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生之道 >

第110章

生之道-第110章

小说: 生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吧?当然他们顺便收取的贿赂也要计算在国家借贷的债务之内。

据说某个时期里一些非洲国家光是偿还外债本息的财政支出,就要占到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二左右,这种由外债引发的财政危机直至演变为政治危机的情况简直到了外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昔日的“非发”从各国政府金库、中央银行以及没收的官员资产中获利颇丰,现在这些钱大部分转移到了帝国的金库里面,但是要用这些钱填平几十年来各国拖欠的债务,根本是天方夜谭。目前负责帝国财政和民政裴辛珐报告汇总的债权人总的追缴债务金额是本息合计8995。45亿塔兰特,而且这个数字不是最终的底数,而且正陆续有持有债务凭证的债权人从世界各地赶来。

塔兰特是“阿非利加帝国”立国后统一发行的新货币名称,一个帝国塔兰特与美元的政府牌价为1:1。69,也就是说这笔外债的金额折合成美元就差不多变成了一万五千二百零二亿三千一百万美元,真是一个彻头彻尾好似天文数字一般可怕的巨大财政赤字。

如果一口拒绝偿还外债,将给人以充分的口实攻击帝国公信力和信誉,今后帝国再想对外发行政府债券就将会非常困难了,因为有不良前科还会进一步损害帝国的整体商业信誉。这些债务还不是,不还也不是,张治国现在和笼子里的狮子处境类似,双手的手指揪住自己的头发在御座前面来回踱步沉思。

假如张治国是一个不懂经济的大老粗他很自然地会赞成下面提出的拒付债务的建议,可惜他不是。在股票和期货市场上多年的摸爬滚打着实给了张治国敏锐的经济洞察力,他清楚地明白丧失商业信誉对一个国家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同时又在为给自己添堵的欧美列强加上了一笔帐。不管张治国多么痛恨那些敲骨吸髓的债权人,他照样不敢轻易开罪他们,这些人的背后是无数的西方大财团,作为一个新生国家的“阿非利加帝国”贸然与他们为敌实在很不明智。

经济战不同于真刀真枪的战争,一切都要按照规矩从事,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成例。根据帝国统计署最新的统计报告,“阿非利加帝国”拥有三千五百千亿塔兰特的中央银行储备金和与此数量相当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被没收的官僚资本和收归国有的矿山、工厂、种植园的股份),不过这些仍不足以支付全部的外债,张治国不可能赞成一些人砸锅卖铁也要还清外债的极端主张,他准备搞一个小花招暂时拖一下局面,以拖待变。

首先张治国宣布国家为了尽快偿还拖欠的债务,帝国政府将会出售国有的矿山、工厂、种植园和森林,不过仍然只限本国公民购买,另外再新发行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期记帐式国债,总面值合计两千亿塔兰特。帝国此举一出,举世哗然,大家都没想到“阿非利加帝国”居然肯一次性偿还这些陈年债务,但是仍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张治国凭什么这么听话,人家要债他马上就还?

这个问题的答案出来的似乎真是很快,一度收缩到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阿非利加帝国”的远征军借用非洲共同体的名义再次北进,进入埃及境内一举封锁了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这还不算完,随即“阿非利加帝国”宣称这个运河的存在阻隔了非洲与亚洲的正常经济交往,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帝国和全体非洲人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帝国政府决定把西方殖民者开掘多年的“苏伊士运河”再一次重新填平,使分隔非洲大陆与亚洲大陆的陆路交通重新开启云云。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满世界都是摸不着头脑的人相互打听近来新闻节目出镜率颇高的“阿非利加帝国”这次究竟又想干什么?

困惑过全世界无数人的这个巨大谜团事实上仅仅存在了短短四天时间,在帝国政府通告下达的第五天清晨,海湾地区主要产油国之一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率先发表正式声明,宣称如果“阿非利加帝国”愿意撤消原定计划保留对石油运输至为重要的“苏伊士运河”,则阿联酋自愿给予帝国一笔补偿性质的资金援助,援助金额暂时定为四百五十亿美元,而且仍有追加的余地。

阿联酋这种异乎寻常的慷慨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背景,一般人是不会去关心的,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就不能不好好关心一下了。美国对于这个海湾产油国大方的举动十分恼火,表面上不冷不热的简短声明掩盖不了华盛顿心中的愤怒,阿诺总统好不容易稳定住了自己一度摇摇欲坠的总统宝座,刚找回一点大国元首的良好感觉,不成想美国“最忠实”的阿拉伯盟友阿联酋又从背后捅了惊魂未定的总统阁下一刀,实在叫阿诺总统无法忍受,结果是白宫又多损失了好几个咖啡杯。

事件两天后,美国总统的秘密特使造访了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但是无论美国特使如何劝说,阿联酋的政府好像铁了心一样,油盐不进。任凭你美国威逼利诱,他就是一句话,这个声明不但没有任何可供修改的余地,阿联酋更是不可能收回这个声明。

阿联酋的强硬立场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这边没等美国人缓过神来,阿联酋发表声明后那些已经沉默多时的海湾产油国纷纷跳出来慷慨解囊,显得一个比一个热情{炫}高{书}涨{网},前后不到三天的功夫,“阿非利加帝国”已经收到海湾地区国家的“经济援助”、“重建援助”、“失学儿童援助”等等名目繁多的援助款项,到帐金额总计达六千九百亿美元,而且这一笔巨款还不包括那些卖石油发家的财主们所承诺的每年都会额外支付的“运河特别维护费用”在内。

看到邻居们如此善解人意,甘心为帝国的财政困难慷慨解囊,“阿非利加帝国”理所应当地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胸怀气度,宣布撤回已经到达西奈半岛准备参加填平运河施工任务的陆军七个装甲师和十二个机械化步兵师,另外召回正在埃及采购旅行纪念品的八个帝国近卫装甲师,一并收回先前的通告,原则上同意继续保留“苏伊士运河”。

正当世人以为一切事端即将结束,前几天乘兴而来想要在埃及寻找本世纪最伟大新闻素材,现在只能败兴而归的新闻记者正在整理行装回家之时,西奈半岛的帝国军队突然发动袭击,战争打响后四十分钟,帝国国防军已经攻入以色列境内。虽然以色列素有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的称谓,不过比起“阿非利加帝国”刚从欧美列强战火洗礼中组建起来的帝国国防军来,比较单兵素质和战术素养上也许以色列还有一定优势,不过考虑到杀过来的帝国军队有可能比整个以色列的人口还多,这点微薄的单兵质量优势便可以忽略掉不计了。

在“阿非利加帝国”绝对兵力优势的面前,以色列一贯的顽强战斗精神并未衰减,几乎只有攻击方十分之一兵力的以色列国防军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不得不承认,帝国国防军取得战争胜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指挥北线帝国军队作战的就是已经荣升为“阿非利加帝国”中将的路飞阁下,在他看来地势平坦的中东地区地形简直和标准的装甲部队训练场差不多,尤其是国土面积狭窄的以色列就不用说了。尽管路飞没有使用什么大纵深迂回的战术,只是凭借正统的装甲部队推进,步兵跟进的经典战术组合,对付区区一个以色列也是非常足够了。怎么说帝国国防军都是以欧美列强世界一流的军队为假想敌建立起来的,干掉一个国土面积尚不足自身百分之一的小国可谓易如反掌,费不了多大事。

本来以色列还有自家最后一招杀手锏“核武器”,但是不仅要考虑到“阿非利加帝国”是一个有核国家,如果以色列不计后果在自己境内使用战略核武器攻击正在快速推进的十几万帝国军队,那么恐怕国土面积狭窄的以色列等不到帝国接下来的核报复,自己本国的国民就被面积杀伤的核武器弄得伤亡殆尽了。

再者目前帝国的首都还是留在战时的总部“卡萨马”,一直以阿拉伯国家大中城市为攻击目标,作为以色列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的导弹射程根本达不到那么远,这下就连用核武器讹诈一下对手的本钱都没有。

如果不能战胜对手,就要设法和他站在一边,以色列虽然很重视与美国的关系,这是因为交好强大的美国有利于以色列的国家生存。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美国再强大也不敢轻易攻击和“神圣印加帝国”签署有共同防御协定的“阿非利加帝国”,这两个诞生不久的国家可都是有核国家,而且他们几乎各自占有一块大陆,是标准的世界级强国。至少在他们都具备在自己国土周围持续作战的能力,美国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冒着世界大战的风险与他们交战的。

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讲,没有击败家门口的“神圣印加帝国”以前,美国对外使用常规力量都要小心提防后院起火威胁到本土的安全,所以对目前好似风中烛火的中东盟友以色列,美国只能是说一声“抱歉”,目前实在是鞭长莫及了。

正是感到依靠美国无法继续保障自己的国家生存,以色列才会第一时间派出谈判特使,搭乘专机马不停蹄地赶往“阿非利加帝国”临时首都“卡萨马”。当度日如年的以色列特使抵达“卡萨马”,此君象疯子一样冲到政府机关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要求帝国的高层立刻接见,他此次谈判中延迟的每一分钟时间都必须用色列的士兵宝贵生命去争取,绝对经不起拖延浪费。


更多精采,更多好书,尽在。。



正文第一百六十三章

尚未正式举行开国大典的“阿非利加帝国”仅仅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初步公布了自己的国号、国体、宪法草案等组成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东西,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尚未步入正轨,政府的许多重要决策仍然需要张治国亲自指派人员负责工作,所以一直他很忙。不过接见以色列特使这件事,张治国还是给予足够重视,在特使阁下焦急不安地等待二十分钟后,外交部的陪同官员通知他,“阿非利加帝国”的开国皇帝陛下决定马上召见他。

决定犹太民族命运的时候到了!有了这个认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荣誉感让原本心情焦虑的特使突然冷静下来,他从容地整理好服装,坦然通过数道安全检查,抵达了张治国所在的办公大楼,一路上神情自若的特使阁下看不出任何紧张的迹象,他与陪同的官员谈笑风生,全然不见了刚才困扰他的不安情绪。

“特使先生请坐。”

原来“非发”的总部大楼在前一次教廷审判团突袭的激烈交火中,被奋起反击的“非发”卫戍部队的轻重火力打得千疮百孔,跟马蜂窝一样,自然不能再继续使用了。这次张治国选择了距离市区比较远的一块建设中的商业区,防止发生类似事件殃及无辜。临时搭建起的办公区因陋就简的各项条件更是谈不上什么几星级的装修水准,身为堂堂一国首脑的张治国能给特使安排的坐位也不过是一张破旧的木头椅子,实际上他自己坐的椅子也好不到那里去。

“感谢皇帝陛下百忙之中接见在下,那么我们下面是否可以正式探讨一下前线立即停火和停战后善后处置的问题?”

听到特使开口,放下手头文件的张治国微笑着说道:

“没有问题,我们阿非利加帝国是非常热爱和平的,即便和平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如果特使先生认为鄙国是好战的国家,那可是冤枉了我们!”

犹太人有着十分精明的头脑,他们当然明白这个时候自己没有资本和实力与武力强悍的“阿非利加帝国”讨价还价,自己所能作的只能任由强者予取予求。肩负重任的特使想要争取的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减小以色列人的损失,至少要极力保全犹太民族的血脉。

前两天海湾的阿拉伯国家刚给“阿非利加帝国”凑了一笔巨款用于清偿外债,如果非要说这次帝国国防军的突袭以色列与此事件无关,恐怕三岁孩子都不会相信。

假如以色列周围包括被占领土上面的阿拉伯人有了自由处置以色列人的权利,那些平时就丝毫不会吝惜自己人生命制造自杀袭击的极端势力会去做些什么?总不会是人道主义援助吧!这一点多年来十分善于以暴制暴的以色列人肯定深有体会,正因为他们感觉到这种潜在的致命威胁,才更要设法通过外交努力说服“阿非利加帝国”不要将丧失自卫能力的以色列交给阿拉伯人处置。

万一外交努力失败,以色列就将孤注一掷,对所有打击范围内的阿拉伯国家大中城市实施核打击,甚至在自己的国土内使用战略核武器与进攻的帝国军队同归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