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重生之宋青书 >

第7章

重生之宋青书-第7章

小说: 重生之宋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清楚状况,接受了穿越成为宋青书的这个事实后,宋青书倒也有点儿期待了起来。对于从小看着武侠小说成长起来的男xing们而言,哪一个心中又没有点儿武侠梦呢?
  现在穿越到这个多姿多彩的武侠世界里来,宋青书自然是怀有期待,想想那原本只存在于幻想中的盖世神功,想想那令人热血激扬的江湖武林,想想那各路英雄豪杰、奇人异客、侠女美人,甚至还有那些或yin险狡诈或粗鲁有趣的恶人坏蛋们………
  这就是少年时代的梦想啊!
  现在,这些他全部可以亲自接触到了。只是,穿越成谁不好,竟然穿越成了宋青书。好不容易有次机会,不穿成张无忌,也不要穿成宋青书啊!


第十三章寻功打算

  第十三章寻功打算
  纵观金庸武侠小说,基本上每一部小说中都有一个悲剧人物,《天龙八部》之中的游坦之,《射雕英雄传》中的欧阳克,《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以及《倚天屠龙记》中的宋青书。
  宋青书是谁?武当派三代首徒,他爹是武当七侠之首宋远桥,太师傅乃是当今天下第一人,可谓是标准的高富帅,但是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自己喜欢的女人将自己甩了,自己作为叛徒背叛了师门武当加入了峨眉,最后死在屠狮大会上,可谓是声名狼藉。
  从一个人人羡慕的武当少侠到一个人人唾弃的武林败类,这其中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所以为了不让悲剧从演,就一定的有所改变,最主要的就是成为绝顶高手。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倚天屠龙记的剧情刚开始的时候,张翠山夫妇刚刚回转中原,张无忌还没有学会《九阳真经》。所以不论如何,故事还没怎么展开,他能够改变和可以改变的,还有很多。
  倚天屠龙记开篇有交待了时间,不过只说了是元顺帝至元二年,宋朝之亡至此已五十余年。而根据原本宋青书的记忆,如今距离那年已经又过去了十年时间。
  这年宋青书十三岁,倒是比张无忌大上三岁。现在虽然还不是那个风度翩翩的宋少侠,但是也早就不是正太年纪了。不过他在自己原本世界的时候,那可是到年尾快过而立之年了;而现在这个世界,却是正开chun不久,才出了正月。这样换算下来,宋青书倒是等于多活了一个十三岁。
  “既然来到了武侠世界,为了不让悲剧从演,想要成为绝顶高手,自然要先学两手盖世神功!”
  宋青书认清现状,知道基本上已经是回不到自己原本的世界,便转变观念,对自己现在所处的武侠世界期待起来,正好趁机一圆自己的武侠梦。来到武侠世界,这第一期待向往的自然是盖世神功。
  他现在成为了宋青书,其实已身负武当派武功,更有七年多的jing修的玄门正宗内力。只是武当派虽号称玄门正宗,当此时江湖上更有‘南尊少林,北崇武当’的说法,创教祖师张三丰已经百岁高龄,更有天下第一高手的美誉之称,但是要说武当派的武功,虽然说不上不好,但是还是不能够称之为绝顶。武当派的最高武功心法《武当九阳功》乃是张三丰根据《九阳真经》的残篇自行领悟而来。什么?你说还有太极拳剑。也许现在已经有了一点模样了,但是完整的太极拳剑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问世,等到十年后,花儿早就谢了。
  当然不是说武当派的武功不行,否则武当七侠怎么回在江湖上闯下赫赫威名,武当派更是如日中天,这可不只是张三丰的原因。但是这需要你能够忍下心来,苦练个二十年,江湖上一定会有你的一席之位,可是二十年的时间太久了,有一位伟人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早夕’。不要说是二十年,就是十年后,当张无忌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是天下有数的绝顶高手了。
  宋青书可是拜读过原著大作的,自然对武当派的武功有些看不上眼,心中暗自道:“和倚天屠龙记有关的金庸武侠小说中,可称绝顶的盖世神功,自然是逍遥派的绝世神功《八荒**唯吾独尊功》,《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白红掌力》,《凌波微步》,大理段家的《六脉神剑》,《一阳指》,太湖上姑苏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参合指》,全真教的《先天功》,还有《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以及襄阳城郊剑冢剑魔独狐求败的传承亦当属绝顶,还有就是易学难精的西域密宗的《龙象般若功》,当然你要是想张无忌一样好运气能够找到光明顶密道,那里还有《乾坤大挪移》。此外就是桃花岛和周伯通的传承。
  可惜的是逍遥派只从数百年前的北宋末年以后已经是哨声匿迹了也不知道天山灵鹫宫还在不在。至于大理段家只从大理被灭国以后,天龙寺也随之被毁,倒是昆仑山下的武家庄可能是当年武三通后人所建,《九阴真经》就在古墓之中,但是想到那个一出场就击败周芷若的白衣女子,宋青书想想就害怕,不敢太上头上动土,《九阳真经》也在昆仑山中,但是那是给主角准备的,想要捷足先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全真教的《先天功》随着全真教和大理段家的覆灭也已经是了无音信了,可能华山派有,但是也只是可能而已,而却还不知道被郝大通藏在什么地方,不然这么多年就没听说华山派有人练成了先天功,毕竟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至于说图谋《乾坤大挪移》,那真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到时候恐怕还没有到达光明顶就已经被明教五行旗给杀了或者被青翼蝠王给吸干了血。而桃花岛处于茫茫大海之中,想要找到真真的是大海捞针,而老顽童周伯通行踪不定,鬼才知道他留下的传承在什么地方。
  当然倚天剑屠龙刀也算是一种,但是倚天剑在峨眉派灭绝老尼手中,想要从他手中得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自己将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说了出来,现在他指不定想要将自己千刀万剐,屠龙刀在金毛狮王谢逊手中,先不说张翠山会不会告诉我冰火岛的位置,就算知道了,想要从谢逊手中夺得屠龙刀也是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的事情。
  所以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姑苏慕容家,还有剑魔谷,以及密宗的《龙象般若功》机会不小。
  剑魔独孤求败的传承,宋青书自然是很想得到。就算独孤求败没有将独孤九剑留下(虽然杨过没有学到独孤九剑,但是后来风清扬却是学会了,由此可见不是独孤求败没有留下,而是神雕当年没有告诉杨过)。但是哪里还有一柄好剑,名叫青锋剑,乃是独孤求败三十岁之前纵横天下的武器,就算比不上倚天剑,屠龙刀恐怕也是想去不远。最主要的是哪里还有曲菩提蛇。那可是能够增加内力的好东西。
  当年杨过之所以那么快就成为了绝顶高手,曲菩提蛇的蛇胆拥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起码为杨过省去了十年的苦修。


第十四章襄阳问路

  第十四章襄阳问路
  宋青书算来算去就只有姑苏慕容家,还有剑魔谷,以及密宗的《龙象般若功》机会不小。
  但是姑苏慕容家远在太湖之中,太湖水系自己一点都不清楚,想要在茫茫太湖中寻找到一座荒废了数百年的岛屿,无异于是大海捞针。至于《龙象般若功》虽然在密宗岁都可以学习,但是却是要远赴西域,自己现在的武功还不适宜于远走他方。相比较而言只有剑魔谷距离武当山最近。对于自己的帮助也是最大的,于他而言,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身边不远就有盖世神功的一部分,自然没有舍近而求远的道理。况且,取的剑魔谷的传承,也是既简单又安全。可是真的是如此吗?宋青书不知道。他现在心中只有得到蛇胆后,功力大增的想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南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而襄阳就在武当山的东面。
  宋青书在房中留了一副书信,说是发现了当初挟持张无忌的黑衣人的踪迹,踪迹追了出去。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就是为了让自己离开武当山不要显得那么突兀。至于这个借口,别人相不相信,这就不在宋青书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然后带上足够的银子和一柄精钢剑,宋青书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江湖之旅。
  。。。。。。。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南宋末年大侠郭靖就是凭借襄阳城抵挡了蒙古大军数十年,而蒙古大军不能进分毫。
  自东周至而今元顺帝至元十二年,上下2000年左右的时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
  “你们可知道这一次群雄上武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又谁不知道的,不就是去逼问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吗?”
  “不错,听说还是少林寺领的头。”
  “可惜啊,都铩羽而归了。”
  “什么,铩羽而归?怎么可能,少林寺怎么回如此轻易的被打发掉。”
  “嘿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已经被公之于众了,在冒着开罪武当的风险就不划算了。”
  “什么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已经真相大白了?怎么可能?”
  。。。。。。
  襄阳城南一间客栈的楼下阁堂,数桌江湖人士,一边喝酒下菜,一边谈论着江湖局势,大有一幅煮酒论英雄的豪迈。
  一桌靠窗的席位,提壶斟了一杯清酒的少年,大有兴致地小酌一口,既而,眉头微微一皱,显然,杯中清酒的味道,少年并不如何满意。
  “呵呵,没想到武当上发生的事情这么快就在江湖上流传开来了。”宋青书一边喝着小酒,一边想着,“不过这一切现在都与我无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隐藏于深山之中的剑魔谷。”
  望着窗外滚滚而逝的汉江水,宋青书沉思着,“没想到就连最容易到手的剑魔谷都是困难重重,看来我把一切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想来也是要是剑魔谷这么容易被发现,恐怕早就名动江湖了吧。只是我该找谁打听呢?”
  “客官,你要的菜来了,请慢用。”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宋青书的思考。
  “咦?不对。”宋青书手中的酒杯一顿,停在了空中。望着眼前的店小二,“这不就是理想的人物吗?”
  当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说什么人的消息最为灵通,宋青书可能说不上,但是身在客栈之中,每天遇到的三教九流不可胜数,也许他会知道。
  “等等。”宋青书连忙叫住要离开的小二,“小二哥慢走,我有一事相询。”
  “喔,客官有什么尽管吩咐,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二满脸谄媚的笑道。
  “呵呵,我就是想问一下小二哥知不知道,襄阳城附近哪里有一种遍身隐隐出金光的毒蛇。”宋青书淡淡的说道。
  “遍身隐隐出金光的毒蛇?”小二故作沉思,抓耳捞腮,眼睛却直盯着宋青书。
  宋青书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了,不由得哑然失笑,看来这给小费可不只是现代有,宋青书摇了摇头,从怀中掏出一粒碎银,塞到小二手中,道,“可够了?”
  “够了够了。”小二用手垫量了一下,紧接着就是满脸的笑意,眼睛都快要迷城一条缝了,小二小心翼翼的将银子放入兜里,道,“客官问我这话是问对了。”
  “哦。”宋青书看了一眼小二,不可置否。
  “客官还别不信。”小二见宋青书不信,急了,道,“我家就住在襄阳城郊,我爷爷父亲都是以捕猎为生,我爷爷给我讲了有关遍身隐隐出金光的毒蛇,只是此种毒蛇毒性甚是厉害,不敢食用,所以后来爷爷也就不在捕杀。”
  “哦,看来你是真的知道了。”宋青书表面上一副可有可无的表情,心里却是高兴万分,所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来就是如此。
  “好,你只要带路寻到了,这个就是你的了。”宋青书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粒碎银。
  “好好好,客官放心便是。”小二点头哈腰笑道。
  当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幸好宋青书离开武当山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带足了银子,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否则没有银子,‘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这么便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