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猎击三国 >

第122章

猎击三国-第122章

小说: 猎击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李整也问马悍为何到此,马悍的回答很诚实“接一位投诚下属的亲眷”。当然,他没必要细说这位投诚者是谁,属那方势力。李氏诸人虽觉诧异,但也没细问,他们自己的事还不够头疼的呢。

马悍原想在此停泊一夜后,次日便上路,但很不幸,当晚李乾伤重不治,呕血数升而亡。一时间,李氏上下悲恸泣血,愁云惨淡。这一下,于情于理,都不便立即上路。马悍只能是随李氏回到乘氏县,待李氏设下灵堂,祭拜一番,方不失礼节。在马悍再三请求下,李整总算没向宗族大肆宣扬马悍相救之事,但明确承诺,若马悍有所求,要兵要粮要钱尽管开口,李氏恩怨分明,定会竭力满足。

马悍只是称谢,却只字不提什么要求——莫说眼下他的确没啥要求,就算有,也不能在人家大丧其间提啊。

马悍一行,身负使命,自然不能久留,兖州之乱已起,他必须尽快接回乐进之父。三日之后,礼数尽到,马悍便向李氏新任家主李整告辞,而此时的李整,却已卧榻难起了。李整本就有伤在身,又心伤父逝,加上丧事劳顿,内外患发,就是铁打的身体也抗不住啊。历史上,李整这么一个精壮汉子,又正当盛年,更因阻击吕布立下大功,年纪轻轻就被曹操表奏为青州刺史,却在人生最意气风发时突然病亡,不能不让人怀疑与此次受伤有关。旧创复发,最易夺命。

在李整强撑病躯,再三拜谢之后,李典奉兄命亲送马悍登船。除了为马悍补充粮秣外,李氏并无任何馈赠,马悍也毫不介意,他前世也是道上混的,对江湖大佬的秉性都清楚。这些豪杰人物,讲究的就是一个大恩不言谢,送厚礼钱财那都是落得下乘,在必要时,他们还给你的,是一条条性命。

没想到船刚驶出二十里,后面就有两条三百斛的中型船只追上来,船头上插着李氏旗号。旗帜之下,立着一白衣束麻的孝服青年,正是李典。

马悍与白狼悍骑战士大讶,这是什么情况?

“典愿与兄同行,共入大野泽,截杀薜、李二贼!”李典见面的第一句话,就令人肾上腺素激增。需要说明的是,李典此时不过十八岁,比马悍小三岁,故称马悍为兄。但他的样子过于成熟,嘴唇上已留小胡子了,看上去却较马悍老相。历史上,李典年不过三旬,却被称为军中长者,也与其长相老成有关。

仅仅在半个时辰之前,李典还若无其事送马悍上船,转眼之间就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必定有事发生。

的确。有特殊事件发生。

当李典刚送走马悍,回到府宅时,立即被堂兄李整召进内堂,告诉他一个刚刚探知的消息:吕布大军已袭取濮阳。正准备进攻甄城。甄城距离钜野不过二百余里,故此吕布传书,请薜兰与李封率兵前往助战。薜、李二人商议之后,觉得这个打落水狗的机会不容错过。当即决定出兵三千,亲领助之。

从钜野到甄城,最快的路线就是乘船走大野泽。至瓠子河口登陆,向西行百里就是甄城了。

李整认为,这是一个复仇的绝好机会,于大野泽截杀二贼,为父报仇,以首级祭奠,如此方为人子。

李氏宗族与门客群情激昂,纷纷请命,而说心里话,李典其实是不赞成在大丧其间,行此把握不太的行刺之事。李典在李氏家族中算是有点另类之人,少时不好兵,只喜读书。也许是因为“射”是君子六艺之一,所以他学得最好,其余骑战、步战、剑术这些,俱不如乃兄。与李整相比,李典勇武不如,但精明过之。

不过,像李氏这种养士数千的豪强之家,行事偏向勇烈果决。能动手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动脑;能今天解决的问题,就不会等明天。

“我李氏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恩不隔年,仇不隔夜,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病榻上的李整目光喷火,双手执箭,一折两断,直视李典,“你若不去,我去!”

李典惶恐伏地:“家主切莫如此,李氏族训,安敢或忘,弟愿以此微躯,奋喋二贼之污血!”

临行之前,李整没有说多少激励言辞,只说了一句:“翁父灵柩前,只差两个祭品。”

李典伏拜稽首:“弟纵使肝脑涂地,亦当戮仇雠之首而归。”

于是,李典来了。

马悍望着两条大船,问道:“曼成带来多少人?”

“有宾客二百,斗甲三十具,弓矢长短兵器皆备,钱粮十日之用。”

短短半个时辰,就准备得如此充分齐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李氏早有准备。想来即便没有薜兰、李封离开钜野这个意外事件,治丧结束后,李氏也必将会展开复仇行动。但即使是复仇心切,也用不着如此仓促,李整如此情急,李典如此追赶,其实还有一个不便宣诸于口的重要原因——借马悍之势。

以马悍传遍淮、泗之威名,更有当日救援时牛刀小试之惊艳表现,李氏已然断定,这辽东天驹与其护卫,俱为以一当十的精锐奇兵,若能得之相助,大事可成。

马悍何许人,李氏兄弟这点小心思如何看不出来,但他也不会说破,只是微微一笑,向李典做了个请入内详谈的手势。

李典也是个心思灵巧的主,一见马悍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就知自家兄弟的意图瞒之不过,拱了拱手,连道“惭愧”。彼此心照不宣,释然而笑。

一张大野泽的地形图铺开在案牍之上,李典正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大野泽东西宽百里,非一日所能过渡,在湖心偏北……就是这个位置,有一片沙洲,冬季露出水面,夏季涨水淹没,是旅人歇脚之地。如今虽值盛夏,然今岁大旱,水势剧降,露出水面的沙地,比冬季更甚。若典所料不差,薜、李二贼必在此停泊一夜,次日西行登岸。”

马悍没问这张地图怎么来的,准确性如何,李氏可是钜野与乘氏的地头蛇,自家地盘上的地形,那真是闭眼都能画出。他看着地图上那代表沙洲的小圈,不动声色望向李典:“薜、李有三千兵马,是我们的十倍有奇,曼成欲以何计伏击?”

李典提笔,在那片沙洲的小圈上写了个“火”字。

马悍笑了,天干物燥,果然得小心火烛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将计就计】

(万分感谢大盟、赵无恤2014、闹闹的宝贝、♂随风飘零♂、笨笨1967、情恨迷天、光辉的宪章、ufgw、白头翁1、铁血鹰狼将、rainlin,以及所有投票、订阅的书友,感谢大家,一路相伴至岁末。)

~~~~~~~~~~~~~~~~~~~~~~~~~~~~~~~~~~~~~~~~~~~~~~~~~~~~~~~~~~~~~~~~~~~~~~~~~~~~~~~~~~~~~~~~~~~~~~~~~~~~~~~~~~~~~~~~~~~~~~~~~~~~~~~~~~~~~~~~~~~~

七月中,一年中最旱的时刻,纵然已是黄昏,纵然水面湖风吹拂,依然难消空气中的燠热之气。

马悍已经扒下古装,上身是穿越之初那件黑色弹力背心,下身是迷彩裤,小牛皮制野战靴,肩宽体阔,浑身筋突。而他手下的白狼悍骑,俱是北人,耐寒不耐热,一个个更是扒得精赤,只着一条穷裤(即封裆裤,顾名思义,只有穷人才穿,士人皆着无裆襦裙)。

李典的手下门客虽是南人,耐热性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多少,人人着单褂单绔,挥汗如雨。唯有李典,依旧一袭白衣,腰束孝带,纵是汗湿重衫,亦端坐有仪。

马悍此时也与手下狼骑转到李典的大船上,卓立船头,似有所待。

晚霞照在湖面上,水光波动,金鳞乱颤,一条小船划过,搅乱满江碎鳞。小船是李典派出的哨探,带来了钜野军的消息。

“钜野军的确夜宿沙洲。共有大小船只百余艘,分布于沙洲东角,而钜野军除千余留守船只之外,其余二千军兵皆宿于沙洲头西南……”哨探是个精于水性,身手矫健的游侠儿,能够深入敌境,将敌情打探得大致不差,没有几分能耐别想做到。这李氏父子还真颇有孟尝之风,手下门客各有奇技。

“好!”众门客以拳击掌,齐声请命。“请典公子下令!”

李典紧紧握拳,死死盯住地图上那片沙洲,蓦然抬头望向马悍。

马悍却只是淡淡道:“你是复仇者,这是你的复仇之战,你自己决定,但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助一臂之力。”

得到马悍的鼓励,李典终于下定决心,一捶案牍:“准备引火之物。弓弩箭矢……”

黑暗来临,万事俱备,李氏二百门客已磨拳擦掌,按捺不住复仇在即的激动。就等着典公子下令出击了。而此时的李典,却并不像手下那般兴奋激昂,而是默默地负手立于船头,向七、八里外的那片火光隐约之地静静观望。那一双黑瞳射出的灼灼亮光。仿佛穿透无边黑暗,看尽那里的一切。

两条大船之上的每一个门客,都将目光投向这位年轻的典公子。等待着他的发令,但是……他们期待的出击命令却迟迟未能从那张薄薄的嘴唇吐出。

马悍缓步踱来,站在李典身旁,李典身高七尺八寸,也不算矮了,但与马悍并肩而立,足足矮了半个头,而体格之壮硕更是差一大截。两人这么并肩而立,李典很明显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本能向侧旁退开一步。

马悍恍若不觉,斜睨李典:“怎么,犹豫了?”

李典轻吐一口气,老老实实道:“冷静下来后,我越想越不踏实。薜兰、李封二贼,我还是了解的,此二人行事颇有章法,非智拙之辈。今次之事,似乎有些太顺……”

搁在几个月前的马悍,估计会觉得李典有些多疑,但经过与程昱一系列过招,马悍整个人的警觉与灵识大幅提高——要不怎么说与高手过招,是提升自己的最好办法呢。

马悍同样有李典那种不好的感觉,如果李典下令的话,马悍多半会劝阻他,所幸李典也有同感。看来能在英才济济的曹营中脱颖而出,李典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即然如此,我们一同去看看不就行了。”马悍向李典发出邀请,然后不等他答话,径直叫过四名狼骑战士,跳上哨船,吩咐棹公向沙洲划去。

那李氏船只的棹公正愣愣不知所措,蓦然船头一沉,又有数人跃上船,为首之人沉声发话:“依马君所言去做。”

棹公定睛细看,却是典公子,慌忙鞠躬,然后依言摇动船橹,向前方驶去。

马悍与李典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也不多言,负手而立,目光沉静地望向黑沉沉的夜色。

李典不知道马悍会怎样做,平心而论,他认为身为主将,这样冒险殊为不智。但想到马悍若大名头,而且战阵经验丰富,似乎不会随便做无意义之事,故此沉下心来,与之同行。

马悍对薜兰、李封二人并不了解,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玩出什么奇谋妙计。他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这是一个圈套,那在沙洲附近的芦苇荡泽中就一定有伏兵。

只不过在这无边黑暗的夜色下,要在这绵延十数里的芦苇荡里寻找不知是否存在的伏兵,那叫一个不可能。当然,马悍身怀利器,能变不可能为可能。这天底下,除非能彻底消除他的戒心,令他毫无防备,否则无论多巧妙的伏兵,在他眼里都是洞若观火。

船近沙洲,李典注意到马悍一个奇怪的举动,他似乎在掐指计算什么。这令李典很是愕然——这位不是武将么,怎么玩起了文士的花样?

夜色深沉,又不能举火,但李典因距马悍不过一步之距,因此隐隐看到马悍脸上似有笑容掠过,随即听到马悍道:“放缓速度,往左边偏一些、再偏一些……对,就是这个方向,慢速、慢速……停!”

在李典、棹公、白狼悍骑战士惊异的目光下,就见马悍扶舷俯身,伸手快速从水面拔取一物。李典眼尖,看清竟是一根芦管!

随即水面咕嘟咕嘟冒出水泡。一个黑魆魆的人头浮出水面。

马悍探手抓住那人**的发髻,生生提出水面,掼在舱板上。那人刚发出“啊”地半声,就被一个狼骑战士用脚踩住咽喉,截断发声。

马悍甩甩手,对李典道:“敌情已明,可以回去了。嗯,曼成若有兴趣,可以审问一下这个钜野兵,看看能挖出多少情报。”

李典惊佩之余。暗捏一把冷汗,二贼果然有备,竟在水下伏兵,好生阴险。

一审之下,李典更是背脊发凉,那上百条船里多为空船,而在船的外侧水下分布着整整三百伏兵,任务就是待李典率兵来袭时,凿沉船只。这样黑灯瞎火之下落水。后果可想而知。

“薜兰、李封,果然奸诈!”李典后怕的吸了口凉气,向马悍郑重致礼,“多谢马君出手。又救了典与二百李氏族人一命。”

马悍谦逊道:“其实曼成也已有所察觉,纵然悍未出手,曼成亦不会中计,薜、李之谋。难算曼成也。”

李典承认马悍说的是事实,但并不能因此而抹杀马悍援手之功,在心里。他又为自己添上了重重一笔人情债。

马悍也没有告诉李典全部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