把总的时候,把总双眼一亮,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拱手说道:“小人王顺生见过公子,公子一路走好。”

“多谢将军。”李信也点了点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李信知道两个消息,第一个就是不但他王顺生认出了自己,还有另外的人认出了自己;第二就是虽然认出了自己,但是不会说出去的。否则的话,也不会如此好说话了。

“公子请。”那王顺生朝李信拱了拱手,朝周围的士兵挥了挥手,这些士兵赶紧驱赶周围的百姓,好让李信通行。

第164章第163章路遇孙元化

“走,现在就出城,不必在这里停留。”等进了张家口之后,李信不敢怠慢,赶紧命张武和五十名护卫从商队中脱离出来,朝南门飞奔而走,既然在这里有人认出了自己,那其他人也会认出自己,比如七大世家,虽然短时间内,这些家伙都暂时归顺在自己的名下,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其他的心思。李信身兼十万大军的安危,虽然无疑高强,但是却也不愿意冒险。

张武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却是不敢怠慢,赶紧跟随在李信身后,与五十名侍卫朝南门飞奔而走。幸亏张家口并不大,李信不过一袋烟的时间就冲出了张家口,行走在张家口到宣府的官道上。

“前面可是木公子当面。在下侯世禄恭候木公子多时了。”正在奔走期间,忽然背后传来一阵马蹄声,李信原本不准备回头的,但是当对方说自己是侯世禄的时候,知道对方自己认出了自己,无奈之下只得停了下来。

“老将军,为何追学生?”李信回头望去,却见一个老将身着锦袍,领着几个下人骑马飞奔而来,在他身边正是与李信有一面之缘的侯拱极。当下一阵苦笑,知道必定侯拱极说自己姓木,所以侯世禄乘机说自己姓木了。

“老夫正好巡视张家口,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公子,正是三生有幸。”侯世禄在马上打量了李信一番,只见神采坚毅,双目灼灼生辉,让人不可视之。身形矫健、英俊而不失勇武。非一把人可以比拟的。

“没想到在这里能碰见老将军,学生有礼了。”李信见对方并没有点出自己身份,心中有一丝好感,神情也恭敬不少,拱手说道:“学生因为有要事南下,故此没有上门拜见,还请老将军恕罪。”

“哈哈,老夫刚才见张家口发现公子有东西落下了,所以现在与犬子送来。”侯世禄点了点头,摸了摸胡须,朝一边的侯拱极摆了摆手。侯拱极不敢怠慢,感激从怀里摸出一叠文书来,上面写着“路引”二字。

李信见状顿时哑然失笑,暗自赞叹侯家父子有心了,路引就是如同后世的身份证一样,在明朝,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明朝是里甲制或称保甲制,“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明代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路引在明清最为时兴。李信也是有路引的,一个是在淮安知府衙门所开的,可是那是李信,若是凭借这个路引行走中原,恐怕有些问题。所以在草原上临走的时候,张翼辅用大价钱从别处买了路引,但是不管怎样,那个路引是禁不起查的,但是现在手中的路引却是不凡,那是宣府开具的路引,而且上面写的名字更是叫做木子信。而不是叫李信。这样就让李信少了许多的麻烦了。可以说,侯家父子这次可是送了一份重礼了。

“公子,此去江南,一路小心为好,老夫在宣府等候公子归来的消息了。”侯世禄见李信已经接了路引,心中一喜,摸着胡须说道。

“得老将军吉言,信日后必定会登门拜谢。今日暂且告辞了。”却见李信朝父子二人拱了拱手,两人回了一礼,才见李信敲打着胯下的马匹,一行人这才消失在父子二人面前。

“父亲,此人如何?”侯拱极迫不及待的问道。

“天日之表,龙凤之姿,不同反响。”侯世禄想了想,忽然嘴巴里冒出这个几个字来。那侯拱极思索了片刻,再看的时候,李信已经消失在父子二人的眼中,侯拱极无奈之下,只得跟在侯世禄身后,回到了张家口。

那李信一行人的了侯世禄提供的路引之后,过着乃是畅通无阻,虽然李信身边的护卫都是带着兵器,但是明朝末年,盗贼遍地,李信神态风流,鲜衣怒马,一副世家公子的模样,世家公子出游身边有几十个护卫也是正常。虽然带着兵器,也是不足为怪,更何况是宣府总兵府出示的路引,何人敢责难。

这一日,一行人终于进了长城,进了昌平府,按照李信的计划,就是经过张家口、宣府、然后进入昌平,到达京师,看看京师里的动静,若是董小宛还没有进京,就顺着京杭大运河南下,依照张翼辅在江南布下的棋子,不断地寻找董小宛,他相信,既然崇祯要招董小宛进京,肯定是大张旗鼓的,从苏州到北京,运河最为方便,最为简便,田云岫肯定会走运河的。寻找到董小宛还是很方便。

“公子,今夜恐怕不能到达昌平了。”随着天边的最后一缕阳光落下,李信望着远处一眼,最后叹了口气,说道:“也罢!我们暂且在野外休息吧!小心防御了。”

“是。”张武等人不敢怠慢,赶紧扎下简易的营寨,升起篝火,众人围着火堆,吃着干硬的干粮,有从随身的马兜里取了烈酒来,喝了几口,暖身子。

“是谁?”

忽然传来一声冷哼声,却是放出去的探子发现了来人。

“过路人。”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既然是过路人,请前来一叙。”李信顺眼望去,却见一个五十多岁的黑瘦男子正骑着一匹老马缓缓而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还有三个年轻公子护卫在马车身边。李信看他们周围连护卫都没有,自然是不放在心上。

“既然如此,多谢了。”那老者从马上跳了下来,倒是极为干净利索,李信却是双眼一眯,不经意间朝张武望了一眼,却见他右手放在刀柄上,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老者不简单的地方。

“老爷,我们现在到什么地方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传了出来,就见一个中年妇女,相貌柔和,牵着一个小丫头走了出来。

“昌平城外。”那名老者叹息道。

“父亲,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在昌平休息,这下好了,却要在野外过夜了。”一个年轻男子不满的说道。

“老三,父亲也是担心漠北局势,所以才会马不停蹄的赶路。”一个年纪尚长的男子不满的训斥道。

“二哥,你不是不知道了,那漠北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死人的地方。传说那李信一天要吃三个小孩,简直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去他那里,就是找死。”年轻轻轻男子更加不满了。

“哼!”张武闻言面色一变,就要抽出腰间长刀,却见李信摇摇头。不过,众人腰间的长刀还是惊动了那名老者。

“犬子言语之中有所冒犯,还请诸位恕罪。”老者倒是气度不凡,双目开合之间有精光闪烁,显然非同一般的人。

“怎么,这位先生准备去漠北?”李信有些好奇的望着老者一眼,朝其打量了一番,说道:“漠北一向是蒙古人的地盘,老先生此去可是要小心了。”

“公子说错了,从现在开始漠北就是朝廷的地盘了,圣上已经将归化城更名为云中府了。”老者朝北京拱了拱手说道。

“不管是云中也好,或者是归化也好。但是只要这位公子,在那里将刚才那句话再说一遍,恐怕先生一家,就再也回不了中原了。”张武忍不住插嘴说道。李信在他们这些士兵眼中,就是如同天神一般的人物,又岂是这些人可以诋毁的。

“恩,多谢小哥提醒。”那老者倒是一副好性子,闻言一愣之后,赶紧点了点头,朝刚才说话的那个小子瞪了一眼。

“还不知道老先生如何称呼呢?看老先生的衣着倒是很朴素,只是这举止行动,好像非是一般人啊。”李信看着那老者走路得样子,若有所思的问道。

“让公子说笑了,老夫孙元化。”那老者闻言双眼一亮,盯了李信一眼,最后点了点头,说道:“想来公子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啊!”

“原来是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大人。没想到孙大人居然来这里了。”李信不由的不惊讶,历史上,孙元化这个时候被俘虏,好不容易才被逃出来,就算崇祯皇帝的诏书改变了历史,这些当官的去赴任,哪个不是八抬大轿,后面跟着仪仗的,慢慢行走。和孙元化这般,弄了一个马车,一家人就这样赴任的却是很少。

“呵呵,让公子说笑了,蒙皇上不弃,下官已经是云中知府了。”孙元化朝东面拱了拱手说道。

“云中知府?孙大人,那个地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孙大人去了那个地方,弄不好连性命都不保,学生在宣府就曾听说,李信与朝廷不对付,大人前往,又当如何是好呢?”李信笑眯眯的问道。

“哦,你来自宣府?”孙元化双眼一亮,说道:“那劳烦公子跟老夫讲讲宣府的情况,哎,老夫也是匆忙上阵,还真不知道宣府的情况呢!”

第165章火器大师

“呵呵,宣府倒是太平很,李信并没有趁机进攻宣府。”李信笑眯眯的解释道:“我只是担心孙先生此去归化炎黄部后当如何?”

“什么炎黄部?”一个年轻人问道。

“这是犬子和鼎。”孙元化又指着其他的两个人,分别是他的儿子孙和斗和孙和京两个人,然后才好奇的问道:“公子说的炎黄部,可是李信将他麾下的部落更名为炎黄部了。”

“孙大人倒是聪慧。”李信笑眯眯的看着孙元化的反应。

“这倒是一着好棋。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汉人能立足草原的,现在将麾下百姓整顿为部落,学着草原人的模样,这样倒是很快就能立足草原,李信这一招倒是不错。”孙元化思索了片刻方点了点头说道。

“父亲,我看那李信就是狼子野心。”孙和京不满的说道:“他现在将麾下的百姓变成部落,那云中府又是什么呢?他管理着他的部落,父亲能管理什么呢?我看他就是想背弃朝廷,自己称王称霸。”

“嘿嘿,这些小兄弟,那炎黄部落就是他打下来的,自己称王称霸又有什么关系呢?”张武冷笑道:“朝廷凭空得了归化城,本就是得了天大的便宜了,如今还派令尊前往做一个知府,这不是在恶心人吗?”

“张武,不得乱说,孙大人可不是这种人。”李信止住张武,拱手说道:“学生听说孙大人擅长西洋火器,也在登莱造了不少?”

“是造了不少,可惜的是,现在都被叛军据为己有了。”孙元化有些叹息道:“原本我已经劝降了孔有德等人,本来此事也怪不得孔有德,军中无粮草,许久都没有发饷银了,士兵连吃的都没有,如何不反。哎,可惜的是,听说现在叛军又反了。”

“孙先生,这顺而复反在现在不也是很正常的吗?”李信不屑的说道:“那孔有德等人原本是要去支援辽东战场的,可是他在山东走走停停,等到辽东战役结束了,他还在山东,由此可见他根本不想去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