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93章

汉献帝新传-第93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大喜过望,急忙拜谢。
  皇甫颜则脸上无关,他被任命镇守壶关,如今壶关却因为自己而平白赠送给诸葛亮,他心中难受至极。
  刘协察觉到后,乃宽慰道:“子玉不用难过,亦无需自责,壶关虽失,但朕亦有应变之策,可令北方三年难安,且为帅者不宜出阵,子玉日后需谨记心头,对朕而言,帅才难得,一帅可抵并州之地,如今镇北军正是重建之机,子玉可跟随文远,细细领悟治军之道,对日后独领一军打下根基!”
  皇甫颜拜道:“必不让圣上失望!”
  刘协笑道:“令祖为大汉千秋功臣,子玉当发奋,不可辱景山公盛名啊!”
  皇甫颜道:“必谨慎,不敢有辱祖上之名!”
  刘协手指皇甫颜,与张辽道:“文远当全心教之,如此大才之青俊交付文远之手,亦不能让朕失望啊!”
  张辽亦拜道:“必尽生平所学教之!”
  刘协哈哈大笑,乃与两人举杯道:“如此甚好不过!”
  与此同时,诸葛亮发现南方在签署通商协议后,并没有打开济南商市,北方粮草消耗殆尽,急等南方粮草调入,亲自书文给刘协,刘协看也不看就立刻撕毁。
  刘协似乎已经看到北方饿孚百里图,但他心中再也没有疼痛的感觉,这一切是诸葛亮自寻烦恼,只能说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迟迟不能等到刘协的回复,诸葛亮心中也焦急万分,刘辩问他道:“皇弟为何还没有拨调粮食进来?”
  诸葛亮勉强一笑道:“贪心重利而已,臣听说南方在济南建粮库堆积粮食,非不卖,乃更求高价而已!”
  刘辩叹道:“皇弟不知道他每拖延一刻,北方百姓就要饿死千人啊!”
  诸葛亮傲然道:“楚王贪利,只知钱财,置百姓死活于不顾,此乃无德之辈尔!”
  刘辩啊的惊叹一声,望着南方,悠长一声哀叹,小声道:“皇弟,你为何要学父皇呢?”
  第九卷天下云涌第十五章复仇之刃
  华夏二年十月中旬的时候,赵云、孙坚和高顺接到调函,此时北方已经开始偏冷,三人认为再晚出兵则天将大寒,届时根本不可能夺下雁门关,而东胡骑兵极其有可能退出并州,故三人决定根据统帅府调令略作调整,赵云领骑兵先到雁门关下,和皇甫骊合兵一处强攻雁门关,孙坚领兵在后,带孙坚赶到雁门关后,赵云再领骑兵退回,待明年三月开春和高顺一道领兵征伐漠北草原。
  赵云领着征北军四营和禁军玉翼营总计五万骑兵,高顺领陷阵营,六万人经昌黎郡沿长城向并州的雁门关而去,弥加亦领部族三万控铉轻骑随同而往。
  一个月后,与皇甫骊降服河套地区羌胡、南匈奴和东胡数十个小部落集聚在一起的新游牧部落会合。
  十余年来,皇甫骊在董卓入主洛阳后,便带着万余八园旧部远上漠北,和当年刘协、丁原在并州降服的几个南匈奴小部落融合一处,慢慢移动黄河上游的九原一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陆续吸纳南匈奴各小部落、羌胡和河西鲜卑,形成一个以皇甫骊为南骊王的新游牧部落。
  在安定凉州之后,南骊部落在马腾和荀攸的暗中扶持下,开始霸占了武威、银川、高阙、西安阳、九原、盛乐、定襄(今武威到呼和浩特的黄河上游草原),根据刘协的意思,吸纳汉、匈奴、羌、胡四族小部落游民,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南骊部落,由于粮食都由荀攸等人支持,而且占据着黄河上游水草丰盛之地,现在拥有人口过百万,还在不断吸纳南匈奴残部。
  他们每年通过凉州,向大汉提供优良战马万余,获取粮食军备,在整个河套地区根本无人可敌,当年马腾越过黄河直接向不肯屈服刘协的南匈奴出兵,正是和南骊合兵一处,一路上的补给也是由南骊提供。
  刘协早在洛阳之时,就已经盯住河套之地,当时还算强大的南匈奴是不可能一次摧垮的,于是他暗中叮嘱皇甫骊,万一洛阳被他人掌控,皇上没有实权的情况下,立刻带着西园八军的精锐前往河套,和当时降服的小部落会合,组成一个游牧军,逐步发展扩张,慢慢吞噬河套地区,同时在游牧的过程中,将整个漠北地区的地形和水草季节生长情况全部记载清楚,寻找机会传到荆州。
  刘协夺下凉州之后,尤其得到天水之后,立刻暗中命荀攸输送大量军资粮草给皇甫骊,让其迅速壮大部落,并亲自帮皇甫骊制定了《南骊策》,根据皇甫骊送来的河套地区和漠北资料,将南骊族分成八部,留部分人口在银川、盛乐等地建立城池,但只留少部分人在当地留守,大部分部族仍然保持游牧,只是在游牧到银川诸地时回归城市。
  银川、盛乐两城更逐步走向贸易为主,废除农耕,种植灌木,推广草地,由天水郡依靠黄河运送粮草扶持。
  刘协则每年从襄阳军院、襄阳学府、襄阳工院抽调人才,在南骊部族中成立南骊县学,教习南骊学汉字,说汉语废除当地部族通用的突厥语系,采纳汉制、汉礼。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除了南汉少数人知道外,大部分根本不清楚在河套地区新兴的南匈奴余部和南方政权之间的关系,皇甫骊也易名为呼延骊,刘备几次都派人前往招安,都被他拒绝,而归顺刘备的部族少则半年,多则三年,立刻被南骊部族吞并,刘备几次想出兵除掉藏身自己背后这根棘刺,却被中原大战所困,无法调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南骊部落莫名其妙的扩张。
  即使给刘备两个脑袋,他也无法想到,现在威震河套的呼延骊就是当年和曹操、袁绍同任西园八校尉的皇甫骊,刘备直到最后时刻都一直没有查清楚南骊部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十年中迅速成长,甚至将整个南匈奴和雄踞长城外多年的北羌、河西鲜卑两个大部族都吞并了。
  如果他还能见到皇甫骊,一定会问为什么,皇甫骊则会简单回答他两个字:粮草。对于当时匈奴瓦解后,余散各地的小部落而言,谁有粮草、草地,就会归顺谁。
  皇甫骊这些年和刘协的联系一直通过杨修的军机处秘密进行,在得到密令后,他明白这个秘密终于要公布于天下了——南骊族就是南汉的游牧大军,为刘协培养战马和控铉骑兵的基地,也是刘协最隐蔽的一把尖锐匕首,如果此刻诸葛亮还没有发动政变,这把匕首也会迅速结果刘备的政治生命。
  刘协太清楚了,新野两县之地能够培养多少优秀的骑兵,只有让这些少年前往河套,在草原上驰俜才能成长为真正的骑兵。
  赵云、高顺和皇甫骊也是多年未见,三人忍不住大醉一场,酒醉之后,皇甫骊拉着他们,指着蔓延十里地的牧营,道:“骊,十年之力,今日终于让诸位看到了成效,两位兄弟觉得骊这十年可算白费!”
  站在这草原上,感受这一番奇异而壮丽的景色,赵云感叹道:“皇甫兄之功,决计不在元直平定三州之功下!圣上日后安定整个漠北就要依靠皇甫兄了!”
  皇甫骊哈哈大笑,指着茫茫星空道:“骊领着他们走遍漠北各地,定居河套,十年辛苦啊,何其苦啊,但骊绝不叫苦,圣上少年之时,便和我说过,十年苦寒冷风洗,他日挥师定漠北,有圣上雄心如此,我等武将之福尔!”
  他蹲在地上,泣道:“骊,决不称苦!”
  赵云、高顺非常能体会他的心情,这漠北的苦,寻常汉人哪里能够承受,何况皇甫骊更领着万余人穿越各地冷寒之地,从月牙湖(贝尔加湖)到沙漠,他一一记载各地的天气和地理资料,能支撑下来确实不容易。
  两人也蹲下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最苦的时候都熬过去,现在就是挥师之时,皇甫兄应该高兴才是!”
  皇甫骊抬头,笑道:“该是让我发威的时候了,今天我就先拿那些东胡开刀,让他们知道当年和袁绍、曹操之流齐名的皇甫骊,十年苦聚的力量。”
  赵云笑道:“皇甫兄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皇甫骊道:“圣上虽然只让我守长城,但有文台守雁门关,何人能过,我准备领着部落和赵云一起打到东鲜卑的老家,这些年河西鲜卑都被我打的差不多,百万人口中有三成是河西鲜卑人。把那部分鲜卑人也划归南骊人,分成八部来治理,不过他们人口接近五百万,在乌侯秦水和作乐水一带至少集中三百万人,一旦全部划入南骊,南骊至少划成几十部来治理。”
  高顺笑道:“让皇甫家管辖漠北,圣上这步棋可真是绝妙啊!”
  三人相视一眼,彼此大笑,举杯共饮尽。
  征北军和高顺的陷阵营在南骊部族略作休整后,正式开始进攻留守长城的鲜卑人,赵云的旗号一出现,守在外长城的三千鲜卑人就立刻归降。
  上谷、白登、代郡、马邑、桑乾五地的守军都是望风而降,数万鲜卑精兵就这样轻松折下,划归南骊部族。
  高顺惊道:“子龙之名,在鲜卑人心中,恐怕抵得上三十万精兵!”
  皇甫骊叹道:“子龙确实非凡将啊,我还记得当年子龙和吕布的一战啊,可谓之平生罕见。”
  赵云淡淡一笑,道:“不过是依仗圣上之威名尔!”
  皇甫骊若有所悟得点点头,复不再言,三人领军向雁门关而去。
  柯孟虽然也畏惧于赵云威名,但把守着雁门关,心中还是不怎么害怕,指挥焦触的降兵准备防守事宜。
  三人所领军士中,只有高顺的六千陷阵营属于步军,高顺便要求他领陷阵营攻雁门关,皇甫骊笑道:“骊早知迟早要领兵攻长城,也曾调教部族训练步战,虽然高将军的军士是步军之王,但毕竟只有六千人,骊的人马可有百万,能上阵杀敌者四十万,算得上精兵者少说也有十余万,不妨让南骊部族来攻雁门关!”
  高顺道:“那我便在旁辅佐,督造工程器械,皇甫兄要调给我数万老弱之兵,专门用来造器械。”
  皇甫骊大笑道:“高兄弟何必客气,百万部族,任你差遣!”
  高顺亦大笑一声,回营帐规划攻城器械,就地伐木材,造冲车、云梯和车楼,皇甫骊则在器械准备完善后,调军队开始攻雁门关。
  三日连攻下来,双方皆是死伤惨重,但皇甫骊不停调河套一带的游牧民前来支援,攻城兵越来越多,而柯孟手下的兵则越来越少。
  十一月初,焦触偏将张南领兵杀柯孟,打开雁门关迎赵云等人进了雁门关,赵云让其重整旧部万余人,暂时归入并州驻防军,此次出兵没有幕僚院的幕僚参事在,赵云也不敢任其官职,给与奖封,与张南表示歉意,并当面出函给刘协,表奏张南之功,请封爵位,任其为并州驻防督尉,毕竟得下雁门关就是实现围剿东胡三十万精锐骑兵的关键之处。
  张南则道:“雁门关乃汉之门庭,为外族所控,此乃我大汉之辱,末将所做乃汉人该做之事,何须圣上亲赏,但有赵将军之情,末将也心领了,早闻赵将军神勇忠义,威震漠北,末将愿领旧部追随左右!”
  赵云淡淡笑道:“就是我这个后将军也不能随意调动将领,张将军到底归谁统管,或者直接归统帅府统低调,都要看皇上和统帅府的意见,不过既然张将军看得起子龙,那赵某当书函与皇上肯请此事!”
  张南大喜,当即拜伏,愿永随赵云征战四海。
  赵云将书函用飞鸽传回辽州,孟建是幕僚参事,当即代刘协同意此事,封张南马邑男爵,任张南为征北军第十三营督将,统兵一万,暂时留守雁门关,在东胡之事了结后,返回辽州驻防。
  孟建回复赵云之后,又发函给刘协,报呈雁门关收复事宜。
  柯比能得知赵云反扑,已经夺下雁门关,脸都吓白了,与其余六王道:“上南方皇帝的当了,如今四面被困,如何能走脱。”
  七位大王商议多日也得不出好办法,又没有胆子强攻赵云把守的雁门关,只好屯兵在晋阳。
  此时的北方朝廷已经没有办法支撑了,粮草完全消耗一空,连军队的粮俸都支付不起,只能维持基本的粮食供应,而老百姓则已经开始吃起了草根树皮。
  诸葛亮只好再次书函给刘协,表示愿意再次提高收购价格,同时允许南方商人进入北方贸易,朝廷不再征收他们的赋税,对于幽州马匹的价格也可以再降。
  刘协回函道:得到壶关很开心吧!
  太史慈看了刘协的回函后都是大怒,欲领兵攻打济南,只要得到济南的粮草储备,北方就可以渡过今年。
  徐晃也赞同太史慈的意见,毕竟现在黄河冰封,水军作用不大,虽然冬季出兵,损伤严重,但没有粮草的后果更严重。
  诸葛亮摇头道:“徐庶领兵三十万,坐镇济南,岂能没有防备,恐怕在济南修筑粮库,就是要引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