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衣卫 >

第261章

血衣卫-第261章

小说: 血衣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僵硬。

“好了傻牛,听林大哥的,不会有错。”飞天燕子身形接近,接着是陆俊、李虎、张睿等人。

“是唐牛鲁莽。”

“走。”

众人飞身上马,避开要道,选了一条偏僻小路向前行进,有了上一次教训,一路行来格外小心,这一日终于接近京城,林风的出现,究竟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第四百四十五章入京城

朱允炆一行人返回京城,选了一条相对僻静街道进入内城,转而回到太子府,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

“小王爷,何时入宫面圣?”

朱允炆眉头紧锁,当涂县令一死,太平府的案子彻底成了无头案,没有了人证,只剩下唯一的账簿,说服力有限。

“不急,齐大人,坐。”

朱允炆用手一指,齐泰坐在身旁,翻开账簿仔细查看,试图从里面找出更多罪证,只有这样才能挽回一些颜面。

齐泰看罢多时不由得叹口气,“账簿中记录的都是当涂县令和知州府之间账目往来,其中虽有出入,可惜人都死了,死无对证,说服力有限,除非还有其他更有说服力证据才行。”

朱允炆点头,齐泰说的和自己所想的几乎相同,“可惜,当日林风发现那些书信无法找到。”

齐泰道:“小王爷放心,卑职已经交代郭将军,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那些书信,一旦找到,必然亲自护送入京,小王爷大可先安心留在太子府。”

“只能如此。”

齐泰躬身告辞离开,离京多日,心中惦念家人,担心自己出现被人发现,齐泰索性留在太子府。

朱允炆刚刚收好账簿,一人快步入内,侍卫长张天宇,在太子府地位不低,谁想被后进入太子府的林风抢了风头,威逼利诱之下做了龙一的走狗。

“见过小王爷。”

“是你,有事?”

张天宇面带笑意,“卑职听闻大人回府,特来拜见,为何不见统领大人,还有唐牛兄弟?”

“他们有案子要查,本王留在那里只会添乱,所以先行回来。”朱允炆清楚,林风葬身海底的消息暂时不能传出去。

“有需要卑职去做的,尽管吩咐。”

朱允炆点头,张天宇施礼告退,无非是过来打探消息,就在林风离开京城这段时间,龙一暗中做了不少事,统卫营里的人几乎一半的人都被龙一用各种手段拉拢。

齐泰躺在床上,始终想不通,当涂县令究竟死于何人之手,按照林风说法,这位当涂县令深藏不露,一路上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难道是自己人!

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随行的有太子府侍卫、家丁,是这些人,还是郭晓随行护送的骑兵,只有自己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同样清楚两辆马车,哪一个是小王爷,哪一个是当涂县令。

齐泰有些口渴,从床上坐起,来到桌边,看着水从壶里流出,听着流水落在里面发出声音,“水,难道是水!”

一路上为了保证当涂县令安全,吃喝拉撒都有人负责,正是因为一路上相安无事,所以接近京城时略有放松,没想到真的出事,能够接触到当涂县令的当时至少有五个人,其中三人已经返回太平府。

齐泰喝了一杯,再次倒满,心底暗暗盘算,自从太子朱标病故,太子府那些旧臣大多转投其他几位王爷门下,能够留下来的已经不多,就算当年太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该还也都还了,这个时候,一旦站错了队伍,等新皇称帝之时,必然大肆封赏旧臣挤压对手,这是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方式。

官场,尤其是京城,最是黑暗。

齐泰辗转难眠,就算有心离开太子府,究竟应该投奔到哪一个王爷麾下,自从太子病逝以后,遭受重大打击的朱元璋并没有因此颓废,相比以前变得更加勤勉,同样没有表露出想要将皇位传给哪一个皇子的意愿。

几天时间过去,京城相安无事,朱允炆足不出户,林风一行人并没有回到京城消息传到龙一耳朵里。

“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张天宇施礼道:“小王爷亲自说的。”

龙一哈哈大笑,“为何我得到的消息是林风已经葬身水底?”

“这,林风死了?”张天宇听到龙一说出这样的话,脸上表情变得极其诡异。

“怎么,张大人不希望他死?”

“这样死未免太轻了。”

龙一起身,手背在身后,后面站着几名心腹,做了官,自然有了官威,“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何况是林风!”

“大人意思是指?”

“林风未必会死,能够杀死林风只有我龙一。”

十几匹快马向前飞奔,一路上不停,远远看到京城外城门,天近黄昏,眼看着城门就要关,京城的规矩极为严格,日落之后城门就会关闭,一旦城门关了,除非是边关送来的急报,否则,任何人不得入城。

“驾。”

众人纷纷催动战马,城门前聚集二三十人,长剑在手,一人抬头看看天,关城门的规矩是日落,并没有规定时辰,若是遇到阴雨天,按照情形定,为了保证京城安危,一旦天黑立刻关闭城门。

“关门。”

几人合力,厚重城门缓缓从两侧向内,不晓得这样几丈高重数千斤城门是如何打造而成,人类的智慧让人无法想象,到底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

“等等。”

就在城门将要关闭之时,林风一行人冲到近前,人在马上,双手用力一推,此时城门只剩下一道勉强一人通过缝隙。

“什么人。”

城门里面的人看不清外面情形,负责外围防守兵士手持长枪将林风一行人围在当中,有人胆敢硬闯城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太子府侍卫,急事入城。”

“大人,是太子府的人。”

那人看看天,“打开,放他们进去。”

“是。”

里面的人向外发力,城门缓缓打开,“谢了。”林风率先催马进入,后面的人紧紧跟在后面,一行人飞马进入京城,天边最后一丝光亮消失,城门随之关闭。

马蹄声阵阵,街道上行人几乎都已归家,一行人都是控马好手,即便这样,经过街口都要放慢速度,一旦有人突然出现,应变不足撞伤对方。

话不多说,林风一行人连夜入内城,手上有太子府令牌,内城城门不比外城门,有令牌在身,守卫大多会照顾一下情面。

“王爷,王爷。”

朱允炆刚刚吃罢晚饭,这几日为了太平府的事弄得饭食难以下咽,只是简单喝了一些米粥,听到下人喊声身形站起。

“什么事大奖小怪?”

“统领大人带人回来了!”

“谁?”

“是林大人。”家丁不知其中隐情,整个太子府,能够称为统领大人的只有林风一人,只是此时小王爷朱允炆,还有一旁的齐泰,一张脸瞬间变了颜色。

“看清楚了?”齐泰快步来到家丁面前问道。

“肯定错不了。”

“天助小王爷,如果林统领无事,太平府的案子也就有了转机。”齐泰脸上露出难得笑意。

“不错,随本王前去。”

林风一行人进入太子府前院,一行十五人,如今只回来十二人,激战时被槽帮众贼杀死二人,路上中毒死了一个。

“林兄弟,看到你们回来真是太好了。”拐角处快速跑出一人,并非朱允炆,太子府侍卫长张天宇,唐牛白了一眼,明显对这个家伙不爽,曾经百般刁难,自从林风做了太子府总统领之后,态度一下子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种人见风使舵,最是没有骨气。

“张大人。”

张天宇笑道:“林大人客气,若不弃,叫一声兄弟就好。”

“林风求之不得。”

这是当日龙一交给张天宇的方法,接近林风,成为林风身边最信任的人,这是林风身上最大的破绽,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同样不易。

第四百四十六章震朝野(上)

张天宇的举动林风看在眼里,这个人有些奇怪,按照常理应该对这些外来者充满敌意,这样才算合理,确是一反常态,应该是有所目的,至于目的是什么,暂时不得而知。

脚步声传来,朱允炆走在最前,就算听了家丁的话,还是不敢相信,林风真的活着,齐泰快步跟在身后。

“是真的。”

看到林风那一刻,朱允炆快行几步来到近前,“林风让王爷担心,请小王爷恕罪。”

“何罪之有,没事就好。”

朱允炆上下打量,真的不敢相信,如此真实,这一定不是梦。

“林大人真是福星,换了齐泰,就算有九条命,怕也难逃。”齐泰上前,有几分敬佩,其中带着一丝恭维。

“幸运而已,说来惊险。”

“里面说话。”

朱允炆拉住林风,随着林风出现,此时的难题迎刃而解,张天宇跟在身后,唐牛手臂伸出拦住去路,“张大人,怕是不方便!”

张天宇呵呵一笑,“唐兄弟误会,只是要从这里回去而已,并无他意。”

唐牛手臂落下,看着张天宇从面前过去,转向另外一条小路,那里确实去侍卫营最近的一条通路。

“唐大哥,都是在太子府当差,还是算了。”小何上前,从唐牛的眼神中已经看懂,两人之间明显带有几分敌意。

“这小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唐牛声音放低,就算是这样,刚刚走出去不远的张天宇还是可以听到。

整个人转过,拳头嘎嘣、嘎嘣直响,眼神随之一变,“林风,唐牛,你们这些人,总有一天会栽在我的手里,到时候跪在我的面前求饶。”

林风简单将经过说了一遍,山洞内香艳一幕只是用养伤代替,听到太平府府令袭击不成反被林风所杀,齐泰不由得叹口气,“如此贪官恶吏,该杀。”

“小王爷,太平府此时人心惶惶,县令、知州、府令都已无人,长此下去不是办法,当立刻入宫见皇上,将事情原委说出,也好早做安排。”

朱允炆点头,“当日得知林大人生死未卜,本王心灰意冷,今太平府一案已有定论,天亮之后立刻入宫。”

“好。”

此时已近三更,众人毫无睡意,对于当涂县令的死,同样无法找出凶手,至于那位提供帮助的边军将领郭晓,因为名单的缘故,同样无法脱罪。

一夜无话,天光大亮,一行人穿戴整齐,出太子府赶奔皇城,朱元璋早早起来,批阅奏折,多是夸赞几位王爷如何勤政爱民,朱允炆顺手合上,轻揉额头位置,立何人为太子合适,着实让朱元璋头疼。

按照历朝制度,立长为后继之君,这是一直延续的传统,只有长幼有别,才不会乱了伦理纲常,若是按照这个规矩,身为次子的秦王当时不二人选,知子莫若父,秦王虽勇,可惜喜欢胡闹,短短几年,封地里闹出不少事。

除了秦王,剩下的晋王、燕王、都是马皇后所出,呼声自是最高,其他皇子之中有所提及的还有一人,十七子宁王,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几个儿子,整天忙于公务,很少能见这些皇子一面。

晋王不错,有勇有谋,若立晋王就是坏了规矩,其他皇子必然不服,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大动干戈,如何是好!

“皇上,皇孙朱允炆殿外求见。”

“哦,快传。”朱元璋放下手中奏折,多半是心中对朱标的亏欠,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朱标临死前那带着期盼的眼神,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对这位皇孙带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

朱允炆一行人殿外等候,时间不长,随侍太监从里面出来,“小王爷,诸位大人,请。”

太监退到一旁,朱允炆走在最前,齐泰、林风分列左右,俨然成了朱允炆左膀右臂,朱元璋坐在上面,恰好一丝阳光从后面落在朱允炆身上,不知为何,那一刻有一种错觉,此刻,朱允炆周身金光萦绕,多半是看奏折久了的缘故,所以眼睛才会有这种反应。

朱元璋眉头一皱,心头不由一喜,难道是上天给朕的提示不成,“允炆,拜见皇上。”众人纷纷跪在地上。

“平身。”

朱允炆站起身形,朱元璋连连点头,样貌俊朗,气势不凡,温文儒雅,确有乃父之风,要知道,朱允炆从小生在太子府,朱标对这个儿子极为重视,从小受的礼教,传授的课业和自己当年几乎相同。

“何时回京?”

朱允炆躬身施礼道:“回皇上,孙儿几日前已经回到京城,因为一些缘故,并没有立刻入宫。”

朱元璋点头,这是朱允炆过人之处,就算有所隐瞒,迟早还是要露馅,索性说出事实,并非有意,实在是情非得已。

“辛苦了,太平府的案子查的怎么样?”

朱元璋语气平和,先前有六部的人下去查了,并没有查出什么问题,这一次派朱允炆出去算是历练,并没有报太大希望。

“回皇上,允炆幸不辱命,查出地方官员私吞官粮证据。”

“真有此事。”朱元璋神色一动,原本以为自己治理的江山必然民富官清,不会出任何问题。

“这里有账簿两本,书信若干,请皇上过目。”

朱允炆递上布包,里面是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