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重生之宋青书 >

第178章

重生之宋青书-第178章

小说: 重生之宋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活完这些事情之后不久,朝廷的人就来了。
  领头的还是熟人,不久前奉命看守天牢的中书平章事孛罗帖木儿。
  “咦,海公公怎么没有来?”宋青书惊奇的问道。
  “哼,这点小事,还不劳动他老人家大驾。”孛罗帖木儿冷哼一声,没有给宋青书好脸。
  宋青书对此也不在意,反正都是敌人,你还指望人家笑脸相迎?于是不无恶意的揣测道,“他不会是提前去埋伏去了吧?”
  “咳咳咳。”随着一阵咳嗽声,海公公从人后走了出来,“宋公子玩笑了,咱家还怕你趁机跑路,又怎么不时时刻刻的盯着呢?”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宋青书打了个哈哈笑道,“有你这位大高手沿途护送,我也放心。”见到海公公没有消失,宋青书也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万事俱备

  第三百六十七章万事俱备
  “可是刚刚还有人说海公公已经提前去埋伏去了?”这时候孛罗帖木儿不削的刺宋青书了一句。
  “嗯,是谁?以海公公的为人岂会干这种事情。”宋青书对此一点也不觉得尴尬,故作惊讶的四处张望了一下,面带笑容的回应道。
  面对宋青书的厚脸皮,孛罗帖木儿抽了抽嘴角还想要说什么,却见海公公伸手一摆,立马便住嘴了。
  “宋公子,你让我们放人,我们放人,你要登山,我们也提供帮助。”海公公不急不缓的说道,“可谓是千依百顺,诚意满满,你是不是也应该展示一下自己的诚意了?”
  “诚意?”宋青书愣了一下,眨了眨眼睛有些疑惑的问道,“什么诚意?如何展示呢?”
  看到宋青书揣着明白装糊涂,海公公也不由得抖了抖眉毛,不过到底道行深厚,深吸了一口气,便压下了心中的怒火,知道和宋青书打哑谜是没有用的,海公公索性便直言道,“先前我们约定,我们放人,你便放了陛下,现在是不是也应该履行诺言了?还是堂堂武当掌门弟子,天下武林盟主,不过一个食言而肥,出尔反尔的小人?要真是如此,传出江湖岂不是让贻笑大方,连张真人都要蒙羞。”
  对于海公公的激将法,宋青书是他强任他强,我自清风拂高岗,还是不动声色的说道,“大丈夫一诺千金。岂有出尔反尔的道理?”
  海公公闻言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因为他知道宋青书一定还有下文。倒是孛罗帖木儿大喜,“既然如此,还不放了陛下,只要你放了陛下,我保证一定不会有人出手,你绝对可以安全的离开。”
  “呵呵。”宋青书扫了一眼他身边的海公公,笑声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孛罗帖木儿见状不由得尴尬万分,自己前一步放下大话。后一步就被人揭穿,有心解释,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有说出口。
  “好了。”海公公明显没有了耐心,冷冷的对宋青书下了最后的限制令道,“我自问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三天,三天后,应该让你的人逃出大都的范围了,你也应该放了陛下。否则我们便鱼死网破。”
  看到这里,宋青书也知道拖延不下去了。想了想,郑重的点了点头,“好,那就一言为定,只是希望这三天之内,你们不要耍什么花招。”
  “哼哼。”海公公冷笑一声,“你还是考虑一下三天后,是自己束手就擒,还是要我动手吧。”
  “车到山前必有路,水道桥头自然直,就不劳海公公费心了。”宋青书不咸不淡的回答道。
  “希望如此吧。”海公公不可置否,然后对宋青书道,“地址已经选好了,上路吧。”
  “头前带路。”宋青书没有异议,点点头道。
  一路无话,出了城门,沿着官道一路行来,不多久来到一处岔路口,转向左侧小路,再行了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孤峰前停了下来。
  此刻山脚下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可军队,旌旗招展,大帐连营,将进出孤峰的路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宋青书看了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抬头一望,不由得对于海公公等人的处心积虑感到佩服,如此短的时间,居然找到了既符合自己要求,又便于他们检测的地方,站在山脚往上望,虽然看不清什么,但是大致行为还是可以猜测的,而孤峰之所以称之为孤峰,也就是说,把守好了唯一的山道,除非你会飞,否则当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摇了摇头,跟着领队的军士上了山峰。这里已经建好了一座帐篷,虽然时间紧促,但是因为有皇帝的缘故,还是布置得异常舒适。
  宋青书大致看了一下,没有发现海公公等人动的手脚,这才让侍卫退下,自己带着皇帝走进了帐篷。
  将皇帝扔到一边,宋青书坐在地毯上,静静的思考着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
  “三天,自己只有三天时间,三天后,无论如何都要放了元顺帝,否则海公公即使顾忌皇帝还在自己手中,也会全力攻击大队人马。”宋青书一手托着下巴,微眯着眼睛想到,“而且离开这里越早越好,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准备好了人造降落伞,自己寻一个时间便可以从容的离开了。”
  “不过今天刚刚来到这里,还不宜轻举妄动,还是明天在动手,拆了帐篷,做一个简易的降落伞,再趁着夜晚,远遁千里。”
  想好了一切,宋青书又离开了帐篷,来到山道上,布置了几个陷阱,都是示警用的,虽然宋青书觉得以自己的敏感,全力戒备之下,应该没有可以摸到自己附近,只是人不是机器总有打盹儿的时候,百密总有一疏,宋青书可不想阴沟里翻船。
  布置好陷阱,宋青书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到帐篷之内闭目养神。
  一夜平静,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玉兔西坠,金乌东升,破晓的第一缕曙光划破黎明前的黑幕,红霞满天,白雾缥缈,要不是宋青书还记得自己身处险地,几乎都要仰天长啸。
  为了避免陷阱被破坏,宋青书亲自下到半山腰,将人打发,将早饭提了上来,和元顺帝分别用过饭之后,宋青书照常点了他的昏穴,然后在外面转了一圈之后,悄悄的回到了帐篷之内,开始自己的计划。
  宋青书将支撑帐篷的木头敲了几根下来,用青锋剑削得大小适宜,然后将元顺帝的被子撕成条状,将木架捆绑成型。然后挑选了一张既结实,又轻薄的布料将其固定在木架上,一张简易的风筝就成型了。
  到了此刻,才真正算得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待天暗下来,宋青书便准备跑路了。
  虽然晚上跳崖逃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但是同样对于朝廷来说一来出其不意,二来也不宜搜寻和追踪。两相取其轻,宋青书还是决定就在今晚行动。(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逃出生天

  第三百六十八章逃出生天
  日落西山,惊起一片红霞。
  宋青书照常在外边巡视了一番,以迷惑朝廷在下面监视的人,然后回到帐篷静静的等着黑夜的到来。
  用过晚饭,再一次检查了装备,虽然知道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难免心里作用,求个心里安慰。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等待的时间似乎过得尤其的慢,幸好宋青书早就过了焦躁的年纪,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镇静,于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宋青书开始默念起《黄庭经》。
  夜终于来了,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夜空,一锭墨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是偶尔一阵隐隐的雷声过后,一道耀目难睁的闪电,给这漆黑的大地,带来了刹那的光明!
  “当真是天助我也。”看到风云变幻,宋青书不由得暗自惊喜。
  虽然不完全是月黑风高夜,但是只是偶尔的一点电闪雷鸣,只要自己小心,却也是无伤大雅,更为重要的是,看天气今晚将有大雨,这对宋青书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之喜。
  大雨,虽然会给自己逃跑增加一点难度,但是同时也会将自己逃走的痕迹抹掉,同时对于追踪难度来说也是事倍功半,这如何不让宋青书欣喜。
  风,呼啸着掠过孤峰,吹进军营,席卷旗帜,篝火,带起一片呼呼之声。
  “头儿,看这鬼天气,是暴风雨要来了。”军营中一队站岗兼监视的士兵。其中一个一脸油滑的瘦得好似竹竿的士兵嚷嚷道。
  领头的是一个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揉了揉被风沙袭击的眼睛。暗骂一声道,“谁说不是呢?今天当真是出门没看黄历,这点背得。”
  “头儿,要不咱们。。。。。。”竹竿儿士兵滴溜溜的转了转眼珠子,鬼鬼祟祟的指了指军帐。
  络腮胡子有些心动,但是想到现在正是执行上级的命令,又有些动摇,看了看其他人。都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犹豫了一会儿道,“可是上面下了死命令,要一眨不眨的盯着山上,要是知道我们。。。。。。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哎呀,头儿,这鬼天气谁还会出来查岗不成?”竹竿儿道,“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今晚在场的诸位不说漏了嘴,没有人知道的。”说完竹竿儿连忙对什么的同伙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连忙嚷嚷了起来。
  “是啊。头儿,王三儿说的是。”
  “就是,这鬼天气,本来就伸手不见五指,等下倾盆大雨一下,那里还能看清山上的动静。”
  “是即,是即。”
  。。。。。。
  就在这时,雷声震耳欲聋的霹雷过处,电光一闪,豆大的雨滴,洒了下来!
  “也罢,我们走。”此时此刻,络腮胡子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不过嘴上还是说道,“不过,接下来大家还是惊醒一些,一有风吹草动,就得出来查看。”
  “知道了,知道了。”
  “放心吧,头儿。”
  。。。。。。
  对于络腮胡子画蛇添足的话,众人都了然,这个天气,电闪雷鸣,就算是有什么动静,谁能够听得见才有鬼了。只是既然头儿都已经同意了躲雨,众人也不再和他唱对台戏,纷纷附和道。
  随着站岗的侍卫躲进帐篷,夜越发的静了,便是熊熊燃烧的篝火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湮灭成一缕青烟。
  与此同时,宋青书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将硕大的风筝搬出了帐篷,来到悬崖一侧,小心翼翼的看看了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之后,连忙三下五除二将风筝捆绑固定在自己身上。
  低头望了望伸手不见五指的山崖,好似一个噬人的凶兽张大了嘴,宋青书知道这一步迈出,要么自己困龙升天,从此海阔天空,要么便是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只是如今骑虎难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纵身一跃。
  恰在此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黑夜之中,但见得一只老鹰振翅飞翔,只是这只老鹰似乎老年体弱,不见矫捷一飞冲天,反倒有些摇摇欲坠之势。
  原来宋青书一步跨出,并没有就放任自流的意思,而是施展了梯云纵阶级缓解下降之势。
  如果是凌波微步在于方寸之间闪转腾挪,螺旋九影在于幻影惑敌,出其不意,那么梯云纵就长于飞檐走壁,攀爬崖石。
  此刻虽然不是自下而上的攀岩爬壁,而且宋青书身负阻力巨大的风筝,到底功力深厚,借着上升之势,宋青书很快便熟悉了风筝,待得新力用尽,却也并非笔直下堕,身子在空中飘飘荡荡,就似风筝一般。虽然不像自己身体一样运转自如,到底借了几分力,加之此刻雨横风狂,借风之势,将他下降之势大为减弱,好像一片落叶在风中摇曳下落。
  可惜好事多磨,就在宋青书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只听得一阵噗噗噗的破空声,顿时完好无损的风筝变得了千疮百孔,本来缓缓下降的势态顿时好似被施展了千斤坠,呼呼的直往下坠。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此时,宋青书本来还没有完全康复的伤势也有了复发之迹象,当真是人倒霉了喝水都塞牙。
  只是宋青书知道而今身在半空中,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此之时,还是需要镇静以待;徒自慌张,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更加容易忙中出错。
  说时迟,那时快,从风筝破损到宋青书直线下降这电光火石之间,宋青书瞬间逆行功力,忍着筋脉崩裂,五脏泣血,强提了一口气,施展横空挪移,想着山崖岩壁的方向靠近。
  索性的是宋青书才飞离悬崖没有多长时间,还没有飘远,此刻全力施展横空挪移,很快便靠近了岩壁,跟着宋青书又抽出腰间的青锋剑,奋力插进山崖,趁机得到了一丝喘气的机会。
  然而还不等宋青书一口气喘匀净,破空声再次响起,这次宋青书有了防备,抬手一道掌风劈出,将暗器击飞,不过好不容易稳住的身形再次直坠而下。(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