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150章

大明首辅-第150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当真如此,徐某定不相辞。”徐渭顿时喜出望外,就要起身作揖。

“徐先生好生修养。”萧墨轩连忙起身止住。

江南八月的天气,暴风雨说来就来。

适才还是一片朗朗乾坤,万里无云,转眼之间便就变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又要起风了啊。”萧墨轩走到窗边,关上了开着的窗格。

“是要起风了。”徐渭略探下身,朝着窗外看了一眼。萧墨轩的话他没有听明白,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根本不知道外边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眼下的朝廷里,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胡宗宪的事儿,原本是大事儿,可被眼下的事情这么一冲,顿时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朝廷要削宗藩禄米了,这个消息在十来天里,便就传遍了半个大明朝,再过个几天,怕是整个大明朝都会知道了。

萧墨轩这回来浙江之前,是呆在南京的。南京作为大明朝的京都,对京城里的风吹草动时刻都能感觉的到。

一份份密函,像闪电一般的传来传去;一份份奏疏,雪片般的飞向了紫禁城。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萧墨轩不在京城,眼下知道的还不详尽,可凭着直觉,他也能感觉到,这回的事儿,虽然是顶着徐阶的名头,可仔细想来,却根本不像是徐阶做的事儿。

重议宗藩禄米,对于大明朝来说,确实是个好事儿。如果办的好,可以给步履沉重的大明朝卸下好大一个包袱。徐阶这么做,倒也是想做些实在的事情。

可怪就怪在,徐阶为人极其小心谨慎,在计划未周详之前,如何便会贸然疾行?

只怕,其中定是另有古怪吧?萧墨轩的心里,渐渐的浮现起几个人影来。

第五卷 东方大航海时代 第三十一章 养身之道

杭州,钱江客栈。去。

可苏儿却用一个行辕属于军营,不适合住进女眷,无论如何不肯搬了进去。

寻来寻去,却还是在钱江客栈里包了个独院先住了下来。

“少爷也真个是。”,萧三站在院子外头,小声的对着弟弟嘀咕着,“洞房之夜便就出来了,又和两位少奶奶分了这么些日子。好不容易要见面了,却又跑去了绍兴。”

“你且知道什么。”萧四不屑的撇了撇嘴,“徐渭徐文长,那可是天下名士。都说绍兴的师爷,那徐文长便就是天下第一号师爷。”

“你哪知道这么些事儿?”萧三有些不解的看着弟弟。

“少爷常说了,要多读书。”萧四嘿嘿一笑,“我们做下人的,只听着便是。”

“都说是做下人的了,还要读什么书。”萧三也有些不服气,“要论起心思来,只怕这天下还没人能及得上我们少爷。”

“唉……”萧四顿时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只能是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你们两个只在那里拌什么嘴。”依依的贴身丫头倩雪从小院门边探出头来。

“倩雪妹妹。”萧四见门边探出个小脑袋来,顿时嘴咧到了耳根边,“这杭州的西湖可是天下名胜,啥时候带你去看看?”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倩雪微微的嘟起小嘴。心里却是有些甜丝丝的。

“两位少奶奶问了,让你们去打探的事儿,都问地如何了?”倩雪拢了下裙脚,迈了出来。

“大抵都问好了,这不正回来报嘛。”萧三和萧四一起开口应道。

徐家的榴花书屋里。

徐渭毕竟带伤在身,萧墨轩倒也不便多留,细致的事儿,并没多说出来。

且又念着李时珍那边,略加寒暄几句,便先告辞了让徐渭休息下。

徐渭的心结已经解了一半。萧墨轩的心里也没适才那么担心,吩咐徐家的小厮用心照料着,便直接朝着前院的方向走去。

李时珍果然是说到做到,等到萧墨轩出来的时候,见他已经是带着贴身的书童搬进了前院里的侧厢房。

天色已黑,屋子里只点了一盏小油灯,李大先生正俯首坐在案桌边,整理着一份分手记和草药。

谭纶也在这里,不过却是在屋子外面,神情有些怪异。

“萧大人。”见萧墨轩走了过来。谭纶连忙拉着萧墨轩走到了一边。

“还是先不要去惹他地好,适才我也是刚被他赶了出来。”谭纶一脸的无可奈何。“好意的去请他用饭,却像是得罪了一般。”

“哈哈。”萧墨轩顿时不禁笑出声来,“李先生不是谭大人请来的嘛。”

“请是我请来的。”谭纶有些窘迫,“可若不是冲着徐先生的名头,他也未必肯来。”

“这样的人。”萧墨轩转头看了一眼屋子里昏暗的油灯,“他手里的东西便就是他的命根子,你去夺他地命根子,他如何能不和你急。”

“且看我去请请看。”萧墨轩不等谭纶说话,先摆了摆手,轻轻的转身钻进了屋子。

“我且说过了。只让人随便给我送几碗饭菜过来便是。”萧墨轩进屋地声音虽小,李时珍却是听了个真切。

萧墨轩也不管李时珍在说什么,仍是直直的走到他身后,然后恭敬的站在一边。

李时珍似乎也察觉到了身后有人。但只是肩头略动了一下,仍只是低头看着东西。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兴许李时珍自个也觉得有些不自在了。才悻悻的转过身来。

“你且去和你们谭大人说……萧……”转过身来,却见身后立着的是萧墨轩,顿时不禁有一愣,随即又皱了下眉头。

“不知是萧大人,得罪。”李时珍虽是孤傲,可毕竟萧墨轩恭恭敬敬的在身后立了半天,自己不说话,他也不出声打扰,却也觉得有几分歉意。

“我见李先生研究典籍如此入神,便惟恐误了天下苍生,又岂敢弄出声来。”萧墨轩客客气气的回道。

“哪里是什么典

是我平日里记的一些手记罢了。”李时珍听了萧墨一笑,神态也轻松了不少,“这样的事儿,又岂会和天下苍生扯上关系。”

“李先生眼下所做地,不正是造福天下苍生的事儿。”萧墨轩笑道,“日后李先生把这些手记归纳成册,自当流传千古而不朽。”

“哪里,哪里。”李时珍怎么着也是个凡人,既然是凡人,自然都喜欢听好话。萧墨轩这一番话虽然在李时珍听来,未免有些吹捧的意思,但是心里却也很是消受。

“李先生所要归纳的,可是《本草纲目》?”萧墨轩心里按捺不住好奇,还是出声问道。

“《本草纲目》?”李时珍有些疑惑地看了萧墨轩一眼,“我眼下所要编归的,倒正是天下药材,不过这《本草纲目》这名字……”

“听起来倒像是很贴切。”李时珍不禁摇了摇脑袋,“难道萧大人对这药理一学,也有些研究?”

“这……”萧墨轩刚才不过随口一问,《本草纲目》何时成书,他自个也不知道,只是见李时珍只在这里卖力的折腾着,便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这……我只是想向李先生讨教讨教。”萧墨轩回过神来,又朝着李时珍笑道。

“不客气,萧大人请说。”李时珍此时对萧墨轩已经隐隐有了几分好感。



虽说这么多年来,李大先生都对官场上的人不感冒,可今个却见到了一个年纪刚及弱冠的二品大员,心里已是惊奇。这个年纪,大部分人只怕还没有正式进入官场吧,他却已经是位及封疆了。虽说其中必然是有蹊跷,可他自个也绝非一般人可比。

来回说了几番话,却又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和他在一起,总是觉得很舒服,丝毫没有以前和官员们在一起的那种拘束和反感。

“我想向李先生讨教一下养身之道。”萧墨轩不急不慢的说道。

“哈哈,萧大人如此年轻,竟也对养身之道感兴趣?”李时珍哈哈一笑,和萧墨轩两个当面坐下。

“养身乃一生之事,何在年纪,若等年纪大了,只怕却不是养身,只是养病了。”萧墨轩的嘴角,有些调皮的翘着。

“有道理,有道理。”李时珍抬起眼来,欣赏的看了萧墨轩一眼。

“这养身之道,第一条,却是要有则有律。”李时珍看着萧墨轩,开口说道。

“有则有律,可就是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萧墨轩立刻顺着杆子爬。

“不错,没想到萧大人也喜欢用这些通俗的话来说。”李时珍点了点头,“但确实便就是这个意思。”

“那李先生眼下为了整理手记一事,误了用饭的时候,却又只要送几碗饭来敷衍,可是养生之道?”萧墨轩笑道,“归纳一事儿,非一日之功,须得长久,只怕先生如此,并非先生之福,亦非天下人之福吧。”

得,萧墨轩一句话,直接把李时珍抬到了一个为天下谋福的地步上去。

虽然他说的也是事实,可此时给李时珍听来,却是惊愕的张大了嘴巴合不拢嘴。

“罢了,罢了。”李时珍腾的站了起来,一把合上案桌上的手记,随即又低头苦笑一声。

“萧大人所说,句句是真言,我听便是。”李时珍又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正有些医药上的事儿,要请教李先生。”萧墨轩呵呵的笑着,“能在这里遇见先生,也是我的福分。若要等下次,却又不知道先生会云游到哪里去了。”

“哦。”李时珍有些惊喜的看了萧墨轩一眼,“萧大人果然也通得歧黄之道?”

“说不上通。”萧墨轩神秘的摇了摇头,“只是兴许,知道一些先生也不知道的东西。”

李时珍一生钻研医书,想要找的不就是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嘛。此时听萧墨轩说起,心里顿时生出一阵好奇心。

眼下自个是更不敢小看这个年轻的二品大员了,兴许,他真的知道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未可知。

“那我便去听萧大人说说。”李时珍兴奋的挥着手,和萧墨轩一起朝着门外走去。

第五卷 东方大航海时代 第三十二章 豆子上火

厅门口,谭纶瞪大了眼睛,看着萧墨轩和李时珍两个走了过来。

萧墨轩的习性随和,又有几分威严,擅聚得人气,兴许真能把那李太医给请出来,这点谭纶也知道。但他无论如何没想到,两人竟是会这般齐肩的说笑着走出来。

若不是谭纶自个知道底细,还当他们两个是旧相识了。

“谭大人,难得徐先生这里清净。也不必去酒馆了,只让侍卫们去外面的街上端几份食盒来可好?”萧墨轩虽是一副商量的口吻,可哪里会有人来驳回。

“哈哈,也好,也好。”谭纶此时对萧墨轩更是刮目相看,点头笑道:“我在这浙江也是有不少年头,这绍兴的地方上,颇有几份小菜,我这便吩咐下去。”

绍兴菜,萧墨轩冷不丁的想起了鲁迅和他笔下的孔乙己,还有那份流传甚广的香豆。

其实酒菜,谭纶早就准备好了,也是在外头叫的。

有萧墨轩和李时珍在这里,谭纶再如何洒脱,起码也得有些打算。

这边刚吩咐下去,那边的酒菜便就一样样送了上来。

绍兴这地方上的菜肴,倒也真是有几分特色。最大的特点,便是以霉为鲜。

一盘酱肉蒸香腐,看上去黑乎乎的一片,上面却浮了一层闪亮的油汁。所谓的香腐,其实也就是臭豆腐。

瓷碟里盛的是霉菜梗蒸梅鱼,陶罐里装的是霉干菜焖肉,旁边还有一份香油炸出的臭豆腐。徐家的前厅并不甚大,几样菜一放上来,顿时整个屋子里都溢满了香气。再配上一坛出了名地绍兴“女儿红”。更是十分惬意。

其中有一份“仙子白玉羹”,端上来刚报菜名时,萧墨轩倒是以为脱了个“霉”字,可等盛起一点来仔细一尝,里面却又是放了霉毛豆,又加了豆腐和鱼茸烩制成羹,端的是鲜香嫩滑,清香入味。

霉毛豆可以拿来做酱,萧墨轩若干年前,也亲眼见家里人做过。可也不知道。霉毛豆何时有了个仙子的名头。

“萧大人有所不知。”谭纶微微笑道,“绍兴人有言云,‘霉仙子,吊舌头’,绍兴菜里,虽然常有这些霉过的菜料,可是诸味之中,却以这霉毛豆为最。因其鲜美无比,故称其为‘霉仙子’。”

“‘霉仙子’,好一个雅致的名字。”萧墨轩不禁摇头叹道。“当年裕王妃曾和我说过,这浙中的百姓。便是耕田的农夫也曾读过几本书。也只有这般的灵杰地方,才能想出这般雅致的名字来。”

“也正是因为灵杰,才引来了这许多倭寇。”李时珍起初在一边默不作声,眼下听萧墨轩说到这里,才是愤声说道。

谭纶没想到,一个“霉毛豆”也能引到倭寇身上。只是他眼下已是直浙总督,剿倭重任在肩,席间的气氛,顿时有了几分压抑。

没想到他倒也有分“愤青”,萧墨轩有些好奇地多看了李时珍几眼。原本只当他是个“医痴”。却不知道其实也是心忧天下。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奇怪。医者仁心,他编写《本草纲目》。除去自个的喜好外,不也是怀了救治天下百姓的念头。

顿时,心里对李时珍的好感也多了几分。

“来。来,尝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