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衣卫 >

第222章

血衣卫-第222章

小说: 血衣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就算抓人也弄不到钱,索性不了了之,抱着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可惜官府的人隔三差五就来,看见什么拿什么,谁家也不敢把粮食放在外面。

“虎子。”门口传出老者喊声,汉子加快脚步来到门前,火把光亮下看得清楚,一个个凶神恶煞,都是官府的兵,前面地上跪着几个人,浑身是血。

“那不是柱子他们。”

披头散发,浑身是血,一人扯着嗓子喊着,“都出来,我家大人有话说,快点。”身后快速涌出两队人马,挨家挨户的敲,这种情形下躲肯定是不行,一旦惹怒了这些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做出来。

村民战战兢兢从里面出来,聚在村子前空地,一人站在高处,挺着大肚子,身后跟着手持弯刀随从。

“看见了吧,这几个人不遵法度,带人闹事,扰乱朝廷征收秋粮,按律当斩,我家大人心慈,念在又是初犯,只是略为惩戒,三天之内,交齐税银,哪个再敢拖延,绝不客气。”胖子说完使了一个眼色。

手持利刃差役随之退后,跪在地上几个人随之向下倒去,到了官府那种地方,就算能活着活来命也没了大半,幸运的能够活下来,就算死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毕竟回来的时候人是活的,想去那种地方讲道理,门都没有。

“走。”

胖子大手一挥,手持火把差人随之离开,立刻有人跑过去,哭声、叫喊声随之传出,其中夹杂着低低的骂声。

“别骂了,还是先把人抬回去,弄点热乎的汤喝下去,看看还能不能活。”

“帮忙,快。”

虎子同样加入阵营,算是幸运,省吃俭用攒了一些钱,算是凑够了税银,一番折腾抬回去,借着油灯微弱光亮看去,浑身是血,新伤带着旧伤,整个人奄奄一息连话都说不出来。

“天杀的,老天爷,开开眼,收拾一下这些杀千刀的。”一名妇人跪在地上不停的哭骂,用这种方式发泄心中愤怒最是无用,恶人依然作恶,对于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而言,除了哭骂以外还能做些什么!

第三百七十九章死亡

白色布带在身,被人搀扶的身影,因为哭喊无法出声的嗓子,此时就连眼泪同样已经哭干,只是站在那看着,看着包裹尸身的草席被人放下,随着土不停落下,整个人向后倒去。

官府送回来的三个人已经死了两个,能够活下来只能用足够幸运来形容,人虽然醒了,屁股上尽是被棍子打烂的碎肉,是否可以挺到最后,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官府又来人了。”

一人喊了一句,远远看到胖主簿走在前面,后面是十几辆大车,怕是又来要粮食钱财,“妈了个巴子,这样下去,都得被他们弄死,大不了和他们拼了。”那人手持铲子,亲手埋掉弟弟,眼中带满愤怒。

“对,不能再这么受欺负下去。”那人喊了一嗓子,顿时有人回应,多是村子的汉子,过于软弱只会让这些人变本加厉想着法子折磨你。

“跟我走。”

死亡阴影笼罩下村落瞬间爆发,所有人有如猛兽一般冲向村口,铲子、木棍纷纷拿在手里,要用生命守卫村落。

“大人,那边。”

胖主簿被人簇拥着接近村子,呼啦一下子村口位置涌出来二三十人,手里拎着家伙,一个个眼珠瞪圆,完全是要和人拼命的架势,顿时胆怯,“这些人要干什么!”

“退后,退后。”

跟在身后差人纷纷抽出腰间佩刀上前,弯刀闪动寒光,站在前方几个百姓不由得向后退去,胖主簿顿时有了底气,咳嗽一声,差人左右一分来到近前,“有事好商量,把家伙都放下。”

“该交的我们都交了,人也被你们打死了,不给我们活路,你们也休想活的舒坦。”为首壮汉一晃手中铁铲,吓得胖主簿连连后退,脚下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

“大人,大人。”

“扶我起来,快点。”

主簿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平日负责知县大人整理记录一些事物而已,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人巴结,毕竟整天和知县大人混在一起,里面的大小事都要通过这个人记录,必然跟着吃香。

胖主簿被人从地上扶起,顾不得去擦身上的泥,“快,把粮食都拉过来。”

马车接近,众人面面相视,这可是奇了,以往都是带着马车来要粮,这一次不同,上面装的都是粮食。

“看到了吧,知县大人得知今年欠收,所以命我给大伙送粮来了。”胖主簿说完用手一指马车,“这些都是你们的。”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些粮食我们不能要。”

“对,不能要。”

此刻心底的愤怒根本不是这些粮食可以打消,人死了,好好的大活人被人抓走,不过几天时间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遭了多少毒打弄成那样没有人清楚。

“他们说什么?”此时乱成一团,胖主簿没有听清喊些什么,只得问身边的人。

“大人,他们说不要。”

“不要!”胖主簿呵呵一乐,这倒是头一回听说,有人白送上门的东西不要,难道真要饿着肚子挺过去,就不信骨气比肚子硬。

“把大人说的挨家挨户告诉一遍,粮食必须要,哪个敢乱说,后果自负。”

“是。”

差人左右一分,来到村口第一家,用手一指,“这是谁的家?”

“我。”

一人从人群走出,查人上下打量,“家里有几个人?”

“五个。”

“先分五斗,不足的日后自会给你们补上,记住,这里发生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提起,惹了大人不高兴,谁都担待不起。”那人说完一晃手中弯刀冲着身旁人使了一个眼色,立刻有人过去,打开马车上的袋子,白花花的米粒掉在地上,满满五大斗,足够一家人吃上一段时间。

那人犹豫一下,“这些米都是给我们吃的?”

“县令大人亲自下的令,怎么会有假。”

“好。”那人面露喜色,有了这些,青黄不接的时候至少能熬过去,刚要伸手去接,人群中闪出几人,“老黑,不能要,官府的人最不讲信誉,今天拿了人家五斗,过几天就要几倍的还回去,到时吃亏的还是我们。”

“对,什么时候见过他们这么好心,一定是圈套。”

“不能要。”

眼前这一刻确实让人不解,陷入饥饿的村子,面对官府的粮食不肯接受,不是不肯,而是不敢,真的怕了。

“大人,怎么办?”

“敬酒不吃吃罚酒,把里正叫来。”胖主簿失去耐性,这是大人交代的任务,前一天还催着要粮,一下子变成放粮,变化实在太快,所有一切都应该和昨日进入县衙的那几个人有关,至于说了什么胖主簿并不清楚。

“里正,里正在哪?”

差人连着喊了几遍,始终没用人出来,里正是干什么的,村民挑选出来的人,负责村里的大小事,类似现在的屯长。

“里正死哪去了!”

“大人说得对,被你们活活打死的那个人就是里正。”一人咬牙切齿说道。

“死了,你是什么人?”

“里正的哥哥。”

胖主簿打量那人,“就你好了,粮食放在这,按人口发下去,家里有老人的多给半斗,小孩只给半斗,办不好,拿你是问。”说完一挥手,带着差人离开,村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呆的时间长了,怕是真要出事。

大大小小十几车粮食,白花花的米粒,不少孩子看在眼里只咽口水,米粒下锅,出来的就是热气腾腾的米饭,这年头谁愿意和自己肚子过不去。

“孙大哥,粮还分不分?”

“分,当然分,这些原本就是我们的粮食,排好队,半大小子得办斗,家里有老人的多分半斗。”

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少人回去拿家伙,几名老者站在那看着,没想到老了老了反而有了用,多出半斗米,一家两个老人就是一斗,能多出不少。

干柴抓在手里大把丢进去,女人们不停往锅里添着水,看着翻滚的水花,想着白花花的米粒下锅,老人孩子都可以吃一顿饱饭,坐在火旁脸上露出难得笑意,这一刻,死亡的阴影随着粮食出现而消失,只有几人依然觉得担心,这样的好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都送去了?”

“按照大人吩咐,按家按户的送过去。”

胖主簿回来复命,一人背手而立,正是这里的县令,一县之主,高高在上,绝对的土皇帝。

“是不是觉得蹊跷,为什么要突然这么做?”

“卑职不明,还望大人明示。”

知县点头,“上头来了人,最近有人要下来查粮食的事。”

胖主簿眉头一皱,一张脸白胖白胖,上面都能挤出油来,平日里必然吃了不少好东西,“三部的人不是已经查过了,怎么还要查?”

“我也以为没事了,所以才让你去催粮,交齐了数目,也好能消停几天,不想突然来了命令,皇上下旨,小王爷亲自来查,担心出事,所以该放的人都放了,顺便送一些粮食过去,以免真的弄出事来。”

“小王爷?”京城里的王爷也多,朱元璋的儿子就有二十几个,胖主簿所以才会这样问。

“朱允炆,太子府的小王爷。”

胖主簿呵呵一乐,“这些生活在京城里的世子王爷们,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哪懂得这些东西,就算是我们把账目放在眼前,还不是看不懂,无非是走走过场而已,觉得没意思,几天也就回去了。”

“但愿如此,吩咐下去,一旦发现可疑人立刻来报,绝对不能在我们管辖的地方出事。”

“大人放心,卑职立刻去办。”

第三百八十章行程

朱允炆准备妥当,第二日天光大亮方从太子府离开,随行人员达数十人,大小马车十几辆,其中一人催马来到林风近前,此人林风极为熟悉,兵部侍郎齐泰。

“齐大人。”

“都尉大人,此次出巡得小王爷器重,命我同去,一切还要仰仗林大人照顾。”

“齐大人身在兵部,这一次怕是要林风得大人照顾才对。”两人寒暄几句催马跟在朱允炆马车身后。

朱允炆命人请来齐泰,自有有意,齐泰是太子府旧臣,算是忠心,就算朱标没了以后,始终留在朱允炆身边,加上又是兵部侍郎身份,兵部可以调动人马,此次查案,一旦有事发生也好有个照应。

“林大人,不知此去何处?”

“太平府。”

太平府正是汤林口中一直提到的地方,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会商。

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布政使司的职掌虽与元行省有差异,但作为行政区划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习惯上仍称布政使司为省。俗称为藩司,代称为薇垣;布政使则俗称为方伯。

朱允炆奉旨出行,等同钦差大臣,一路上所过州府无不一片繁荣,街道两旁挂满红花尽显喜庆,集市上大小车辆络绎不绝,百姓穿行其中彰显繁华,沿途等候进献礼物的数不胜数,朱允炆倒是守规矩,一概不要,偏偏是百姓送的反而收下,消息不胫而走,官员将礼物从玉器首饰改成谷物,这下可是热闹,大车小车等在路上,为了亲民,索性弄了一些穷苦百姓跪在那等着,只为能把东西送到这位钦差手中。

朱允炆无奈只得避开大路,选了一条僻静小路,行程无形中受到影响,这一日终于接近太平府境界,只见前面白茫茫一片,水面上只有几艘拉客用的船只,马车基本上无法使用。

“可还有其他的路?”

这里对路途最熟的要数汤林,“回大人,到了此处只能从水路过去。”

“绕路而行?”齐泰想的周到,放眼看去,这里的水应该不浅,不管如何,水上始终不比地上安全。

“绕路而行需要多走出五日行程,而且前有荒山,马车经过同样困难。”汤林说完用手一指,远远看去,确实有几座山彼此相连。

“这样!”齐泰面露难色,不管如何,始终还是小王爷安全重要,自身是太子府的人,得朱标栽培之恩,最终在兵部站稳脚,“林大人以为如何?”

“当先问过小王爷,再做决断。”

“也好。”

队伍停下,朱允炆索性靠在那歇息,别看是坐在马车上,走了一天同样疲惫不堪,原本以为离开京城四处走走开开眼界,没想到所过之处多是荒凉之地,几次都是听着野狼的叫声入睡,幸亏有林风这些人在。

“小王爷。”

朱允炆听见齐泰声音,身子向前掀开马车布帘,“齐大人、林大人,为何不走了?”天刚过正午,还没到休息的时候才对。

齐泰咳嗽一声,“并非不走,而是路途有些问题,一时难以决断,所以前来请命。”

“哦,有何问题?”

齐泰讲想法一说,朱允炆眉头一皱,失去马车倒也没什么,只是上面的东西怎么办,从太子府出来,吃的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