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征服之全面战争 >

第205章

征服之全面战争-第205章

小说: 征服之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国俘虏管那个能投射烧红铁弹的装备叫做霹雳火,管那个连弩弩机叫做新式连弩,已经成为了明国正规军的制式装备,几乎每一个明国野战营都有所配备。

    林皓达一眼就看出,霹雳火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战中的巨大作用,这个时代大多数建筑都是木质乃至木石结构,那烧红的铁球砸过去很容易就能引发火灾,对守军来说绝对是一场噩梦。

    当然,霹雳火比起正儿八经的掷弹筒,就没有啥可比性了,无论是爆炸威力还是有效射程,掷弹筒都可以碾压霹雳火。

    那种新式连弩在马克辛重机枪面前,更是一个笑话。

    因此,那些缴获的明国武器,除了让林皓达感叹明国工匠的聪明才智都点歪了科技树外,毫无用处。

    有能耐手工打造出这么精密的战争器械,要是开发出蒸汽机和火药的话,制造出来连发枪械或许也不是什么难事,至少进入排队枪毙时代是毫无难度的。

    “谈谈明国的军事体制吧。”林皓达跳开话题说道。

    “具体的军事体制那些水兵知道的也不多,他们只知道在明国大致能分为郡兵系统和野战部队体系,郡兵就是把守地方的明国正规军,具有守土之责,属于明国的二线作战部队,在战事紧急的时候会被调往前线给野战部队打下手,野战部队则是各个有名有号的营头军团,明国如今有20万左右野战部队,一部分是败在秦风手下的精锐老兵战俘改编而来,一部分是敢死营老兄弟扩编而来,还有一些是最初跟随秦风的郡兵体系和铁杆分子扩充而来,明国建国后基本上年年都在打仗,再加上秦风优中选优的标准,每一个野战部队营头的战斗力都是能独挡一面的精锐!

    明国的野战部队和地方郡兵守备营兵丁的军饷差距极大,在野战部队中当兵福利待遇非常之高,完全达到了一人当兵全家吃饱的程度,这只是野战部队中最低级的小兵待遇!

    秦风走的完全是精兵路线,连年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再加上高额的军饷待遇,军队中忠君思想的广泛宣传,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对明国的忠诚度都相当可怕。

    最重要的是,明国秦风不像传统的齐楚等国那样实行军队终身制,而是采取老兵退役制度,凡是服役超过三年没有晋升军官的老兵,全部强制性退役,并且可以带走自己使用的武器铠甲,这些人一个个可都是正值壮年就退役的老兵,只需要秦风一纸令下,就能披挂整编成一支全部由老兵组成的部队踏上战场!

    更恐怖的是,在秦风的政令中,退役的不少老兵都会在农闲时期教导青壮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当地政府会给出训练时期的军事补贴,秦风这是藏兵于民的政策啊,当初幅员辽阔的大齐王朝,就是被秦风这一招在初期的决战中打趴下的,秦风之所以不扩军,只是因为明国财政无法支持太多数量的高薪养兵而已。”




380 宝清港的恐慌

    “高薪养兵,藏兵于民?呵呵,看来我们速战速决的计划很难进行了,做好杀个血流成河的准备吧,这才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障碍。

    我想,能做到这一步的明国,内部一定是政平人和,商业繁茂,税收丰饶吧。”林皓达目中闪烁着幽幽的冷光说道。

    “的确是这样的,明国新立不久,改革大刀阔斧,将所有的吏员都收归朝廷体制之内,根据入职年限和能力考核划分明确的品阶,如同官员一般分出三六九等,由明国朝廷统一发放工资,彻底去除了底层吏员收受贿赂的常态,明国的情报组织鹰巢更是遍布天下,为了秦风的大明天下做尽了丧尽天良的脏活,明国皇后闵若兮更是重新设立明国集英殿,网罗明国江湖人士,让这些以武犯禁的侠客被朝廷的体系控制住,为秦风卖命厮杀。

    明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叫做政事堂,相当于欧洲西方国家的首相内阁制度,只是秦风的权利极大,完全就是一言九鼎的态势,政事堂的管辖范围虽大,但只是秦风处理政务的帮手而已,至于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统帅,不是受到秦风恩惠极重的人,就是跟他从敢死营里走出来的铁杆生死兄弟,和落魄之时结交的好友,对秦风完全就是马首是瞻的模样。

    连一个明国最普通的小兵嘎子都知道,当今掌控明国中央军区的大将军是当年在楚国敢死营跟秦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整个天下中,这位大将军只听俩人的命令,一个是秦风,一个是秦风他老婆闵若兮,哦对了,民间传言秦风是个惧内的皇帝,登基这么久了只有一个闵若兮作为皇后,膝下只有闵若兮生下来的一个王子一个公主,而且民间流传着许多秦风惧内的奇闻趣事,比如说闵若兮在战场上当众打了秦风俩个耳光,秦风却只是赔笑称不是……

    当然,在明国百姓眼中,这是俩人极度恩爱的表现,毕竟当年闵若兮在秦风面临绝境的时候,在监狱里把自己给了秦风并正式拜堂成亲。”

    “好了好了,明国的政治方面细节就不用多说了,总结而言也就是民心所向罢了,我们不需要将明国的民心掰回来,只需要军事上击败明国杀死秦风即可,登陆事宜都准备好了么?”林皓达问道。

    “大帅,陆海军战士已经准备就绪,明国军队没有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宝清港自然也没有防炮工事,我们的登陆预计不会太过困难,真正的抵抗应该是在陆地上,长阳郡可是秦风发家时的俩郡之一,而且战后糜烂的长阳郡平民几乎都是靠着朝廷的赈济活下来的,对秦风那是死心塌地的狠,那里的抵抗应该会很强。”

    “嗯,再强的民心在钢铁和火药面前也不堪一击,要是民心能获得胜利的话,地球上的中华民族就不会在近代面对那么多血泪史了……”林皓达有些感慨的说道。

    中国近代史被外国欺凌,可不仅仅只是因为满清的腐朽,更多的是因为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任何时期都是有用的,哪怕再人心所向,在死亡面前人心终究是会动摇的,大多数人的第一目标终归是活下去,而不是为了理想战死。

    烈士之所以可歌可泣,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情——送死。

    为国家去死说的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战场上更多的是机枪督战队和军官就地枪决逃兵的严苛法令,要是人人都不畏死亡的话,还要军法何用?

    二战时期的小日本号称死战不降,最后还不是在原子弹下屈服了?

    日本天皇的投降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意志,要是当时的日本人真的全都坚持战斗的话,天皇一个人的话根本无法让所有人放下武器,当时的日本天皇只不过是作为最高国家领袖,不得不背起投降的领头人黑锅罢了。

    林皓达很好奇,民心所向的秦风帝国,会抵抗到何种程度呢?

    林皓达更感兴趣的是,真到了明国生死存亡之际,自己让秦风用一人的性命换取明国亿万生灵的和平生活,他会不会自刎死在自己眼前呢?

    本来林皓达潜意识里认为秦风是穿越者,不会那么做,但如今的情报显示秦风顶多也就是穿越者的一枚棋子,还是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充满了仁义的圣明君主,这样一个人在国家和自己的性命面前,是否会选择自己生而国家百姓生灵涂炭,林皓达就拿不准了。

    政客们大多数都是利益至上,但有不少更看重名声的政客,愿意为了名垂千史这四个字,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的性命,每一位这类政客,都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名人,这样的人相对于那些怕死的政客来说,还是值得尊敬的,不管他们是否是为了声名去死,能直面死亡这种勇气,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大明帝国,长阳郡宝清县宝清港,对于在这里生活的平民来说,今天整个宝清县的平民百姓,如同被瘟疫恐慌横扫一般,街道上挤满了大包小包逃亡的人群,马车行的买卖前所未有的火爆起来,价格上翻十倍也供不应求!

    战败的大明帝国海军指挥使周立将军的归来,让整个宝清县处在风雨飘摇的恐慌当中,由于大明帝国海上军力一直处于‘无敌’状态,历来只有自己抢别人的份,从没遇到过如此大败!

    因此,宝清港乃至整个宝清县,只有一群普通的衙役和人数过千的地方守备营,这个守备营平日里主要是充当大明帝国海军港口辅兵的,如今却成了顶在外敌入侵第一线的‘战士’。

    这对于从没打过打仗的宝清港守备营来说,跟天塌下来也差不多了……

    大明海军舰队的战斗力宝清港守备营的兵丁心里清楚的很,大明海军经常出海客串海盗劫掠其他俩国商船,为明国朝廷提供额外财源,这一次出海却没等走出自家海域,就被揍了回来,对宝清港的军心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有多么严重!

    然而,敌人比想象中来的还要快,没等宝清县的八百里加急送入长阳郡郡城中,一级战列舰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宝清港渔民的视野中。




381 海事署的惊怒

    砰!

    一整套杯具就这么成为了碎片,大明帝国宝清县县衙中,明国海事署署长宁则远顶着一张被怒火刺激的略微扭曲的面孔,对下属的官员咆哮道:“周立父子怎么还不来见我!他们难道向叛变大明么?!这对海盗父子也不想想,没有皇帝陛下的提拔,他们一家能有今天的风光?给我派人去找!就算是尸体,也要给我抬回来!我就不信,几十艘战舰就这么打了水漂!”

    海事署是大明帝国皇帝秦风特殊设立的部长级行政部门,规格上与六部同等,却不用受到政事堂的管辖,直接向大明皇帝秦风负责。

    而秦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军事战争和财务上,对海事署的管理权利下放的非常多,宁则远这个海事署署长在明国自然也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原本出身楚国海商家族的宁则远,对秦风皇帝的信任和提携,说是肝脑涂地也不为过,这一次本是大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从宝清港出发进行新一轮的‘狩猎’,只有这种大事才有资格让海事署署长宁则远亲身来到宝清港主持,结果舰队刚出去一天多,几十艘战舰就只剩下十几艘战舰完整的回来,这让宁则远如何不怒?

    更让宁则远惊恐的是,随着大明主力舰队大败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未知舰队兵临宝清港的消息!

    这正是宁则远急于召见舰队主帅将领周立的原因。

    “报!!!大人,周立将军收到敌舰兵临宝清港的消息后,带着剩余所有的战舰前往拦截了,他让属下给大人带个话——人在港在,港丢人亡!”

    宁则远听后,如同泄了气的气球一般坐回太师椅上,一旁的宝清县县令和一众吏员,战战兢兢的侍立在下位,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宁则远遣退报信的兵卒后,鹰隼般的目光扫向县衙下属站立的官吏,沉声下令道:“如今什么情况你们心里已经清楚,宝清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敌,我们必须坚守到马大人(长阳郡主官)调兵来援,你们能有现在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大明帝国的蒸蒸日上,宝清港每年带来的利润各位都没少捞到好处,现在,需要你们尽力的时刻到了!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务必发动起所有能上战场的青壮,武库的兵器敞开来供应,宝清港作为我大明重要的海军基地,刀剑长矛还是足够使用的,宝清县的平民大多受到过海贸的优惠好处,我想,动员出几万人应该不困难吧。”

    “谨遵大人谕令。”

    在一片应和声中,整个宝清县上到县令,下到一个街区的小小税吏,都开始卖力的开始召集青壮调配武器。

    大明帝国民心所向,高薪养官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或许不少明国官吏心中并不是真心忠于大明,但他们属实是因为明国不计出身的考核政策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他们或许道德上并不咋滴,但个个都是有点本事的精明之人。

    在大明帝国实行数年的‘公务员’式才能考核下,庸才基本上都被刷了下去,上来的都是有本事的人,这些人或许很是贪婪,他们的能力却是获得认可的,这样的人自然心里很清楚保护明国的利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如今外敌的力量还没有真正展示出来,他们理所当然的会拼一拼。

    同一时间,建立在宝清港的大明第一造船厂,也是大明帝国俩座大型造船厂之一所在,德高望重的船厂厂长正站在人群前慷慨陈词:“是谁让我们从身份卑微的下贱工匠,成为拥有官身的技术大拿?是谁让我们的家人顿顿都能吃上肉,年年都能穿新衣?是谁给我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