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少帅 >

第230章

清末少帅-第230章

小说: 清末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是山地旅,旅长德鲁,善于复杂地形作战,第二旅是新编旅,旅长云晖。抽调的是全军最精锐的兵士。善于登陆作战。加上六个独立骑兵团、南洋海军所部。正规军十五万,这是我南洋巡阅使帐下最精锐的兵士。”

蒋百里说的这些,几乎每个南洋人都知道,根本没有意义,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厌倦,听着这般的成就,他们心里就很舒服,而且有种虎视天下的自信。当然了。他们聚精会神的重点,还是听接下来的汇报,那才是他们真正想知道了。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南洋巡阅使属下的六省都是实行的正兵、警备兵和民兵相结合的军事制度,正兵十五万我已经说过了。各省的警备兵按照省面积、人口的大小多寡,拥有数量不等的部队。按照警备司令部下辖部队的标准,每个省最少有十二个营以上的警备部队,现在据统计,六省拥有一百一十营的警备兵,每营约六百人。也就是说一年中我们已经编练出了六万六千人的警备部队,这是南洋巡阅使治下的第二大主力。”

喝了口水。蒋百里等众将官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才接着说道“民兵是最后的防线,也是规模最庞大的一群,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敢确定到底有多少民兵,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增长。”

“以边疆线上的十三个州府计,每府都有三十个连左右的民兵,当然了,内地的民兵数量相对要少一些,但是最少的都均府也有十二个民兵连,据目前的数量统计,南洋巡阅使属下已经在册的民兵连有一千二百七十三个,总兵力达二十三万人。”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早知道民兵发展的很快,可是没想到竟然已经超过了正规军的数量,而且这么惊人。

和正兵、警备兵不同,民兵是没有军饷的,他们主要是平时耕作,到了闲时练兵,民兵连的军官大部分都是旧军淘汰军官士兵,还有一些是退役的正兵,所以民兵连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有的战力强些,有的则虚弱不堪。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的就是每个连都必须有成年男子充任,不允许有超龄和低龄人出现。

蒋百里介绍完军队的规模,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毕竟攻台战役必然会很艰难,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后备军,谁也不敢保证这场战争会不会中途夭折,甚至是惨败收场。

“朱司令也给大家介绍一下空军的情况!”孙复有意提高朱兆槐的地位,在蒋百里坐下之后,点了朱兆槐的名。

相比于那些军力庞大的陆海军,空军的力量实在是寒酸,至今都没有超过万人,在各部中是力量最不起眼的一个,甚至连刚刚组建不久的海军陆战队都比他一个兵种要庞大的多。

“空军和陆军不同,它的人数是最少的,但是我们也是最精锐的。”当了这么久的空军司令,朱兆槐对空军的感情一点都不输于萨镇冰对海军的感情。

听了朱兆槐的话,所有人都赞同的点了点头,蔡锷则是腹谤不已。空军的兵员最早都是从他的陆军中抽调的,挑选的时候,要求每一个都必须是读过书的人,结果相当数量的小学毕业生都被朱兆槐抽走了,这件事一直被蔡锷惦记着。

“空军现在主要有六个大队,其中表演大队不负责战斗,第一、二大队是侦察大队,第三大队是攻击大队,而第四、五大队是对地轰炸大队。”没几句话,朱兆槐就讲完了,向孙复敬了个礼,就自顾自的坐下了。

一片目瞪口呆的将官心中一阵暗艹,虽然他们早知道朱兆槐不爱说话,可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干脆,两句话一撩,自己就不管了。

孙复也诧异的看了一眼朱兆槐,担心他是不是得了忧郁症什么的,平时少语也就算了,可是到了军事会议上,他也这么干脆,这样太寡言了吧!

海军的事情在六省是传的最热的,在座的众人,根本不用多说,他们就清楚到底有多少东西,他们甚至能够叫得出每一艘军舰的名字,喊出每一艘舰船的编号。

……

终于轮到陆荣廷了,众将官再次精神高度集中了起来,对他们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后备力量。后备力量除了兵员以外,还有武器的供给和库存。这关系到战争的持久度和自身的能够达到的火力密度。

“南洋巡阅使属下有三家兵工厂。一座在大理兵工厂。是由前云南机器局迁移过去扩建的,目前主要生产枪支弹药和小炮;另一座是广州兵工厂,由福州机器局和船政局的武器制造部分联合原广州兵工厂合并而成,主要生产枪支和山野炮,以及弹药;最后的则是高州兵工厂。”有心人听懂了陆荣廷的介绍,这三座兵工厂最重要的无意是高州兵工厂,它肯定有着某种不便透露的秘密,才让陆荣廷没有在这里细说。

“三座兵工厂能够每月能够生产子弹八百万发。各式炮弹十万发。由于数月以来,我们都没有经历过大战,弹药消耗不多,现在的库存还是很丰富的。”陆荣廷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毛瑟步枪库存十二万支,马克沁重机枪库存八百挺,轻机枪一万挺,山野炮库存三百多门,枪弹五亿粒……”

枪支的库存不多,不过在座的军官也都能理解。毕竟有那么多民兵连和警备营,武器的库存肯定不会很充盈。不过听到五亿粒弹药的时候,军官们还是有些底气了。只要攻台不陷入拉锯战,那五亿粒枪弹也差不多够用了。

……

“这次攻台,陆军是主力,海军则负责掩护,还有担任封锁台湾岛的使命……”

一通安排,孙复就准备宣布散会,对于这次的会议来说,目的不是为了制定战略战术,纯粹是为了个将官们鼓气的,这么大的战事是南洋巡阅使设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孙复人生中第一次大战,无论是从军心的角度,还是为了自己那被迫推迟的婚礼,这场战争必须胜利。

战略的制定由参谋部负责,孙复自然不会在这里讨论,到时候只要有参谋总部制定出作战计划,然后让各部执行就是了。

等到散会之后,孙复刻意留下了萨镇冰、程壁光和朱兆槐,把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小办公室里了。

“朱司令给两位介绍一下现在空军装备的飞机吧!”孙复的话让萨镇冰和程壁光都是一愣,心里猜测大约是准备给战列舰装备侦查飞机了。

朱兆槐提前已经知道些消息了,他明白孙复关注的重点在哪里,自然不会什么都说出来。

“空军装备的有侦察机两种,战斗机一种,轰炸机两种,最早的一批飞机已经全部移交到了表演大队,现在装备的都是最新式的飞机。”

“侦察机的主要提升的是航速和灵活性,战斗机增加了攻击能力。轰炸机有两种,一种是早些时候的轰炸机,当时由于发动机设计的有些问题,无法携带太重的物体,所以只装备了十公斤和二十公斤级的两种炸弹;现在的主力轰炸机使用的是浮山岭出来的发动机,能够达到一百六十马力,装备有两台发动机的‘小龙’轰炸机,能够携带两枚一百公斤级的炸弹,或者五枚五十公斤级的炸弹,对地攻击能力很强。能够摧毁防护较弱的炮台,而且能够攻击炮兵阵地,以及其他重火力点。”

程壁光对朱兆槐的介绍没什么感觉,他只关心什么时候会有飞机上舰,让战列舰也有足够大的视野。

倒是萨镇冰,脑子里全是海军的事情,一听到朱兆槐的介绍,就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这种武器应该是海军的一样。自嘲的笑了笑,萨镇冰有些怪自己太贪心了,什么都想着往海军拉。

“两位对空军有什么感觉?”孙复有些期待的看着两人,希望他们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一件,哪怕不完善,甚至是愚蠢的也行。

很遗憾,两个人都是要面子的人,没有足够成熟的思想,他们是不会开口的,尤其是不明白孙复的意思的时候。

失望的叹了口气,孙复也明白了,指望老一辈的海军发展新事物,希望不大,他们的思想已经僵硬了,对战列舰战术很精通,但是却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

“我准备把飞机装到船上去,两位怎么看?”

程璧光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能够在战列舰上装备一艘能够在水上起降的飞机,那战列舰的安全范围肯定会扩大很多的,这事我极力赞成。”

独臂扶额,萨镇冰总感觉有些东西在脑子里晃过,却怎么也找不到踪迹,最后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的赞同。

虽然已经失望过来,可是见自己都提醒到了这个份上,两人还是没有想到另一种战术,孙复还是忍不住再次叹了口气。不过程璧光能够提到水上飞机,也不算是全部僵化,这两个大将还是能用的。

“我让马尾造船厂改造了一艘万吨货轮,上面全部铺上了木板,可以容纳三十多架轰炸机。以后会有一款内部能够装有机库的轮船,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飞机提供一个起降平台,和后勤基地。”

“这艘装备飞机的轮船,就叫飞机母舰吧!第一任舰长就让林宝藩来做,你们没意见吧?”

开玩笑,萨镇冰正在发愁怎么安排林宝藩,孙复都给他准备好了位子了,怎么可能反对。

七十五章启明星

闽江,顾名思义,自然是主干流位于闽地的江河。闽江是福建的第一大河,发源于闽赣交界的建宁县,所有干流甚至是支流都在福建境内,称之为闽江确实名如其分。

闽江从福州出海,在南台岛分为两支,北支流自福州城内穿过,而南支流则从福州城南穿行,两支分流在罗星塔汇合,并且一直流至琅岐岛注入东海。福州城一直向西,过了闽江,有一个地方叫做侯官,林宝藩的家乡就是这里,林氏宗族在侯官也是一家大族,林宝藩的归来不仅让族中沸腾了起来,就连福州城都涌来了无数的人群来瞻仰英雄的面容。

论起勇烈,林宝藩或许不如驾舰撞沉肥前号的林继祥,论起慷慨,他不如誓与舰共存亡的吴应科。可他同样是侯官人的骄傲,是闽人引以为豪的英雄,而且他真切的活在人们的眼前,而不像林继祥那样只能让人缅怀,也不像吴应科那样,身影难寻。

回家呆了一天,林宝藩就托付兄长和叔伯推掉了那些慕名而来的瞻仰者,惜别了家里的兄弟姊妹,拜祭了亡父灵位,转而就去了林继祥的家里。有时候,林宝藩都希望自己是那个战死的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满腔悲痛和酸涩。

林继祥、林宝藩都是同时被邓世昌找到的,也是一切接受的邓世昌的教导,两人虽无血脉之连,可是早已胜似兄弟。回忆起东海一战,林宝藩甚至还能看到那个勇烈无双的林继祥,在弹尽之际。驾舰撞击肥前号的那种决绝与无畏。

林继祥和林宝藩不同。林继祥家境一般。尤其是在林履中战死之后,林家的生机就全靠长子林继勋来承担。本来林继勋在海军中担任的是军需官,算是一等一的肥缺了,可是林家家教森严,林继勋从来没有搀和过海军内部的不正当勾当,这也导致他在闽系中间并不得志,只能依靠那点时常短缺的军饷补贴家用。

直到林继祥如被邓世昌选中之后,林家的生活才算好转。萨镇冰率海军南下之时。林继勋碰巧也因为运送补给待在舰上,就这么随着海军到了广东,那时候两兄弟地位以及相差数倍了,再加上时间较短,也不曾有什么联系,到了东海海战之时,两兄弟竞先后战死沙场。

林家的牌位不多,可是每一个都代表着勇毅果敢,林履中在甲午年黄海海战时舰沉殉难,林继勋在望远舰壮烈牺牲。林继祥驾舰撞击肥前号,与敌共亡。林家的三个牌位。都是用战功和鲜血漆刷的,代表的是荣耀,是林家血性。

拜完林家三父子的灵位,林宝藩转头望着暗自垂泪的林母,回忆起他与林继祥在榆林一起成长的往事,满心酸涩悲切。看到刚刚十六岁的林继善坚毅的面容,林宝藩好像看到了初次见面时的林继祥,心里的悲痛再也无法遏制,双目泛红,泪珠滚滚而落。

双膝一屈,林宝藩跪在林母身前,痛声道“婶娘,以后我也是你的儿子,我和继善一起奉养您老!”

林母一楞,痴呆呆的看着和二儿子大小相似的林宝藩,颤着手抚着他的额头,想起了二儿子在身前的情形。

“以前老大在北边,常年不回来,全靠老二在家里扛着,街坊邻居才没人敢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二哥最疼我了,每次有人欺负我,二哥都会打的他们连家都不敢回!”林继善的声音还有些稚气,这个少年在哥哥们的手下被保护的太久了。还没有意识到生活的艰难,只想着二哥为他打架的英姿。

手拉着林继善,林宝藩红着眼睛问道“以后我就是你的哥哥,帮你打架好嘛?”

倔强的摇了摇头,林继善说道“母亲说了,大哥和二哥都战死了,我是英雄的儿子和弟弟,不能给他丢脸,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