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60章

汉献帝新传-第60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公了。
  该是改变我的想法,让你纵横天地的时候了,刘协在调赵云前往辽东的时候就曾和自己说过,这一天,他再一次对自己如此说。
  只是,失去赵云统管的铁翼营,在刘协心目中的地位瞬间滑落,吕布的虎翼营和马超的骠翼营渐渐成为他心中的禁卫军第一营,而铁翼营失去赵云这样灵魂人物之后,在沙场上的表现也远不如以前那样的刚猛灵动相宜。不管怎么说,铁翼营是自己最早的军部,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没落,所以刘协调孙策统管铁翼营,希望能够重新振奋这支建制最早的亲兵部队。
  同时,改高顺的矛卫营为陷阵营,改吕布的虎翼营为虎狼营,改越卫营为越野营,这三营与精武营在禁卫军中都属于独立编制,使禁卫军翼、卫、海三大编制演变成翼、卫和独立营三大编制。
  翼军八营和卫军四营人数扩编至每营万人,而四大独立营仍然保持六千人编制,但重新进行挑选,尽选楚军和禁卫军的精锐,同时四大独立营的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凡是用材可以选用百锻钢等级,允许四大营装备噩梦弩,进行单独编号,且严格控制数量。经费加拨为原来的双倍,对于翼军八营和卫军四营的装备水平也提升一个层次进行供给。
  加上原来就存在的精锐之师亲卫营、最受刘协关注的铁、飞两翼营和近卫营,禁卫军十六营中有八营属于超规格建制,无论人选、训练、兵员素质培养还是装备都选择最好的。
  刘协紧密地关注着他们,他知道一两年后就是他们绽放光华,威震大汉的时候。
  在禁卫军众多中郎将中,马超、孙策、庞德三人的表现无疑是最耀眼的,马超和孙策都是靠个人勇猛带动全军,而庞德则柔合自己的勇猛与兵道于一身,在三年会战期间,他和马超、马岱的配合堪称经典。
  刘协明白,庞德如赵云一样,禁卫军单独一个营所给他展露的空间已经越来越显得狭促,必须尽快给他一个新的空间,故在改变禁卫军的同时,正式调威猛不逊孙策的唐斩入主旋翼营,调庞德前往徐州,全面接管征东军,吕蒙毕竟年轻,仍为副将,让徐庶像调教吕蒙一样进行悉心指导,为了他日后能够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对徐庶而言,先将吕蒙和五万征东军调来,后将庞德抽调到徐州,无疑是刘协的一种暗示,长安、洛阳、徐州三大防线中,首先要取得突破的必须是徐州,做为楚军中权位仅次于楚王刘协的他,做为替楚王打下大半江山的他,必须要比周瑜、荀攸更早取得突破,这才能对得起刘协当年封他为王的承诺。
  为了进一步加强禁卫军的训练和军备水平,正式任高顺为禁卫军总督尉,统管禁卫军新十六营训练事宜和军法管制;陈到为禁卫军督军司马,协助高顺,主练兵事宜。任白翳之子白霖为禁卫军军备参事,统筹禁卫军十六营专用兵甲备品的设计和制造。
  南北双方的军事特征从这时出现了更大分歧,在军事建设重点上,刘备维持传统的大军团兵多如海的特征,而刘协则转向小军团精兵化,只是在将注意力集中到禁卫军的同时,刘协同样提升楚军的军费三成以上,开放军备制造,开始由国商独立承包部分专业兵甲弓弩的制造,允许江东船社和荆州船社等传统军备制造商社涉及更多面,参与盔甲弓矢的制造竞标,让各大商社自己寻找人才独立设计试制,除噩梦弩仍由军备院秘密监制外,其余品种不在由军备院独立制造。
  在此基础上,军机院成立军机五处,专门负责楚地武器装备设计、制造工匠、国商的监查和北方、三韩、乌恒、鲜卑等地军备制造水平和数量的监测。
  在刘协大力调整楚地军力的时候,辽东战局突然出现了恶化,公孙瓒的身体奇迹般好转,公孙瓒的豪迈笑声又传遍了昌黎城防军每个角落,在粮草愈加不支的时候,士气竟然渐渐开始恢复。
  公孙瓒知道粮草已经不足支持三日的时候,与众将笑道:“只要我身体恢复如昔,破赵云何须三日,明日且随我一起于赵云决战一番!”
  其部下张卫谏道:“将军不可与赵云铁骑硬碰,今白马义从主力还存半数在城中,可夜袭其营,只需将军详装久病不治,我等假戴白巾哀悼,赵云必不防备,再夜袭其营,可一战胜之!”
  公孙瓒哈哈大笑,乃道:“对付此等小儿,何须用计,只须沙场斩之便可,明日诸位且随我上阵便是,待斩赵云人头之后,某再与诸位痛饮三巡。”
  众人恐其不敌,皆苦之,公孙瓒丝毫听不进去,执意要对决而斩之,诸将见他固执己见欲送军死于沙场,各自心中灰暗,皆有离去之心。
  张卫与好友吴兰私密联系欲带兵投诚,本想取城为礼,然公孙瓒虽然桀骜,却于自己有再造之恩,亦不愿见其落败,便只率部众万余星夜开门投奔赵云。
  次日,有部将报于公孙瓒,公孙瓒并不愤恨,依旧与众将笑道:“若本将军一战胜赵云,再擒得他们,不知道他二人届时将作何感想!”
  公孙瓒今日面色潮红,长须飘然,眼神孤傲,流露万千凛冽锐气,看起来极为康健,令众部将又看到他昔日风采,不仅有了些信心,开了城门随着公孙瓒并骑出城门,在城外摆开鱼鳞阵形。
  赵云听说公孙瓒出城邀战,淡淡一声冷笑,纵步翻越上骏马“小玉骓”,带着三千精锐铁骑和华翎的征北军第六营,与公孙瓒对决阵前。
  两人皆是玉马白袍,冰甲银枪,只是一人年过而立,威武健硕,气焰逼人;另一人玉面剑眉,气质如云若浪,英姿中带着一份冷静。
  各自紧握银枪,傲然挺立于沙场中,彼此默念这便是自己平生罕遇的强敌,决不能失手。
  虽然将军对决,生死往往就在那一霎那间,但胜利的天平无疑早就偏向赵云,从他一箭洞穿盾牌,射伤公孙瓒那一刻开始,赵云就已经牢牢掌握了胜利的砝码。
  在漫长的沉默中,公孙瓒猛然一声大喝,驱马直冲赵云而来,银枪前刺霎那间不带一丝花哨,老练而稳重,直刺向赵云的左肩。
  赵云竖枪抵挡,长啸一声,猛然发力荡开公孙瓒银枪,甩枪横扫公孙瓒,公孙瓒全力招架,两人银枪带着剧烈的震荡,砰然碰撞一处。
  赵云右手一震,察觉公孙瓒力也不弱,心中傲气云涌,也不取花巧,只和公孙瓒硬碰硬撞。
  两人银枪瞬间连续碰撞三次,赵云傲气更胜再尽全力如使重刀一般砸向公孙瓒,便是定要和他在力量上分个胜负才罢干休。
  公孙瓒双目赤红如血,若狮吼般呐喊一声,横枪挡住,赵云见他脸色霎那间变得苍白,嘴角一丝嫣红血迹,心中暗道不好,想要收力却已经来不及,一枪砸下之后,公孙瓒铿然抵住。
  两人彼此都不收枪,如雕像般屹立在沙场中良久,两边阵营耐不住沉默,各自为主将高声呐喊,声若潮浪高涨,拂啸过沙场每个角落。
  赵云征北军部众呐喊之声雄浑高壮,仿佛胜局已定,而公孙瓒部众则声嘶力竭般呐喊,语声中蕴含一丝悲壮的哀肃之音。
  赵云静静的看着如硬石雕刻的公孙瓒,看着他嘴角血丝越涌越多,最终染红身上晶莹银亮的甲胃,心中忽然感到一丝敬佩。
  他缓缓收起龙胆枪,拍马行至公孙瓒身边,轻轻扣住公孙瓒的手腕,发现早无脉搏,感觉公孙瓒便要失去平衡倒下来的时候,出手撑在公孙瓒胸口,又自公孙瓒手中拔过长枪狠狠地插入泥土,拉过公孙瓒的双手握住枪身,让其把身体倚在长枪上。
  待驱马返回之际,赵云回头看了看公孙瓒,眼中隐约浮现一丝朦胧湿意,望着昌黎城,轻声道:“将军皆是阵上亡,似你这般屹立马背之上而去亦我辈平生快事,他日我若能如此,亦无所求!”
  见其双目圆睁,又伸手轻轻抚过,阖上他眼帘,却觉得公孙瓒的魂魄正在上空看着他,仰天朗声道:“我知白马义从为将军心血,必厚待之,引为亲部,视如兄弟,将军务必放心!”
  公孙瓒部众模糊听到赵云的话,终于明白主将已去,各自心中慌乱,其旧部亲信悉数下马长跪下,众人低声哭泣不止。
  赵云挥臂率军来到众人阵前,有人欲为公孙瓒报仇,拔弩欲射,赵云冷目视之,冷喝道:“还欲何为?”
  众人知其勇猛,无不畏惧,忍不住各自倒退数步,征北军众兵皆大声威喝,令他们投降。
  赵云振臂高呼道:“如今你们四面被围,已无出逃之路,投诚我王方是活路,若不愿再为兵丁,或可发放钱粮助你们回乡务农,或可前往南方生活,南方富足,可保你们安享太平,若投诚我王,我必践方才之诺,以礼待之,与南方兵士等同视之,我王仁义无双,公正明礼,亦不会亏待你们!”
  有公孙瓒部将率众长跪不起,乃道:“求将军厚葬公孙将军,我等必生死相随将军,以报此恩!”
  赵云下马一一扶起他们,道:“皆忠义之辈,我必上奏楚王,厚葬公孙将军!”
  众人复又纷纷长拜于地,愿意投诚楚王。
  赵云兵不血刃尽降公孙瓒精锐骑兵,完全掌控辽东三郡的消息飞鸽传书到襄阳,刘协大喜,暗道:“统帅府右、前、左、后四位大将军中的后将军终于有了合适的人选。”
  而与此同时,刚稳定下幽州、辽西的诸葛亮和太史慈也得到了消息,诸葛亮轻轻摇曳鹤羽扇,摇指辽东,问太史慈道:“子义勇猛可敌赵云?”
  太史慈冷笑道:“除了云长、翼德,某至今未遇过对手!”
  诸葛亮朗声笑道:“如此便好,不求子义胜之,但能不败于赵云,亮便有策全取辽东,令其葬身在这辽东半岛上!”
  复又自言自语道:“如此良将,若能降之为己所用,岂非妙事!”
  第八卷南北风云第十章赵云之威
  赵云之威
  太史慈陪着诸葛亮仰望朗朗星空,隔了良久,忍不住心中疑问,问诸葛亮道:“司徒大人打算如何对付赵云?”
  诸葛亮笑道:“此乃楚王之失,非我之能,赵云曾稳守颖川多年,武力非凡,又擅长用骑兵,本来极难应付,然辽东狭促之地,正可合围,今亮早有定策,三月之内,必取赵云首级,除非其人愿归降顺朝廷!”
  太史慈笑道:“司徒大人谋略过人,赵云今日遇到大人实为憾事!”
  诸葛亮摇扇道:“或可为幸事,然要其人如何抉择了!”
  当太史慈和诸葛亮忙于盘算之时,赵云、甘宁和孟建亦在商定如何南定三韩,赵云问计于孟建,孟建笑道:“明陆暗水,可由将军明言直攻,实则兴霸领水师运步兵暗夜登陆,直插马韩心腹,再将步军暗中,赵将军继续明言直攻,牟韩必防备水上,将军则挥师南下,直捣牟韩心腹,两韩平复,将军再蓄兵辰韩边境,隔半月待其兵尽积边境之时,兴霸将军则领水师水陆夹击,亦或可将军未至边境,其人已降。”
  赵云击掌笑道:“公威之策确实精妙,令人防不胜防!”
  孟建与两人笑道:“用兵者,当攻心为上!”
  复又道:“两位将军需提防辽西,诸葛亮擅用兵,必有奇策,我恐其将会联合三韩,合力将我等困于平壤。”
  赵云道:“先生既知其人欲用此策,必有计破之,可否与我二人直言!”
  甘宁亦道:“先生直言无妨!”
  孟建道:“兵贵神速,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夺两韩,则再有妙策亦无法施展!”
  赵云皱眉道:“今刚吸纳公孙瓒降兵三万余众,还未整顿,公孙家族也未能彻底除去,整个辽东局势动荡不定,想早日出兵恐怕极为困难!”
  孟建微微踱步,随即道:“无妨,可先将公孙瓒降部纳入驻防军,我可用来平定辽东,两位将军只管南下,公威虽无大才,安定数郡尚有余地!”
  赵云正犹豫间,闻有斥候擒得北方说客一名,赵云急忙召上来审问,又搜其身得诸葛亮送与三韩诸王的信件,知道孟建所料无错,便和甘宁决定早日动兵,出征三韩。
  两人整顿兵马,自降兵中抽调精锐五千余人,又将白马义从改制成玉翼营建制,按楚王之令,由赵云暂时接管。
  数十日后,赵云正式领兵三万囤积马韩边境,欲一举平定马韩,而甘宁则暗中调水师自南浦出港,绕至山浦岛(今济州岛)隐秘休整,等待马韩部队向赵云附近聚集。
  得到赵云出兵的消息后,太史慈陪着诸葛亮仰望朗朗星空,隔了良久,笑道:“终于上钩了!”
  诸葛亮轻轻挥摇手中鹤羽扇,若有若无的笑容忽隐忽现,轻声道:“其实想算计赵云这样稳重为上的将领是很困难的,而自以为聪明绝伦的人却恰恰最好算计,孟建料定我联系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