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462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462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这是根植于它骨子里的保守传统所决定的。当然了,这个不动如山,很多时候都能帮其度过行业危机。”

“自从PhoenixTechnologies公司推出了完全兼容IBMPC的BIOS后,AwardSoftware、AmericanMegatrendsIncorporated等公司也纷纷进入了这个领域,从而使得制造一台IBMPC兼容机的技术难度进一步降低。”约翰·钱伯斯不无忧虑地提醒道:“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这些IBMPC兼容机厂商不但挖了IBM的墙角,也势必会对我们的方圆个人电脑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这没有办法,谁让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了。”唐焕沉吟着回答,“目前看来,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趁着这个阵营还是一团散沙的时候,用先进的技术远远甩开他们。”

说到这里,唐焕玩味地笑了起来,“当然了,首先应该头痛的人是IBM,估计他们正在琢磨着怎么关上IBMPC这座不设防的大门,把无秩序的兼容机厂商挡在外面。”

……

两人一路交流着想法,到了库比蒂诺。约翰·钱伯斯转乘直升机,飞往方圆电脑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山景城。

目前,EA和方圆电脑公司已经分别搬家到了红木城和山景城,库比蒂诺这里只留下以哲儒为首的软件产业群和一级研发中心。

此前,上万名雇员云集小小的库比蒂诺,在带来各种荣耀光环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各种问题。

比如,每当上班和下班的高峰时期,便会出现让人抱怨的交通拥堵。绵延的车流,甚至占据了公共道路。

诸如此类的麻烦,举不胜举。

美国的行政特色是地区自治,只要你扰民了,大众可不管你什么500强企业,照样抗议,当地行政部门也拿来当各种讨价还价的砝码。

唐焕还不至于肤浅地想当然以为,威风八面地建设一大堆某某中心,把所有部下像蜜蜂一样集中到一块,就可以享受到无上的集权快_感。

从心里来讲,唐焕非常乐意把带着自己思想烙痕的各个公司赶出去,如同蒲公英种子一样四处落地生根,再像孩子一样成家立业,如此才叫发展壮大。

另外,哲儒、方圆、EA等等本领域的霸主聚集到一块,也容易给人发挥想象的空间。毕竟,在传媒高度发达的美国,谁都不是傻子。苹果公司的《1984》广告之所以那么轰动和成功,本质上来讲是因为有着根深蒂固的西方式思维基因在作用。

于是,唐焕积极推动EA和方圆电脑公司的外迁。从长远眼光来看,硅谷的地价相当有吸引力,两家公司故而分别圈了好大的地盘。EA公司更是以自己为中心,打造了一个电子游戏的产业基地,每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

从五楼的办公室望下去,中式园林、欧式建筑、草坪、球场、广场、公园……错落有致地排布着,少了之前人头攒动的喧嚣,舒适的静谧自然而然地让人心中为之开朗。

“这才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唐焕微微一笑,惬意地品了一口茶,转身回到了座位,拿起了一份文件。

在今年六月底举行的春季DEX,唐焕并没有特意赶出时间来参加。

随着个人电脑带动的IT行业繁荣,大受欢迎的DEX,也被谢尔登?阿德尔森拼命地压榨其中的价值,这从其举办频率就可以看出来几分端倪。

头两年,DEX只在秋季于拉斯维加斯举行一届。看到参观人数激增,谢尔登?阿德尔森便改为春秋两届,乃至现如今又在欧洲增加一站。

展览经济这张牌所能带来的关注,很受各地欢迎。DEX除了秋季展固定在拉斯维加斯之外,其它站的展览巡回于纽约、亚特兰大、大西洋城,甚至远在欧洲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只要产品发布节拍能基本对应着一年春秋两季的DEX,让竞争对手疲于奔命、苦苦跟随,唐焕也懒得次次DEX都去呐喊助威了,他只需在秋季DEX上亮个相,发表一下行业展望的演讲,就足以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了。

最近这次DEX上涌现的完全新产品并不多,就拿哲儒来讲吧,推出的所谓新品,主要还是带有更多功能的新版本,这也使得虚拟软盘这个小小的系统软件显得格外瞩目。

IBMPC对内存的利用有个明显的限制,就是不能直接使用1MB以上的内存,这虽然和Intel8086的CPU实模式有关,但也是IBM的设计所致。而且这仅仅是对系统的限制,到用户这里,能够直接使用的内存也就是640KB的样子。

为了用上大内存,IBMPC必须分两步解决问题:首先就是对640KB到1024KB之间驱动程序所占据的384KB内存的利用;其次才是1024KB以上内存的利用。

目前,MSDOS还没有给出直接而有效的操作系统层面的解决方案,倒是一些硬件厂商设计出了一类扩展板卡,提供了解决方法。

方圆个人电脑平台上就不存在这个束手束脚的麻烦,对大内存的支持非常完美,进而可以挖掘出比IBMPC平台更多的功能。

虚拟软盘能够充分利用内存512KB、硬盘20MB的主流以上硬件资源,将非版权保护的软磁盘,模拟进硬盘、甚至内存里,减少对慢速软磁盘的调用,不但延长了使用寿命,还能节省时间。此外的好处,堪称妙用无穷。

这个软件的更大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明白,个人电脑搭配更多的内存,并非浪费,只是程序员的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已。

哲儒这一系列软件对硬件消费能力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隐隐地形成了一种敦促用户掏更多的钱购物的IT业界默契规则,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使得哲儒的业界领袖地位越发稳固。

当然了,狮群里从来不会缺少向狮王宝座挑战的小狮子。

莲花软件在IBMPC平台上扫荡了电子表格软件Lotus123的所有竞争者之后,开始将版图向其它应用软件领域延伸,尤其是办公协作。

不管令牌环网的形式,还是以太网的形式,局域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基于这种架构的软件应用解决方案,让很多小公司有了安身立命,甚至出人头地的机会。

莲花软件扩张的方式很是老辣,直接用销售电子表格软件Lotus123所积累下的现金,收购了几家做的不错的小公司,干净利索地将触角伸入到办公协作的应用领域。

“不得不说,莲花软件还真是幸运,找到了一个好帮手。”唐焕看着文件上特别标注的姓名“吉姆·曼兹”喃喃自语。

这个时代能够成功并且走得久远的IT创业公司,往往都得益于营销天才和技术天才的完美组合,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和沃兹、微软的盖茨和保罗·艾伦、ORACLE的拉里·埃里森和鲍勃·迈纳等。

莲花软件在创建之初,恰恰缺乏这个条件,米契尔·卡波尔基本上一肩挑。但莲花软件并没有像其它创业成功的小公司那样昙花一现,反而走得步步为营,稳稳当当。

究其原因,就在于同时投资了康柏电脑和莲花软件的本杰明·罗森,帮米契尔·卡波尔找来了吉姆·曼兹这位好帮手。

和路易斯·郭士纳一样,吉姆·曼兹有着在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就职的经历,管理上非常有一套,在经理的位置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莲花软件老老实实地在IBMPC平台上经营着自己的地盘,兢兢业业地充当蓝色巨人的金牌打手,还真不好过界采取举动。

收购一家只为IBMPC平台开发软件的公司,完全是浪费资源啊。

想到此处,唐焕不禁遗憾地摇了摇头。

这时候,秘书在电话里汇报:“老板,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先生到了。”

“请他到会客室。”唐焕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去见盖茨。

“比尔,听说微软和IBM又有新的合作项目了,计划开发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操作系统?”打过招呼后,唐焕随口问了一句。

就像唐焕在研发32位个人电脑一样,IT圈内的举动虽然可以做到商业保密,但却避免不了风吹草动的蛛丝马迹。

因此,盖茨也没隐瞒,明确地回答道:“是为IBM的第三代个人电脑量身打造的操作系统。”

“那MSDOS将来怎么办?”唐焕好奇地追问。

要知道,虽然哲儒在MSDOS上开发的软件不多,但唐焕和盖茨很早便以BASIC在数据库EBase环境里运行为筹码,达成了MSDOS底层开放的私下交易,这使得他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刻了解到IBMPC的一举一动,所以不得不关心一下。

“做为一个弱功能版本,并行发展吧。不过,MSDOS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自_由空间。”盖茨自我解嘲地笑了一笑,言谈中有含糊的意味,显然他不想提及和IBM讨价还价的详细内容。

唐焕微微颔首,他已经猜到了,这个IBM和微软联合开发的全新操作系统,应该就是对应于原本时空里OperatingSystem/2即OS/2之类的东西了。

蓝色巨人的另起炉灶,只能怪根基太差的MSDOS自己不争气,尤其和方圆个人电脑平台上的FreeDOS一比,更加的不堪。

而微软又把MSDOS卖给蓬勃发展的IBMPC兼容机厂商,从而大发其财,蓝色巨人不可能不介意。

唐焕完全能够预料到,IBM所要打造的这个操作系统,除了想进一步掌控平台之外,也要解决相比于FreeDOS,MSDOS所缺乏又无力提供的多任务、大容量内存和硬盘支持、图形Shell等等功能的短板问题。

“IBM的新产品研发也是紧锣密鼓啊。”唐焕打趣道:“在你看来,三代IBMPC相比于四代方圆个人电脑,性能上谁强谁弱?”

盖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地说道:“IBM并不看好四代方圆个人电脑的32位架构,他们认为这个技术跨度实在太大了,极可能遭遇失败。”

见唐焕面露不以为然之色,盖茨打了一个哈哈,“不过我认为,32位架构是大势所趋。其实,我这次来是想推销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希望能够得到登陆方圆电脑平台的许可。”

第0581章想进我的地盘就要认证

“微软的工程师,又推出新作品了么?”唐焕做出诧异的姿态,心里则在揣测盖茨要打什么牌。

“也算不上什么全新的软件,1979年的时候,微软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那里得到了UNIX的许可证,然后在其基础上研发出来了Xenix。”盖茨仔细地解释起来。

“原来如此。”唐焕恍然地点了点头。

严格来讲,微软将触角伸入操作系统领域,并非起始于MSDOS,而是这个UNIX血统的Xenix——因为在这笔交易当中,微软没有能够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那里得到在产品名称里使用“UNIX”的授权,这才有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新名字。

原本,盖茨和加里?基尔代尔有一个默契,微软的BASIC和数字研究公司的CP/M,在各自的编程工具和操作系统领域相互配合,结成联盟。

个人电脑行业发展初期,这个机制无疑给双方带来了可观的好处。可惜的是,所谓的友情还是经受不住利益的考验。

追究谁首先把手捞过界已经毫无意义,事实就是,双方都在对方产品的传统地盘上铆下了一棵钉子。

1980年微软发布了面向16位系统的Xenix版本,可以在广受欢迎的DEC小型机PDP11上运行,也首先满足了微软自身的需要。

盖因在个人电脑发展初期,各种各样的硬件平台纷纷涌现,虽然万马奔腾地十分热闹,但也产生了无所适从的麻烦。

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讲,缺乏一个稳定的标准平台,以便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适合所有种类个人电脑系统环境的程序。

当时普遍的解决方案就是,根据个人电脑所使用CPU的不同,在小型机上模拟运行。

因为PDP11具有高度正规化指令集的设计,使得程序员可以很容易地分别记住所有的运算码,以及指定运算符的方法,所以深受开发者青睐,自然而然地就被微软优先支持。

盖茨研发出来Xenix,主要目标当然还是瞄准了个人电脑这个他耕耘了好多年的平台。

只不过,微软的技术力量着实有限,让BASIC编译器逐一支持各种各样的个人电脑平台就已经让程序员们疲于奔命了,不可能孤注一掷地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需要面对CP/M的强势竞争、收益不好预料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

就这样,盖茨给Xenix制定的销售策略是,微软并不直接把它销售给终端客户,而是以OEM的形式,授权给英特尔、唐迪、高图斯、圣克鲁兹作业等公司,让他们针对具体的硬件结构,展开进一步的代码移植。

当微软抱上IBM的大腿,相对轻松地仅需为IBMPC一种硬件架构,研发功能简单的操作系统MSDOS后,盖茨对Xenix的兴趣明显变淡了。

不过,蓝色巨人也不是那么好伺候的,当其发现MSDOS无法在IBMPC/AT平台上提供对多任务、大内存,以及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图形用户界面的支持,导致被方圆个人电脑压着打后,便决定另起炉灶地联合研发一套功能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