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385章

庚子猎国-第385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说,武人当政,没有好下场。”一个干瘦的老学究穿着带补丁的棉袄佝偻身子坐在街角门口的木墩上开始胡诌八咧到,“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才平静一年,又闹腾起来了吧?”

    “多三爷,您说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周遭站着几个带着瓜皮帽子耳包的小市民,伸长脖子议论道。

    “是啊,多三爷,您可是正黄旗的,内务府都是你们正黄旗负责,您肯定知道的比我们多。”

    “多三爷,您老给指个明道,我们好看个清楚。”

    这多三爷一撇嘴,摸着两撇老鼠须胡子说道:“你们啊,不了解内情啊,不了解内情啊。我告诉你们,这是血军他们自己火拼了。”

    “咋说?”众人忙问。

    多三爷向上一拱手说道:“曹中堂遇刺,虽然朝廷遮遮掩掩,可是外国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而且已经六天了吧?到昨天是第五天,你们想想,都第五天了,曹中堂是死是活,朝廷也不说。我估计啊,是秘而不发。”

    “秘而不发?”

    “对,秘而不发。”多三爷煞有其事地说,“为啥秘而不发呢?因为血军百万之中,名将甚多,但是各个不服啊。曹中堂身上的实情如果告诉大家了,你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一定是下面的军官相互不服,如今天下大军都掌握在血军中手,他们一定会选出来一个继承人。谁来做继承人,谁来做当朝首辅?”

    “您的意思是……为了做血军的继承人,当朝首辅,他们火并了?”

    “然也。”多三爷道。

    街面上的流言就像是火星一样蔓延开来,小百姓们口口相传,其传播速度远超任何通讯媒介,此时的报纸也不敢随便说话了,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清。大量报社总裁跑到礼部向杨度求证怎么回事,他们该怎么统一口径,杨度说:“这几天里我也不清楚,你们还是等待一段时间。”

    “您也不知道中堂大人到底怎么了吗?”一个报社总裁焦急地说道。

    “我得到的命令就是等待,今天下午会召开朝会,到那个时候就一切了然了。”杨度说道。

    到了下午一点钟,大朝会召开,所有大臣京官全部上殿,百官们远远地看到曹跃安然无恙怡然自得地在左右心腹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和殿,纷纷心中打鼓,曹中堂是装作混不在乎,还是本来就没有事——难道这是一个阴谋?

    众人不禁心中急速跳动起来,幸亏这几天大家没有因为曹跃遇刺身亡的假消息而上蹿下跳,人家曹中堂是故意做一个圈套呢。

    山呼万岁之后,脸色不好看的光绪示意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人看向曹跃,曹跃起身奏报,道:“陛下,臣有本奏报。”

    光绪皇帝心说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非得让我给你演双簧戏,于是说:“爱卿请讲。”

    曹跃于是报告说昨日一部分革命党妄图攻击皇宫劫持皇帝,并鼓噪军士造反,还与京师城内的许多帮会暗中勾结,防火焚烧北京城,因为冬季干燥多风,导致火势越演愈烈,最终碾成灾难,造成北京城一成房屋被烧毁,十万百姓被烧死烧伤。而其中不少人趁火打劫,另外就是不少八旗子弟趁机冲击皇宫,想要抢夺皇宫里的宝贝。曹跃说的非常含蓄了,没说他们救出皇帝,而是说他们入宫抢夺皇宫内的金银珠宝,不至于让朝廷撕破脸皮。

    “一切由爱卿做主吧,朕乏了,军机处定夺。”光绪皇帝打了一个哈欠,大烟瘾又犯了,眼泪都出来了。

    曹跃这时候站了出来,又说道:“臣已经查到叛军首领,还请陛下裁决如何处置。”

    光绪皇帝又道:“一切交给你了。”言罢连忙退朝,甚至都没有问叛军首领是谁,如果他知道有恭亲王溥伟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救一救溥伟,但是光绪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啊。

    曹跃站在朝堂中央,目送众官员离开太和殿,官员们临走之前不忘向曹跃作揖告别,数百位大臣亲眼目睹曹跃健健康康地站着,再也不敢有什么小心思了。但是抓捕并没有结束,张玉峰随后抓了二十几位朝廷官员和一百多位低级官员,他们有的是参与其中的,有的是受到连累而当做嫌疑人抓去的。

    其后一则爆炸性的新闻传了出来,说叛军首领居然是恭亲王溥伟,并且已经被抓到了天牢里去了,而禁军已经封住了恭亲王府。但是大家绝对不敢相信,提鸟斗狗天天逛妓院青楼的溥伟,居然能够发动这么大的政变?让京师烧毁十分之一,死伤十万人?那这溥伟还真是一个人才啊。

    大理寺从快、从严、从速判决此案,等待溥伟的则是革职,什么铁帽子王,当年八大铁帽子王不也照样被慈禧弄死了吗?恭亲王也不例外,得罪了曹跃,什么都不是了。

    宋育仁在鸿胪寺召开各国公使通报会,将曹跃安然无恙的消息通报给了各国公使,但绝口不提曹跃遇刺,只是说曹跃因为最近太忙休息了几天。此时以恭亲王溥伟、京师警察总长贝明德、前武卫中军总统张俊、67集团军军长保连齐、78集团军军长苏雨生为首的叛军集团准备密谋发动政变,劫持皇帝,幸而遭到及时镇压,除溥伟外其余叛军首领全部被当场击毙云云。

    各国公使都不相信,自己派人打探消息,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五百八十三章 除根

    混乱政变结束终于结束了,十万京师百姓因为火灾而死伤。

    京师的电报及时地将曹跃安然无恙的消息传递给国内的每一个角落,终于不用猜测了,终于不用怀疑了,只要有曹中堂在,百姓的心终于能够安定了。不知不觉之中,曹跃在朝堂之上,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判断国家是否安稳的标杆,有曹跃的朝廷,代表着稳定与和平,没有曹跃的朝廷,人们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说到底,人们只知道有曹中堂,不知道有光绪皇帝。

    多三爷的估计失准了,遭到周遭邻居的一阵嘲笑,倒是多三爷说道:“这必定是曹中堂实现做好的套,等着吧,过几天肯定有很多人受到牵连。”这一次多三爷到时没有猜错,不少人受到牵连而被捕入狱,

    在贝明德发动叛乱之中,四虎帮,火警队,武卫中军等全都全军覆灭。这其中火警总队死亡人数最多,全队800人几乎全部被杀,而四虎帮死伤近半,反倒是以宗室子弟和心存不甘的八旗子弟组成的3000前武卫中军,这些人在黄兴带领骑兵充分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此外京中的一些大臣也被裹挟其中,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帝党与后党官员们误以为政变成功,欢欢乐乐地打算迎接皇帝,其结果也被捕入狱。此外,江湖人士和昨天晚上趁着大火抢劫的痞子流氓也随军队入城之后,或者被直接击毙,或者被抓。这些人全都被押送到了南苑大营,被驱赶到校场之上,每个人只允许带着一双被子,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地蹲着等待宣判。

    叛军之中还有一股势力,就是顺天府的警察总队,这些人需要逐一排查。由于贝明德的小心谨慎,导致了部分警察都是被骗去的。

    李宁建议将这些人一股脑全都杀了,可是冉东和丛晨等人连忙站出来阻止,说如果把顺天府警察全都杀了,那以后顺天府的治安就彻底瘫痪了,这其中许多人还是无辜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杀了顺天府的警察,只怕会在民间引起更加严重的恐慌。

    除了顺天府警察被逐一排查,其中最让京师百姓人心惶惶的就是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八旗子弟们了,许多满人唯恐担心遭到报复,一部分八旗家属打算逃出京城,但京师戒严,这些人又逃不出去。

    北京城门被李宁把守的严严实实的,别说人了,就是苍蝇也飞不出去,就连洋人这时候不明白真相,也不敢轻易带人出城。

    参与叛乱的八旗子弟杀不杀,他们的家属要不要趁机拔掉,成为了事后的重所幸大家都比较理智,冉东提出京师已经死伤十万百姓了,不要再杀人了,这里是大清国的帝都,不是地狱。丛晨也建议这些人连带家属起码要十几万人,如果全都判刑或者没收财产,将会造成前所未有的一场浩劫,京师不说十室九空,起码造成的影响也要引起百姓逃走。

    京师有六百万人口,这其中有一百五十万满人,如果满人逃走,汉人老百姓也绝对会逃走,这是人的本能啊。今天你有借口能杀别人,明天你就会杀我啊。

    而曹跃想到的是,如果真的株连下去,便将少数民族必定会投靠外国人,就像是为什么外蒙古会从中国分裂出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民国建立的时候在南方和陕西的对满族的清洗,只是在陕西西安就杀了两万多满族妇孺老幼,不少人逃到了蒙古。

    满清是满蒙共治天下,既然满族人遭到屠杀,蒙古人自然也少不了,所以在俄国人的挑唆下,外蒙古宣布才独立。从这一点来说,杀人固然解恨,可是杀人有时候带来的遗祸远超想象。远的不说就说后世的isis,如果不是他们滥杀无辜,也不会成为全世界心中的恐怖组织,在全世界遭到声讨,继而带来的是全世界排斥依丝兰。

    所以,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如果不惩罚,岂不是拜拜便宜了这些人吗?

    王宇提出了一个比较可行性的建议,随后曹跃接受了王宇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第一条,诛杀叛军但不追责叛军家属;第二,京师被损民居赔偿,全由叛军家属的罚金中拿出修建;第三,本次叛乱由朝中一少部分野心勃勃者,妄图刺杀军机大臣,胁迫皇帝,因此他们要被处以极刑,不再追究下去。因朝廷已经废除了酷刑,一些叛军头领的极刑是处以绞刑,死有全尸,也算是文明的一种进步。

    另外还有一件让曹跃倍感心塞的事,由于潜伏在鹰扬卫的内奸陈宣突然袭击,导致鹰扬卫发生内讧,鹰扬卫统领孙汝祥被鹰爪一队队长陈宣袭击杀死。

    陈宣是河南洛阳人,也是跟随曹跃多年的军官,后来进入军法队,曾经跟随李三人一起监督军务,颇受李三人重视,后被李三人保举进入鹰扬卫担任鹰扬卫行动部门鹰爪一队大队长。根正苗红的陈宣受到所有人的信任,孙汝祥从来没有怀疑过陈宣会旁边和攻击自己,所以当陈宣一刀捅在孙汝祥背后的时候,孙汝祥依旧不敢相信背后捅自己刀子的是陈宣。

    幸亏张振锁及时提供情报,曹跃派遣何顺带着自己的最精锐手下亲兵营前往鹰扬卫平叛,并控制鹰扬卫。

    而当陈宣刚刚杀死孙汝祥,尚未完全控制鹰扬卫的时候,便被何顺带领的亲兵营精锐包围消灭。

    陈宣手下很多人都是不明所以被他骗了参与内讧,等发现他们的对手是曹跃的亲兵营之后,立即发掘自己上当受骗,随后再一次发生内讧。陈宣无奈眼见大势已去,逃入地下牢房,将自己困在牢房之中,又点燃了汽油,将自己烧成了灰烬。

    曹跃惊讶于陈宣的背叛和自我毁灭的方式,悲伤于自己的心腹孙汝祥遭到暗杀,他闭着眼睛长叹一口气,说道:“给孙家发电,孙家老三汝祥为国捐躯了。”两年前,孙家老四孙汝礽与日军在丰台大战之中战死沙场,两年之后的今天,孙汝祥同样为国捐躯。

    只是曹跃不知道孙家老爷子得知自己的两个儿子战死,会何等伤悲。

    孙家伤悲的并不只这一件,在孙汝祥被杀之后的第三天,西北重武器集团担任协理的孙家老二孙汝禄因为一起火药研究时的意外爆炸,而献出了年仅三十五岁的生命。

    孙家五子只剩下长子孙汝礼与最小的儿子孙汝祺,孙老太爷一时之间悲伤病倒了。孙汝祺因为就在上海,请假回家探望父亲,却见父亲瞬间老了十多岁一样。往日那个固执倔强,因为要将孙家传给嫡子的孙老爷子,成为了彻彻底底的一个小老头。

    孙老爷子握着孙汝祺的手说:“老孙家,不能没有后了,你现在就成亲,成了亲再回去,否则我不让你走。”孙汝祺无奈稚嫩听从父亲的吩咐,娶了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随后带着这个妻子回到上海,这是后话了。

    至于陈宣的突然背叛也和金钱有关,因为陈宣作为鹰扬卫行动队一大队大队长,经偿捕一些要犯,没收财产之类的,他本人接触到的数额比较大,因此在行动过程之中从小拿小贪一直到渎职私自放人。贝明德早就知道陈宣这个人,尤其是知道他家境贫寒,小时候穷怕了,将来富贵之后一定会贪污,于是就派人时时跟随终于抓到了把柄,最终陈宣只能成为贝明德的内应。

    假传书信的严子陵以及他的家人被判流放至唐努乌梁海,永世不得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