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族 >

第157章

皇族-第157章

小说: 皇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恒瞥了一眼史官位子,位子上没有人,今天史官正好不在,其实这些史官也并不是每天每时都在,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有事不在,要看运气,运气不好,他就得去弘文馆接见齐王,但今天齐王运气不错,史官正好不在,这就意味着他和齐王的谈话不会被记录下来。

  片刻,齐王皇甫忪匆匆走进太子书房,他跪下行礼,“臣弟皇甫忪叩见太子殿下!”

  皇甫恒连忙将皇甫忪扶起,呵呵笑道:“二弟,你回来好几天了吧怎么现在才来看我?”

  皇甫忪叹了口气,歉然道:“这两天我都在准备祭祀母亲之事,没有及时来向皇兄问安,请皇兄多多谅解。”

  齐王提到他的母亲,皇甫恒也不由想起自己年初去世的母亲,同病相怜使他心中泛起一丝兄弟的温情,便点点头,“你去拜祭时,也替我烧一柱香。”

  “多谢皇兄,我一定办到。”

  皇甫恒拍拍兄弟肩膀笑道:“坐下吧我们快一年没有见面了,我们谈一谈。”

  两人坐了下来,皇甫忪瞥了一眼史官的位子,皇甫恒立刻笑道:“今天你运气很好,史官不在,我们兄弟可以畅所欲言。”

  皇甫忪目力敏锐,他一眼便看见了桌上的传单。

  ‘原来他也知道了此事’皇甫忪心中暗暗忖道。

  既然皇兄已经知道这件事,皇甫忪就不想饶弯子了,他叹息一声道:“我刚从父皇那边来,父皇将我大骂一顿!”

  “哦?父皇为何骂你?”皇甫恒故作不解问。

  “皇兄是明知故问!”皇甫忪向桌上的传单抬了抬下巴,“就是为那件事,父皇也知道了,他很震怒,对我大发雷霆。”

  “原来父皇也知道了,哎这就难怪了。”

  皇甫恒也微微叹口气,对齐王道:“这件事不是皇兄说你,你确实太纵容他了,使他做下这些人神共愤之事,他倒霉是活该,可最后还要牵连到你,早就知今天,早一点约束他,不就没有今天的被动了吗?”

  皇甫忪低下头,语气里痛心疾首,“我也很后悔,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大错已铸成,我心中恨啊!”

  皇甫恒起身背着手走了几步,他便停下脚步回头问道:“父皇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父皇说让我自己处理,如果我处理让他不满意,那他便来替我处理?”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此事?”

  皇甫忪一咬牙道:“我决定将罗启玉杖毙,该放人放人,该赔钱赔钱,我向天下人道歉。”

  皇甫恒一怔,他倒没有想到齐王竟然下如此决心,他想了想便道:“可罗启玉是罗傋独子,你考虑过他的感受吗?”

  “皇兄,父皇给我这个机会,我必须要让他满意,如果我处理不当,再有包庇,恐怕父皇就不容我了,虽然我知道杖毙罗启玉影响很大,尤其对罗傋,但是我别无选择。”

  “那王妃呢?她能接受吗?”

  皇甫恒又点到了问题的关键,罗启玉作恶多端,很大程度和齐王妃的纵容包庇有关,罗启玉是她亲弟,她怎么可能接受弟弟被杖毙的结果。

  皇甫忪眼中露出决然之色,“光杖毙罗启玉还不够,我准备请求父皇废齐王妃,她必须承担起责任。”

  齐王的这个决定大出皇甫恒的意料,齐王要杖毙罗启玉,他可以理解,但要废齐王妃,这让皇甫恒不得不佩服兄弟魄力。

  不过皇甫恒很了解自己这个兄弟,他做事情一向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嘴上表态虽然厉害,但他真的会怎么做,却是另一回事,如果真是那样,他来找自己做什么?

  “那你需要我帮你什么吗?”

  皇甫恒终于点到了这次谈话的核心,齐王来找自己必有目的,他来找自己做什么?

  皇甫忪来找兄长确实是有很明确的目的,简单地说,他要报申国舅的一箭之仇,再引深一点说,他要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这需要太子的帮助。

  “皇兄知道是谁在幕后策划这件事吗?几乎要置我于死地。”

  “你是说申国舅吧我想应该是他。”

  这个时候,皇甫恒也不转弯,直接点出了申国舅的名字,他已经隐隐猜到兄弟来找自己的用意,这个时候再装傻,就有点不太明智。

  “没错,就是这贼所为!”

  皇甫忪咬牙切齿道:“他为了干掉我,几年前便开始收集证据,一直隐忍不发,直到现在才突然发难,也让我看清了他的丑恶嘴脸,但我绝不会让他得逞。”

  皇甫忪又对太子道:“皇兄,我知道他对你也是百般打压,目的是为了让申贵妃之子取代你,明明太祖规定东宫有一成税银,但他却置祖规不顾,利用职权掐住本该属于东宫的税银,从今年开始,齐州七十二郡中,我可以保证其中四十郡的东宫税银也能像东海郡那样按时解往东宫,我也能保证东海郡的税银不会再出意外,请皇兄相信我的诚意。”

  皇甫忪说得很坦率,虽然他没有提到结盟二字,但如果他这样做了,其实也就是和太子结盟,共同对付申国舅。

  其实这也是皇甫恒希望的,如果齐王倒掉,楚王的势力必然会大涨,他不愿意出现这种局面,但如果保齐王,皇甫恒又有点心不甘,最好就是齐王能向他妥协,让利于他,这样他和齐王联手共同对付申国舅,这是最理想的局面。

  皇甫恒眯着眼睛笑了,“其实我知道,你在东海郡户曹主事之争上,已经帮我一次了,我心里一直领情,毕竟我们是兄弟。”

  当然,齐王是有求而来,皇甫恒也不能装糊涂,他拿起桌上的传单,淡淡一笑道:“罗启玉虽然有罪,但严惩便可,以后再好好约束他,我觉得杖毙他,似乎太严厉了一点。”

  皇甫忪当然不想打死罗启玉,他只是这样说说罢了,罗启玉是罗傋的独子,他如果杖毙罗启玉,罗傋就不会再支持他了,可如果不给父皇一个交代,这一关他也过不了,至于废齐王妃,那更不可能。

  皇甫忪心中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罗启玉不死,罗傋保住齐青节度使,其余他都可以牺牲。

  他来找太子,也就是想让太子帮他保住这个底线。

  “皇兄,罗启玉肯定要严惩,但我不希望这件事过多牵连到他父亲,请皇兄助我。”

  皇甫忪含蓄地向太子说出了他的底线。

  皇甫恒沉思片刻,便道:“我提几个建议吧可以给你参考。”

  皇甫忪大喜,“皇兄请说!”

  “首先是传单上的所有案子,甚至包括传单上没有写出的案子,你要都一一去解决,放人、赔钱,最大限度地安抚好受害人,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做好,甚至你亲自出面赔礼道歉,必要时,不妨让齐王妃下跪赔罪,表现出你的诚意,这样可以减轻世人的仇恨,也有利于你的名声,毕竟不是你作恶,这样父皇对你会有好感。”

  皇甫忪连连点头,“我明白,这件事我回去就做,我会以十倍来赔偿,以最大诚意去赔罪。”

  皇甫恒又道:“这件事你做好了,后面的事情就好解决了,其次,必须有人来做替罪羊,罗启玉虽然是主使,但杀人放火之事他不会亲自去做,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罗启玉手下有十八名打手,这些人我会全部处死!”

  “光这样做还不够。”皇甫恒又道:“你要想办法缩小罗启玉的年龄,让他变成年幼无知,再处死两个替他出主意的教唆者,这样,给他减罪就有依据了。”

  “可是……”皇甫忪对减小罗启玉的年龄有点迟疑,“这样做可能瞒不过父皇。”

  “谁要你隐瞒父皇,父皇心里自会明白,你这样做是给父皇遮丑,懂吗?”

  皇甫忪这才恍然,“我明白了,还是皇兄高明,请皇兄继续教我。”

  皇甫恒笑了笑又道:“下面就是给罗启玉定罪,你不能杖毙他,但要动家法,比如打断他一条腿,然后送他官衙自首,让官府定他的罪,这个罪名不能轻,必须是除了死罪之外的最重之罪,我建议判他终生发配岭南充军。”

  皇甫忪没有吭声,他赔钱赔礼也就罢了,最后罗启玉还要刺面发配岭南充军终生,这和杀他有什么区别,他觉得有点太重了。

  皇甫恒见他刚才口口声声要将罗启玉杖毙,可自己提议流放终生,他又不忍了,这个家伙,果然是口是心非。

  皇甫恒又淡淡道:“我再给你说一遍,你去赔钱赔礼,那其实是做给父皇看的,这一点你不能含糊,如果你不想让罗启玉发配岭南充军终生,那也可以,改成流放千里,可这样一来,罗傋的齐青节度使可就保不住了,你只能二选一。”

  皇甫忪终于恍然大悟了,只有最重地处罚罗启玉,才能让父皇饶过自己,也才会使父皇对罗傋有歉疚之意,从而保住罗傋的军权,自己在权衡利弊方面确实比不上太子。

  “多谢皇兄指点,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皇甫恒又不露声色笑道:“终生充军只是临时应对舆论罢了,遇到大赦他不就回来了吗?”

  二百零五

  凡事都是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伤己,申国舅确实没有想到,他针对齐王的一场攻势,却导致齐王和太子的结盟。

  就在罗启玉的恶性刚刚传遍京城之时,齐王便采取了断然措施,他亲自审讯罗启玉,并打断了他的一条腿,随即送京兆府论罪。

  随即,齐王查抄了罗启玉位于温柔坊的府邸,将三十余名他强占的女子全部放走,并登门一一道歉,做出巨额赔偿,罗启玉所强占物品也还给原主人,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同时,齐王和齐王妃写下了《告受害者书》,对罗启玉恶行进行严厉谴责,对自己的失察进行道歉,并表示将严惩罗启玉,绝不偏袒姑息,同时将用罗启玉的所有财产进行赔偿。

  一桩一桩令人欣慰的消息传遍京城,齐王处死了二十名罪大恶极的家奴,齐王妃对上吊自尽的受害者家属下跪赔罪,并给于数千银两的赔偿,到了傍晚时分,京城舆论开始转向。

  在人们严厉谴责罗启玉的同时,更多人是盛赞齐王贤明,知错能改,能屈身道歉,虽然齐王擅自杖毙二十名家奴是违法,但没有人指责,反而拍手称快。

  齐王在处理这件事可谓雷厉风行,到晚上时,他已经赔偿了五万两银子,大部分受害者在感激齐王的同时,也表达了罗启玉年少无知,同意从轻处罚。

  而官府也异常配合,京兆府连夜审案,在次日一早做出判决,罗启玉罪大恶极,本应当死罪,但念他年少无知,受恶奴怂恿,同时能倾尽家产赔偿受害者,判鞭二十,终生发配岭南充军。

  这个罪名应该是很重了,一辈子发配岭南充军,在很多人看来,这比杀他还要严厉,大宁王朝的老百姓从来都是很好糊弄,他们只看眼前,只要眼前处理得很重,能解一时之气,至于以后怎么样,他们才不管不顾。

  但也有明白人,有人提出,应该再加一条,终身不得赦免,防止遇到大赦后放回来,只可惜明白人只是极少数,他们的声音很快便被赞扬齐王的声音淹没了。

  在这场危机中,齐王虽然有所损失,但他的核心利益没有受到损害,十天后,齐青节度使罗傋的请罪书送至,恳求皇上免去他的一切职位,但皇帝皇甫玄德不仅没有免去他职务,反而因他独子受重罪而安抚他,并表示不动他的任何职务。

  而齐王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不仅对他赏赐有加,而且还赦免了他母亲当年之罪。

  齐王的因祸而得福让申国舅始料不及,尽管他还想有所动作,但因皇帝下了定论而不敢再轻举妄动了,究其原因,申国舅也知道,是他没有把握好最佳时机发动,给了齐王喘息之机,他心中懊恼不已。

  罗启玉案件就像夏天的一场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罗启玉案件刚刚落下帷幕,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体会这件案子的微妙之处,京城的另一件盛事便取代罗启玉案,成为家家户户谈论的新话题。

  那就是齐瑞福商行的老东主将过七十大寿,遍请京城名流,规模盛大,连皇帝也派人送去贺礼,吸引了京城所有人的眼球。

  ……

  无晋和所有人一样,对于罗启玉案件他只是看客,没有参与其中,他也看出来,罗启玉案件是申国舅和齐王的一次较量,最后齐王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扭转了被动,让无晋也不得不佩服齐王的魄力。

  但罗启玉案件却给他一个看得见的好处,那就是罗启玉退出了三家求婚之争,三家求婚最后变成了他和关贤驹的两人之争。

  正如九天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