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08章

庚子猎国-第408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在英军离开堆纳的三天之后,于华吉和袁震带领的10000名血军藏军的清军联军,悄悄地从正面北面的康马抵达堆纳,并向堆纳的英军军营发起进攻。于华吉深知英国人训练的印度士兵虽然战斗意志不高,可是训练水平不错,在战斗意志强悍的英**官带领下,能够打出一些精彩的战斗。而且英国人为了准备这场入侵,必定会投入大量的武器资源,因此他也打算对英军进行伏击。

    然而英军受限于后勤与冬季的气候,不敢轻易前进,英国专员荣赫鹏听从了参谋的建议,稳扎稳打,因此军队停在了堆纳。也许因为荣赫鹏的文职人员出身的原因,没有军人的大胆冒险精神,反而给了25军充足的准备时间。

    于华吉下令,等待,等待英国人行军,我们伏击,可是没有等到英国人的出击,他们反而派遣大军回身扫荡陶宏扬的骚扰队去了。战争打响之后,英国的情报就断绝了,荣赫鹏认为中国人胆小,即便清政府反应过来,派遣大军增援,也得要明年开春了。他们根本不知道驻西藏的25集团军以及与藏军联合起来,冒着风雪和高原反应,长途千里跋涉,就是为了与英军一战。

    于是,荣赫鹏放心大胆地率领大军回身扫荡,势必要消灭身后袭击自己后勤队伍的那支藏军游击队。

    对于25集团军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天赐良机!(未完待续。,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第六百一十八章 堆纳城下的血

    随着荣赫鹏带领大量英军士兵以及印度士兵离开堆纳城,堆纳城的防御立即减弱了许多,不过经过参谋们的建议,荣赫鹏还是留下大量的大炮用于堆纳城的防御。荣赫鹏留下来半个团的人在此,由26个英军军官和1100印度士兵组成,另外还有不到300人的伤兵——或者说诈伤的士兵。

    于华吉的部队侦查到了英军大军出城,随即他和袁震商量,如何进攻堆纳城。堆纳城并不算是难以攻克,城墙只有不到三米的高度,但难题是堆纳城下视野开阔,白天攻城势必会造成极大的伤亡,所以自能晚上攻城。

    不过一个士兵忽然报告,说抓到了一个奸细,那人立即说自己不是奸细,自己是堆纳城里旺达甲错老爷的家奴,说有要事禀报。

    于华吉说让他上来,那奴隶说:“我知道有一条密道,可以直接进入堆纳城,我家老爷就是从这条密道逃走的。”

    于华吉大喜过望,立即说道:“此事当真?”

    奴隶立即跪下来说道:“我可以对佛祖发誓,我所说的句句都是真话。”

    “可以容纳多少人?”袁震问道。

    “只能一个人一个人通过,大概首尾相连,五百个人这么长。”

    袁震计算了一下,说道:“按照他的说法,这条密道大约有一千米左右,我们可以派两百个士兵进去,人太多的话,密道内的空气不足,反而对我们有害。”

    于华吉点头道:“你说得对,西奘本来空气就稀薄,不宜派太多的人进入密道,而且我们还不知道他时不时撒谎。这样吧,我带队,你坐镇指挥。”

    袁震苦笑道:“我的大军长啊,你带着两百个敢死队去冲锋,你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得了,你也别争了,让王大胆去。”

    王大胆是侦查团团长,但由于编制所限,侦查团也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袁震给他增加了两个连,凑了两百人。王大胆所部每个人带着八枚手榴弹和步枪,随着奴隶潜入密道,沿着密道进入堆纳城。

    这已经是荣赫鹏带领大部队离开堆纳的第三天了,不管是城内的印度兵还是英*官,全都松懈下来,而且今天发生了三起印度士兵****奘族牧民妻子的事件,英*官自诩为闻名世界的人,自然对这件事不能不管。可是战时却又不能管得太严,只好将他们关了禁闭,然而军队中有人又跳起来,说英*官对印度士兵不好。奘民是敌国的人,是被征服者,我们印度士兵应该有权享受欺负她们,而且当地的食物也有问题,导致印度士兵有强奸的*。这纯属扯蛋,当兵整三年看老母猪也赛貂蝉,更何况军纪不怎么好的印度兵。

    但其实印度兵中印度裔士兵还算是听话的,最不听话的是穆斯淋士兵,这些穆斯淋士兵打仗不行,还要闹事儿,尤其是前些天发生了穆斯淋士兵集体拒绝使用枪支,其原因是擦枪用的枪油是猪油,英国人不得不换成牛油,结果印度裔士兵不干了,他们说在印度教里牛是神圣的,这件事让荣赫鹏脑袋都大了一圈。

    专员荣赫鹏曾说过,其实最好用的士兵其实是中国雇佣兵,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挑剔,只要钱给足了,他们会比任何人勇敢。当然,雇佣中国人当兵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中国人太贪财了,中国雇佣兵的价格几乎是印度雇佣兵的两百,是穆斯淋士兵的三倍。

    几个英*官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各自的见闻,讨论着亚洲人和亚洲的风土人情。但不久之后,他们突然被一声爆炸声震得坐在地上,纷纷跑了出去,却看到不少地方烧了起来。

    “怎么回事?”

    “不知道,好像是奘民造反,杀了我们几个人。”

    “不对。”一个英*官立即警惕地说道,“听爆炸声,并不是炮弹,而是类似于德国人的长柄手榴弹。”

    “可是我们没有配备手榴弹。”

    “是啊,所以非常奇怪。”

    另一个英*官说道:“现在我们要收拢军队,避免士兵们屠杀奘民,激化当地人的反抗。”

    “好的。”

    几个英*官连忙去收拢士兵,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并不是奘民们造反,而是血军士兵冲了进来,他们用手榴弹开路,一直从旺达甲错土司家打到了城门口,并且用五十发手榴弹将城门炸开。

    随后,25集团军以及奘兵总计一万人冲进了堆纳城,战斗从晚上十点钟一直持续到了第三天早上,终于全部肃清了堆纳城里的英军。26名英*官全部被杀,英军印度兵被打死1137人,俘虏了301人。这其中本来应该还有更多的俘虏,不过冲进城内的奘兵对英军俘虏采取了屠杀政策,使得英军的抵抗非常激烈,不但增加了伤亡,还延长了时间。但所幸英国人在第一时间就丢了他们的大炮和布置在城墙上的10架维克斯重机枪,导致英军只能依靠着城内的房子进行巷战。

    另一方面,25集团军中战死189人,受伤552人,其中血军士兵战死44人,受伤3人。

    于华吉决定在堆纳休整,以逸待劳,并且派遣人员及时与陶宏扬及时联系,准备将英国士兵全歼在堆纳。

    1月21日,荣赫鹏带领的英军追击部队终于追丢了中国袭击队,他们疲惫不堪地返回了堆纳。

    三天之后,4000名英军士兵在荣赫鹏的带领下,垂头丧气地来到堆纳城下。

    荣赫鹏还要求印度士兵开门,但细心的副官费迪南德发现穿着英军军服的不是印度人,好像是奘人。发现这个秘密之后,费迪南德刚要说话,却看到有人举着枪瞄准他们,费迪南德来不及想,一把将荣赫鹏拉下了马。

    “噗通!”

    荣赫鹏从战马上重重地摔了下来,“混蛋,你要杀了我吗?”荣赫鹏刚要发火,忽然堆纳城上枪声大作,中国人的子弹如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站在前排的英军士兵们被打死打伤在地,许多士兵吓得趴在地上或者向后逃去。

    “我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荣赫鹏目瞪口呆,他侥幸免于一死,但是救了他一命的费迪南德少尉却被打死了。

    此时,袁震下令开炮,75毫米克虏伯野炮和从英国人手中缴获的2。75英寸山炮和3英寸迫击炮从堆纳城上一起发射,将几十枚炮弹毫不留情地砸在在英军士兵之中。

    “轰!”

    “轰!”

    “轰!”

    ……

    每一发炮弹带走十几个英国士兵,炸得英军人仰马翻,尸体伴随着肉块散落在各地,最先崩溃的就是穆斯淋士兵,他们嚎叫着向后跑去。但是在后面有一百多个英国白人组成的行刑队,操起重机枪一阵扫射,一百多穆斯淋士兵被打死。他们无奈只能重新回到队伍之中,开始对中国人进行还击。

    尽管荣赫鹏也下令开炮还击,可是对方中国人在堆纳城上居高临下,地利上的劣势以及炮兵数量上的劣势让英军反而暴露了自己炮兵位置,随着英军炮兵阵地遭到压制,英军只能无奈撤退。

    英国人自然不甘心就这样交出堆纳和英军军营,尤其是此时他们的补给已经没有了,如果离开堆纳,他们也一时半会儿回不到亚东,撤军就意味着饿死冻死累死,所以荣赫鹏下令,全力向堆纳进攻。

    英国佬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对手是中*队,甚至他们不知道对面多少人,但凭借着长期训练的结果,英军的指挥还是非常出色,打得一板一眼。尤其是英军士兵的射击精度非常高,在双方对射的时候,中国士兵和奘兵被对面的印度人精准的枪法射杀不少。

    幸好中国的大炮比英国人多,所幸没有让英国人继续占据优势。

    于华吉发现自己小瞧了英军了,果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有他们的过人之处的,印度士兵在英军军官的指挥下,给予了中国人很大的杀伤。可是于华吉也发现,奘兵的战斗意志非常强烈,和血军士兵受伤之后立即后撤治疗不同,奘兵受伤之后会咬着牙继续战斗,一直到战死的时候,别人才会发现他们已经流干了鲜血。

    于华吉对袁震说,战后应当招收大量奘民入伍,这些奘民是极其优秀的士兵,袁震也表示同意,在进攻堆纳城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奘兵悍不畏死,其勇气超过血军士兵,当然,如果他们接受过训练便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伤亡了。

    “军长,你看,他们疯了!”参谋军官忽然跑过来说道,两人迅速来到城墙上,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英国人居然使用南北战争时候的战法,士兵们采用排枪式的进攻方法朝着堆纳城发起进攻。

    排队枪毙战术!

    只见印度裔士兵、穆斯淋士兵、锡克士兵在英*官的带领下,在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和英格兰军鼓的演奏声中,排着整齐密集的步兵线,勇敢而有节奏地冲向敌人——也就是中国人。

    荣赫鹏相信,英军一手训练的印度士兵绝对会消灭敌人。

  第六百一十九章 抽签定生死

    其实排队枪毙战术对正面的敌人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英国人就是依靠着这种压力战胜了许多意志力薄弱的敌人,并且征服了全世界。但是时代变了,现在已经不是滑膛枪的时代了,重机枪的出现让排队枪毙战术成为了自杀战术。美国人在南北战争的后期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战术了,而德国人在俾斯麦统一德意志的时候也完全放弃了这种战术,并首次引入了步炮协同战术,使得德国人成为了欧洲陆军之王。

    然而,生性浪漫的、文官出身的荣赫鹏,居然用这种战术,妄图在心理上压倒他口中的“劣等人种”中国人。

    所以当于华吉将6架马克沁机枪架和10架维克斯重机枪放在城墙上之后,可怕的事情就出现了。

    “哒哒哒哒”的重机枪声音,就像是死神的镰刀一样,将一排一排的英军印度各族士兵铲倒,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2000名印度士兵和一百名英*官全部死在距离堆纳城墙钱500米的区域,最近的也只在300米的距离上,没有一个英国人靠近堆纳200米以内。

    荣赫鹏这才大吃一惊,心说完了,这下可彻底完了,当初5500名士兵,如今只剩下身边这一千多士兵了,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他下令向亚东撤军。

    不过于华吉和袁震可不会轻易地放过他们,于华吉亲自率领3000名士兵和牧民藏兵骑着马或者牦欧击英军。

    大约一千六百多名英军从堆纳城下逃走,荣赫鹏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向印度总督寇松交代,副官刘易斯忽然跑过来说道:“前方出现中国人,大量的中国人,他们守在了回到亚东的必经之路上,这些人应该就是先前潜入进来的游击队。”

    “现在我们这么办?”荣赫鹏完全没了主意。

    刘易斯说:“专员阁下,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就是冲过去,第二条就是从雪山上绕过去。”

    “你怎么选择?”荣赫鹏无奈地问道。

    刘易斯说:“我相信,这些中国人也是从雪山上绕过来的,既然他们能够绕过来,我们也可以。但是正因为他们是从雪山上绕过来的,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携带重型武器,例如大炮和迫击炮。而我们也丢了我们的大炮,现在堆纳城里的中国人已经最近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