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董氏王朝 >

第66章

董氏王朝-第66章

小说: 董氏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很好!,难得你有这份孝心,相信这番话你祖母奶奶听到,一定会很欣慰。”背过身躯,董卓偷偷擦了把眼泪,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的丑态,飞身上马,董卓抡起皮鞭当即策马奔去,眨眼间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只留下那清脆的马蹄声还在董羿耳边久久回荡。
  “什么?火牛阵是郭公子所献的妙计?”送走董卓后,董羿这才从胡车儿口中得知详情,忙四下扫视了一圈,惊问道“郭公子现在何处?”
  “回主公,郭公子从阳城百姓手中借来耕牛之后,随后便自行离去了,哦…对了,郭公子还给主公留了一封信。”胡车儿恍然想起了什么,忙从贴身的腰间取出一封信双手恭敬的递给董羿,董羿接过来匆匆打开一看,良久之后,董羿自语的笑道“郭嘉啊郭嘉,看来你是不想欠我人情啊,竟然去了吕布处,这次有你相助,十八路诸侯,又有何惧?”
  “主公,那我等接下来该往何处安身?”许褚忙问道。
  “暂时关东联军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有郭嘉在吕布身边,又有刘关张从后牵制,关东联军姑且抛在一旁,为今之计,咱们当急需壮大实力,此次洛阳一战,损兵折将,只剩下两百多人,是该好好谋划一番了,该往何处募兵呢?”望着身旁簇拥在旁的二百多人,董羿一脸忧愁。
  打仗,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一切都是空谈,凭自己手中这点人,任何一路诸侯都难以抵挡?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
  “主公,文和有一个绝佳的去处能为主公分忧?”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贾诩远远的踱步走来。
  “原来是先生回来了,哈哈,看来先生心中早有妙策?”得知贾诩也进了洛阳,董羿心中非常感动,他做梦也没想到,贾诩竟然也会甘愿冒险进城,这事发生在旁人身上并不意外,可贾诩却是一个善于明哲保身之人,洛阳无疑于龙潭虎穴,可他最终还是去了,不但去了,还见了董卓。
  这份情义,彼此都不是矫情之人,董羿会深深铭记在心,日后自当厚待贾诩。
  “河东。”贾诩紧挨着董羿身旁坐下,坦然而笑的脱口道。
  “为何是河东?”张绣等人均是不解。
  扫了众人一眼,贾诩捻髯笑道“征兵固然能很快壮大队伍提升实力,可诸位莫要忘了,如今少将军名望不显,即便刚刚一战不日会传遍四海,可短日内,百姓很难认同主公,而诸侯围势已成,大战已迫在眉睫,留给主公的时间不多,即便招募了乡勇,那不过是一群没有经受训练没有上过疆场的民夫村壮罢了,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最便捷,最有效的法子则是讨伐贼兵,河东白波军已成燎原之势,主公只需打几次胜仗,便可轻而易举得取数万兵勇,诸位以为,这与招募乡勇,哪个来的更容易?”
  “讨伐白波军?”众人闻听之后,全都惊诧不已。
  胡车儿喃喃的张了张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军师,白波军势如燎原,如今已有十万之众,凭咱们这二百来人,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军师三思啊。”张绣也跟着劝阻。
  “呵呵…莫非诸位忘了今日袁府一战?”说着,贾诩别有深意的将目光投向董羿,虽不知董羿究竟采取了何种战术,但是刚刚贾诩去过了袁府,对董羿的高明举动心中也是暗暗敬服,人不在多,若能合理利用,将白波军分而攻伐,绝非没有胜算,何况又不是让董羿全歼白波军,不过是以战养战罢了,只要有降兵,那董羿的人马便会很快得到壮大。
  “先生,有胜算吗?”即便可以利用游击战,董羿也是心里没底,袁府地形可不是处处可见,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董羿不得不多加考虑。
  贾诩伸手指了指一旁的甘宁“主公,那白波军就屯扎在白波谷,而这白波谷就位于汾河下游。”
  董羿顿时两眼一亮,猛一拍大腿,兴奋的笑道“既然毗邻汾河,那甘宁等人便可如鱼得水发挥出水战的威力,好,就这么定了,原地休息一晚,明日过东霞山谷赶往河东,胡车儿,你马上进城一趟,告诉家父,河东太守一职,暂时我董羿领了。”
  “好咧…”胡车儿答应一声,忙飞快的奔进了洛阳。
  此刻的董卓,却乖乖的跪拜在老娘床前,如同犯错的孩子一样,老老实实,连大气都不敢出,谁能想得到,权倾朝野的当朝丞相居然有如此‘惊人’的举动。
  “仲颖啊仲颖,虎毒不食子,你却倒好,竟险些置自己孩儿于死地,若不是羿郎足够精明,麾下足够英勇,纵算有十条命,只怕也死在了并州军的刀下了,你啊…可真下的了手啊。”
  能如此训斥董卓,而董卓又不敢顶嘴,也就只有董羿的奶奶了。
  老夫人七旬有余,什么样的风浪没经历过,董卓一步一步走到今日,老夫人都看在眼里,这一次,虽然得知董羿安全离开洛阳城,老夫人心中的怒火还是没有消减多少。
  “娘…你消消气吧,羿郎这不是有惊无险吗?刚刚孩儿出城看了,他没事,好的很,这小子皮实,欢蹦乱跳的紧呢。”说着,董卓还瓷牙咧嘴扮着鬼脸蹦了几下,希望能哄老娘开心。
  “哼…城中六员围杀我孙儿的大将,我孙儿为何只杀了四个,你这当爹的明白吗?”老夫人狠狠瞪了董卓一眼,忽然问道。
  “娘,你是说董越董璜?董璜被马踩死,是他咎由自取,董越被关屋中,羿郎竟然放过了他,这倒是难得。”董卓点头道。
  “哼…那是他不忍对董家人动手,懂吗?杀一个董越,难道对羿郎来说还费劲吗?我看在阳城的时候,恐怕董越能活着逃离,也是羿郎故意为之。他啊,纵然心狠手辣,却不忍对家人动手,难得啊,可惜,董家后辈,却一个个鼠目寸光,不成大器,哎…一群废物啊。”
  细想一下,董卓也觉得有几分道理,董越能活着逃离阳城,只怕真的不是他运气好,这次在袁府,他能大难不死,更是让董卓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听老娘这么一说,董卓顿时全都明白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诸侯震惊

  洛阳异动,世人关注,不出一日,消息便传到了关东诸侯的耳朵里,只因朝中文武暗中与关东诸侯早有‘勾结’,虽不敢贸然私通盟军,洛阳城内的风吹草动,他们还是偷偷会把消息传递给各自‘心仪’的诸侯。
  第一件事,无论是威望,还是权势,四世三公的袁家,无人能出其右,却一夜之间,尽遭覆灭。
  第二件事,董羿不忍百姓荼毒领兵诛杀纵恶的西凉兵被困洛阳,面对六万并州军的围追堵截,胜利突围。
  第三件事,吕布麾下八员战将一战阵亡四人,十万并州精锐折损两万,元气大伤。
  第四件事,董羿突然被任命为河东太守当日走马上任,年仅十六岁,不及弱冠之年,却成了一方封疆大吏,震惊世人,可董卓麾下文武兵将,没有一个心生抱怨。
  所有的事情,全都围绕一人而起,那便是新任的河东太守董羿,各路诸侯得知消息之后,全都傻眼。
  “这…区区七百人,竟然安然无恙从洛阳逃出?简直匪夷所思啊。”曹操眉心紧缩,不住的在帐中踱步,脚步时而缓慢时而粗重,走走停停,不住沉思,自王允送来消息之后,曹操愣了许久,所有的事情都太过离奇,太过诡异,大过出人意料。
  “主公,这董羿父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司徒信中所言,董卓未曾暗中相助,不但当众斩断了父子之情,更严令并州军奋勇冲杀,不曾留一分情面,可…这怎么可能呢?几百人就算以一当十,也不可能冲出重重包围啊。”董羿的能耐,曹纯之前领教过,即便董羿智谋不凡,可他仍然不相信董羿能如此逆天。
  董羿的表现,即便是夏侯惇典韦这样的悍勇猛将,听闻如此傲人的战绩,也不由得纷纷质疑。
  不但曹操如此,各路诸侯都是如此,董羿的表现,不但让人不解,也让人难以置信,不解的是:一个庶子,若想上位,所有人一致的看法,董羿应该紧紧抱紧董卓的大腿才对,绝不能跟董卓反目,可董羿却恰恰逆天而行,不但跟董卓叫板,还行雷霆手段,毫不犹豫的杀了近两千西凉将士,公然的站在了董卓的对立面。
  更让人质疑的则是:董羿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洛阳绝杀之举,他竟然能全身而退,生龙活虎的闯了过来,还全歼了两万并州将士。
  至于斩杀袁家满门一事,董羿更是逃脱不了干系,大汉第一世家,就这么惨死在董羿突围的厮杀当中,至于董羿先前利用袁家的内幕,暂时还未被人知晓,不然世人更加大跌眼镜。
  袁家覆灭,举世皆惊,各地依附于袁家羽翼之下的门生纷纷声讨董羿,辞官者更是络绎不绝,粗略一算,不下千人之多,很多人当即声援关东盟主袁绍,含着滔天愤恨的袁绍,瞬间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一时威望鼎盛,远超擅发矫诏的曹操,虽然众多世家子弟讨伐董羿,目标却是直指董卓,毕竟董卓虽然‘割断’的父子之情,却没有继续追杀董羿,更出人意料的册封董羿为河东太守,这是众人无法接受的。
  袁家德高望重,门徒遍及天下,自然怨恨董羿父子,可董羿的狠辣手段,却仍然对众多世家起到了难以想象的震慑作用,第一世家,董羿弹指间灭于股掌之间,这天底下还有董羿不敢做的事吗?跟董家作对,不少世家都一时难以抉择,因为后果,非常严重,稍有不慎,便会满门株连,遭受不可想象的滔天巨祸。
  “河东太守?”一直到了当天深夜,曹操的帐中仍然灯火未熄,望着挂在影壁上的羊皮地图,曹操久久的凝视着,眉头不时的皱做一团,许久之后,曹操喃喃自语道“董羿啊董羿,莫非你想置身事外?十八路诸侯共讨国贼,你居然此刻去了河东,究竟有何用意呢?”
  “明公,董羿此人,素来诡计多端,连番表现,更是惊震世人,虽然年纪轻轻,却不可小视,留之早晚必成祸患,听说他此次逃离洛阳,身边不过仅仅二百余人,眼下正是天赐良机,何不休书一封派人送往白波郭太处,让郭太替主公除掉此人。”不知何时,荀彧迈步走了进来。
  “白波郭太?”曹操回过身来,望着荀彧,嘴边重复了一遍,忙问道“那郭太真有此本领?”
  荀彧点点头,忙回道“白波郭太,历经不足两年,便雄跨河东河内两郡,麾下贼众不下十余万,更有匈奴太子于扶罗暗中相助,麾下也是兵精将勇,绝不可小视。”
  “此事不劳我等费心,恐怕有人此刻比我们更加着急。”曹操望着荀彧,忽然冷笑一声,一想到袁绍满门被杀气的当场吐血的惨样,曹操嘴边不经意划过一丝诡异的笑容。
  之前曹家满门被杀,袁绍心中偷乐,表面却好言劝慰曹操,这次,却轮到袁绍吐血三升了,袁绍一边催促盟军马上进兵讨伐董卓,一面派人联络郭太,不但送去金箔珠宝,更以盟主的身份赐封郭太为讨逆将军。
  目的,自然是希望郭太除掉董羿,至于封赏,此刻的袁绍,早已不把董卓手中的献帝放在眼里,自以为统领群雄,袁绍得意忘形,就以为可以随意号令天下,就连曹操的奋武将军,也不过是袁绍随口许诺的一个虚衔罢了。
  演义中,董卓兵败之后才行迁都之事,实则,从盟军起兵讨伐的那一刻,董卓便有了此打算。
  ……………………
  董卓屋中,墙壁之上高高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形图,自从盟军起兵的那一刻,董卓便经常走到地图前踱步凝思,苦思对策,如今洛阳三面被围,袁绍王匡拒兵河内,韩馥坐镇邺城,曹操等人屯兵陈留,孔伷拒守颍川,袁术孙坚盘踞南阳,冀州、河内、陈留、颍川、南阳,五点由北向南,层层布防,将洛阳东侧北侧南侧形成月牙状的合拢包围,堪称铁壁合围,目光落在地图的西侧,董卓先是眼前一亮,接着神色又变得黯淡了下来。
  虽说诸侯兵马屯扎,暂时还未有进攻的举动,可是此番布局,不可谓不毒辣,将洛阳与关东的联系,彻底切断,留给董卓只有一条退路,那就是退守关中,西凉与并州,都是董卓的大本营,“西侧?西侧?”喃喃念叨了几遍,董卓目光久久的停留在长安的位置。
  “主公,西侧之所以盟军没有派兵包夹,不是要放主公一条活路,而是诸侯有心无力罢了。”董卓身后忽然闪出一道瘦削的身影,说话的正是李儒。


第一百一十四章,谋划迁都

  “何解?”董卓随口问道,并没有转身,对于李儒,董卓视作心腹,自己书房重地,别人没有特权随意进入,李儒却不在此列。
  “十八路诸侯,根基都在关东,西侧,唯独马腾起兵响应,可马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