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98章

汉献帝新传-第98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灾苯恿毂窗擦耍 
  孙坚笑道:“你来了,我们就没有机会咯!”
  伊籍捋须笑道:“但愿如此!”
  伊籍在淮阴稍作修整,正式通告司马懿自己前来宣召后,在孙坚帐下大将黄盖的护送下前往淮安。
  司马懿亲自领群将前来迎接,伊籍当场宣召让司马懿四月底必须回到襄阳,至于其旧部则留在淮安由孙坚整顿,至于司马懿帐下武将派系之首的杨奉,则封为始兴伯爵,领三万兵出任交州驻防督尉。
  杨奉大喜,当即领圣旨,司马懿则犹豫良久才领下圣旨,伊籍看在眼里,并不作声,只是笑道:“两位为何不请我入淮安稍作休息?”
  又与司马懿道:“仲达自襄阳和我一别,也是好久没有见面了,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为何不请小酌几杯!”
  司马懿一听便知皇上定然有其他话要说,当即道:“自然当请!”乃领帐下众员为伊籍和黄盖接风洗尘。
  在酒宴结束后,众官退下之后,黄盖领会伊籍的眼神,乃亦退下,领本部留在门外。
  场中只留下伊籍、司马懿和杨奉三人,伊籍并没有先和司马懿说话,而是和杨奉道:“交州事宜看似轻松,实则未必,将军到了交州之后,应将集中精力将泰州的地形和当地土著军力摸清楚,时机合适的时候,皇上会安排大将前往,杨将军届时要当然大军副将,为皇上安定泰州,日后担任泰州驻防总督者必将军尔,此之责只西域、泰州两地设置,职责之重不在十二上将之下,将军当珍重如此良机!”
  杨奉大喜过望,神色飞扬,完全不顾司马懿晦暗眼神,拜谢道:“望先生回转皇上,臣必定誓死效忠,必能承担如此重责,不负皇上厚爱之恩!”
  伊籍微微点头,杨奉已经明确表态他现在已经不是司马懿的旧部了,现在就在该和司马懿清算了,乃让杨奉早些回去休息,在孙坚到来之后,整顿完毕之后就可以前往交州。
  言下之意,日后前往交州的就是孙坚,你杨奉要分辨清楚谁是你顶头上司,杨奉何等老辣,当即道:“必谨听孙大将军差遣!”复离去,只留下司马懿和伊籍两个人。
  司马懿咳嗽一声道:“近来身体微恙,难以应付长途跋涉,非不愿前往襄阳!”
  伊籍淡淡一笑道:“司马将军年纪如此轻,似乎身体连我这个半老之人还不如,圣上正是体谅将军总是不停生病,才让将军转回文职!”
  司马懿暗自生疑,问道:“难道皇上只说这句话吗?”以他对刘协的了解,像刘协这样爱才的君上,不可能轻易弃用自己。
  伊籍笑道:“实际上圣上让我给你代一句话,司马仲达虽然有才,但大汉奇才无数,非只你一人!”
  复又道:“仲达啊,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忠孝之心。本来你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现在的瀛洲不过一片荒芜之岛,虽有当地土著百万,但充其量都是一些小部落,和鲜卑那样大部落群居完全不能比,从圣上将征南大将军的印绶托付给你,以你的能力现在应该能将整个瀛州平定下来,按照皇上的预想,你定下瀛洲之后,就将调往南方平定泰州、安州,和元直同列平定三州之地的大帅,将以山之名封为公爵,此后再交出兵权,退居接管戏志才的襄阳军院祭酒之职,这样一来,你本该一生荣耀,可实际情况却是赵云一年便定鲜卑,你却一心想得到更多,在圣上不容许之后,你就在淮安拖延,使圣上不能按计划实现对三韩南北包围,被迫拖延三韩的平定事宜。你啊,成在有才,败在期望过多啊!”
  “仲达啊,我和你说句良心话,难道我伊籍就只有做说客这点才能吗,可圣上既然如此安排,我就该尽力去完成,只有顺着圣上的意思走下去,圣上才会给我更多的空间,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如今大汉的人才相较历朝都为多,不可能人人尽其才能,只能择其最长处发挥。大汉亦不可能完全依靠某个人的才能,也不需要完全依靠某个人的才能,该退位就退下来,退到幕后做些文教之事,给年轻人机会。”
  司马懿略有不平,道:“可我还年轻啊!”
  伊籍指着他的心脏处,怒道:“你不问问你自己的良心,什么时候你把将圣上放在心里啦,你只知道自己的荣华,圣上给你如此良机,你却不珍视,如今之势,你能责怪谁啊!当年空明到底怎么调教你的,还是在你司马家族中,一直强调家族利益胜过大汉皇帝的利益啊?”
  伊籍越说越气,怒喝他道:“你简直就是胡闹,你今天闹到这个地步,连你的恩师都不敢为你辩护,教出你这样的弟子,空明一世英明尽毁啊!”
  司马懿慌道:“懿知道错了,但请伊先生看在家师薄面上,教我一策!”
  伊籍微微点头道:“这次我来之前,胡昭也找过我,为你求情啊,他是不敢和皇上求情,可皇甫公和荀彧那里,他可没有少跑,你啊,要明白你恩师的辛苦!”
  司马懿连连顿首道:“学生自然清楚恩师对我之情!”
  伊籍道:“回襄阳吧,先和圣上认错,再去拜见你的恩师。圣上素来宽宏大量,你不要惊慌,至于你以后的仕途虽然可能受到影响,但具体有多大的影响可能就看你在颖川学府的表现了,圣上现在对你是又爱又恨,你自己清楚其中的差别,不要再以为这是以前的大汉了,朝廷以后不需要你完全发挥自己才能,甚至可以说是不允许,这不是针对你一个人,圣上在幕僚院曾经说过,一个稳定的朝廷不可能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才能,而是依靠上万人的才能。如今的大汉,想要把文职武权皆控在手中,其罪等同造反,你自己考虑清楚,圣上不是不允许你发挥才能,而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和平衡,只能让你发挥你最擅长的一面,以后万事首先要把握这个尺度,不要再自持手握兵权,就敢假装病况威胁圣上,几年匆匆而过,乱世已经结束了,大汉也安定下来,你不要还以为自己活在乱世中!”
  司马懿沉思良久,心中有些明白,如果不是皇上事先同意,伊籍不可能因为恩师求情而说这些话,料想是皇上交待的,看来皇上还愿意用自己,暗中长舒口气,道:“懿已然清楚了,谨记伊先生教诲,终生不敢相望!”
  伊籍默默一笑,扶其肩膀道:“再过五年之后啊,我可能也要退下来,你看看张昭和戏志才不是都已经退下来了吗,他们之前的皇甫公和丁原难道说他们没有用了吗,还是蒋琬他们才能胜过他们,都不是啊,圣上是有心保持一个平稳的朝廷,一个平稳的朝廷就不可能依靠某个人的能力在运作,就必须有正常的更新迭换。还有一个问题,仲达要明白无论你多么衷心皇上,但家大国小,就肯定是造反,这已经无需论证,无数前例在史籍上。所以,越是大族子弟越应该懂得放弃家族利益,守护大汉利益和圣上的利益,这才是一个家族长久留存之道。”
  伊籍说完这些,便转身高辞,司马懿送了十里之路,伊籍对他摇手道:“你还是回去吧,我出使各地多年,从来都是如实和圣上禀告,不会为你美言的,就此回去吧!”
  司马懿乃继续送了数里终于停下脚步,默默回府让家人收拾行李,仔细看了看征南大将军的印绶,放在手中掂来掂去,细细把玩一直至天明,终于闭目将印绶放在印盒中,存与军府中,带一名老仆轻装简行回襄阳。
  伊籍回到襄阳,直接前往晋见刘协。
  此时,刘协早已经从徐庶那里得知司马懿安然交出兵权回襄阳,孙坚也进驻淮安开始整顿。闲来无事的刘协正逗着长子刘巍,见伊籍归来,让人赐坐赠茶,一边教习刘巍认字,一边和伊籍谈司马懿的事情。
  刘协道:“伯机观人无数,向来少有判错,对司马懿这个人你怎么判断?”
  伊籍叹道:“本来是个好苗子,可惜被刘备惯坏了,让他少年得志,又过早给他太多的军权,如今恐怕不适应大汉的体制了!”
  刘协吻了吻刘巍的额头,抱在怀中,道:“是啊,本来他要是能够按着朕给他安排的道路走下去,该出兵的时候就出兵,该交兵就交出来,封公也不是什么问题,可你看这个事情闹得,非要朕安排总计四十万大军压在他面前,他才肯把军权交出来,整个一个权术家,这也是学法家权术的坏处!”
  伊籍复问道:“那圣上还原意用他吗?”
  刘协笑道:“用啊,为什么不用,难道就因为他那点小心思,朕就怕了不成,只要朕还活着,他永远跳不出朕的手心,不过想要握重兵,他这辈子是没有希望啦,就算朕不在人世了,他也没有希望!”
  伊籍笑道:“臣就知道圣上会如此决断!”
  刘协大笑道:“不愧是老臣啊,了解朕的心思!”又将刘巍放下来,道:“来,朕的大儿子,去找你伊伯伯!”
  伊籍看着摇摇晃晃走过来的皇子刘巍,喜道:“时间过得真快,这一眨眼,圣上长子都可以走路了!”
  复将刘巍抱起来,和刘协道:“皇子也该读书识字了吧,圣上是让皇后自己教呢,还是让别人教呢?”
  刘协摸了摸脖颈道:“就暂时让皇后自己教吧,其他两个女儿也由皇后教,怎么说当年也是襄阳第一才女,五年后伯机你就准备出任皇子傅吧,等他年纪再大点,让戏志才和王越调教,不过要是不成器,朕还是要找你算账!”
  伊籍笑道:“这个担子可不轻,不过老臣必不辱命!”复又微微颔首道:“圣上是打算先让他懂得辨明人之是非,再学会辨明事之是非吧!”
  刘协淡淡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
  数日后,司马懿也回到襄阳城,还没有回家就急着前往御府求见,刘协让他进来,待他拜伏于地之后,冷笑道:“淮安到底有多好啊,呆了这么久也不肯回来,还要朕派人去请你回来吗!”
  复拍桌道:“你胆子还真不小!”
  司马懿惶恐道:“臣罪该万死,今已然知罪,望圣上饶恕臣!”
  刘协冷看一眼,问道:“司马懿啊,你看大汉朝廷之上,有几个像你这么做臣子的,如果都和你这样,要朕这个皇上做什么?”
  司马懿知道刘协动了真怒,连连叩拜,道:“臣罪该万死,望圣上饶臣之罪,让臣戴罪立功!”
  刘协看他一眼,道:“大汉的律法不是定下来约束老百姓的,你可看过律法,得圣令不遵者斩立决,不看你献长安有功,朕在淮安就打算把你正法,现在朕给你一次机会,朕有心要建立一座黄河学府,这是一所综合的学府,甚至比襄阳学院还要大,要吸纳各族子嗣,实现八族真正融合的重任,就设在长安,你先去颖川学院任祭酒,如果颖川学院办得好,朕就调你担任黄河学府总祭,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你如果还不愿出任,朕只好让统帅府正式定你的罪!朕可以告诉你,三次不尊圣谕的罪不仅可以治你的死罪,就是你们司马家也跑不了!”
  司马懿吓的脸色煞白,顿首道:“臣誓死效忠皇上,绝无异心,凡圣谕所至,臣必遵之!”
  刘协看了看他,沉默片刻之后,道:“起来吧!”
  司马懿听他语气缓和,沉重的心情终于有所缓解,缓缓站起身。
  刘协又示意他坐下来说话,轻声和他缓缓叙道:“朕知道你学识渊博,所以才把黄河学府总祭之职交付给你,你不可再让朕失望了。回去之后,用一个月时间,给朕提交一份详细的颖川学院建设枢要,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朕说,朕来帮你一一解决,决计不让你为难,前面的旧账朕可以当作没有发生过,而你也需要明白,学府之职重于征伐之帅,事事谨慎,毕竟培育一个人才,就可以使大汉更加富强一分,仲达,不可怠慢啊,朕交付给你的可是大汉未来的希望啊!”
  司马懿道:“必不敢怠慢!”
  刘协淡淡一笑,道:“你可以暂时回自己家中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司马家调入襄阳之后,朕一直没有细问,如今还住在城东,还是和其他公侯一样入住城南的荆山区,具体的房址,朕已经让内务署选好了,你们只须全家搬进去即可。”
  司马懿急忙谢恩,乃拜谢而去。
  待他走后,刘协静静坐在龙椅上,心中想着更多事情,正神不守舍的时候,王越呈报杨修求见,刘协立刻让他进来。
  杨修跪拜之后,道:“臣已经按照的圣上的意思挑选了三十余名军机处精锐!”说完便将名单呈递上。
  刘协微微点头,道:“朕打算在幕僚院设一个机密司,专门用来培养优秀的军机人员,此外承担一些特殊任务,不过这些你暂时不用多管!”
  复问他道:“让你收集的壶关和北方城池改造的情报都整理好了吗?”
  杨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