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571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571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施约翰就差指着鼻子明说“汇丰把太古推到前面当炮灰”,沈弼的脸当时就黑了,但一时之间又无从辩解,盖因对方提到的“新会计安排”确有其事,而这又涉及到汇丰目前难以割舍的一个利益来源。

长期以来,汇丰银行一直属于香江的特殊存在,其具体含义指的是,它以私人商业银行的身份,担任中_央银行的多重职能,扮演着香江“准中_央银行”的重要角色,并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汇丰银行是香江的主要发钞银行。

香江没有中_央银行,传统上,作为中_央银行职能之一的钞票,被港府授权给商业银行负责。

1865年,创办不久的汇丰开始发行钞票,时间上稍迟于东藩汇理、有利和渣打等3家银行。

后来,东藩汇理银行破产,有利银行于1959年被汇丰收购、并于1978年被港府取消发钞权。

就此,香江的发钞便一直由汇丰和渣打两家银行负责。其中,汇丰的发钞量一直占8成以上,成为主要的发钞银行。

至于原本时空里,中银也成为发钞银行,那是1990年代的事情。

发钞银行可不仅仅是听起来高大上的噱头,这里面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为发钞的费用是由外汇基金承担的,所以发钞银行等于享受“免费广告”,对其商誉价值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发钞银行的地位,也使得汇丰在业务竞争上,尤其是在吸收存款方面,占尽了优势。

更有甚者,汇丰的形象成为港元信用的象征。

由此可见,这个发钞银行的名头有多值钱了。

第二,汇丰银行是港府的主要往来银行。

在创办之初,汇丰银行便与港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长期以来,港府的外汇、财政储备和政_府的现金收支,主要由外汇基金和库务署分别承担管理,然后再由这两个机构与有关银行往来。

大致估计,港府存于各银行的款项中,汇丰银行占一半以上。

这相当于汇丰凭空多了一个超级土豪的客户,享有一个稳固的存款基础。

第三,汇丰银行受港府委托,担任“最后贷款者”的角色。

这个所谓的“最后贷款者”,便是中_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其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最后贷款者”有责任向受不利谣言困扰的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援助,或者有需要的时候,以注资方式拯救有问题的银行;其次,“最后贷款者”向资金紧张的银行体系注入资金,以及对当日同业市场收市后缺乏头寸的银行提供隔夜信贷。

在香江金融体系中,“最后贷款者”的职能,由港府的外汇基金与汇丰、渣打两家发钞银行,共同承担。

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港府都是与汇丰、渣打商议,委托这两家发钞银行出面挽救或代为管理陷入财务危机的金融机构。

当初,被谣言中伤而陷入挤兑危机的恒生银行,就是这样被汇丰银行捡了便宜,拿走了控股权。

第四,长期以来,汇丰始终扮演港府首席银行家和金融顾问的角色,并作为港府的代理人执行货币政策。

在这个背景下,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一直是香江行政局的当然成员,同时,汇丰银行还是港府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另外,汇丰银行又是香江银行公会3名永久会员之一。

香江银行公会是香江银行界的法定团体,前身为香江外汇银行公会,根据香江法例第364章《香江银行公会条例》于1981年成立,代表香江银行界与港府交流意见。

一家银行要想在香江经营银行业务,除了要从香江金融管理局那里申请到银行牌照外,还必须成为香江银行公会会员。

在这些会员当中,汇丰、渣打、中银为香江银行公会永久会员,但只有汇丰和渣打,轮流担任公会的正、副主席。原本时空里,中银同样要等到1990年代才具备“轮流”的资格。

第五,汇丰银行是香江银行公会票据结算所的管理银行。

1981年,汇丰与香江银行公会达成协定,出任票据交换所的管理银行,向香江银行体系提供中_央结算服务。

根据《香江银行公会票据交换所条例》规定,香江银行公会全体会员银行的票据交换、结算和转账,均须在香江银行公会的中_央票据交换所进行。

在这一体制中,票据交换所的管理银行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它之下是结算银行,包括汇丰、渣打、中银、东亚、广_东、华比、万国宝通、华侨、上_海商业和永安等10家持牌银行;其余为次结算银行。

次结算银行须在结算银行开设账户,而结算银行则须在作为管理银行的汇丰开设账户。

票据结算过程中,如果其它结算银行在汇丰的账户出现结余,汇丰不须支付利息;若出现透支,结算银行则须向汇丰交付利息。

正是因为这个规定,其它结算银行必须在汇丰的账户中,经常保持充裕的结余资金,以应付结算之用,进而使得汇丰可以经常拥有一笔巨额的免息款项。

此外,做为中_央票据交换所的管理银行,汇丰可以了解整个银行体系的现金流动状况,掌握香江银行业的脉搏,在情报上达到眼里不掺沙子的地步。

这些就是汇丰在殖民地时代的香江,所享受到的主要特殊待遇,也是其强大的根源所在。而那个还在秘密讨论的“新会计安排”,就与第五点有关。

其大致内容为:汇丰在港府外汇基金开设一港元账户,并在此账户保持一余额,其数量不得少于银行体系所有其他银行结算户口总净额;户口内的贷款余额不计利息,若余额降至结算净额以下,汇丰须就此差额向外汇基金付利息;外汇基金可酌情使用该户口,结算其与汇丰及其他持牌银行所进行的港元交易。

如果这个计划付诸实施,那汇丰算得上挥刀自宫了,因为它就此放弃香江银行体系结算余额的控制和支配权,将过去凭借管理结算而获得的垄断利润,从汇丰银行转移到港府的外汇基金。

可以想象,汇丰银行肯定舍不得这块巨大的利益,可它要返乡回英国和进军国际,又不能被这条链子拴着。讨论结果拿不出来,便是因为这个两难选择。

不得不说,这就是商人无良的一个表现了。

每一位民众都在为国家打工,国家则要相应地履行义务。

汇丰凭借特殊地位,在香江吸血这么多年,理应生是香江的人,死是香江的鬼,

可现在它却琢磨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跑路,自然引来了打抱不平者。而隐隐感觉到唐焕要坏汇丰好事的沈弼,就想方设法地率先发难。

只不过,这位汇丰董事会主席拿不出真凭实据来,偶尔使唤一下傻小子还成,次数多了,就没人愿意自己当炮灰了——有本事你亲自上!施约翰就是抱着这个想法。

见沈弼呐呐无言,施约翰悠悠地说道:“为了尽快摆脱纠缠,我准备退休,让弟弟施雅迪接班,算是做个了结。”

见对方如此窝囊,沈弼气得直哆嗦,好半天才冷笑道:“梁子结下了就是结下了,你以为这么做,就能尽释前嫌了?”



第0710章有本事你留在香江

“你说得对,金钟的地皮和可口可乐专营权已经丢了,再也拿不回来了,可毕竟情况不会继续恶化下去了,甚至还可以在和中信谈判的时候,给对方增加太古还有选择的压力。”已经打定主意的施约翰,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眼见游说失败,沈弼无奈地看向彭励治,希望对方能表个态。

彭励治在担任香江财政司之前,长期就职于企业界,堪称太古的一只忠犬了。今年4月份香江证券联合交易所开业的第一笔交易,就是作为代表的他,操作了太古的股票;同时他也利用职务之便,连番打压国泰航空的潜在对手港龙航空。

于港府任职期间,彭励治正好赶上了19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那个7。8港元兑换1美元的香江联系汇率制度,就是他的政绩,称得上一个值得记入史册的遗产了。

不过,彭励治的执政也非顺风顺水。比如为了帮助港府增加财源,他试图推行消费税。

现阶段这套机制在日本都没能落实呢,香江可不会因为体量相对小一些便想当然地执行难度降低,结果彭励治铩羽而归,把这顿夹生饭留给了今年6月份,也就是这个月从候任财政司升格为财政司的继任者翟克诚。

卸任香江财政司,彭励治自然要重新返回企业界,继续老骥伏枥,发挥余光余热,但却因为健康状况不佳而显得病怏怏的。

没精打采地听过沈弼和施约翰的谈话后,彭励治叹了一口气,看着沈弼认真地询问,“你能确定明年退休后,汇丰还会延续你对唐焕与勤和的态度?如果改弦易张的话,到时候太古岂不是非常被动?”

“我给汇丰留下的资产可不仅仅是第四代总部大厦,还有持续的策略和方向。”沈弼傲然一笑,“你们认为勤和强大得无懈可击,那是因为你们胆怯,自己先乱了分寸,我就找到了一个新的攻击点。香江电讯垄断香江对内对外的通讯,这个局面有违自_由贸易的精神。”

“港府的财政储备留着那么多干什么,不如拿出来购回香江电讯手里的专营权,然后以牌照的方式,发给多家公司角逐,相信香江各大华人公司肯定会内斗得头破血流。”

“你疯了!竟然如此不留余地。”施约翰悚然一惊,“众所周知,唐焕的产业帝国发端自高科技领域,其对香江电讯的重视程度任何人都看得出来。你的提议,恐怕港督都不愿意去尝试。”

“未必!这么大的利益摆出来,自然会引得人人怦然心动,到时候肯定全港热议。唐焕当然可以拒不接受,但他和其他华商的关系肯定会受到明显影响。”沈弼不无得意地一挥手,“他想和汇丰做对,那就要做好滚出香江的准备。”

施约翰嘿然不语,他本想指出,“唐焕的产业重心在美国,业务遍布全球。香江的勤和,情况再糟糕,也伤不了人家的根本,只会让仇恨达到不死不休的地步,犯不着啊。”

可看着沈弼老脸泛红、执迷不悟的样子,施约翰又闭上了嘴——这家伙就差一年退休了,接下来汇丰是什么态度还不好说,理他作甚!

几个人正心思各异着,宴会厅那边的喧嚣声陡然一高。

“唐焕应该到了。”施约翰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沈弼则老神在在地纹丝不动。

……

在周密、紐壁坚、马世民、霍健宁等人的前呼后拥下,唐焕姗姗来迟地出现在宴会上,架子拿得十足。

港督尤德不以为忤,满脸笑容地欢迎和寒暄着,陪在他旁边的是香江政商两界的大红人邓连如。

进入1980年代后,香江不乏女性的政_治明星,比如1984年被擢升为港府社会福利署署长,成为香江开埠以来首位女性署长的陈方安生。尤其今年发生的“郭亚女事件”,更是让她在批评和称赞声中名声大噪。

根据香江传媒的揭发,6岁女童郭亚女怀疑被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幽禁在新界葵涌葵兴邨的住所。

香江社会福利署接手处理后,负责事件的社工曾经5次尝试入屋了解情况,但均被拒绝。

到了5月8日,经过考虑并由署长陈方安生批准,香江社会福利署决定引用《保护妇孺条例》,联同香江警务处、消防处、政务处和房屋署,破门入屋,救出女童。

此后,该女童被送往竹园儿童院,而其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被强行送入葵涌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并且,香江社会福利署以案件怀疑涉及虐_儿为由,禁止两母女见面,后来又批准每星期可以见面2次。

就是这样一件事,引发香江社会的广泛讨论。其中有舆论批评香江社会福利署滥权,并质疑破门入屋的必要性。

可以想象,批准破门入屋的陈方安生,成了批评的焦点。尤其在相关的记者会上,她指责新闻界对此事的报导夸张渲染,结果惹来了更多的炮轰。

港府不得不检讨事件,并公布《郭亚女事件报告书》,提出一系列的建议,例如应尽量避免破门入屋。随后,香江社会福利署设立了紧急个案社工队,以及心理专家支援等。

好在港督尤德认同陈方安生的决定,赞扬其处事果断,使得她不但仕途没有因为这场舆论风暴受到负面影响,还因祸得福地刷了一遍声望。

不过,陈方安生的杰出还要逊色邓连如几分,其堪称香江华人女性奋斗的楷模,商业上是太古、汇丰、国泰航空的董事,政坛上是香江的立法局非官守议员、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即所谓的两局议员,并在1985年,也就是去年成为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而且据说,邓连如不但深得港府的信任,更是少有的,无需经过港督,便能直接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络的议员,可见其地位如何举足轻重了。

显而易见,本次宴会上港督尤德把邓连如带在身边,就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