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衣卫 >

第352章

血衣卫-第352章

小说: 血衣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分相似。

李芳远没有说什么,只是淡然一笑,看了一下自己的新袍子,料子很好,这是特意从府库里调出来的丝绸,而这种质量的丝绸只有大明才有。

“公子,公子。”

外面跑入一人,此时,李芳远的住处前有护卫守着,两人见是王城里的护卫来了,同样愣了一下,“发生什么事?”

“有王命给公子。”

“好。”

两人闪到一旁,李芳远来到门前,那个人的脚步声很急,“公子,王有令,今日大礼取消。”

“取消!”

李芳远神色微变,“出了什么事?”

护卫点头,“大明来的使者找到王,好像已经发现永安君病重,所以才会被迫取消。”

护卫说完退到一旁,李芳远呵呵一乐,“是我们太轻视这些来自大明的使臣了,不要忘了那个叫林风的男人,很多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李芳远说完叹口气,“脱下来吧。”

一晃十天过去,李芳果病情好转,只是能够下床走动,脸色同样恢复不少血色,自从那天听了林风的一番话,李芳果一夜间好像变了一个人。

“林大人,方大人,期限已经到了,是时候决定带我回去。”公主嫣出现,带着贴身侍女,身后跟着柳二娘,原本以为能够立刻解除婚约,没有想到方孝孺留下一个十日之期,公主嫣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当然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能帮自己的只有这两个人。

“林大人,如何?”

“再去一次,方大人,是该做决定的时候了,否则,这场闹剧还要继续下去。”

方孝孺点头,“林大人说的极是,出来了这么久,是时候回去,不管如何,今日都要有个结果。”

第六百零三章返回大明

林风一行人的出现完全是在预料之中,李芳果淡然一笑,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完婚,因为不是简单的行了大礼那么简单的事,不要忘了,对方是大明的公主,很多礼节上的事都要做足,而且在那种事上面也要尽心尽力,此时的李芳果绝地是有心无力。

“公子,并非林风无情,公主乃皇室之体千金之躯,此次奉旨而来,不敢有丝毫大意。”林风说完看着李芳果,对方的身体虽有好转,还是无法和正常人相比。

李芳果苦笑,“林大人一路上为了芳果做了那么多事,心中感激,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报答,此次虽不能与公主结缘,此生能得大明皇帝如此眷顾,足矣。”

“公子不必因此介怀,想想大王,公子这个年纪还只是默默无闻,五十有余方立国为王,只望公子养好身体,若有缘,还当与公子相见。”

“谢林大人一番吉言。”

林风、方孝孺带人离开,李芳果缓缓坐下,借助大明之手助自己登上王位的计划彻底泡汤,好在郑道传之流已经在那场动乱中清除,不再担心性命之忧,李芳远毕竟是同母兄弟,而且私下里两兄弟感情也是不错。

“感谢王多日款待,回去之后自会禀明圣上。”

“有劳二位大人,特意为二位大人准备了一些礼物。”李成桂摆手,有人从里面抬出两个箱子,箱子不轻,里面有这里盛产的珍珠串成的链子,还有不少当地的特产。

两人也不客气,算是有来有回,身后有御林军过来,抬上之前备好的马车,一行人出王城返回别馆,朝鲜王李成桂还有不少大臣前来相送,公主嫣精心打扮一番,从里面出来登上马车。

一路无话,傍晚时分到达码头,来时的大船还在,经过修缮,上面同样准备足够的饮水和干粮还有不少的干肉咸鱼,根本不用担心在水上这几天。

大船驶离,最高兴的莫过于公主嫣,索性将身上的华服脱下,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衣衫,脸上红红的,想着就可以回到皇城,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不仅公主嫣高兴,随行的几个贴身丫环同样满心欢喜。

“方大人,到大明境内之后当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回去,把事情经过向皇上禀明。”林风和方孝孺坐在其中一间船舱里,上面摆着从朝鲜拿来的清酒,这种酒的味道很淡,略微带着一股清甜,很好喝,特意用马车运了不少留作路上饮用。

“林大人说的极是,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加上又有朝鲜王的国书,皇上肯定不会怪罪。”方孝孺说完端起酒杯,两人举杯对饮。

“方大人是否想过以后?”林风酒杯放下看着方孝孺,这个人有学识,日后必然大有作为。

“以后?”方孝孺放下酒杯看着林风,“不知林大说的以后指的是什么?”

林风淡然一笑,“方大人心里清楚,何必在林风面前装糊涂。”方孝孺听完也是呵呵一乐,“什么都骗不了林大人。”

“方大人年长,若不嫌,叫一声林老弟,林风也好多一个兄长。”

“哦,如此求之不得。”方孝孺满心欢喜,林风是谁,锦衣卫指挥使,大权在握,同样是新皇眼中的红人,方孝孺虽然得到重用,在朝堂上的势力极为薄弱,京城里鱼蛇混杂,不是光靠些学识就能混下去,这些事方孝孺同样有过考虑,如果能拉拢林风最好不过。

“好,你我再干一杯,只为兄弟之义。”

“干。”

方孝孺哈哈大笑,“痛快,不瞒林老弟,早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原本以为报国无门,此次得皇上器重,自当尽心竭力辅佐皇上成就一代明君。”

林风点头,这一点不用担心,方孝孺的忠心史册流传,著名的屠十族就是从这个人身上而来,这一段历史林风恰好看到过,所以十分清楚,朱棣谋反之后,担心天下人不服,所以让当时的方孝孺起草文章,细数朱允炆的罪行,说白了就是为自己谋反作乱弄一个好的名声,不想方孝孺宁死不从。

朱棣身边有一个能人,此人极为了得,风水玄学布阵无一不通,朱棣能得天下此人有极大的功劳,就是妖僧道衍,道衍曾告诫朱棣,若破京城,两个人不能杀,一个是当时的皇帝朱允炆,如果杀了,天下的人都会骂朱棣,夺了侄儿的皇位还要杀了他,第二个就是方孝孺,这个人一死等于断了天下读书人的根基。

足以看出方孝孺的才学,可惜方孝孺就是不从,而且还破口大骂朱棣,朱棣盛怒之下,杀了方孝孺还有他的家人,甚至连亲友和学生都不放过,这就是著名的诛十族。

林风是穿越而来,清楚这段历史,此时这位大儒就在自己的面前,“先生以为大明之害在哪里?”

方孝孺眉头一皱,多半没有想到林风会问这样的问题,考虑了一下说道,“施政太过严苛,导致朝臣不敢轻言,一些好的主见同样不敢上奏,如此下去,所有人只想着明哲保身,如何发展!”

方孝孺说完,林风点头,确实如此,朱元璋时杀人实在太多,光大臣就杀了几千人,因为那些案子受到牵连的更是不在少数,因此弄得人心惶惶,所有人只想着怎么不掉脑袋,一些地方的政事受到影响,一旦出了事,只会想着法的去隐瞒,那样只会对百姓和国家造成更多的伤害。

“林风以为,当今圣上聪慧仁慈,或许可以改变这一顽疾。”

方孝孺呵呵一乐,“但愿如此,不要忘了,朝堂上的很多法度都是先皇所留,就算是圣上也不敢轻易改动,否则就会被人指责为忘恩负义。”

朱元璋是大明开国之君,太祖之身,在天下的百姓的心中地位极高,就算当年大兴冤狱,私下里没有人敢说朱元璋的不是,方孝孺的担心不无道理,就算朱允炆有心改变,也不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可以轻易改变的事,朱元璋留下的太祖遗训就是让后继之君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治国之法走下去。

“除了这些?”

方孝孺手捋胡须,“林老弟认为呢?”

“水患,若真想强盛必要广开水运,方大人已经见识到水上的危险,如果那些抱有祸心的贼人不除,水上将永无宁日。”林风指的是日本的那些忍者,当然水上的隐患还有那些水贼。

大明边地的水贼是由几部分组成,当年元打败的时候,有一大股兵马乘船逃走,那些元兵无处可去,索性占据荒岛为生,当时跑的时候抢了不少女人过去在岛上面繁殖,这是水贼的主力,还有一些犯了事逃到这里的人,加上边地无事可做的贼,所以,大明边地上一直闹得凶的倭寇并非都是日本人,其中有绝大部分都是这些人组成。

方孝孺点头,“此为大患,可惜,水上变化太多,大明水军驻扎已久,还是无法彻底解决。”

林风淡然一笑,“方兄所谓的解决是指?”

“平定水贼。”

林风摇头,“水域太广,想要尽数铲除根本做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震慑,建立一支反应快能打仗的水军给予对手致命打击,如此,那些水贼必然不敢在大明境内出没,同时加强边地贸易和防御,如此水贼之患可尽除。”

“倒也是个办法,林老弟见识广博,方某人佩服。”

“方兄客气。”

第六百零四章水岸边的村落

一路无话,一条大船破开水浪,小船紧紧护在两侧,正是从朝鲜返回的林风一行人,因为李芳果的身体的缘故,婚约取消。

水上行程充满艰辛,林风这些人倒也可以承受,公主嫣离开朝鲜心里高兴,恨不得一下子回到大明,水上走了这么多天,公主嫣的身体逐渐开始不适。

船上的食物有限,整个人消瘦了不少。

“林大人,还有多久能到岸?”贴身丫环忍不住过来询问。

此时已经接近大明边地,远远能够看到岸边,林风是想乘船到当日出行的那个码头,那里距离最近,同样可以从府衙或者集市上找到适合的马车,接下来的路途同样可以好走一些。

“最多两天。”

贴身丫环摇头,“大人还是去看看吧,要是再走两天,公主的身体怕是要熬不过去了。”

林风转身进去,公主嫣躺在那,脸色有些难看,船舱的桌子上放着木盘,里面有切好的干肉和干粮,几乎没有动过的痕迹。

船上的蔬菜原本就紧缺,两天前已经吃完,所以,就算是公主嫣同样要以干肉和干粮为食。

“公主,怎么不吃一点?”

公主嫣睁开眼睛看了林风一眼,“实在是吃不下,林大人不用替我担心,只想快一点回去,越快越好。”

“放心吧,公主,已经到了。”

“真的吗?”

公主嫣一下子来了精神,林风点头,“公主可以往外看,已经可以看到大明的土地。”公主嫣起身趴在船舱的边上往外看,“是真的,好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公主嫣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神情中透出疲倦。

林风转身从船舱出去,方孝孺站在船头,“林大人,公主那边情形如何?”

“最好先上岸找个地方修整几日,否则,真的担心公主的身体会熬不住。”

方孝孺点头,“这样也好,林大人安排就是。”

“告诉船夫,在最接近村镇的地方停靠。”

“是。”

大船改变方向,快速向岸边驶去,天近黄昏,隐约看到水岸的上边有一个村落,整齐的房屋,村落的规模不小。

大船停稳,众人纷纷从上面跳下,林风、方孝孺分列两侧,在贴身丫鬟的搀扶下,公主嫣从里面走出,从船上走下的那一刻,踩着脚下的沙土,公主嫣不由得鼻子一酸,“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此时此景让人动容,无论走到哪里,大明永远是所有人心中永远不变的魂。

“公主,先去村庄歇息,明日再找马车。”

这里相对偏僻,很多都是以打渔为生的村落,当然还有一些靠种田或者营运为生,在这一带的百姓生活相对富足,对整个大明而言,南方水域是经济命脉之地。

“等等。”

众人接近村庄,林风不由得眉头一皱,静,超乎寻常的静,此时刚近黄昏,原本应该是百姓做饭吃饭的时候,劳累了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林大人,怎么了?”

“方大人,这个村庄有些奇怪。”

“哦?”方孝孺远远看去,村庄里的房子很工整,水边停靠了一些渔船,村庄的前面还有一些尚未晾好的鱼。

方孝孺眉头一皱,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妥的地方,“林大人,这里已经是大明的疆域,是否太过谨慎?”

林风摇头,用手一指,“方大人请看,这个时间应该是村民烧火煮饭的时候,烟囱里应该有大量的烟出现才对,就算火熄了,还是会有青烟不断从里面冒出。”

方孝孺目光向上,确实蹊跷,整个村庄几乎没有任何青烟飘出,整个村庄更是静得吓人,那些管家的狗,或者是经常见到的鸡鸭等动物,好像一下子都消失了。

“要不换一个村庄?”

“不用,左右护住公主,进去看看。”

“是。”

林风一声令下,原本松散的阵营快速结阵,锦衣卫左右护住,众人缓缓接近,越是接近村庄越是觉得奇怪,整个村庄就跟空了一样。

肯定不会,船上的网还没干,那些晾着的鱼也应该是打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