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毅军突起 >

第86章

毅军突起-第86章

小说: 毅军突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应该很清楚,天津现在自己在他们的租界那,营造了工事没用上,又有三大炮台扼守海防,必是难攻易守。山东,必然成为他们主攻的目标。

日本人清楚,自己也不是不清楚。刘克武脑袋里盘算了一下,看向德公公说到:“德公公,不知这新军北镇,是何人编练之权呢?朝廷又对各路军马,可有新的布防否?”

奇怪的一笑,德公公看了刘克武一眼后说到:“新军北镇啊,是您参了他一本,差点要了他小命的那个袁世凯。嘿嘿,咱家出来之前呢,庆王爷还特意让我跟您说,一切国事为重,别再为您个人那点偏见,揪着那姓袁的不放了。毕竟,这南北二镇,随时都要成咱大清对付东洋人的主军,你们俩再继续互相参下去,朝廷和庆王爷都很难做的。”

去你大爷的,什么国事为重,要不是袁世凯给那老东西送银子,怕是这新军北镇的编练权也不会落到那个老小子手上。

心中咒骂着,但刘克武的脸上却笑着说到:“公公回去以后帮在下转告下庆王爷,在下还是知道轻重的。一会我再写封信,您一并交给王爷,事关机密,还望公公多多注意。”

脸色先是一凝,但旋即德公公换回了笑脸,说到:“成啊,一封信咱家还不信谁能给咱家怎么着。不过呀,庆王爷最后,还让咱家问问您,这天津这么一折腾,您到底弄了多少银子。庆王爷那修园子,钱又有点紧了,问您完事了没呢。要完事,让咱家直接把银子带回去。”

我去你亲大爷的,娘的,老子前线浴血杀敌,拿了你们点银子当军费就这给老子催起来了。刘克武心里这个恨,这个狗屁朝廷,还真是得赶紧打倒他。要不然,就这些个所谓的皇亲国戚,自己再努力也要给他们把这个国家祸害成原来历史中那样。

心里再恨,嘴上却不敢露,刘克武笑了笑从袖子里抽出了一沓银票说到:“这次在下以两千四百万两起家,只在四天之内就变成了三千六百万两。不光是庆王爷的,这些是其他所有王爷的钱。当然,还有您和李公公的钱。”

将银票放到德公公面前几张,刘克武接着说到:“你拿了五万两出来,这是本利七万五千两白银。庆王爷既然让您给带回去了,另外一份就是他的,就劳烦德公公一并给捎带回去吧。”

先是一惊,但马上就给银票吸引住的德公公抓起了桌子上的银票,脸上的笑将他的面皮都挤到了一起的说到:“爵爷您还真是有本事呢,就那四天的功夫,就把这本子扩了个半数出来。厉害呀、您还真是厉害呀。”

不再和他多废话,刘克武心里明白,要不是你们这些钱给老子垫底,让老子有钱把洋人存货的军火迅速的收购一空,这仗还没准真就打败了。而那些钱,实际上真正制造金融混乱,只收入六百多万两,其他的,都是自己派人查抄典没的钱。

总数也不是三千六百万两,仗一打起来之后,日本人是侨民和军队是跑了,他们的他们很多财物都是被留在了天津的。这些天战斗进行的同时,陈定一在后方就在一直做着财产变卖、统计的事。陈定一弄好后,王永江迅速的做好核对,实际上总数已经达到六千万两白银。

光是没收日本人钱庄、银行和工厂的资金,就占了这六千万两白银中的大半之数。不过刘克武可不会公开说出来,也更不想把这些钱去给那个朝廷,让那群败家误国的东西祸害掉。

截流资金、谎报战果,这些事有华世奎可陈定一、王永江这么三个人在,刘克武很自信朝廷是查不出来的。两千万两白银的借款,自己只需要偿付三千万两。

而自己剩下的,则是真正的四千万两资金。有了这些钱,到山东以后还真就能干出一翻大事来了。还有两千万两,则变成了自己那家公司控制的十家新工厂。

工厂现在暂时还不能恢复生产和公开是自己的产业,因为那样很容易引来朝廷的猜忌和那些贪官们的妒忌。所以,暂时挂的名都是华世奎等人的名字而已。那新老八大家也不含糊,趁火打劫的也收购了大群的工厂,从而让自己那家公司总资产达到了三千六百万两。

这些自然不会让德公公和京城里那群家伙知道,又向这个自己在皇宫里的重要内线说了一会之后,才派人将他护送回京。

德公公才刚一走出刘克武的大帐,转身回到大帐刘克武就下令新军南镇第一次升起了帅帐来。各军将领听到帅号鸣鼓后,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都进了大帐之中。

等众人按品级站好后,刘克武一抱拳说到:“各位,蒙皇上器重、太后厚爱,本帅这次拿到了这新军南镇的编练之权。但任重道远,将来大家跟着本帅,还要更多的辛苦。将新军南镇建成我大清第一镇,是本帅的唯一目标。现在,本帅先来宣布下朝廷授权本帅专权任命的各级没由朝廷任命的职务任命。”

众将领眼睛都瞪大了,这关系到了他们日后在刘克武接手的这新军南镇,乃至在整个仕途之中的命运。没人出声,只是瞪大了眼睛,紧闭着嘴齐齐盯住了刘克武。

扫视了面前站的满满的这些将领,刘克武抽出了刚才杨度用很短的时间,就带着三个文书写好的任命文书。

第一个盯上的,自然就是杨度。刘克武将目光盯住他,大声的说到:“本帅现在任命,同进士出身、一等轻车都尉杨度,为新军南镇参谋营务处总办。三等轻车都尉陆建章为新军南镇参谋营务处协办、骑都尉又云骑尉曹瑛为新军南镇参谋营务处提调官。望你三人,日后多为本镇谋定军情、策办四方。”

杨度在前,陆建章和曹瑛随后,一起迈步走到了大帐中间。对着刘克武一抱拳,嘴上齐声应了一声,接过了刘克武交给他们三人的任命文书后,又返回了众将之中。

接着,一系列的任命就都被刘克武念了出来。新军南镇按刘克武之前通过庆王爷所提,朝廷这才照本全准的编制,设为四大标和直属五个营,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第一标的标统,调用铭军分统潘万才。但在他之下的两个人参议官倪嗣冲和帮带官张作霖,却都是刘克武的心腹。乃至下面的七营两队中,只有亲兵队是潘万才的儿子潘朗清。

第二标的标统,由张怀芝出任。其下的参议官则调用了重伤在身的周鼎臣出任,帮带官还是刘克武的心腹、刘家的两代家臣赵倜。第三标标统为段祺瑞,参议官宋真武、帮带官熊秉琦。第四标的标统为冯国璋,参议为铭军系刘朝先的远房堂兄刘朝宣、帮带官为马龙潭。

这三个标之下的二十一营又六队主官,则清一色的都是魁字大营出来的人。而在人员的挑选上,刘克武给各将领的要求是:无大烟瘾、无过失大记、年纪18-25岁之间、从伍一年以上的精壮士兵填充入新军南镇之中。

散开之后,宁河和整个天津地区就更加喧嚣起来了。许多其他军队的人,一听说朝廷真的把新军变成了南北二镇,纷纷开始托关系投向新军之中。南镇因为刘克武最近的威名正壮,而且富有也是大过袁世凯,所以从一开始就成了最大的投奔目标。

这边是收纳新兵、转汰不合格士兵,那边是整编日本战俘成立三十个战俘营待用。从原来的日本租界到宁河县城,处处可见全都陆续换上了绿色军装的新军南镇官兵出现。

在对日军战俘营的看押上,刘克武在自己的新军第一升帐之后,直接就跑去和聂士诚约定了。聂士诚对这个外甥,那还真不是一般的好,直接从他的直隶提督节制下,又划拨出了十二营六千人,帮着刘克武向山东押送那些日军战俘。

动身的日期,刘克武也确定好是接到圣旨的五天后。用这五天的时间,刘克武先是将那些工厂全部重新整合后,正式成立的天津光华实业发展总公司,从而取代了原来的所谓金融公司。注册地改迁到了北京,从而避免了英国人日后要挟。

第三卷 布政新军起 第128章 袁某人下跪

十家工厂的光华实业发展总公司,从日本人和西洋那些怕事的洋人那收购的工厂,更是直接就涉及了面粉加工、机器碾米、纺织、成衣、机械制造、百货六大行业。

刘克武在新公司里,占据了六成的股份,从而成为最大股东。称呼上,刘克武直接就改成了董事长,而没再去用这个时代惯用的什么大东家。

公司的总经理,则经过与众人和新老八大家商量后,正式任命了陈定一担任。毕竟他有才学、懂新商、晓新规又在公司中有了九股(公司每股为一万两白银)。

在北京那边的产业,刘克武好不容易真的封疆了,可不想屁股没坐热就给人推下台。所以不但没减少,反而派杨度回了趟京城,跟着载振一起出马之后在整个东城将众多赏号、钱庄整合到一起,重新成立了个光大实业总公司,由华世奎出任总经理。

华世奎的职务,也在那第四道圣旨上,由庆王爷出面正式给变成了户部左侍郎。在北京的光大公司里,还出资拿到了二十股,所以京城那些商号和工厂的老板们,也就没有任何的反对,总比把产业让那个振贝子去败坏让他们放心的多了。

京城的产业投资上,刘克武一下就撒出了整整一千六百万两,加上之前的投资也将光大实业公司扩充到了三千六百万两白银。庆王爷父子只有不到一成的股份,而刘克武却也占据了六成股份。

两家公司,刘克武在带着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万五千名新军南镇官兵出发前,预计到的每年收入就可达到一千两百万两白银。也就是说,至少自己每个月都可以拿走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总分红。

一百二十万两虽然不是很多,但这数字也足够庞大的了。有了这些钱,人还没动身刘克武就积极的和威尔逊等西方财团在华的代言人谈起了合作。

目标很简单,将来在自己的山东,至少要也弄出几十家现代化的工厂来,强壮库税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军费收入。

五天的时间,在紧张忙碌中度过。辽东的战场上,虽然日军先后调动了四万人欲过江,但光绪皇帝在关键时刻,亮出了两个日本亲王的王牌,不但让日军没敢渡江,反而逼着在九连城和虎山的那些日军,主动撤到了江南岸。

马玉昆也不含糊,直接带兵就抵到了鸭绿江的各处险要。收缴回来的那些大炮,又重新对准了江南岸。

先败后胜,让在辽东的清军士气重新迅速的高涨起来,再加上刘克武一战爵升五级的榜样在那放着,所有的士兵都喊起了“效仿赛子龙、封爵荫家兴”的口号。

士气,在战场上是两军第一要素。与清军截然相反的是,虽然心中很愤恨刘克武连挫连杀和连败他们的大将,但日军官兵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勇气再过江和清军血战。两军就暂时隔着鸭绿江,对峙了起来。

天津大捷,抓到了两个日本亲王,这让在下关的李鸿章在谈判的时候,腰板硬了起来。英国人和法国人出面了,但那位中堂大人终于有了真正够坚实的筹码后,直接喊出了可赔款、不割地的话来。

日本人最想要的不只是钱,而是台湾和澎湖那个中国东南沿海的要地,和他们的南面最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所以伊藤博文不知道给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什么代价,竟然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又想北京那个朝廷施压起来。

英国人的态度明确,就是不赔或者少赔钱可以,中国虽然在天津和反攻辽东的时候,取得了大胜。但是李鸿章筹建的北洋水师,现在只剩下了威海卫那几艘打残了、没炮弹的破船。实际上还是清朝败了,就应该割地。

法国人的态度有点中性,他们更象是在那和稀泥。一会说该割地,一会说不该割地。一会说该赔多点钱,一会又说应该一点不赔,这让中日两国都搞不明白,法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了。

在西洋列强中,坚决支持日本的,就是美国人。他们是最早侵略日本的,此时还控制着日本的很多经济和外交,所以他们当然希望日本能从中国多捞些利益。不出兵就可以间接的收益,这是美国人最想得到的结果。

而其他的德国、俄国等国家,则在看到刘克武天津之战时的表现,见到已经开始整编准备南下那些换上绿色军装的新军南镇后,心里还是生出了一些恐惧和同情的,所以他们选择了保持中立。

五天之内,刘克武也没闲着。先是两上奏折,力谏光绪和西太后坚决不签任何割地条款、不赔任何赔款。

“他要战,咱就战,打没最后一兵不失土”、“犬虽狂、吾作狼,为我大清保国疆”这些话,在奏折上让光绪看到后,那个皇帝更是大加赞赏。

光绪的主张是与刘克武的相同,但是躲在西园子里享受的西太后的态度,却让刘克武不禁担心起来。因为就在自己整军点编的最后一天,德公公派来的人,让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