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76章

庚子猎国-第76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前方一声哨响,几批骏马奔驰而来,是骑兵队王三宝回来,报告道:“前方五里,霸州城下,武卫军新军摆军列阵,不允许我等通过霸州城,希望将军前去一会。”

    “武卫军新军?”曹跃眉头一皱。

    众人面面相觑,武卫军新军是什么东西?曹跃自然懒得和他们解说,这武卫军乃是保护大清直隶和周边地区的新建陆军,和西北即将成立的玄武军一样,但是人家武卫军保护的是中原,辖区包括直隶、天津、山东、东蒙、盛京、山西、内蒙三盟(锡林郭勒、科尔沁、邵乌达),而玄武军现在的辖区也仅仅是甘陕两省,一个是人家的亲儿子,一个是干儿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今的武卫军共有五军,武卫前军为淮军改编而成,武卫前军统领聂士成,统兵两万人,驻军芦台。武卫中军为荣禄亲自招募,并自任为中军统领,总兵数一万人,分为左中右三翼,其中中翼为马队,但荣禄年老,所招募士兵以旗人为主,这支部队斗志并不旺盛,驻军南苑。武卫左军由毅军改编而成,宋庆任统领,总兵力一万五千人,驻军山海关。武卫后军由甘军改编而成,董福祥担任统领,总兵力一万五千人,驻军蓟州。武卫右军为仿照德国陆军步兵师建立的德械师,全军虽然仅仅九千人,但军队中德国教官最多,再加上天津武备学堂建立较早,军中军校生较多,战斗力最强,袁世凯担任统领,驻军天津小站。

    能在霸州拦住众人的,必定是武卫右军了,袁世凯,一定是袁世凯。  []

  第124章 武卫右军袁世凯(中)

(    曹跃不禁笑了起来,这批军火原本就是荣禄给袁世凯拨的,只不过因为横空出世了一个陕西新军抢了这一批军火。袁世凯也用了一个坏招,让人告诉陕西新军必须自己前来押送军械,看看陕西这群人到底什么货色,到底敢不敢来。曹跃来了,还带来了三百骑兵,押着车队一路风尘仆仆走了一个半月从西安到了天津。袁世凯的幕僚们本打算这陕西新军的负责人国俊是个八旗子弟,哪里肯吃那么大苦头,而且他们还打算暗中收买一番,将这批军械中的两门炮留下来。却不想来的是曹跃,陕西第一悍将曹跃。

    袁世凯以军士拉练为借口,带着两千新军来到霸州,就是想看看这支胆大包天的陕西崽子到底什么样,看能否收买或者威逼。

    曹跃想通了前后关节,笑道:“兄弟们,武卫军来欢迎我们了,所有人都听好了,拿出武器,准备好双枪,一长一短一把砍刀,时刻准备战斗。兄弟们,给他们看看我们的精神头,不能落了咱们西北人的威风。”

    “是,大人。”众人笑道。

    曹跃又道:“三宝,你带着马队押后,耗子,你带着炮队把大炮拉出来,与前队保持四里的距离,若有什么不对,听后命令立即开炮射击,甭管对方是谁。”

    “是。”王三宝道。

    “是。”绰号耗子的孙浩志道,二人领命而去,各自带着二十几个弟兄走了。

    曹跃冷笑起来,大声道:“其余人听好了,昂首挺胸,随时准备战斗。来着非客即敌,想从咱们陕西勇营嘴里抢东西,没门。”

    “是。”众人喝道。

    面对袁世凯,曹跃心中有一些激动,毕竟袁世凯这个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枭雄,而他认可的第一位枭雄是曹操。袁世凯这个枭雄知兵事,懂政治,个人经历丰富,少年时也是一样一腔热血满身正义,年老时候手握重兵占领大半个中国地盘,成为一代枭雄。

    但是袁世凯此人比曹操还能忍,也许现在的这个年代没有汉末一样的外国列强,袁世凯面临的不单单是国内对手,还有外国列强的压迫,锤炼他的隐忍功夫,一直到慈禧死后,袁世凯才初露狰狞。

    难道袁世凯要截了这批军火?他不会这么傻吧?

    远远低,曹跃看到了霸州城池,同时还看到了城池下严阵以待的武卫右军,穿着有别于西方军装和传统马褂军装的新军装,打着绑腿,穿着棉鞋,帮着十字武装带,端着快抢,站成四列展现。手中的快枪并没有瞄准,但士兵的动作随时准备举枪射击,士兵的脸上充满着好奇和疑惑,但没有决一死战的坚决。

    “这只是一群百练之兵。”曹跃心中说道。

    武卫军阵前,一字排开二十几位将领,有中国人有外国人,穿着清一色的德制军装,骑在战马上,腰跨洋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只是军帽后的辫子看起来别扭至极。被众人众星捧月一般对待的,就是当今武卫右军统制兼天津小站练兵总教官袁世凯了,只见他时不时地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脸上浮现出惊讶的表情来。

    在袁世凯骑着一匹纯白色战马的,是德国顾问穆勒少校,他是一个普鲁士军官,作为普鲁士皇家骑士三团预备役骑兵营长,穆勒少校面对对面三百名骑兵摆出的攻击阵型皱起了眉头,对翻译说道:“请你转述一下,对面的军队,并不好对付。”

    翻译转述完毕之后,袁世凯也点了点头,他忽然对众人笑着说道:“这个曹二郎在京城里被吓怕了嘛。”

    “哈哈哈……”众将大笑不已。

    段芝贵道:“大人,这厮抢了我们二十车军火,不如咱们……”

    “二十车军火不算什么。”袁世凯道,“但西北地方嘛……我们可没接触过,先与他们接触看看,你们注意一下他们。”

    “大人,他们好像都配了一长一短两种枪支。”段祺瑞在一旁提醒道。

    袁世凯仔细观察了一下普通士兵,赫然发现还真是一长一短两种枪支,长枪是毛瑟枪(实际是1888式委员会步枪),短枪是毛瑟军用手枪,前些日子德国礼和洋行到清政府推荐了一下,但是被拒绝了,因为采购一把毛瑟军用手枪的银子能买三把步枪,朝廷认为亏得慌,而穆勒顾问虽然是德国人,可惜普鲁士兵团对巴戈利亚地区的一切有一种骄傲和看不起,虽然巴戈利亚很明显富裕一些。(毛瑟军工厂在德意志帝国的巴戈利亚公国境内)穆勒的建议是,这种手枪尽管射速快,可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后坐力大,射击后枪口上跳,不容易击中目标,如果两军对垒,你的子弹打不中敌人,那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武器?于是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只是象征性地买了几十把毛瑟手枪放着,尚未列装。

    但是对方的武装这么全面,还是让袁世凯等人有些惊诧,不是说西北都非常穷吗?怎么人家配双枪?

    “大人,您看,他们头上都裹着一块白布,像不像丧布?”段芝贵忍俊不禁道,众人打眼一看,还真是,这陕西新军怎么弄得跟老农一样,看来他们穷的连军帽都配不起了,却优先买枪,倒真是有趣。

    袁世凯道:“香岩,前去交涉一番。”

    段芝贵忙道:“喳,大人。”他随后纵马走上前,走到两军中间,朗声道:“前方下官报名上前。”

    曹跃等人皱起眉头,什么叫做下官报名上前,好像众人比他级别低似的,曹跃冲冯黑子示意,冯黑子打马上前道:“陕西新军校尉,冯黑子,咋么个意思?”

    段芝贵冷笑道:“陕西新军好像是三年之后才成立吧?怎么现在就报上番号了?”

    “你倒是都知道了,还问个屁,你问俺叫啥俺告诉你了,你叫个甚名字?”冯黑子叫道。

    “你这黑厮怎么说话呢?”段芝贵怒道。

    冯黑子冷冷地说道:“俺们西北人就这么说话,咋着?听不明白?换个人说话。”

    段芝贵气得够呛,道:“嘴皮子挺好使,你叫冯黑子是吧,爷爷叫做段芝贵,给我记住了,段芝贵!”

    冯黑子冷冷地说道:“记住了。”  []

  第126章 武卫右军袁世凯(下)

(    重生者曹跃知道袁世凯的能力,此人当真是一个枭雄,他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国,他废除了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火车线路,他支持民族工业,他提出军政分离军人不干涉政治党派不干涉军队。但是万年的他利令智昏,将他所做的一切全盘否定,支持帝制,军人干政,建立党派干扰国会,最后称帝亡于自己的野心。但此时的袁世凯精明强干,伸手荣禄的器重,作为北洋的继承人受到李鸿章的器重,编练新军远比自己这个远在西北的练军统领要强得多。此时袁世凯主动拉拢,曹跃哪有抗拒之礼,两人一个想要拉拢,一个想要投靠,倒是相得益彰。

    酒宴气氛非常好,曹跃请袁世凯探一探朝鲜之乱的始末,袁世凯本也不想吹嘘,耐不住曹跃好奇,便原原本本地将朝鲜之乱以及他在朝鲜做太上皇的经历稍微讲了讲。而袁世凯的一些手下甚至都不知道他过去的这一番经历,忍不住仔细倾听起来。曹跃一面劝酒,一面夸赞,袁世凯被众人的马屁拍得有些飘飘然。尽管王士珍在一旁提醒,却无奈袁世凯此时被忽悠上道了,只能苦笑做了听众。

    结果就是酒量滔天的袁世凯喝多了,被手下抬了回去,反倒是曹跃没喝多。

    自从上次在陈开天的婚宴喝多被人纵火谋害之后,曹跃和他的手下都明白,喝酒归喝酒,但绝不能喝多,贪杯误事害己,喝酒只是助兴并非目的。

    而在安排营长的时候,勇营骑兵也非常警觉,士兵武器不离身,战马就拴在帐篷旁边,始终保持着待战之姿。前来慰问的王士珍和段祺瑞对勇营的这种绝不放松的警觉有些惊讶,但是他们要是明白,在西北民乱中锤炼的军队,早就习惯了时刻待战便不会惊讶了。

    次日,袁世凯酒醉醒来,一拍脑袋说着曹二郎真能忽悠人,这哪是潼关第一悍将,简直就是潼关第一忽悠。而曹跃也前来,请袁世凯给他写一幅字,袁世凯笑说你想要什么字,曹跃说将军随便写什么都行,袁世凯说我倒是一时半活儿不知道写什么了,曹跃想了想说道:“就写‘中华崛起赖吾辈奋斗之终生’吧。”

    袁世凯大笑不已,对曹跃伸了大拇指夸奖道:“百川,西北边陲,有你等赤子雄心,何愁国家不能强盛?”

    曹跃抱拳道:“将军过奖了,若非将军这等国之柱石,大清岂能如此稳固?”

    两人相视一笑,袁世凯写了一副大字,曹跃将这幅字吹干,卷了起来带回陕西裱好。忽然袁世凯眼睛一转,道:“百川,你在西北平叛,这两门重炮可否方便?”

    曹跃忙道:“将军当真心细如发,说起来朝廷有些乱弹琴,这两门大炮如此沉重,我军赶回陕西原本只需要一个月,可就因为这大炮不便反倒用两个月。不知将军可否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袁世凯问。

    曹跃道:“你我二人私下交易,用我两门重炮,换将军四门马克沁机枪如何?”

    袁世凯大笑道:“这交易你不亏大了吗?”

    曹跃道:“国之重器,在大人这般英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

    袁世凯左右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这个私下交易,于是双方用两门大炮换四门马克沁机枪。一门马克沁机枪两万两银子,而一门88克虏伯野炮售价六万两银子,所以说起来这个生意袁世凯占了好大便宜,如果被朝廷发现了,上面一定会追究曹跃的责任。当然,袁世凯这次阻拦曹跃的一个原因也是心痛这两门88野炮被抢走,而武卫右军迄今为止只有十门75野炮,自然对这两门“重炮”被送人耿耿于怀了。袁世凯稍作犹豫一番之后,见对方态度诚恳,才答应下来。将所带来部队之中的四门德制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交给他,又给了对方两万发子弹补偿。

    等曹跃一走,袁世凯手下大将冯国璋便说道:“大人,何必对这样一个莽汉如此拉拢?”

    袁世凯问:“你觉得他是莽汉?”

    “还不是莽汉?”冯国璋冷笑道,“和荣禄府上布库比武,只有莽汉做得出来。”

    袁世凯叹气道:“我倒是看到一个能屈能伸的汉子,未来此人必有一番作为。”

    王士珍笑道:“大人,我倒是觉得今次收获不小。”

    “聘卿有何高见?”袁世凯问道。

    王士珍道:“曹百川绝不仅仅于此,恐怕此子未来将会成为大人的左膀右臂,我观察曹百川此人表面粗狂实则心细如发,对大人毕恭毕敬分寸拿捏得极为得当,不似莽汉,倒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我听说此人在天津租界买了武器之外,还买了棉纺机带回陕西,若是一般人买棉纺机作甚。可见此人明白军队发展靠的是钱袋子,不只是依靠朝廷的军饷。”

    袁世凯皱着眉,过一会儿才说:“还是聘卿观察的仔细啊,此子未来若是我的人,则我如虎添翼,若是我的对手,我必定极为难捱,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