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58章

大明首辅-第58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郑必昌舔了舔嘴唇,“你我也太不小心了,倒是小瞧了这帮打手。”

“当真还要对那萧墨轩下手?”何茂才又问。

“你疯了。”郑必昌两眼直直的看着何茂才,紧紧咬住牙关,从唇间蹦出话来,“那萧墨轩刚和倭寇血战一场,立了大功,还差点把命也丢了。现在说他通倭,谁会信?”

“那……那这周牛山,就任他去了?”何茂才颇有些不平。

“这人却当真是留不得了。”郑必昌紧紧的捏了捏拳头。

“要在六合塔下设伏?”何茂才嗅出了些郑必昌话里的味道。

“不,设了伏,难保不被他看出。”郑必昌抬起右掌,轻摇几下,“到那时,他若铁心与你我作对,岂不是不妙。”

“那便管他去做什么,却是不再去理他。”何茂才伸袖在空中挥了一下。

“不。”郑必昌又摇了摇头,嘴角泛上一丝笑来,“这回他却是自寻死路。”

“哦?”何茂才歪过头来,看着郑必昌。

“拿官银给他。”郑必昌挥了挥手,示意何茂才到书房里说话。

“五千两银子,是何等沉重,他拿了银子又岂能走的快,不是用车马,便是要用船。”郑必昌关上房门,把头凑得离何茂才近些,“水陆两路,稍远的地方都设下人来,只说是窃了官银的倭寇……”

“此计甚妙。”何茂才不禁抚掌称道,“附近没有伏兵,他也难起疑心。”

次日,午时,钱塘江畔,月轮峰。

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提着两口箱子,朝六合塔走了过去。

又等了片刻,又是一个人影,从树林里探出头来,左右看了一番,确定无虞后,才走了出来。此人便是周牛山。

“杭州来了?”周牛山只远远的出声问道。

“您是?”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见有人问,转过头来。

“你们两位爷都交代过了吧。”周牛山仍不先靠近。

“果然是周爷。”管家模样的人干笑了两声,“两位老爷给周爷准备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周爷要不要自己先来看下?”

“把箱子打开。”周牛山紧紧捏了捏手里的刀,又看了下周围,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

两只箱子打了开来,一片浮光掠影现了出来,在午时的阳光在,显得格外耀眼。周围的家丁们,也不禁咽了咽口水。

“退回去。”周牛山仍是不放心,挥了挥手里的刀,让家丁们向后退走。

家丁们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箱中的银子,向后退了几十米。

周牛山等家丁们远了些,才走近箱子,从中拿起一锭银子,用刀在上面划了一下。

“成色不错。”周牛山的脸上现出笑来,合上箱盖,两手略一使力,将两口箱子提了起来。

“好大的力气!”远远看着的家丁们不禁有些愕然。

“回去告诉你们两位爷,他们交代的事儿,我一定做到。”周牛山提着箱子,就要向山下走去。

“抓倭寇。”周牛山刚刚抬脚,步子还没迈出去,却猛然听见林中传出一阵呼喊,不禁全身一抖。接着,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叫喊声。几个家丁一时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惶惶的朝四周张望着。

“全都给我拿下了。”孙千户当先从林中跃出,后面跟着一群臬司衙门的兵。

周牛山立刻丢下箱子,想要窜逃,可是目光所及,只见一排弩箭已经直直的对准了自己,只得停下步来。

“无信小人。”周牛山咬了咬牙,长叹一口气,狠狠的瞪着那几个家丁。

“不……不不……”那几个家丁也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唔……还是官银。”孙千户走到周牛山身边,俯身打开箱子,拿起一锭银子看了看。

“一家人,一家人。”那几个家丁连忙开口申辩,“我们是布政使衙门的人。”

“谁和你们一家人。”孙千户鼻子里哼出两股粗气,“勾结倭寇,我们可担不起这样的罪。”

“倭寇?”几个家丁你看看我,我望望你,一个个脸上血色全无。

“这库银,又是怎么回事儿?”孙千户把手中的银子扔回箱中。

“这……这这这……这都是何大人安排的啊。”其中管家模样的人瞪大着眼睛,连连摆手,“小的们只是奉命办差,毫不知情。”

“全都带到按察使衙门去。”孙千户也不再多说,只是看了那几个家丁一眼,“你们若有什么话,还是去和谭大人说吧。”

“按察使衙门……”几个家丁顿时瘫软在地。

杭州,巡抚衙门。

“郑大人,郑大人,外面不知道为什么,来了许多兵,把衙门全给围住了。”郑必昌刚刚午寐醒来,却见门房前来禀报。

“兵?哪里的兵?”郑必昌正在穿着衣服,浑身一个冷战,手中的官袍也掉落地上,“他们且想做甚么?”

“郑大人。”正说话间,只见外面一阵脚步声,杭州后卫指挥同知白斯清,提剑带甲而入,见了郑必昌,只拱了拱手,“郑大人,得罪了。”

“你们想做什么?”郑必昌心头泛起一丝不详的感觉,却仍强撑着骂道:“想造反?这里可是巡抚衙门,岂能由你们胡来。”

“末将只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白斯清微微一笑,“只要抚台大人不走出这房门,在下的这帮兄弟,也不会怎的。”

说罢右手两指轻动,数十名士兵立刻将这一间卧室团团围住。

“你们是奉谁的令?”郑必昌咬牙喝道,“我要去见胡宗宪,亲自问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他又有何权羁押本官。”

“命令不是胡部堂下的。”白斯清摇了摇头,“你找部堂大人也是无用。”

“那是谁?”郑必昌心头不详的感觉更甚。

“萧钦差,萧大人。”白斯清撇了下嘴,“萧大人请出了御赐的王命旗牌前去调兵,末将又怎敢不从。”

“萧墨轩?”郑必昌终于验证了自己心头的感觉,可是仍有几分不甘心,“羁押本官,起码也得有个罪名吧。”

“罪名?”房门外,转出一件青色官服,只是官服上的那块补子上竹得却不是平常七品官服上的彪,而是一只獬豸,这正是朝廷御使所着的专服。

“今个中午臬司衙门的兵巡视钱塘的时候,正巧抓着了几个倭寇,他们却说是郑大人和何大人手下的。”萧墨轩冷冷一笑,官袍上的獬豸略抖了几下,像是要扑出来一般,“谭大人和在下本来不信,可是他们却带着五千两官银,这……却不得不令人生疑了。”

“这……定是他们勾结倭寇,私盗官银。”郑必昌头脑里顿时“轰”的响了一下,“下官定要严惩这帮孽障。”

“郑大人莫要焦虑。”萧墨轩又笑两下,“且先在这里歇息几日,在下已经把此事上奏皇上。吾皇圣明,定然可分辨出其中究竟,还两位大人一个清白。”“皇上……”郑必昌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地下。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四十七章 国之利器

紫禁城,永寿宫。

“万岁爷,大喜啊,大喜。”黄锦提着衣襟,奔进了寝殿,双腿一跪,就势滑到了嘉靖皇帝身边。

“何喜之有?”嘉靖微闭着双眼,仍只盘膝坐在莲台上,四面八扇大窗,紧紧的闭合着,面前的镏金香炉里,燃着三支筷子粗细的檀香。整个寝殿内,尽是一种燥热的感觉。

“浙江又有捷报传来。”黄锦这回不等嘉靖皇帝要,自个先把那份捷报呈了上去。

“哦。”嘉靖适才还漠然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笑来。从黄锦手中接过捷报来看。

只见捷报上写着:臣南京兵部尚书,总督直浙兼制军务胡宗宪上奏,四十年七月,倭贼分犯台州水陆诸处,幸赖钦命监察御使萧墨轩识破贼谋,合都司参将戚戚继光,巡察佥事唐尧臣……共擒斩倭寇五千八百六十五夷,另擒获倭酋四夷,刻日献俘京师。

“好,好啊。”嘉靖顿时龙颜大悦,站起身来自个推开窗户,一阵清风破窗而入,将嘉靖发上的头带带起。

“黄伴。”嘉靖略回过身来,看着黄锦,“我大明朝自从倭患以来,可有过这样的大捷?”

“回万岁爷。”黄锦略想一下,凑过身来说道,“自从倭患以来,除了这次,便以永乐十七年辽东总兵刘江指挥的望海大捷为最。只是那一次大捷,也只斩首一千六百余,远不能和此次相比。”

“哈哈。”嘉靖仰天长笑一声,“萧墨轩啊萧墨轩,果然是个人才啊。”

“萧墨轩是啥时候去的江南?”嘉靖又转过身来问道,“可有两个月了?”

“哦,萧墨轩是五月二十六和罗龙文一起去的。”黄锦屈身答道,“还有两日,正好两个月。”

“嗯。”嘉靖点了点头,“这两个月,他当真还做了不少事儿啊。”

“你便说这回朕该赏他些啥?”嘉靖目光一低,却看见了黄锦手上还拿着一份折子,“那本又是说得什么事儿?”

“回万岁爷……”黄锦定了定神,把折子捧在手上,“这一本,却是萧墨轩送来的。”

“哦。”嘉靖好奇的应了一声,从黄锦手上接过来,打开了看。

“啪”的一声,正是奏折摔在地上的声音。

嘉靖脸上挂着的笑容,转瞬之间消得全无。

“好啊,好哇。”嘉靖的身体剧烈的抖动着,“前方将士舍命杀敌,他们却在后方用朕的银子资助倭寇,还是堂堂二品大员。”

“好的紧啊。”四个字一个接一个的从嘉靖的齿缝间蹦了出来,“有这样的官吏,海靖难平。”

嘉靖捏紧了拳头,大吼一声。周围的太监和宫女,纷纷跪倒地上。

“万……万岁爷。”黄锦也趴在地上,额头贴着地面,“萧墨轩也只说有些嫌疑,还未及细审,万岁爷切莫为这事儿气坏了身子。”

“查。”嘉靖的嘴角微微扯动几下,“还查什么,两个封疆大吏,去送银子给倭寇。那么多人亲眼看见,这还要查吗?”

“既然萧墨轩说了兴许事有玄机。”黄锦又连磕几个头,“那么皇上不妨就让他去查一查好了。”

“这两个孽障的任,是内阁哪个大学士举荐的?”嘉靖呼着粗气,对黄锦问道。

“适才老奴在司礼监的时候便是已经查过了,当日是严阁老做的票拟。”黄锦小声的回着话,说完又抬头望了嘉靖一眼。

“严嵩?”嘉靖微皱一下眉头,又讪笑一声,“他用的都是些什么人。”

“万岁爷,钦天监监副刘世廷有要事求见。”宫门口的小太监,战战兢兢的跪到了寝殿门前。

“刘世廷?”嘉靖沉着面色,转过身去,“传。”

“臣刘世廷,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世廷刚一走进永寿宫,便觉得气氛格外压抑,两只手心,也微微渗出汗来。

嘉靖点了点头,坐回莲台上边。

“天象可有异变?”嘉靖心知钦天监来人定是天象有变。每当遇见这样的情形,钦天监必须立刻派人直接向皇帝禀报。

“回皇上。”刘世廷把头又低了一些,“七月己丑,当日有食,初亏巳正一刻,食八分余,须下旨救护。”

“七月己丑?”嘉靖又皱一下眉。

“是。”刘世廷抬身应道,“便是后日。”

“唔……”嘉靖微叹一口气,“朕有罪。”

“臣等无能。”刘世廷连忙又伏下身去。

“这事儿。”嘉靖苦笑一声,“又岂是你们能担得了。”

“你且下去吧。”嘉靖朝着刘世廷挥了挥手,“等日食之时,立刻把候解报来。”

“微臣告退。”刘世廷心里松一口气,缓步退出门外。出门时,又不禁向黄锦望了一眼,却见黄锦只站在那不动声色。

从今个开始,朕便在这宫里斋戒谢罪。”嘉靖坐在I有些默然,一件道袍直垂到了莲台下边。

“老奴这就叫人帮万岁爷安排去。”黄锦说着话,便要移步。

“且慢。”嘉靖出声叫住黄锦,“宣萧墨轩回京,顺便带上那两个孽障。先让胡宗宪暂兼浙江巡抚,谭纶暂兼浙江布政使。”

“是。”黄锦欠身回道。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人是萧墨轩抓的,便叫他和萧天驭两个去审。”嘉靖略想了下,又继续说道。

“哎。”黄锦又应了一声。

“还有严嵩,也叫他去看看他提拔的人,到底都什么样子,算上他一个。”嘉靖伸出食指,在空中点了几下,“他提拔的人,也再叫他去收回来。”

“去吧。”嘉靖说完,便闭上了眼睛。

“老奴告退。”黄锦弓着腰,也退了出去。

“严嵩老了,识不得人了。”等黄锦退出去后,嘉靖却睁开了眼,自言自语似的说道。

大明嘉靖四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己丑,杭州城。

“等进了京,这许多货物须得自个开家店铺卖了才是利高。”宁苏儿拉着李杭儿一起跳上一艘印巡船,又回身望了望后边的一长串正在装着货物的船,那里面不但有置办的货物,还有南直隶和浙江的大人们送给萧墨轩的礼物,心里只觉得乐滋滋的。

“宁姐姐怎生成天都念着那些货物,哪里像个女儿家。”杭儿笑眯眯的看着苏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