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58章

庚子猎国-第458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聂嘉将全部兵力全都投入到进攻的时候,10月9日,西伯利亚的第二场降雪再一次光顾了伊尔库斯克。

    比起第一次只下了一天一宿,第二次大雪更加大了,简直就是暴风雪一样,满天的大雪随着北风四处飘散,在风雪之中几乎看不到人影,温度也急速降到了0度左右,安加拉河开始结冰,贝尔加湖也开始了结冰。

    聂嘉不得不紧急下令所有军队停止进攻,立即躲避大雪,并勒令全军团做好后勤防寒准备工作。满天的大雪看不到人影,战争肯定是大不了了,中俄双方全都被风雪困住了。随后在参谋长的建议西啊,聂嘉下令放弃帐篷,所有士兵住进伊尔库斯克城里的民居内,所有居民被集中安置,并且居民要干活,劈柴伐木,给中*队提供保暖保障。

    在耽误了两天,10月10日,恼人的暴风雪终于停了,太阳也出来了,然而气温却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周遭冷的让人难以接受。中国士兵之中有三分之一南方士兵,如湖南、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士兵,他们哪里遇到这种鬼天气,还不得不在这种天气下向俄国发起进攻。

    随着炮声再一次响彻在北岸,中*队重新发起进攻。

    上午,中央车站终于被攻克,第19集团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下午,血军第一集团军东路军终于按照预定计划,将伊尔库斯克军火库包围起来,但伊尔库斯克军火库内俄军强大的火力让他们难以靠近。

    10月11日凌晨两点钟,上千发毒气弹被扔进了兵工厂,在半个小时之后,身穿白色雪地服的中国士兵敢死队悄悄靠近兵工厂,然后炸开了兵工厂大门,随即冲了进去。

    中国士兵源源不断的涌入,使得原本兵力就不足的俄国守军不断后撤,霍米金科为了防止伊尔库斯克军火库落入中国人的手中,悍然下令炸毁价值一亿卢布的军火库内所有军火。但是中国血军再一次用了一个让俄国人接受不了的招数,他们驱赶着妇女与儿童冲向俄军,并在俄国人身后进行跟踪攻击。

    俄国人为了救妇女儿童不得不暂时停止了炸毁计划,然而他们的这一愚蠢举动导致了再也没有机会炸毁了。

    五万名中国士兵冲了进来,俄国人甚至要面对着一比四甚至一比五的白刃战,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炸毁军火库了。

    10月13日凌晨,第18集团军182旅四团二营一连直接攻入俄军北亚指挥部,活捉了霍米金科。根据士兵描述,当时他们看到霍米金科正准备饮弹自杀,可惜他的自杀行为被中国士兵给活生生地打断了,并且为了防止他自杀,士兵们还打断了他的胳膊。

    当狼狈不堪的霍米金科见到聂嘉的时候,惊讶地看到这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国指挥官居然如此年轻,简直难以想象。

    聂嘉盯着霍米金科的眼睛问道:“你为什么不下令炸毁军火库?”

    霍米金科通过翻译说:“我已经下令炸毁了,但是士兵们因为顾虑亲人,没有严格执行。”

    “可是你可以亲自督促。”聂嘉说道。

    “也许因为我也害怕死亡吧。”霍米金科实话实说道。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贵族出身的霍米金科更加重视生命,所以他才没有强制要求,一直到被俘之前,他一直都在犹豫自己是否要自杀殉国。但是在回忆录之中他依旧宣称自己是准备自杀,却被打断了,当然,这种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的行为每个人都会做,霍米金科也不例外。

  第六百九十四章 二十三天前

    中国向俄国宣战的时间正是二十三天之前的9月20日的晚上,当第一军区的第17集团军对克孜勒发起进攻的时候,

    9月20日当天,已经宣布了进入日俄调停的中国政府为欢迎俄国新任驻华大使保罗·雷萨尔·米哈洛维奇,特地给他举办了一场西式的欢迎酒会,并邀请了部分西方记者,期间曹跃与米哈洛维奇洽谈了有关于外西北和外东北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伊犁条约》、《勘分西北界约》、《塔城界约续约》等中俄历史上关于边界的条约,并且表示希望重新勘定,如果俄国能够将外东北和外西北还给中国,那么中国政府将与俄国站在一起。

    毫无疑问,米哈洛维奇大使严词拒绝了曹跃的“无理”要求,并且扬言如果你们有心思对外西北和外东北提出任何要求,那么我们将对你们的新疆蒙古和满洲提出领土要求,曹跃冷笑不已,留给米哈洛维奇一句话,你会为今天的无理而后悔的,米哈洛维奇冷笑着说你也会为中国人的不冷静而后悔的。

    9月20日晚间七点钟,中国政府忽然通知各国大使以及各国驻华媒体机构以及中国各大媒体机构,将在两个小时之后宣布重要决定。

    晚间九点,中*方发言人李宁出现在在数百中外媒体以及外国大使代表面前,李宁的亮相却让人眼前一亮,黑色的新式军装完全取代了旧式的蟒袍马褂,棕色的十字武装带配合他略带风骚的白皙面容,再加上西北汉子独有的锐利目光,让很多外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中*队形象。当然仅凭借着卖相,是不会让外国人看得起的。

    随后李宁宣布,大清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本*队将介入日俄战争调停。

    9月21日凌晨零点,第16集团军在唐努乌梁海赫姆奇克河北岸突然发兵,将南岸守军全部消灭,随后第16集团军就像一支长矛一样向俄国北亚中心插去。

    9月21日白天,中国政府介入调停日俄战争的消息在全世界扩散开来,宣告着中国人终于介入战争了。

    然而人们不知道中国人用什么方式来介入战争,但人们普遍不看好中*队,毕竟此前的中*队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不好。而尤其是接下来的三天里,中*队一反常态,居然毫无表示。

    9月21日,米哈洛维奇与卡西尼匆匆地交接了俄国驻华大使馆,卡西尼对米哈洛维奇说:“俄罗斯将陷入一场浩劫之中。”

    9月22日,中国与日本正式相互递交国书,宣布中国支持日本,清政府派遣宋育仁前往日本首都东京,代表中国就战后利益进行谈判与明确分割,宋育仁将带领近百人的谈判代表团,全方面地与日本方面进行谈判。

    9月日,中日英三国就反俄取得了一致性的口头协议,并相互承认彼此的领土完整,而中国方面也会支持英国在阿富汗以及布哈拉汗国的利益,并反对俄国对波斯的干涉。

    尽管中国方面在外交层面上做出了连番动作,可是在军事上,由于消息的闭塞以及中国方面有意的掩盖,使得外国人认为中国也只不过将宣战停留在口头上。

    美国《华盛顿邮报》就认为,中国对俄宣战,不过就是虚张声势罢了,而且他们认为中国清政府尤其是曹跃这一行为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他将中国拖入了原本不应该有的麻烦当中,世人都知道俄国是一头喂不饱的饿狼,这次选战将会为俄国人在未来对中国的报复而埋单。

    不过英国的《泰晤士报》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尽管英*方已经与日本方面秘密交换了一些信息,但是泰晤士报编辑们并不知情,可即便如此,英国记者也对中国在这次战争之中的作用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们不认为中国人的宣战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他们不认为中国人的战斗力就像想象中那么低。大量的信息从印度传回来,尤其是部分在西奘曾经被中*队俘虏的英*官回到英国之后,口述或者出书,来讲述英军在西奘惨败的故事,使得英国人开始真正意识到此时的中*队已经完全取代了毫无斗志的清兵。

    现在的中*队有一个可怕的名称,血军,英文称之为bloodarmy,英国人甚至给曹跃打造的这支中*队起了一个绰号,ba兵团。他们认为,嗜血好斗以杀人为乐趣的ba军团必定会给与俄国人重创,且以曹跃出其不意的指挥方式来说,俄国人要么不吃亏,要么就会吃大亏。

    而英国人的老对头德国人却开始嘲笑英国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自己在中国人身上栽了跟头,就此开始狂吹中国人,《柏林日报》就说大英帝国是想在颜面上找回自己失去的尊严吧。

    面对德国人的嘲笑,英国《利物浦邮报》则将德国远征军惨败的故事拿出来做数据对比,使得德国人颜面无存,好么,这两大欧洲强国居然都在中国人面前灰头土脸。此时人们才意识到,这十年之间,中国早就不是那个两万英法联军就赶得中国的皇帝到处乱窜的东方帝国了。

    对此,法国人表示出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态,《巴黎日报》就以调侃的姿态来讽刺最大的敌人德国以及百年宿敌英国,但是研究一下法国在中国面前吃亏也不少,起码英法是在血军面前吃亏,而法国却在镇南关败在了旧清军手中。

    但由欧洲人的乱七八糟的讨论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除了抱有看热闹的心态,还是买有认为中国人会在战争之中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尽管中国在9月20日的时候已经宣战,可是中国政府连番的外交动作而不是军事行动使得米哈洛维奇误以为中国人不过就是虚张声势罢了。其实不仅仅是米哈洛维奇,所有的俄国人和日本人都被中国人给闪了一下腰,受限制与通信手段的落后,他们并不知道中*队再唐努乌梁海对俄国的腰眼深深地刺上一刀。

    当然,当他们得知此消息的时候,为时已晚。

  第六百九十五章 卑鄙的中国人

    9月24日晚上,北京地区下起了大雨,俄国新任大使米哈洛维奇站在大使馆四楼楼顶的办公室落地窗前,这座大使馆是中国人出资建设,为了平息八国联军之战,中国人当时可是花了不少钱,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将十三个国家玩弄于鼓掌之中,最终化解了这场中国的最大危机。

    米哈洛维奇内心里佩服曹跃,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屈服于曹跃,这个人的性格中既有俄国人的刚毅与坚决,也有英国人的狡猾与虚伪,米哈洛维奇不太想和他打交道,但现在他必须要和曹跃打交道。

    中国人宣战已经三天了,可是他现在对中国人的军事行动一无所知。

    是的,中国人仿佛没有军事行动一样,安静的有一些诡异。

    既然中国宣战,为什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队却毫无反应呢?他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尽管已经对俄国宣战,但主战场却不在东北而是在北亚,在俄国领土之上。

    米哈洛维奇打破脑袋也想不通。

    “萨乌林,陛下有什么命令从国内发来?”米哈洛维奇问秘书说。

    “暂时没有。”

    “报告!”一个二等秘书匆忙地跑来说道,“不好了,我们和俄国的电报中断了。”

    “什么?”米哈洛维奇问,“中断是什么意思?”

    “我们无法和圣彼得堡联系上了,根据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传输信号出现了问题。”

    米哈洛维奇道:“嗯,我们的电线是掩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建立的,那里经常会出现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们都联系不到圣彼得堡。”二等秘书道。

    米哈洛维奇紧锁眉头,此时的他开始感觉到不对劲了,因为电报不可能无缘无故中断,如果中欧之间的电报24小时断掉,一定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中断了——并不是事故,而是中断,并且是人为中断。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

    “不好,中*队进入了俄国本土!”米哈罗维奇顿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余人吓了一跳。

    米哈洛维奇道:“应该是,中国人派遣了军队,进入了北亚!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

    萨乌林忙说道:“中国人居然敢进入俄国境内?”

    米哈洛维奇道:“如果是曹跃,那么没有任何事是他做不出来的。”

    9月25日,一则惊天的消息从莫斯科传了出来并且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中*队进入俄国境内,并切断了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

    没有人想到,宣战的中*队并没有龟缩在自己家的桌子下,而是选择了让全世界人都意想不到的军事行动,派遣一支远征军,直接将俄国人的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切断了,并切断了亚洲通往欧洲的电报电线。

    另一面根据从北亚总督府从伊尔库斯克传来的确实消息,中*队直插俄国北亚最重要枢纽克拉斯诺尔克斯市,霍米金科总督已经决定派遣援军将这只中*队消灭,并恢复西伯利亚大铁路和电报电线的正常运行。

    俄国人证实的这一条消息,立即引爆了全世界人的目光。

    这个结果太让人的预想不到了,就像是所有人都以为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