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413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413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在前年,也就是1981年10月,英特尔便和AMD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同意一起发展新的半导体产品,彼此还可以相互生产对方的芯片,AMD即将完成研发的Intel80286兼容品Am286,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了,原本时空里,到了英特尔将主营业务完全转向微处理器,推出Intel80386的时候,其便强硬地单方面终止了这个协议,要不然AMD也不会死缠烂打地把这个官司一路拖进了1990年代。

到了去年,也就是1982年2月,50家美国公司秘密约定,在研发新半导体技术的时候,展开技术合作,避免资金和人力的重复投入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不过,他们很快便遭到了迎头痛击,日本富士通公司率先推出了256KB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

说老实话,对于这种可以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随时抽身事外或者掀桌子的松散同盟,唐焕没有兴趣,只让部下去应付。

要知道,虽然整个半导体工业带着无比灿烂的高科技光环,但这里面也有着技术含量的高低之分。

目前日美半导体大战当中,为之打得头破血流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固然地位重要,却并非含金量最足的领域,像CPU和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即DSP之流,便更胜一筹。

唐焕就是一边发展着包括RISC处理器、视频芯片、音频芯片、网络芯片等等在内的此类产品,一边避开这种背后有着国家背景的行业大战,同时又享受着日本物美价廉的DRAM给自家计算机硬件产品所带来的便利。

现在罗伯特。诺伊斯突然跑来,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游说方圆电脑公司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存储器采购商,支援一下在日美半导体大战当中处于劣势的美方,唐焕当即起了警惕之心。

怎么支援?难道让哥主动放弃物美价廉的DRAM——这个送上门来的便利?

为了你们半导体公司同盟的整体利益,让我牺牲一下局部利益?

这不是开玩笑么!

崩溃就崩溃,反正除了你们,我还有宝岛、新加坡、韩国,乃至欧洲的意法半导体,来做备胎,以避免狼子野心的日本厂商将来垄断价格。

刚参与完一部电影,锻炼得演技进一步提高的唐焕,脸上堆起笑容,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唇亡齿寒。不得不说,你的分析确实有道理。不知道罗伯特希望方圆电脑公司如何做呢?”

“很简单,方圆电脑公司把采购订单的份额,向我们这个同盟里的成员倾斜一下。”罗伯特。诺伊斯果然按照唐焕的猜想,提出了要求。

听到这里,唐焕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仍然不免心里升起一团火气,“你这是吃定了我和方圆电脑公司,不敢得罪美国的整个半导体业界么?”

“这样啊……”唐焕拖长了声音,“罗伯特你可能没注意到,其实方圆电脑公司一直都在支持美国的同行,没少把金额可观的订单交给英特尔、AMD、摩托罗拉等等业内公司,就拿Intel80286的采购来讲吧,近期就有10万颗,中期更是达到了30万颗,而且还都是非常厚道的价格。”

“英特尔终归是一家存储器公司。”罗伯特。诺伊斯很有风度地微微摇头,“而我们希望方圆电脑公司所做出的支持,重点也在动态随机存储器方面。”

“那IBM、HP、DEC、CDC等等也生产计算机产品的大公司,以及其它众多的个人电脑厂商,是什么态度呢?”唐焕玩味地反问了一句。

“他们的采购量根本无法和方圆电脑公司相提并论,只要方圆电脑公司率先做出表态,相信必定一呼百应的。到时候,方圆电脑公司和唐,都将成为整个行业的领袖。”罗伯特。诺伊斯巧舌如簧地蛊惑着。

当哥的公司像王安电脑公司那样孤立无援么?别想拿大局来绑架我!

唐焕心里冷笑一声,懒洋洋地回答,“方圆电脑公司和英特尔一样,是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因此我们需要向股东的利益负责,明显违反商业运行规律的做法,必须三思而后行,请容我考虑和开会研究。”

唐焕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噎得罗伯特。诺伊斯一时之间理屈词穷,场面顿时冷了下来。

见此情景,戈登。摩尔连忙打圆场,笑着岔开一下话题,“听说继EA从库比蒂诺搬到RedwoodCity——红木城后,方圆电脑公司也有迁移计划,并在CityofMountainView——山景城拿到了土地?”

“是啊,这两家公司已经足够成熟了,要是还呆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做事的话,只会越来越畏手畏脚,雏鹰总是要离巢展翅高飞的。”唐焕露出送女儿出嫁的唏嘘姿态,“这也说明了,我对EA和方圆电脑公司的影响力,不可避免地在下降。”

“得,又让唐焕这个狡猾的家伙,找到了一个推辞的借口!”戈登。摩尔好不尴尬地瞥了一眼罗伯特。诺伊斯,那意思分明就是,“还有必要继续往下谈么?”

第0525章迷失方向的英特尔

眼见着这次会谈演变出了话不投机的意味,安迪?葛洛夫果断地提出了告辞,“唐,明天我们恭候你的大驾,来参观InteliAPX432项目成果。”

“一定,一定。”唐焕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将英特尔三巨头送了出来,但转身之后便冷冷地吩咐助理,调集最资深的专业人手,明天去英特尔砸场子。

……

上车之后,戈登。摩尔缓缓说道:“看来,这条路走不通,唐和日本六大半导体厂商的合作由来已久,至少有三个年头的时间了,利益已经纠缠的太深了。”

罗伯特。诺伊斯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

“目前存储器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比例,已经跌落到三分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理器业务则增长迅猛。我觉得,英特尔必须痛下决心,考虑如何转型的问题了。”安迪?葛洛夫插嘴说道:“我们有处理器业务这个选择,何必一直抱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存储器业务不放呢。”

这次,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同时保持了沉默,郁闷得安迪?葛洛夫几乎吐血,但却毫无办法。

他虽然担任着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但本质上还是一个管理者,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这两位通过英特尔股票升值而身家过亿美元的创始者,始终是无法跨越的存在。

有些迷失方向的英特尔,如此固执地要在存储器业务这棵树上吊死,外界看起来或许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

当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离开仙童半导体,筹集来资金,创立英特尔后,在1970年推出了第一款产品——1KB的动态随机存储器,由此带来一场产业变革。

计算机厂商开始用动态随机存储器取代原来的磁芯存储器,前者迅速成为计算机主内存的首选解决方案,后者则被彻底淘汰。

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份额一度高达百分之九十的英特尔,可谓风光无限,日进斗金,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也得到了崇高的个人声望。

但在1972年中期推出4KB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时候,英特尔出现了质量问题,结果从德州仪器出走的一批人所创建的Mostek公司迎头赶上,迅速占领了4KB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市场,并率先推出16KB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

自此以后,英特尔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市场份额,就没超过百分之四十。

好在半导体存储器产品并非只有动态随机存储器,还有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以及另外的通用微处理器和周边芯片等。

英特尔在这些热门领域里都颇有建树,倒也不至于丢掉业界先锋的位置。

由于动态随机存储器的1KB和4KB阶段,都被美国公司独自掌握,因此,虽然行业竞争激烈,但英特尔的小日子过的还是非常滋润的,并在1970年代末跻身于财富500强的行列。

可当动态随机存储器发展到16KB阶段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日本各大财团在国家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疯狂地涌入了半导体行业。

对于日本人走马灯似地参观学习,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日本人难有作为,更谈不上展开竞争,抢自己的饭碗了,于是纷纷放出了许可证,允许其利用美国的技术制造半导体芯片。

骄傲自大的美国人,并没有意识到日本人“哈伊哈伊”的谦恭外表下,隐藏着怎样一颗卧薪尝胆的狂野之心。

结果很快开始风水轮流转了,日本人在16KB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研发上,追上了美国人,并在1970年代末,占据了百分之四十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美国半导体公司只保留百分之六十市场份额的大背景下,英特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可英特尔仍然乐观地认为,只要开发出64KB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凭借这个绝活,好日子就能回来了。

但现实却残酷地表明,美国已经无法主导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发展路线图了,日本的半导体公司纷纷推出了64KB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并在1981占据了百分之五十六的市场份额,美国则退缩到百分之四十四。

如果说市场份额这个指标太过宏观,不够形象的话,那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每片的价格,从1981年的50美元,狂降到1982年的5美元,就足以说明市场竞争的血雨腥风。

仅把目光放在价格战上,得到国家支持的日本半导体公司,似乎有些胜之不武,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向注重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的日本人,将自己的动态随机存储器成品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而美国的同行则为百分之五十。

唐焕那么喜欢采购日本六大半导体公司的存储器芯片,就是因为人家在价格和技术上取得完胜,美国的公司毫无竞争力而言。

至于英特尔投入巨大资源研发的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根本达不到独创的程度,自然也没有为公司带来预想的收益,整个存储器业务不断萎缩,越发彰显出了处理器业务的蒸蒸日上。

但存储器业务几乎成了英特尔的基因,想要将其抛弃,转向处理器业务,难度相当于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说得功利点,一旦启动企业的转型,将有大批人失去现有的位置和利益,从头做起,甚至干脆被裁掉,由此产生的阻力可想而知。

安迪?葛洛夫有心改革,可如果得不到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的鼎力支持,那就寸步难行。

忧心匆匆地回到英特尔总部后,安迪?葛洛夫亲自过问了明天接待唐焕参观的准备事宜,并跑到InteliAPX432项目组转了一圈。

他的打算很简单,既然目前英特尔还无法转过执着于发家的存储器业务的弯,那就尽量让处理器业务大放异彩好了,到时候自然高下立判。

但InteliAPX432相比于Intel80286的实际表现,却让安迪?葛洛夫非常纠结,尤其唐焕来了后,直奔问题要害。

……

PS:汗,起点的计算规则好复杂,11月有事少更了,本来以为只是没了当月的全勤奖,结果才发现,连半年奖也没了哇,多么痛的领悟^_^。

第0526章IBM再次釜底抽薪

……

听InteliAPX432项目的首席工程师弗莱德。波拉克介绍了将近半个小时后,唐焕瞅了一个空子,很有风度地插口问道:“无需赘言,InteliAPX432的设计,确实非常优秀,但我需要一个直观的认识。比如,既然它的市场竞争目标是摩托罗拉的MC68000系列,那和英特尔自家的Intel80286比起来,运行效率超越多少?”

“InteliAPX432是32位,Intel80286是16位,两者的指令架构也完全不同,而且InteliAPX432还没有真正完工,应该不具备可比性吧。”弗莱德。波拉克脸上闪过一丝异色,似乎对唐焕的提议有些抗拒。

相比于特德。霍夫被一个计算器订单触发微处理器的设计灵感,从而“偶然得之”的Intel4004、Intel8008、Intel8080、Intel8086、Intel80286产品线,InteliAPX432属于一个计划周详的项目,充分暴露了英特尔对高端处理器市场的野心。

InteliAPX432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硬件和微代码的层次上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可以将其看成一个高级编程语言化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英特尔为之实现的高级编程语言为Ada。

这种程序设计语言,源于美国军方的一个计划。

进入1970年代后,美国国防部所属的计算机系统项目中,使用的编程语言数量逐日增加,发展到今年,也就是1983年,达到了450种之多。

这些编程语言里,很多已经十分陈旧,或者过于依赖硬件,尤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代码质量安全标准。

美国国防部对此十分担心,于是在1975年成立了高级语言工作组,它的使命就是寻找或者创造某种适合国防部需要的编程语言,以便减少现有编程语言的数量,该小组最终的工作成果便是Ada语言。

之所以使用Ada这个命名,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