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512章

庚子猎国-第512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回家做老婆,嘿……听说日本娘们比咱们中国女人可贤惠多了,见着当家的都得下跪。你说我一回家,一个小娘们跪在我面前给我洗脚捶腰的,那是得多舒服……想想都睡不着觉啊。”

    “吴三哥,你这是春心荡漾了啊。”瘦汉子笑道,“谁让你不当兵的,当初招兵的时候,你娘死活不让你去,你呢?怂蛋!怂蛋!”

    “滚你娘蛋蛋,那还不是因为我老娘以死相逼,唉……老子到现在都后悔极了。”方脸汉子吴三说道。

    瘦汉子大笑道:“真能往脸上贴金啊吴三哥,你就学学我,我当初就是怕死,上战场哪有不死人的。我邻居家二狗子参军了,死在唐努乌梁海了,唉……”

    “那也好了。”另一个四方大嘴的汉子说道,“听说血军对战死者很优厚,家属会得到一大笔丧葬费。”

    “那有什么用。”瘦汉子道,“我们老陈家八辈单传,所以我……唉,我的确是怕死啊。”

    吴三哥说道:“得了,没人听你怕不怕死,对了,那秀才,你继续说,你继续说。”

    那食客喝了一口酒,估计也是一个嘴碎的人,许久都发愁没有人听他说话了,这会儿有这么几个乡下人向他打听故事,顿时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道:“这大清国八十万血军可不是吃醋的,血军你们都知道吧?那为什么叫做血军?曹中堂当年在西北平叛的时候,杀反贼杀得军旗成了一块血布了,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给他的部队起名血军。”

    “原来血军是这么得名的啊。”周遭听那食客讲话的人越来越多,纷纷围了过来,方脸汉子吴三握着拳头说道:“这他娘的过瘾,曹中堂乃是大清战神啊,有他坐镇大清国,谁他娘的赶来惹我们?”

    “这位兄台说的太对了。”那食客笑道,“那英国在咱们西藏搞事儿,让曹中堂手下大将一顿胖揍,那俄国人不是欺负咱们吗?不是非要在咱们满洲修铁路吗?让曹中堂的大军一顿毒打,跪地求饶。那小日本就更不用说了,现在见着咱们中国爷们就绕道走,可算是丢大人了。”

    “哈哈哈哈……”

    “可惜啊……可惜……”那食客随即由叹了口气,众人不禁叫道:“咋回事儿?你快说说,咋回事儿?”

    那食客道:“自古皇帝怕打仗啊,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众人被他调动了情绪,连忙问道。

    那食客很满意大家的反应,说道:“打仗要花钱啊,有那钱用来修皇宫修亭子广招天下美女多好,打仗多花钱啊。不过呢,咱们曹中堂做了宰相之后,大家也都看到了,就说咱们济南城吧,从济南到徐州已经修好了火车,从济南到天津的火车已经修到了德州了,另外从济南到威海的火车和从济南到河南郑县的火车也在修建之中,且不说火车了,你们没注意晚上吗?济南城有钱的大户人家,晚上都有电灯。”

    “电灯我知道。”吴三立即说道,“我们去过郑县,郑县很多有钱人家都有电灯,那玩意神奇的很呢,风吹不灭雨扑不灭的。”

    “对啊。”

    “大家记不记得,四年前闹义和团那会儿,大家不了解电灯,拆电线杆拔电线?”

    “那会儿大家都不懂嘛。”

    “是啊,要不是曹袁大人及时制止,恐怕咱们山东就跟河北似的了。”

    那食客又道:“诸位,且不说这许多变化,单单是这几年大家的腰包里都揣了不少钱了吧?咱们大清国有钱了,所以才敢打仗,揍了小日本和俄国老毛子。这一仗一打就是一阵年,从去年六月份打到今年六月份,老百姓是出人出钱出力,送子到前线啊。别说别的地方,就是咱济南城,送去东北和蒙古新疆当兵的好汉就有三百三十三人,那名字都写在衙门的名单册里,谁都能看。为啥大家这么支持,一是因为给曹大人当兵,总打胜仗,二是咱们中国人也得涨点志气,不能让人骑在脖子上拉屎,小日本和老毛子******打仗却跑到咱们家里头打仗了,这不是欺负咱们中国没有人吗?打他们****的!”

    “打!打!打得好!”众人再一次尖叫起来。

    那食客面容一冷,又说道:“打赢了,是好事儿啊,全国欢庆,前几天济南府知府开仓放粮,每人十斤小米,足足的十斤。这济南知府平日里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能开粮放仓那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啊是曹中堂曹大人要求,全国欢庆,开仓放粮,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乐呵乐呵。大家本打算说打赢了,该封赏该抚恤了吧。嘿,这皇帝不讲究啊,不讲究。不但不抚恤阵亡的十万士兵,也不管受伤的士兵,那将军们总该封赏了吧?嘿,皇帝老儿又嫌弃了,说什么要封赏的人太多了,八十万士兵再加上战死的受伤的退役的,要是都封赏了,把整个紫禁城都卖了也拿不出来。于是呢,他就想了个办法,给每个将军二十亩地几头牛。”

    “啥意思?”

    “是啊?啥意思啊,给地给牛的?”

    那食客冷笑道:“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说,卸磨杀驴呗,皇帝老儿总算没有学那朱元璋大杀功臣,他给地给牛,就是让将军们回家吧,解甲归田,大清国打完了仗不需要你们了。”

    “嘿!太忘恩负义了!”

    “这算是什么事儿啊?”

    “皇帝还这么不讲究啊。”

    “旗人皇帝,又不是咱们汉人皇帝,当然不用讲究了。”

    “是啊,谁让皇帝不是汉人呢。”

    那食客道:“听我说啊,要知道那些将军和士兵可是曹中堂的手下,曹中堂当然不愿意了,于是曹中堂赶紧去面圣,结果怎么样?嘿!皇帝来了一个避而不见。”

    “太气人了!”

    “是啊,要是我,我就……我就……”

    “你就干啥?”

    “我就闯进去。”

    “放屁,闯进去就是谋反啊,要抄家灭族的。”

    “谁敢抄曹大人的家,我第一个不答应。”

    “你又不是皇帝,天地间皇帝最大啊。”

    那食客连忙伸手说道::“诸位,听我说完,还有呢。皇帝不是避而不见吗?曹大人又是一个忠君爱国岳武穆一样的国之柱石,他不可能闯进去,那不就真是谋反了吗?所以曹大人没去,但是曹大人不能让手下将士们受辱啊,所以他就跪在皇帝的门前,跪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终于晕了过去了。”

    “啊……”众人顿时一阵惊呼道。

    “曹大人后来怎么样?”

    “对啊,后来怎么样啊?”

    那食客双手一摊,道:“后来我也不知道,因为到现在为止,曹大人还昏迷不醒呢。有人说他是被气得,有的人他是哀莫大于心死,唉……可怜曹大人啊,没死在洋人手中,反倒被皇帝活生生给气死了!气死了!”

    “放屁!”吴三不敢了,立即跳出来指着那食客说道:“曹大人不会死,曹大人绝不会死!你他娘的别瞎说,要是曹大人真有事儿,就是你给诅咒的,我非得揍死你不可。”

    那食客哭笑不得道:“管我什么事儿啊,诸位要是有心,就去买一副曹大人的画像,在家给曹大人供上,咱们万民祈福,曹大人早日苏醒过来才是。”

    “对,大家万民祈福!”

    “万民祈福!”

    “一起帮曹大人祈福咯!”

    “曹大人一定会没事儿的……”

    …… 

  第八百一十一章 来自家庭的支持

    一切的假象当然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在给曹跃造势。在曹跃看来,另一个时空里的东方教主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他是超人,而是因为他能够发挥五亿人的力量,人多力量大,当这种力量能够被他所使用,所发挥出来的巨大能力可以使风云变色旧貌换新颜。因此,曹跃也积极效仿,他要发动所有人的力量,让整个国家处在一个政治漩涡之中,而漩涡的中心就是他。

    所以政治是肮脏的,没有一个政治家是纯净的,那些被人当做偶像的政治家都为了一个目的或多或少进行过肮脏的政治行为,没有人可以避免。曹跃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是一个圣人,他尽量在成为政治家。

    成为政治家首先就必须不要脸,用那句老话来说,就是做了****还要立牌坊。

    是的,最起码政治家在不要脸的时候还要挂一个牌坊,就是牌坊。

    这东西有什么用?

    给别人看!

    当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逼迫自己的老爸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对外宣称父亲生病,自愿让贤,又下令史官修改历史,把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写成荒淫无道的太子,同样也是做了****立牌坊。

    曹跃的牌坊就是——是大清朝对不起他,他绝对无愧于大清朝——这块牌坊当然是为了欺骗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老百姓,但只要绝大多数老百姓相信这是事实,那么这就是事实,也是历史。

    懂得内情的少部分人虽然不屑一顾,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再加上自己的妄自推测,或者有心人的宣传,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故事。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围观的人需要一个他们心中的真相。

    于是,在随后的几天里,各地百姓纷纷跑到各地衙门门口去抗议,各地报纸上不断有人写着一些反动的话。尽管各地衙门负责人也跑出来说自己支持曹中堂,然而这不能抑制群众激愤的情绪,甚至有些人将此牵连到住在各地满城(内城)里的满人,不少满人对此惶惶不可终日。

    反应最为激烈的当然是军队,作为曹跃一手打造的血军,此时岂能善罢甘休。各地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纷纷写血书表示对光绪皇帝诏书的不满,连外国记者都感觉到了中国此时的气氛着实不太对劲,行人也很少出去了。

    谁都看得出来,中国的政治大变局,为时不远了。

    各国大使纷纷向国内报告中国此时的政治形势,希望各国能够给与相应的指导,但是中国政治实在有些难以捉摸,以汉人为主导的士绅地主工商财团一股脑地支持曹跃,这让外国人很难做出选择。

    选择支持曹跃,就意味着能够得到汉人集团的支持,能够在中国更好的进行交易,将中国变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

    选择支持满清贵族,就意味着要和这个巨大的汉人集团对抗,丢失中国市场。

    所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对中国暂时没有领土**的国家并没有立即做出选择,他们在待价而沽。

    而日本与俄国这两个支持满清皇室的列强,尽管他们有各种理由支持,可是他们在朝鲜半岛的战争依旧没有结束,俄国人需要中国帮助他们运送后勤物资,支持他们在朝鲜北部向南部的扩张,而日本也唯恐中国海军对日本本土进行偷袭,让原本就苦苦支撑的日本再一次陷入绝望。

    再没有俄国和日本捣乱的情况下,中国形势逐渐清晰明朗,满清皇室如明日黄花一般,不再具有吸引力。

    曹跃派遣宋育仁、李经方、李经述、唐元湛、章宗祥等人不断对各国大使进行私下交谈,希望他们支持自己,也希望他们支持血军将士们的诉求,因为如果皇室继续逼迫下去,中国极有可能发动一次类似于16年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样的运动。

    而外国人想要见曹跃却是不可能的,谁让曹跃“生病”了呢。

    称病中的曹跃家人自然知道曹跃并没有任何疾病,此时他坐在正厅之中,旁边是三个夫人,大夫人陶悦桥麒麟儿曹俭,抱着小女儿曹仙儿,二夫人蓝祺儿抱着蛮牛儿曹让,三夫人抱着蚩虎儿曹信。

    此时曹跃对管家说关上大门,我们一家说一些悄悄话,管家关好门,退了出去。曹跃说道:“你们坐在我身边,我有一件事要宣布。”

    大家心中已经猜到了什么,有期待,有忐忑,有顺服,有崇拜,看着曹跃的目光复杂至极。曹跃一一看着她们,心中了然,她们绝对不会反对自己,这个时代的女性即便再有个性,但是还是会把夫家挡在第一位。

    “过两天,我要入宫。”曹跃的声音很低沉,“载湉已经和我讲好了,他准备让位给我,禅让江山。”

    “啊?”

    尽管早就有所准备,但是三个女人还是被曹跃的消息震惊得无以复加,以至于赵雅险些把蚩虎儿摔到地上去,陶悦问道:“可是真的?”

    “是真的。”曹跃道,“我要做皇帝。”

    蓝祺儿踌躇不已,说道:“夫君,如果你做皇帝,那载湉怎么办?”

    曹跃叹了口气,道:“原本我打算把前朝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