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86章

大明首辅-第86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且听你的。”刘汉握了握拳头,“黄台吉便就给他送过去,回头上奏给朝廷的折子,却是要再改上一改,毕竟我等是接了他的信,才知晓俺答出关的时候的。”

“不过……他要黄台吉却是要做甚么。”王孟夏对刘汉说了半天,心里却仍留了个结,“黄台吉是在杀胡口外被俘的,他便是要去,也不便说成是自己擒获的,拿去向朝廷请功。”

王孟夏猜地倒也不错,萧墨轩向刘汉要黄台吉,确实不是准备拿去向嘉靖老人家请功的。

黄台吉是俺答地爱子,手里有了这么一个宝,和俺答说起话来,也就便利了许多。

眼下,萧墨轩正由袁正陪着,穿行在华山的山道上。

西岳华山,正是位于陕西境内,向来以险峻而闻名于世,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山海经》有云: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说地便是华山陡峭的山势。

华山的山势为何如此陡峭,直到了后世才有了答案。原来华山整座山脉,居然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

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人称“天外三峰”。另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

凭山远眺,隐隐可见西安城楼。而华山,便是所谓的西京王气所在。

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仙风

最近本来是想加速码字的,可是却不巧略染风寒,头沌,只能请担待一下了。)

“山下西岳庙和山腰里的玉泉道观里仙长也多的是,为何萧大人非得上山来找。”袁正抹了下脸上的汗,说不清是冷还是热。

“那些个道士,成日享着朝廷和地方上的恩赐,养尊处优的,能修行出甚么来。”萧墨轩讪笑一声,抬头向山上望去。只见山间雾气飘离,竟是看不见峰顶,身处其间,真个如置仙境一般。

“过了金锁关,便有三条道,分别通往东,西,南三峰,却不知萧大人要往哪里走?”一起陪着来的华阴县令,李汉平,指着前面,对萧墨轩说道“往西峰“莲花”走,便可以到镇岳宫;而南峰“落雁”,却是华山最高之处,金天宫也是在那里。”

“那便去东峰。”萧墨轩听了李汉平的话,偏偏要往人少的地方走。

“东峰……”李汉平听说萧墨轩要往东峰走,眉目间顿时透出些迟疑,“萧大人,朝阳峰山道艰限,可是华山五峰中最难攀爬的一座。”

“这便是本官所求。”萧墨轩微微一笑,当先拾步向前走去。

萧墨轩来华山的目的,便是袁正和李汉平都不甚清楚。从头到尾,萧墨轩也只说了“访道”两个字。不过他是朝廷里的大红人。皇上面前地亲信,皇上一心玄修,他也来华山访道,似乎也说得通。其他的缘由,袁正和李汉平他们,又哪里敢问。

华山险冠天下,朝阳峰又险冠华山,这可不是吹出来的。数十丈的山冈上。只用人力开凿出了几排脚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向上攀爬。

不过这样的情形,似乎倒是很合萧墨轩的胃口,把衣襟束在脚间。身体紧紧的贴在岩石上边,就要向上攀爬。只看地袁正和李汉平心惊肉跳,生怕这位祖宗一个失手掉了下来,那自己这一辈子的前途也得全跟着殉葬去了。

“萧大人,不如叫几位侍从带着长绳先攀上去,也好护着大人些。”萧墨轩刚爬了一人高,便听见袁正在一边喊道。

此时的袁正,也贴在岩面上,两手高高的举着,像是在护着的样子。远远望去。倒似是萧墨轩正踩在他的头顶上一般。

“袁将军说得在理。”李汉平也抹了一把额头上地汗,上前和倒。这一回他头上的汗。倒不似是爬山爬出来的,“萧大人请恕下官所言不逊。大人若有甚么闪失,下官等人怕是当不起这个责。”

萧墨轩适才全凭着一股盛气,见下面一群人,都是一副慌张的样子,顿时也有些迟疑。

正在犹豫着,却忽然隐隐听见一阵歌声,从刚才经过的山道边传了过来。

“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曾垂玉勒金阙,闲踏青山碧苔;洞中睡来几载。流霞独饮千杯,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

众人一起转头看时,只见山林边,一位道人,一路且歌且来。

等道人走得近些,却见身穿一件青色单衣袍,头戴玄色月牙冠,足踏草履,右手上执一支绞藤马尾拂尘,头上须发皆浓,面色红润,一时之间竟然也摸不准年纪。只是背上又背着一只口袋,似是装着米面,倒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走到山悬下,见聚了一群人,也不多看,只略一施礼,便以一手攀岩,向上直攀而去。

从岩下看去,犹如一只灵猿穿行于山间,须臾之间便只成了一点黑点。身上的道袍随风飘动,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萧墨轩和周围一大群人,都愣愣的望着已经变成了黑点的背影,惊讶的张了张嘴,互相对视着。

“萧大人,此人虽身手敏捷,却似也不是什么高人。”李汉平回过神来,见萧墨轩还在向前上望着,拱手说道。

“哦,李大人如何得知?”萧墨轩有些不解的问道。

“高功法师,向来都是戴清芙蓉冠,着紫袍,踏云履,适才那道人,约莫只是个烧火买办地罢了。”李汉平不以为然的说道。

“本官曾经听说过,峨眉山地猴子也会穿上人的衣裳做出各种模样,难道它便就是人了?”萧墨轩斜靠在岩壁上,连头也不屑回。

自己这一帮人虽然不算阵势浩大,可任一个人看了,也知道来头不小。可这位道人看在眼里却是犹如常人,又没有丝毫清高地样子,在这一路上,却还是第一人。

“这……”李汉平顿时一阵语塞,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见萧墨轩又已经又向上攀去了。

袁正见萧墨轩又向上攀去,也不敢再怠慢,自个扎了下捆腿,紧跟在了萧墨轩后面护住。

萧墨轩毕竟年轻,身手还算得矫健,袁正出自军中,自然更不待说,一前一后,先往上边去了。

“还不快跟上。”李汉平跺了跺脚,对身边几个衙役喝道。

等萧墨轩一行登上峰顶,早就不见了刚才那道人的身影。又等了好半晌,李汉平才从坡下探出了个脑袋,气喘吁吁的滚了上来。

“萧……萧大人……这朝阳峰上,最……大的道观,就是……八景宫了。”李汉平扶住一棵松树,强撑住身体,“去……那里找……找了看看。”

“八景宫。”萧墨轩点了点头,向四周望去,只见一片松林涛海之中,果然透出几片青砖黛瓦。树下石径通幽,风穿林见,松涛涌动,犹如丝绣之音。远远的,又有几阵罄声传来,在缥缈的云雾之间微微回荡着,令人顿生空灵之感。

“这才是修行之地。”萧墨轩极目远眺,不禁微叹一声。

八景宫,虽然是朝阳峰上最大的道观,可是和山下的西岳庙比起来,却是寒酸了许多。

一座两进地大殿,再加上几间侧殿,便构成了整座八景宫。由于朝阳峰山道难行,所以道观里也没什么香客,只有几个道士,端坐在大殿里的蒲团上,突然看见一大群人拥了进来,顿时纷纷迎上前来。

“贫道还松子,参见诸位大人。”八景宫地首座还松子,是认得李汉平的,见他也缩在身后,自然明白前面站的那位白净的年青人来头不小。他行礼的方向,也正是朝着萧墨轩。

“道长不必客气。”萧墨轩也是双手合十,向还松子回礼。

“不知几位大人前来,是想祈福还是论道。”,还松子自然知道这几位大人绝不会平白无故攀上最险峻的东峰来。

“请问道长,有位刚下山归来的道友,可是在观中?”萧墨轩抬眼望着面前几位道士,却见几人虽然也都带着几分仙风,可是比起适才所见那位,似乎又逊色了许多。

第三卷 第四十章 天生阴阳

“下山?”还松子诧异的四下看了几眼,“小观里近日未有人下过朝阳峰。”

不是八景宫里的?萧墨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失望的神色来。

不过转念一想,朝阳峰顶上,也就这么大的地方,如果当真想找,想是也不甚难。

“那请问道长,这朝阳峰上,可还有什么道观?”萧墨轩急切的问道。

“若说算是道观的,却是没有了。”还松子的脸上,似乎也挂着失望。

“没有了?”萧墨轩的眉头,微微锁着。

“萧大人所说的,莫非是景虚道友?”还松子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

“景虚道人?”萧墨轩眼睛里原本已经有些黯淡的光芒,又盛了起来。

“不错,此人就住在青龙潭边一所茅舍里边,是前年才从外山迁来的。除非大祭之时,平日里也不常和他人往来。但贫道和他几次交往,却觉此人修为非浅。”还松子继续说道,“赵景虚原本是他的本名,可他从来也没有说过自己的道号,贫道等人便只好以本名相称。”

“那便麻烦道长带在下去寻。”萧墨轩心里顿时一阵惊喜。

出八景宫,向东行约五百步,便是青龙潭,可站在青龙潭边,萧墨轩并没有看见什么茅舍。

“还在那片树林后面。”还松子又朝附近的一片小树林指了指。

穿过小树林,果然看见一坐小小的茅舍。还松子上前叩了几下柴扉,却是无人应声。

“他若是刚从山下回来,又会去了哪里?”还松子疑惑的向四周张望着。

“莫不就是那位?”袁正忽得一声轻叹,右手两指,直指向崖边。

众人连忙转头看去,只见崖边,果然站着一位道人,从身形和衣裳上看,倒似就是在峰下遇见的那位。。

再仔细看时间,萧墨轩心里也不禁吃了一惊,只见那位道人的两脚,居然离崖边只有不足一寸。呼啸的山风吹来,带起衣裳舞动,看上去就像随时都会掉下去一样。

看了这一幕情形,萧墨轩顿时连叫都不敢叫出声来了,惟恐会惊着他。只是瞪大了眼睛,远远看着。

倒是还松子,似乎并不吃惊,抖了几下袖子,径直走上前去。

“道长……”萧墨轩小声的唤着还松子,脸上涨得有点红。那道人站得离悬崖那么近,只要稍有闪失,便生了不测。

还松子微微一笑,回身摆了摆手,下面的脚步却并未停下。向前走了几步,又伸出手掌来就要向那道人身上重重拍去。

“啊……”李汉平是个完全的儒生,在众人里面,胆量却是最小。眼见着还松子的手掌就要拍到了那道人的身上,喉咙里一阵干涩,竟是要叫出声来。

“啪……”还松子的手掌,重重的落在了道人的身上,发出一声脆响。

可那道人,整个身体居然像是一棵松树一般,连晃都没晃一下。

“景虚道友的修为,却是愈加的高了。”还松子呵呵笑着,对道人说道。

“你这番来,却只是为了试一下在下的修为?”景虚并不回过身来,只是对着空中的雾气,深吸几口气。

“只是有几位大人,想要见见景虚道友,在下便带了过来。”还松子在景虚身后行了一礼。

“哦。”景虚这才回过头来,朝着萧墨轩等人看了一眼,“我这里哪有地方可坐,你却是该带到你那去才是。”

“几位大人指名要见景虚道友,又岂是我那里留得下来的。”还松子脸上虽然笑着,心里却是一阵无奈。难道你当我不愿把他们留下不成,看前面那公子,尤其来头不小,不是朝中显贵,也是省里大员,若是得了他的赏识,说不定八景宫的岁额还可以加上几成。

“在下萧墨轩,见过景虚道长。”萧墨轩适才见识过了景虚的定性,心里也是暗暗钦佩不已,见景虚回过身来,连忙上前行礼。

“咦……”景虚等萧墨轩走得近了些,一双眼睛,忽得停在了萧墨轩脸上。

“道长……”萧墨轩见景虚直看着自己,不禁扶了扶头冠,却也没见有什么不对。

“呵呵。”景虚见萧墨轩生了诧异,也不再盯着看,微微一笑,走回身来。

“贫道茅庐陋小,也容不下这许多人,不如就在这席地而座,且听萧大人要问些什么吧。”说罢,景虚也不顾他人,双膝一盘,坐落地下。

“你……你怎生叫萧大人和你一起坐在地上。”李汉平袍袖一甩,就要上前质问。

“哎,以天为檐,以地为座,也是大道。”萧墨轩伸手拦住李

一掀衣襟,坐到了景虚面前。

景虚见萧墨轩坐下,微微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一丝笑来。

“道长修为如此高深,为何屈居陋庐?”萧墨轩坐下后,开口对景虚问道。

“身长仅有七尺,处七尺之榻与处一丈之榻,又有何分?”景虚哈哈一笑,眉目间现出几分淡然。

“那道长可想过为国谋福?”萧墨轩也不讳言,直接开门见山。他这般直接,也是为了再探一探景虚的心境。

“哦,萧大人是从朝廷里来的?”景虚听萧墨轩的话,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