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位面成神之虚空戒 >

第958章

位面成神之虚空戒-第958章

小说: 位面成神之虚空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出关

    辛寒前世对明末局势的了解,只知道大概,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通过祖大寿的讲解,他也对如今的局势有了大概的认知。

    比如建奴鞑子为什么能够绕过山海关,跑到关内烧杀抢掠的搞事情。

    原来这都是朱由检自毁长城所至,本来崇祯登基之前,蒙古‘黄金家族’末代可汗林丹汗在位时,是站在明朝这边共抗女真的。

    明朝从天启年间起就与林丹汗互市,赏赐大量白银,为的就是稳住蒙古这位盟友。

    可是朱由检登基之后,这货因财政紧张,居然在崇祯元年秋天,下旨取消了对北部的蒙古部落的赏赐。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月之后,蒙古草原发生了严重灾害,北方各蒙古部落请求明朝援助,也被朱由检这货拒绝。

    其实崇祯这货虽然也是为了国家,但脑子就不会转弯。

    他登基之后的这个时期,国库空虚,财政花销能省则省,这次就是为了省下该年赏赐蒙古部落的白银二十万两,可换来的苦果,就是失去蒙古这一个战壕里的盟友。

    失去明朝援助的林丹汗,难以抵挡后金咄咄逼人的攻势,最终在败退青海后被杀,导致蒙古诸部落一片散沙,根本对抗不了皇太极的入侵。

    喀尔喀,科尔沁,察哈尔等蒙古部落相继归附,就连早年被明朝封为‘顺义王’的河套蒙古各部落,也最终倒向了后金一边。

    不到两年的时间,明朝蓟州,宣化北面的蒙古部落,尽成皇太极的势力范围,至此后金绕道蒙古侵扰中原,已经是一马平川。

    这才有了崇祯在位期间,每到剿灭农民军的战役打到关键时,即有皇太极绕关南下的情景。

    当然后金虽然可以绕路,但也不敢太过分,因为他们也怕辽东守将趁机出兵抄他老家,只是这种骚扰战,让明军平贼不利,时间一久大明内耗严重,最后还是鞑子得了天下。

    辛寒明白这件事情之后,这个恨啊,崇祯就是个猪脑子,他记得前世的时候看过‘李自成传’其中就介绍到,李闯原本是明朝银川驿站之中的一个驿卒。

    后来崇祯为了省钱,听从大臣的进言,开始裁撤驿站,可你裁撤就裁撤呗,那也得缓缓图之,逐步进行。

    可朱由检这货偏不,用一年时间就成功让大明境内八万多驿卒下岗,当年就为国库节省了六十八万两银子。

    可后面的事情谁都知道,老李下岗没多久,就造反了,虽然其中还有别的事情,但失业这件事可以说是主要诱因。

    你看崇祯这货多本事,为了二十万两银子就把蒙古这个盟友整的投敌了,然后为了六十八万两银子弄出一个李闯王。

    总共每年不到一百万两的甜头,就把汉家江山葬送了,最可气的崇祯这货偏偏还是一番好意,还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才这么做的,你说多气人!

    祖大寿走后,辛寒开始琢磨自己的刷功德计划,打算在对付后金之前,先去草原上转上一圈。

    不过他身负坐镇山海关的重则,万一自己离开之后,这雄关有什么闪失,自己别说捞功德了,恐怕功德值直接就变成负数,瞬间就会被系统抹杀了吧。

    他琢磨来,琢磨去,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就是抗清名将,原来的辽东经略孙承宗,若是有这位替自己镇守山海关,则再无后顾之忧。

    此时孙承宗已经辞官回归故里,就在保定的高阳老家,辛寒当即让手下锦衣卫飞鸽传书,让位于保定的锦衣卫卫所立刻派人将人请到山海关来。

    交代了细节,他自己则把军务交给穆人清帮忙打理,自己开始闭关修炼葵花宝典增加功力。

    可闭关修炼了不到半个月,他就出关了,因为孙承宗被锦衣卫‘请’到了山海感,武林各派带着各自的人手也都赶到了这里。

    少林是最后到得,这一来把在场的江湖人都吓了一跳,我勒个去,一千多武僧,这是要灭了武林诸派,还要要造朝廷的反啊。

    不过观证禅师对辛寒一解释,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其中有五百是嵩山少林寺的僧兵,另外五百是福建莆田少林的僧兵,也就是南少林的。

    原来观证回到少林就让人给南少林送信,让他们别掺和义军造反的事情了,赶紧跟着武林盟主杀鞑子吧,要是不来那就是武林公敌早晚被灭,要是来了还有洗髓经拿。

    南北少林同气连枝,观证也是不忍心看着南少林得罪辛寒,从而寺毁人亡。

    观证在信中把前因后果一说,正好南少林暗助的张献忠挂了,出于对观证的新任,南少林方丈智光禅师决定投靠武林盟主吃香的喝辣的拿秘籍,所以这次也派出了五百僧兵前来山海关。

    见到辛寒,南少林高僧同时施礼见过盟主,同时智光禅师也为暗助张献忠的事情,开口请罪,姿态摆的很低。

    辛寒安抚了几句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涯从良上岸’的话,让南北少林两派掌门都直翻白眼。

    安顿了武林群豪,辛寒又去见了孙承宗,他明明在书信中告诉保定方面的锦衣卫,把人‘请’来,谁知道下面的人办事这么不靠谱,不但将孙承宗五花大绑的给绑了过来,还把人一家老小都给抓了。

    等到了山海关知道是误会之后,老头连声都不出,任他如何道歉,都半点不拿正眼瞧他,老头心里清楚的很,以为我不知道你是锦衣卫头子么!

    辛寒想着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头说一说,结果刚开个头,孙承宗就开始哼河北乱弹,也就是秦腔,那叫一个难听,这话根本就没法谈。

    最后辛寒恶念爆发,将老头家人都绑了,让下面人拿刀都架在脖子上,然后朝老头道:“别人唱曲要钱,孙老头你唱曲要命,今天你要在唱就得见血!”

    老头终于不唱了,但也不说话,好歹让辛寒把话说完了。

    孙承宗听说辛寒打算让自己代替他坐镇山海关,不由得大为惊奇,盯着他瞧了半天,眼中全是那种,没想到你还有自知之明的眼神。

    辛寒也看出这老头眼神不正经,当即说道:“你这是什么眼神,我告诉你可不是我不行,我是有秘密任务,不能坐镇山海关,别人我不放心,这才想起还你有这个能人和我差不多!”

    听完辛寒这不要脸的话,孙承宗琢磨了半天,便点头答应了,一是独抗后金他义不容辞,二是他也怕了锦衣卫的手段,要保护家人。

    老头虽然没有实质性官职,但山海关上下将领无不信服,这也解决了辛寒的后顾之忧。

    辛寒和一众武林人士会晤之后,找来军中将领对这些武林人士进行了简单的军事培训,而且也进行了几次实战演习,让他们了解面对战阵厮杀,骑兵冲杀的可怕。

    等到各大门派认识到了厉害,收起了轻视之心,辛寒这才带着手下锦衣卫和这些武林人直接出关朝蒙古的地盘去了。

    孙老头等他一走,就上书朝廷,举报辽东总督、锦衣卫指挥使辛寒,擅离职守之罪,等后来辛寒知道这件事之后,着实让他哭笑不得,这老货太阴了。

    不过现在辛寒可不知晓后来的事,他正带着这一众人马,朝着喀尔喀部进发。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纵横草原

    昨天有个地方写错了,喀尔喀是北蒙,出了山海关往西,应该先是朵颜部才对,已改。

    =======================

    “汉人,滚出草原,我们这里不欢迎你们,快滚!”十几个骑在马上的草原汉子,手拿长弓,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发出警告,眼中充满了警惕之色。

    辛寒看着自己骑乘的马脚前,那根射在地上,露出一半尾羽的箭矢知道这是对方在警告自己等人,再往前一步,就要兵戎相见了。

    他呵呵笑了两声:“那么你们欢迎谁?建奴?皇太极还是多尔衮?”

    他说的话对面的汉子显然听懂了,脸上不由得一愣,便在这功夫,只见辛寒屈指一弹,一根绣花针如闪电一般洞穿那汉子的眉心。

    “给我杀!”辛寒用手一指,身后上千锦衣卫立刻纵马杀了上去。

    对面十几个草原汉子,迅速策马朝部落里而去,同时不停的朝后面开弓还击。

    他们这套路数,对付那些不精通齐射的普通士兵还成,可是辛寒手下这些锦衣卫,都是千挑万选的锦衣卫高手。

    不但各个身怀武功,而且骑射方面丝毫不比草原上的汉子差,千人追击之下,十几个草原汉子还没有跑到自己部落便连人带马射成了刺猬。

    辛寒看着那处冒着炊烟的部落,朝手下锦衣卫吩咐道:“老规矩,你们清场,记得留下妇女和儿童!”

    这已经是辛寒出关西行之后,遇到的第三个游牧部落了,和之前那两个一样,依旧不欢迎汉人。

    他丝毫不觉得意外,因为原本属于大明朝雇佣兵,那个大名鼎鼎的朵颜卫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与喀喇沁融合,并且接受了皇太极的册封。

    既然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总不能放任你随满清入关杀我同胞吧!

    进入恶念模式的辛寒,感觉带着一众武林门派真是不爽利,以他的意思既然开战那就是直接屠过去,刀锋过处寸草不留。

    可是经过第一个部落的杀戮之后,即便恶念也架不住旁边几个有身份的大和尚,如南北少林掌门么,还有数个道士如武当掌教,青城掌教那种喋喋不休的规劝,终于同意留下妇女和儿童。

    当然那些十几岁有战斗力的青年和那些五十岁以上,尚能拿起刀枪弓箭的是绝不能放过。

    他有的时候真想指着少林方丈斥道:“你比圆真大师差远了!”

    然后再指着武当掌教:“你比宋青书差远了!”

    至于剩下的青城掌教,那就只有一个‘余沧海’的‘正面’教材了!

    有了武林几个大派带头,这种清场子的事情其他小帮小派也都不好意思去做了,便留个心狠手辣的锦衣卫也是物尽其用。

    之所以称为清场,是这个时间部落里的大部分男人都去放牧了,部族里只留下少数的男人和老弱妇孺,锦衣卫要做的就是肃清整个部落,只留下不能反抗的人。

    一刻钟的功夫,战斗结束,凡是有战斗力的人全部杀死,只留下部落中的老弱妇孺,被归拢到一处,看管起来。

    辛寒和各门派的头头聚拢到一处,手下人开始扫荡部落里的食物和资源。

    他们深入草原,带的饮食吃不了多久,只能以战养战。

    虽然辛寒可以用功德值兑换出大量的食物,但不到弹尽粮绝的关健时刻,他是不会这么做的,否者解释起来就是一个天大麻烦。

    不一会手下人弄好了食物都拿了上来,众人吃喝等着这部落放牧的人回来。

    到了傍晚,远处传来马蹄声,众人都知道这是放牧的人回来了,辛寒朝一众武林门派的掌门问道:“这一仗哪位掌门愿意出手?”

    本来这些掌门都干劲十足,准备跟着辛寒拿人头换利益。

    但等出了山海关之后,辛寒才告诉他们,十个草原上的战士等于一个建奴的价值,也就是说少林想要换洗髓经,杀一万建奴就够数,但是换成草原上的战士,这个数值要大上十倍。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算满清入关的时候号称有数十万军队,可那时候八旗军一共也才五万出头,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草原各部。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蒙古诸部的支持,后金就算入了山海关也长久不了。

    崇祯三年,锦衣卫对蒙古人数的估算是约有五十万人口,辛寒若是按照建奴人头的价值兑换,他可就亏大了。

    正因为辛寒开价极低,这许多大派掌门都不愿意动手,至少前两次,各大门派都按兵不动。

    只有一些江湖上刀头舔血的帮派如大河帮、青竹帮,抢着动手,他们实力不如大派,遇到战阵冲杀很可能弄不到好处,所以想要换到神功秘籍、荣华富贵,只能靠着积少成多。

    辛寒问完,各大掌门人之中,一个凤眼含春,长眉入鬓,约莫二十二三岁年纪,美艳女子站了出来。

    这女子右手白腻如脂,但左手手掌却已割去,腕上装了一只铁钩,正是五毒教教主何铁手!

    五毒教原本独立于武林之外,本来不在辛寒的计划内,但不知道这何铁手从何处听得消息,特意找到山海关,说她可以带领帮众杀敌建功,但不知道辛寒这里有没有她想要的东西。

    辛寒便告诉她:“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武林中的绝世秘籍,只要你战功够多,就可以兑换!”

    何铁手直接就问,有没有五毒教失传数百年的‘养蛊密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