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351章

庚子猎国-第351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增加军机处的人手,曹跃提携兵部左侍郎冉东、吏部左侍郎徐世昌、礼部左侍郎宋育仁、翰林院大学士瞿鸿机四人进入军机处处理朝政。这四人之中只有瞿鸿机算是经验丰富,而冉东甚至只有秀才功名,算是军机处里除了曹跃学历最低的了。

    但是人家曹跃也是大学士——最没有文化的大学士,既不会诗词歌赋又不会做八股文的大学士,怕是古往今来唯一的一位了。

    所以冉东进入军机处,不怕他的学历低——有曹跃垫底呢。

    曹跃接手张之洞的改革计划之后,才发现这个改革有多难,改革最需要的就是钱了,没钱谈什么改革。朝廷赚钱无非两个办法,增加税负或者国办工厂。然而因为两年的战争,税收无从谈起,且曹跃大手一挥免了这两年华北地区的税负,朝廷的收入少了四分之一。但如果贸然增加南方税负,必定又会引起南方士绅阶层的反抗,给刚刚崛起的民族工业造成损失。

    而官办的工厂又面临着管理混乱,侵吞财产,官员只顾自己敛财不顾效益的风险。官民公办工厂也有一个大问题,大家不相信政府,唯恐政府突然将工厂收归国有,私人投资得不到保障。

    曹跃立即将工部左右侍郎赵凤昌与唐元湛叫来,与他们商议如何开放商业,如何改革官办工厂的命运问题,赵凤昌说如果想要增加商业流通,首先的一点就是要减少商业流通渠道的税负,如各地厘金的问题。所谓厘金有点类似于保护费,主要是有各地驻军来收取的,是因为清末各地团练武装绿营太多,朝廷无法支付全部粮饷允许其自筹的一种方式。

    不过后来大家看厘金比较容易来钱,便你也设立厘金,我也设立厘金,一个县城,出城要收钱,进城要收钱,走到两县交界处也要收钱。厘金制度大大地遏制了商业流通氛围,阻碍了中国商业发展。

    曹跃立即说道:“厘金制度将来一定要取消,且国家军队已经逐渐开始取缔了绿营和团练乡勇制度,他们再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赵凤昌道:“中堂大人,各地政府是不会觉得合理还是不合理的,只要符合他们的利益就行。”

    曹跃冷笑道:“这样吧,取缔厘金制度先从取消入门费开始,发布一条命令,大清国取缔进城门和出城门的过路费,如果一旦出现,则谁收钱杀谁。”

    “是。”赵凤昌道。

    曹跃说道:“这是第一步,我们等一等看,有谁反对取缔城门费,杀一批人,抄一批家,杀鸡敬狗。第二步,八大地区逐渐取缔厘金制度,首选从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开始取消厘金,这个时间要明年夏天吧。一年之后就是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再一年之后是华东地区和东南地区,最后是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所以五年之后,全国厘金和城门费全部取缔。”

    唐元湛赶紧记下来。

    赵凤昌道:“可是还是无法解决接下来的投入,我们还是缺钱呢。”

    “大清帝国银行发放红钞的事儿推广得怎么样了?”曹跃问。

    “推广力度很大,但是接受能力不强,很多地方是强制推广。”唐元湛道,“大家不认可纸币,或者说他们不认可大清国的纸币。”他皱起眉头说道:“中堂大人,其实我觉得在华北地区推广纸币有一些方向性错误,他们根本就对纸币不认同,我反倒觉得应该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来推广纸币,他们接触过外国纸币,知道纸币的方便。而且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拥有更多的银子,能够给朝廷创造更多的利润。”

    曹跃道:“好,着令石顺常国良前往南京,我们一站一站地推广纸币,一定要将纸币推广下去,取代银两☆终我们的目的是将中国的银本位制度扭转为政府信誉制度,从而摆脱对金银的依赖,避免国外金银对国内金融的打击。”

    “是。”

    张之洞改革的重点在于礼部和户部,而曹跃的改革重点在于刑部和工部,接下来曹跃开始寄出金笃男这一大招,开始慢慢通过反腐来增加国库收入了。恰巧有人弹劾杭州知府徐英昌贪赃枉法,曹跃决心以杭州知府为突破口,敲打一匹肥官。随后曹跃下令刑部尚书金笃男前往江浙办案,并且查访当地贪污受贿官吏。

    为了保护金笃男,曹跃特地调集了一个营300名禁军士兵日夜保护着金笃男,并告诉他,在杭州办案,不要怕牵扯太大,更不要怕得罪人,该抄家的人就抄家,该发配去新疆或者黑龙江或者云南的或者西藏的,绝对不要顾忌什么。

    金笃男理解曹跃的意思,曹中堂还指着这些贪官充实国库呢,害怕事儿小吗?于是他带着三百名士兵,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杭州,开始从杭州知府徐英昌身上查起来。

  第五百三十三章 制定游戏规则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那么一个知府呢?

    十万,百万,千

    杭州知府徐英昌当然免不了是一个贪官,大清朝无官不贪,杭州又是一处繁华胜地,若是他不贪,也根本无法在官场上生存下来。像是海瑞那样的不贪的官员,基本上明清加起来五百多年就只有那么一号人了。

    所以抓徐英昌,治他一个贪污之罪,绝对不会有错!

    金笃男一到杭州,就先将徐英昌的管家先给抓起来,一番痛打之后,管家全招了,都有谁谁谁送过老爷银子,送了多少银子,什么时间送的,送的目的是什么,那个人是否得到了回报之类的。管家的情报太重要了,金笃男来到杭州正愁着不知道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呢,既然有了这个情报,那就开抓吧。

    三百士兵,立即出动,当夜杭州城非常不平静。

    一夜之间,杭州被抓了七十多个官员,都是给徐英昌送礼的低级官员,金笃男就是不办徐英昌,而仅仅把所有和他有关系的行贿官员全都下狱。经过突击审问,这些人又牵连一大批。但是金笃男也只是记在本子上,没有继续抓捕。无官不贪,那就抓一部分吓唬一部分拉拢一部分,又不是要全都抓走,全都抓走谁来做官呢?

    金笃男不是疯子,所以他就处理这七十多个官员,而官员被抓之后多余了位置,金笃男奏请朝廷立即补缺。

    吏部也用不着考核了,在京候着的在家候着的,全都派到杭州去做官吧。大家蜂拥而至,前往杭州做官,补了缺算是对自己十年寒窗苦的一个交代。

    不过这件事让很多候补官员看到了希望,大清朝做官还可以这样啊,通过贬官赚钱,然后将所有后补官员补充进去。以前很多人都是花银子买官,现在不需要了,朝廷抓行贿受贿呢,你们不用花银子了,直接去吧。可能过几年,抓得人就是他们了。

    曹跃知道,靠抓贪污犯,靠反腐来杜绝贪污受贿,是绝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上对贪官最狠的就是明朝了,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贪官要被扒皮充草,可是明朝却比唐宋贪污还要厉害,酷刑阻挡不了贪官们的脚步。所以现在曹跃的目的不是杜绝贪官,而是利用贪官,既然贪官那么能赚钱,家里那么有钱,抓贪官没收财产,一来能给自己的财政提供支持,二来能够在民间树立起口碑,何乐而不为。而现在,因为抓了大批贪官,所以需要候补很多官员,在京城候补的进士们也有了去处,士林清流开始对曹跃歌功颂德起来,先前对他的负面评价一下子扭转了。

    士子们也知道,候补官员还有先有后呢,多夸夸曹跃,肯定会被候补一个好地方,你要是骂曹跃,就一直候补着吧。大清朝的官员虽然也有清流,但是这也只是相对的,而且往往标榜自己清流的人,只是没有机会贪污受贿罢了。他们在京城中做着连贪污都贪污不到的小官小吏,只有标榜自己是清流才能够让自己有机会上位。

    现在,曹跃利用反腐大规模清理官吏,也给了这些清流们上位的机会,所以曹跃的名声反倒因为反腐大燥。不少人称曹跃为史上第一廉相,称金笃男为史上第一官屠。

    在史上第一官屠金笃男的中压之下,杭州知府徐英昌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认罪伏法了并且主动交代了自己贿赂浙江巡抚以及浙江按察使多少多少银子的线索,金笃男作为堂堂一国尚书,有权利判这些贪污受贿官员除了死刑外的刑罚☆终经过审查,七十四名官员全部被判没收财产,并发配流放到唐努乌梁海去。而令人惊讶的是,主动交代的徐英昌却没有收到流放的惩罚,只是没收了他的七成财产,并放逐回到老家而已。这也给了金笃男一个标准,那就是主动交代的,只罢官罚款,而拒不交代的,则被判处抄家流放。

    杭州结束之后,金笃男又前往其他地方——苏州、上海、福州、广州、梅州、长沙、重庆、成都、信阳、济南——他每到一处,必定搅得当地血雨腥风,数以百计官员没收财产充公,全家发配边疆,而每次朝廷也会恰如其分地将候补官员送来,避免当地政府没有人治理的后果。

    金笃男的这一道收获颇丰,只是在浙江杭州,便没收了伍仟万两银子的财产,他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走了一圈,给国库创收两亿两白银。

    从创收这一点来说,金笃男当之无愧是曹跃的贵人。

    当然,金笃男也得罪了相当多的一批人,人们不断弹劾金笃男骄奢淫逸目空一切出言不逊导致地方混乱等等,但金笃男只对官不对民,且每到一处首先让人公布自己的政绩,并将前一个地方的打手恶霸带到下一个地方进行公开枪决审判,赢得了百姓们的欢呼叫好声,所以对他的弹劾始终石沉大海。

    毫无疑问是曹跃在迸他,从这一点上来看,曹跃又是金笃男的贵人。

    金笃男四处反腐查账的同时,曹跃也在政改之上,开始了大力支持民族工业和产业发展的扶持,他暗中勒令杨度的国宣司控制下的报纸媒体宣传爱国买国货运动。

    而杨度也在与他的幕僚们经过多番设计之后,召开第一届全国报业大会,在报业大会上统一了全国报纸行业的思想以及行为标准,并且特地申请,禁止办报自由。也就是说,报纸媒体需要控制在现在这些人的手中,不允许随意办报,由其他报纸媒体监督,如果有私自办报的,立即报告给衙门。当地衙门必须将私自办报的人以及工厂缉拿归案,且很可能面临着主犯斩立决,从犯以及煮主犯家人被发配流放到边疆的结果。

    杨度做的事儿让曹跃很满意。

    何为言论自由?

    所谓的言论自由在全世界都没有,别说现在,就是在未来号称民主国家天堂的美利坚,也没有言论自由。后世有一句话非常清晰地解决了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法律这个圈内的转动的弹珠,只要在法律之内,你想怎么滚就怎么滚,但是滚出法律之外,你的自由就要被制裁。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圈,中国人去了美国要遵守美国的圈,美国人去了俄国要遵守俄国的圈,日本人来到英国要遵守英国的圈。

    所谓的圈,就是游戏规则。

    后世有名的一个案例就是一个中国父母因为儿子在美利坚****了一个女留学生,被法庭判决,这对父母不知死活地私下行贿,不但儿子进了美利坚的监狱,自己也因为行贿罪进了监狱,非常清晰地诠释了什么是游戏规则。在美利坚,你可以花钱打官司,只要你钱多,杀人放火可以打官司免责,但是行贿却破坏了美利坚的游戏规则。如果行贿有用,要律师干嘛,这对儿中国父母得罪了整个美利坚律师协会,而美利坚的法官大多数都是律师协会出身……

    现在,杨度等人开始制定自己的圈,一个属于中国报业的规则圈。

    曹跃非常支持杨度做这件事,也许这样会遏制思想,使得国家不会出现“大师”,可是对于全民族而言,避免内战避免国内思想混乱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报纸行业的规范,深层次的意思就是曹跃需要控制舆论,为自己将来做好准备,曹跃身边不缺乏这种明智人事,桑治平、王宇、辜鸿铭等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几乎所有人都支持规范报业,规范舆论方向,避免大家胡说八道影响人们的仕途。

    最终,在张之洞缺席的这半年内,《大清帝国报纸行业规则》由刑部颁布出来,成为法律上的要求,其中最有名的一条是新报纸的产生只能经过工部、刑部和军机处的三方批准才生效。但是实际上这条法律是堵住了很多人办报纸的梦想,只有一些背景比较深的人才有能力说服三个部门为他的报纸进行特批,否则的话只能等待着军机处发出活跃文化的特批。

    7月份和8月份,曹跃简直没有一天休息过,他每一天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